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北方地区精养池塘内设置生物浮床种植空心菜,通过植物根系的吸收作用,将池塘内多余的营养物质吸收,达到了改善池塘水质的作用,同时植物得到生长,养殖鱼类产量也得到提高,提高了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2.
池塘鱼菜共生养殖实用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鱼菜共生为一种新型的复合耕作体系,它有机结合了池塘养殖技术与蔬菜无土栽培技术,把水产养殖与蔬菜生产这两种原本完全不同的农耕技术,通过巧妙的生态设计,达到科学的协同共生,从而实现养鱼不换水而无水质忧患,种菜不施肥而正常成长的生态共生效应,让鱼类、蔬菜、水生微生物三者之间达到一种和谐的生态平衡关系。更为重要的是生产的鱼类与蔬菜为无污染的绿色食品,在市场上极具竞争力,是符合现代农渔业发展趋势的一种优良生产模式,更  相似文献   

3.
池塘鱼菜共生养殖模式.是在现有池塘养殖的基础上,通过生物浮床、无土栽培等方法.建妒“鱼-植-微”生态养殖结构及水质调控系统.在池塘养殖生态系统水平,调整养殖结构、平衡功能来维持养殖系统的稳定发展:它不仅町实现养殖水体环境生物凋控、污染物降解和牛态自我修复功能,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高密度养殖模式主要依靠物理与化学的方法来净化水质,设备设施与运行的成本极高,难以让普通农户所接受。鱼菜共生养殖体系,发挥植物庞大根系的吸收吸附矿物质的作用,转化与净化水中残留物及有害物,为鱼的高密度养殖提供可循环利用的水资源,可达到节水节能节料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池塘养殖模式由于养殖品种单一加上投饲过量、施肥过多,导致水体环境越来越差、水产品品质日趋下降、经济效益持续低迷.探索一条生态、健康的养殖模式是水产业长远可持续发展、提升行业整体效益的重要途径.2019年,湖南省水产产业技术体系岳阳试验站在示范基地岳阳县中洲苗种场进行了池塘鱼菜共生养殖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试...  相似文献   

6.
一、池塘选择池塘面积一般2~3亩,水深1~1.5米,池塘保水性能好,不漏水,池水溶氧丰富,pH值为7~8,无污染。池底淤泥少,池塘平整。二、放养前准备1.清塘在鳝种放养前,清除塘底或干塘后晒塘底10~15天,并用生石灰100~150公斤/亩清塘。2.网箱制作网箱用聚乙烯密网片(俗称皮条网)缝制,长方形,单箱面积25米2,规格为7米×3.6米×1.2米,敞口。3.网箱设置网箱以竹架排状设置,二排箱之间搭竹架行走。箱底四角固定,箱体露出水面40~50厘米,四周固定竹椿毛竹横杆露出水面10厘米以上,以防止老鼠攀爬而咬破网片,网箱在鳝种放养前半…  相似文献   

7.
针对当前罗非鱼高密度养殖水质调控中存在的问题,本研究使用基于共生原理的鱼菜共生技术,在乌鲁木齐市米东区开展为期126 d的"罗非鱼-水蕹菜"共生调控池塘水质试验.结果表明:在共生模式下,养殖池塘水体pH值、总磷(TP)、硝酸盐氮(NO3--N)含量下降且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总氮(TN)、氨氮(NH4+-N...  相似文献   

8.
在草鱼精养池塘开展"鱼-菜"共生技术对比试验,试验池塘利用生物浮床种植空心菜.结果显示:试验池塘亩均产量高于对比池塘50kg,产值、利润分别大幅提高;试验池塘水质明显好于对比池塘.  相似文献   

9.
俗话说“三分养鱼,七分管理”,可见池塘管理的重要性。一切养鱼的物质和技术条件、措施,最后都要通过池塘管理,才能发挥效能,获得效果。渔谚“增产措施千条线,通过管理一根针”的说法,就形象和正确地反映了做好池塘管理的重要性。1池塘管理1.1经常巡视池塘,观察池鱼动态  相似文献   

10.
池塘养殖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养鱼》2007,(3):78-78
一、池塘的准备 1.池塘的修整 成鱼池塘每1~2年要修整、清理一次,按要求清除过多的淤泥,修整塌陷的塘埂,疏通进、排水系统,并彻底清除杂草、敌害。清整池塘的作用有:消灭野杂鱼和有害水生昆虫,减少养殖鱼类的敌害和争食对象;疏松底质,增加营养盐类:消除杂草及潜伏的各种病原体,减少鱼病的发生;改善池塘的保水、保肥性能,增加蓄水量。如塘边有高的树木等遮阳物,建议清除。  相似文献   

11.
鳡鱼池塘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伟芳  张斌  吴金根  杨利明 《水产养殖》2004,25(3):17-17,16
鳡鱼(Elopichthys bambusa)是江、湖野生的名优鱼类之一,属鲤形目、鲤科、雅罗鱼亚科鱼类,俗称黄鲇,它长速快,个体大,病害少,市场价格高。2003年我们在吴江市特种水产科研示范园区进行了鳡鱼的池塘养殖试验。现将试验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青虾,学名日本沼虾,是我国主要淡水经济虾类之一,长期以来一直处于自然增殖状态。1989年起,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开展池塘青虾养殖技术的研究,经10年的研究、开发应用已形成了一整套较成熟的池塘青虾实用养殖技术,推广面积已达4000hm2以上,青虾也已成为浙江省近几年发展最快的养殖品种之一,而且仍在继续扩大发展。为了让有关水产部门便于推广应用及养殖户少走弯路,笔者依据浙北地区养虾经验总结了其池塘养殖技术要点,供广大养殖户参考。1池塘条件1.1水源水质水源无工业、农业和生活污水污染,养虾池有独立的进、排水系统,不受农…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罗非鱼-鱼腥草共生系统中鱼草不同配比对池塘水质及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本文构建了相同池塘覆盖面积不同鱼腥草种植密度(350 g/m3、450 g/m3、600 g/m3和0 g/m3)(M1)和相同种植密度不同池塘覆盖面积占比(5%、10%、15%和0%)(M2)的两种养殖模式。通过在以上两种模式条件下,研究各组对罗非鱼养殖池塘水质以及水体和鱼体肠道微生物群落的影响,探讨了罗非鱼-鱼腥草池塘共生系统中鱼草的相对最佳搭配比例。结果表明,在M1实验模式下,不同密度组鱼腥草浮床均能显著改善养殖水体氨氮、亚硝氮、硝酸氮、总氮、总磷、磷酸盐等水质因子,且在三个月养殖周期内,初始种植密度为450 g/m3的鱼腥草浮床组与350 g/m3和600 g/m3实验组相比,效果相对更加稳定。16S rRNA V4区的高通量测序分析显示M1模式下各组鱼腥草均能显著优化鱼体肠道和水体的菌群结构,并增加菌群多样性,且养殖时间越长,优化效果越明显;相同月份下,实验组450 g/m3和350 g/m3(p > 0.05)比实验组600 g/m3优化效果相对更稳定(p< 0.05);在不同月份下,环境变化对罗非鱼肠道及水体细菌多样性的影响大于鱼腥草浮床对养殖水体的影响。在M2实验模式中,各组鱼腥草浮床均能显著净化罗非鱼养殖池塘水质,其总氮、总磷、氨氮、亚硝氮、硝酸氮、磷酸盐等均呈曲线变化,总体分析来看,在该养殖周期内,鱼腥草覆盖面积为10%的实验组对养殖水体NH4+-N,NO3-N,TN,TP以及PO43-P等指标的净化效率要相对稳定于实验组5%和15%。高通量测序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覆盖面积鱼腥草浮床均能增加养殖水体和鱼体肠道的细菌微生物多样性,相对而言,10%覆盖面积组的效果更稳定。此结果为完善罗非鱼-鱼腥草共生养殖模式的鱼草配比提供了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4.
汪成刚 《内陆水产》2002,27(12):12-12
黄颡鱼肉质细嫩,肉味鲜美,细刺少,颇受消费者欢迎。近年来,天然水域中的黄颡鱼数量锐减,因而人工养殖黄颡鱼市场前景看好。1黄颡鱼的生物学特点黄颡鱼属鲶形目,科,黄颡鱼属,俗称黄刺鱼、黄腊丁、黄姑等。黄颡鱼体长,腹面平,体后半部稍侧扁,头大且扁平;吻钝圆,口裂大,口下位,上下颌均具绒毛状细齿;眼小,侧位;有4对须,鼻须长达眼后缘,上颌须最长达胸鳍基部,颐须2对,外侧1对比内侧1对长。背鳍不分枝,鳍条为硬刺,后缘有锯齿。胸鳍硬刺较发达,前后缘均具锯状齿,胸鳍呈扇形,末端接近腹鳍。腹鳍比臀鳍短,起点与臀…  相似文献   

15.
海蜇池塘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合侠 《科学养鱼》2004,(12):30-31
笔者依据本地区的生产经验,将池塘养殖海蜇的技术要点作一总结,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17.
锯缘青蟹养殖已成为漳浦县渔业经济发展的十大养殖基础之一,全县开发青蟹池塘养殖面积1 000hm2,年产青蟹4 600多t,年创产值1.3亿元,是渔区渔民致富奔小康的良好途径.本文就在新形势下如何提高池塘青蟹养殖产量和效益,总结了多年来的推广实践,提出几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8.
19.
鳡鱼池塘养殖技术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题组2005年~2006年在3口面积分别为2000m2、4000m2、6667m2的池塘中进行鳡鱼的主养、混养试验。采用麦鲮、鲢鳙作饵,经过130d~190d的饲养,其当年养殖平均个体重650g,最大个体达到1580g,主养成活率85%,混养成活率高达92.5%~95.8%。试验证明:在饵料鱼生产稳定且来源广泛的地区,主养和混养鳡鱼在技术上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鳡鱼池塘养殖技术初探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根据将当年鳡鱼养成商品规格、成活率90%以上的养殖结果,探讨了鳡鱼的池塘养殖技术.鳡鱼的池塘养殖可用专养和与河蟹的混养二种模式,前期需投喂活鱼苗,后期用鱼块.在鳡鱼体长5 cm左右时进行食性转化较为适宜.养殖的关键技术为食性的转化和及时分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