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报道了湖北省1998年农村害鼠(Field Rats and Mice)中主要优势鼠种,其密度全年一直较高,四季造成危害,并分析了发生原因。 相似文献
2.
湖北省农村害鼠发生情况及今后防治意见湖北省植保总站欧阳书文,熊先梅,文叙华,许艳云害鼠是农业生产的大敌,80年代初开始成为农业生产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到80年代中期,各级政府及农业植保部门大力开展农村灭鼠,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但近年来... 相似文献
3.
1996年湖北省棉铃虫发生特点及原因分析湖北省植保总站(430070)罗汉钢1996年我省棉铃虫的各代发生情况变化很大,呈现出1、2代来势猛、3代受抑制,4代后峰猛,部分5代也不轻的态势。现将1996年我省棉铃虫的发生特点及原因分析总结如下。1发生特... 相似文献
4.
5.
今年小麦条锈病在我省大发生 ,发生面积 43 .3万 hm2左右 ,危害程度仅次于 1 992年。根据 5月上旬调查结果 ,绝大部分县病田率达 1 0 0 % ,一部分重发地区病株率达 80 %以上 ,局部田块甚至出现全田枯死、绝收 ,给我省夏粮生产造成了较大损失。今年的小麦条锈病之所以发生重 ,与我国西北部地区环境条件恶化和我省今年特殊的气候条件有密切的联系 ,同时与推广的主栽品种缺乏抗性 ,与近几年偏低的粮食价格都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现将今年该病害发生特点及原因分析如下 :1 前期病情发展缓慢 ,隐蔽性强我省 2月 3日在谷城始见条锈病 ,最早见病日… 相似文献
6.
1993年湖北省棉铃虫是继70年代初期暴发后的又一个重发年。全省棉铃虫第二代就达到中等,局部中等偏重,第三、四代中等偏重,局部大发生,五代中等至中等偏重发生。全年累计发生面积71.94万hm~2次,经及时防治,有效地控制了棉铃虫的为害,取得了显著经济效益。全年累计防治面积108.4万hm~2次,防治总效果83.3%,青铃被害率1%左右,挽回皮棉损失6.1万t,为全省棉花丰收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7.
阳谷县农田害鼠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阳谷县位于鲁西平原 ,属黄河冲击平原 ,地势平坦。种植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 ,花生、大豆也有一定面积。我站自 1982年以来 ,一直对农田害鼠进行监测 ,从末间断。每月中旬以夹夜法调查鼠密度 ,布夹规格为 5 0× 5m ,每夜布夹 60 0~ 90 0只 ,连续 3夜。晚放晨收 ,对捕获的害鼠分别鉴定种类、雌雄比 ,并解剖检查害鼠牙齿磨损情况 ;雄性个体的睾丸下降情况 ,贮精囊是否肥大 ;雌性个体的阴道开孔 ,子宫肥大 ,充血及怀仔与否以及怀仔数量、胚胎大小等繁殖特征。1 农田害鼠种类及发生规律1.1 主要种类调查表明 ,阳谷县害鼠主要有黑线仓鼠、大… 相似文献
8.
9.
1995年湖北省棉铃虫发生特点及原因分析湖北省植保总站(430070)罗汉钢,顾卫东,周文科1995年湖北省棉铃虫的发生,是继1994年大发生以来又一个大发生年。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各级切实加大了领导力度,强化领导责任目标,加大监测力度,... 相似文献
10.
11.
重庆市城口县2002年茶毛虫大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茶毛虫 (EuproctispseudoconspersaStrand)又名茶毒蛾、茶黄毒蛾、茶斑毒蛾 ,俗称毛辣虫、茶辣虫、毒毛虫等 ,属鳞翅目、毒蛾科 ,是茶区的主要害虫。该虫以幼虫咬食茶树叶片 ,造成损失。危害严重时可将茶树的嫩枝、花蕾、幼果咬食吃尽 ,仅留秃枝 ,远看似枯树 ,不仅严重摧残茶树树势 ,导致当年无收 ,而且影响第 2年的树势和产量。同时由于其幼虫体外密布毒毛 ,触及人体皮肤后能引起红肿、奇痒 ,从而严重影响茶叶的采摘、茶园及间套作物的耕作管理 ,给茶叶的生产和农民的增种增收造成了极大的影响。1 城口县茶… 相似文献
12.
秭归县地处三峡河谷地区,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境内山峦起伏,气候温暖湿润、雨量丰沛、无霜期长、光照充足、雨热同季,具有冬暖夏凉的川江河谷小气候.这种独特的小气候和地理条件,适宜害鼠的危害猖獗.因此加强害鼠的监测与鼠害的防治至关重要.为掌握鼠害的发生特点及发展规律,制定科学合理的综合防治措施,我站于1997年~2001年针对鼠害的相关内容进行了调查研究.该项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为鼠害防治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3.
14.
15.
粘虫Mythimha Seprata(Walker)是一种具有迁飞性、食量大、为害重、转移扩散快的害虫。2002年9月中下旬在我县山区部分乡镇农田作物、旱地作物、山外平原区的甘蔗、玉米等作物上暴发成灾,造成多种作物严重减产、品质下降,给农业生产带来严重损失。据统计,水稻发生面积为535.5hm^2,甘 相似文献
16.
17.
湖北省1997年水稻稻飞虱发生特点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湖北省1997年水稻稻飞虱发生特点及原因分析湖北省植保总站(430070)许红1997年稻飞虱为大发生,初步统计,全省发生105.49万hm2,较去年增36.40万hm2,较1991年少96.43万hm2,为90年代以来第二个重发高峰年。1997年在... 相似文献
18.
19.
1995年武汉市棉铃虫发生特点及原因分析武汉市植保站徐建武,刘立泰,汤少云1995年是我市棉铃虫继1994年大发生后的又一个大发生年,其特点是发生早、面积大、危害代次提前、世代重达突出、5代大超4代。在各级领导高度重视下,通过植保部门及时准确预报,有... 相似文献
20.
蘑菇害螨 ,俗称菌虱 ,是蘑菇栽培期间发生最普遍 ,危害最严重的一种害虫。近年来 ,由于蘑菇市场看好 ,山围镇的蘑菇栽培面积已发展成为 40 hm2 的规模 ,蘑菇成了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 1999年 10月 2 2日田间调查发现 ,菇房普遍受螨害 ,损失率高的达到 6 0 %以上 ,一般在 10 %~ 2 5 %。螨为害蘑菇 ,产量下降 ,品质降低 ,影响了产品外销和菇农收入 ,成为蘑菇生产上的突出问题。1 发生规律及为害 蘑菇害螨个体小、数量多、行动隐蔽、繁殖快 ,在 2 5℃下 ,有的只需 3~ 4d就能完成1个世代。危害蘑菇的害螨主要是兰氏布伦螨 Brennandania L…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