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不同炮制方法对草果中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草果的不同炮制方法对其挥发油的含量及成分的影响,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将草果依法炮制处理后,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并利用GC-MS技术分析测定其中挥发性成分及相对含量.[结果]草果生品、炒制品和姜炙品的挥发油提取率分别是0.0251~0.0268、0.0217~0.0220和0.0158~0.0189 mL/g,并分别鉴定出了52、46、47个组分,其中,以1,8-桉油素、香叶醇等5个成分含量较高,占峰面积总和的50%以上;与炮制品相比,生品中1,8-桉油素相对含量较高,而香叶醇在姜炙品的相对含量则明显高于其他2个样品.[结论]不同炮制方法对草果挥发油提取率及其主要挥发性成分的相对含量存在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试验研究了5种叶菜类饲料(白菜、青菜、包菜、菠菜、生菜)在室温下(20~25℃)敞口储存7 d,不同储存温度(20、5℃),不同加工温度(220、80℃)下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目的是得到叶菜类饲料适宜的储存温度,储存时间以及适宜的加工温度。试验结果表明,室温下(20~25℃)下储存7 d后,5种叶菜类饲料中亚硝酸盐含量均随时间的延长而升高,都在第6天达到峰值,并在达到峰值后呈下降的趋势,尤其是菠菜的亚硝酸盐含量变化更加明显。另外,两种不同温度的加工中,5种叶菜类饲料中亚硝酸钠的含量220℃比80℃亚硝酸钠的含量高6×10^-4~1×10^-3 mg·kg^-1。220℃处理放置24 h后,白菜和青菜中亚硝酸钠含量要比80℃处理放置24 h后中的含量要多3×10^-4~9×10^-4 mg·kg^-1,但菠菜、包菜、生菜的亚硝酸钠含量要多3×10^-4~1.2×10^-3 mg·kg^-1。5种叶菜类饲料中亚硝酸盐在不同储存温度条件下含量有所不同,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为:常温>低温。试验结果显示,叶菜类饲料不适宜长时间储存,更适合冷藏,储存时间应控制在4 d以内,加工温度约80℃更好。  相似文献   

3.
蟠桃采后贮藏前后香气成分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研究采后新疆蟠桃在贮藏前后期果实香气成分的变化.[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 HS - SPME)与气-质联用(GC - MS)技术对蟠桃果实香气成分进行提取和分析;比较溶剂萃取(LLE)、水蒸气蒸馏(SDE)和HS - SPME 3种提取方法对蟠桃香气成分分析的影响.[结果]HS - SPME最佳萃取条件为萃取头50/30μm DVB/CAR/PDMS灰色,萃取时间40 min,萃取温度50℃;HS - SPME - GC - MS在蟠桃果实贮藏前后期分别检测出53和44种挥发性物质.[结论]贮藏前后期蟠桃果实所含的挥发性成分有较大的差异,作为蟠桃香气的特征组分酯类和内酯类物质在贮藏第4周后含量显著减少.  相似文献   

4.
不同提取方法对紫苏叶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不同方法提取紫苏叶中挥发性成分,为紫苏叶的综合利用提供参考.[方法]分别采用动态逆流提取法、微波提取法和超声波提取法提取紫苏叶中的挥发性成分,并结合GC-MS分析和三角评价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动态逆流提取法共检测17种紫苏叶挥发性成分,集中在后阶段出峰,主要是沸点相对较高的难挥发性成分;微波提取法共检测19种紫苏叶挥发性成分,其出峰时间集中在中间阶段,主要是中等挥发性成分;超声波提取法共检测25种紫苏叶挥发性成分,其出峰时间比较靠前,主要是易挥发的小分子化学成分.3种紫苏叶提取物香气类型基本一致,但超声波提取物香气强度要明显优于其他两种方法.[结论]超声波提取技术更适合于紫苏叶易挥发性成分的提取.  相似文献   

5.
李琛  翁桢 《安徽农业科学》2014,(12):3696-3699
[目的]研究贮运环境与平菇品质变化的关系.[方法]在不同温湿度及气调条件下,测试平菇品质变化规律.[结果]温度和湿度是影响平菇品质的重要因素,0℃、相对湿度90%±5%条件下,储存4d平菇重量损失率为1.49%,且仅发生轻微褐变;20℃、相对湿度55%±5%条件下,贮存至2d失重率达到6.2%,贮存至3d失重率达到14.6%,褐变明显.鲜食平菇的VC含量在贮存3d后出现明显降低,且常温条件下VC含量下降更迅速.所有试验组的多糖含量随时间延长均呈现下降趋势,且低温组较常温组下降幅度平缓,而常温组中气调组降低较慢.[结论]得出鲜食平菇在不同贮运条件下品质变化的规律,为鲜食平菇的贮运保鲜和延长保质期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祁春芳 《安徽农业科学》2014,(35):12556-12557
[目的]为新疆的植被恢复与建设工作提供基础数据.[方法]研究了温度、湿度、光照处理对不同种源柠条种子的发芽影响.[结果]各种源柠条种子在5、30℃时不发芽,在10~25℃范围内,其发芽率、发芽势、活力指数均随着温度的升高逐渐升高,随着发芽湿度和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呈现下降的趋势.[结论]柠条种子发芽的理想条件是温度25℃、湿度50%、无光照或弱光处理.  相似文献   

7.
[目的]优化向日葵盘中果胶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酸提取、乙醇沉淀的方法对影响向日葵盘中果胶提取率的条件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试验表明,向日葵盘中果胶提取的最优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2h、提取温度为85℃、浓缩温度为70℃、提取液pH为1.5、乙醇用量为65ml时提取率最高,在此条件下果胶的提取率可达16%.[结论]试验确定的果胶提取工艺条件是可行的,果胶质量符合相关要求.  相似文献   

8.
[目的]确定红茶提香工艺的主要技术参数,改善红茶品质.[方法]采用2因素完全随机设计和正交试验研究了提香工艺对红茶品质的影响.[结果]完全随机试验结果显示,温度在105℃时,时间在1030 min各茶样香气、滋味和感官审评总分明显高于其他处理;随着温度升高、时间延长,L*和H a*b*值变小,色泽向红、暗方向变化;随着温度升高,茶多酚、茶黄素等成分含量显著降低(P0.05).正交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含水量增加,香气、滋味和感官审评总分呈下降趋势;随着温度升高和时间的延长,香气、滋味和总分先增后减,在95℃、30 min时,得分较高.[结论]综合来看,红茶提香工艺参数为红茶含水量控制在6%左右,提香机温度控制在95 105℃,提香时间20 min左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具有抗肿瘤活性的青蛤多肽的最佳提取工艺路线.[方法]选择胰蛋白酶酶解青蛤,以酶解液对PC-3细胞增殖抑制率(IR)为指标,研究料液比、温度、pH、加酶量和酶解时间对多肽提取率的影响,探讨最佳工艺,并采用超滤及G25洗脱分离纯化提取液.[结果]当温度为45℃、pH为7.0、料液比为1∶3、酶解时间为6h、加酶量为300 U/g时,分子量为3~5 kD青蛤提取液的抗肿瘤活性最好;分离纯化后在280 nm波长处得到3个峰,其中峰1和峰2成分抗肿瘤活性显著.[结论]以细胞增殖抑制率为指标可以确定青蛤多肽的提取及优化工艺路线.  相似文献   

10.
冯昊  杨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4,(27):9299-9301
[目的]找出最适合于唐菖蒲(Gladiotus huhridus Bort)生长发育的光照长度.[方法]以唐菖蒲红颜佳人品种为试材,通过控制光照时间、温度、湿度来观察唐菖蒲的发芽情况及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变化.[结果]强光照和长日照有利于唐菖蒲发芽;适当短日照(8 ~ 10h)处理能够加速唐菖蒲叶片生长;发芽最适温度在20~25℃,适宜湿度是44% ~ 46%;在整个生长阶段,叶绿素含量呈现出“降低-升高到峰值-下降至稳定”的趋势;同时,适当遮阴有利于光合产物的增加.[结论]该研究可为唐菖蒲的规模化生产提供数据参考和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1.
光存储技术的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光存储在新世纪信息技术发展中的重要性以及发展趋势,对光子存储、波导多层存储、全息存储的光学存储系统进行了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12.
从高校存储系统现状出发,阐述了存储系统的发展历程和对新型存储技术需求,提出了"云"存储作为一种新型存储技术具有虚拟化的海量存储空间、数据信息安全可靠、存储形式多样化等特点,使用"云"存储是时代发展的需求,是图书馆存储技术革命性的变革,能有效缓解高校的存储压力,降低使用、维护成本。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储粮损失对中国农户粮食储备决策的影响,更好地发挥农户储备对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作用,利用中国23省1 199户农户的调研数据,将储粮损失引入农户储粮决策模型,并运用分位数回归方法研究储粮损失对农户储粮规模的影响。为了克服模型中潜在的内生性问题,本研究选取农户所在地年均降雨量和晾晒环节是否出现恶劣天气作为储粮损失的工具变量。结果表明:第一,储粮损失与农户储粮数量显著负相关,预期储粮损失越大,农户储粮规模将会下降;第二,储粮损失的系数绝对值呈下降趋势,表明储粮损失对储粮数量大的农户影响较小,受储粮损失影响较大的是中小规模农户。第三,粮食产量、市场发育程度、收入水平、牲畜饲养情况、节约意识等因素对农户储粮数量产生显著影响。因此,政府应推广先进的储粮技术及减损方法,帮助农户减少储粮损失,实现藏粮于技、藏粮于民。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紫甘薯贮藏过程中营养物质的变化规律,进一步选择最佳贮藏条件。以‘紫罗兰’甘薯为试验材料,设置7 ℃+75% RH(T1)、7 ℃+85% RH(T2)、7 ℃+95% RH(T3)、12 ℃+75% RH(T4)、12 ℃+85% RH(T5)、12 ℃+95% RH(T6)、16 ℃+75% RH(T7)、16 ℃+85% RH(T8)、16 ℃+95% RH(T9)共9个处理组合,研究不同处理的紫甘薯含水量、可溶性糖含量、淀粉含量和花青素含量差异,考察不同储藏条件对紫甘薯品质变化的影响。结果发现,贮藏过程中,紫甘薯含水量、淀粉含量和花青素含量呈下降趋势,可溶性糖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不同温度和湿度处理比较发现,紫甘薯的含水量下降速度随温度升高而加快,随湿度增加而减慢;可溶性糖含量随温度升高而增加,随湿度增加而降低;淀粉含量的下降速度随温度升高而减慢,随湿度增加而加快;花青素含量在12 ℃+85% RH条件下降较慢。综合考虑,12 ℃+85% RH是紫甘薯的最适贮藏条件, 研究为紫甘薯产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孔昭瑞 《油气储运》1997,16(2):14-17
随着天然气消费量的逐年增加,储存环节的调峰作用与供气的可靠性亦显重要阐述了天然气的两种储存方式,建造储存容器的基本准则和储存容积的确定方法。介绍了气态天然气的地下与地上式储存容器的特点及适用条件。  相似文献   

16.
杏果实简易贮藏保鲜技术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杏果实简易贮藏保鲜技术的保鲜效果。连续3a的保鲜实践证明,该技术可使适期采收的鲜杏果实保鲜期达12d,比对照延长5-7d,好果率平均达85%以上。认为杏果实简易贮藏保鲜技术是适合在豫西鲜食杏产区推广的一项高效实用技术,并制定了一套简单易行的技术操作规程。  相似文献   

17.
数字图书馆拥有数字化资源、网络化存取、分布式管理三个基本要素。存储基础设施是数字图书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存储技术和存储设备是构造存储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网络存储技术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和探讨了数字图书馆系统中的网络存储技术。  相似文献   

18.
以赣花7号花生为试验材料,采用低温贮藏、干燥贮藏、气调贮藏和通风贮藏对花生仁进行处理,检测贮藏期间花生仁的酸价、过氧化值、粗蛋白含量、油亚比、氨基酸含量和黄曲霉毒素B1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花生仁的酸价、过氧化值和粗蛋白含量都呈上升趋势;油亚比在贮藏后期升高;氨基酸总量在贮藏后期降低;黄曲霉毒素B1含量贮藏前期未检出,后期逐渐升高。气调贮藏、低温贮藏和干燥贮藏能较好地保障花生仁贮藏品质,尤其对抑制花生仁的氧化酸败及其黄曲霉毒素B1防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9.
[目的]筛选适宜阿克苏骏枣的贮藏温度.[方法]将阿克苏骏枣分别贮藏于0、-1和-2℃下,从贮藏温度与阿克苏骏枣采后硬度、可滴定酸、总糖含量、VC含量及果肉细胞膜透性等关系方面进行试验.[结果]阿克苏骏枣贮藏于-2℃条件下,其果实硬度、可滴定酸、总糖含量、VC含量及抑制组织相对电导率升高的效果均高于其它2个温度.[结论]-2℃贮藏温度使枣果果实在整个贮期失水率和转红率较低,好果率和脆果率较高.为了进一步探究阿克苏骏枣贮藏的临界温度,将继续降低温度,对其进行观察和研究.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不同贮藏条件对宣化牛奶葡萄品质及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保鲜剂SO2、ClO2及气调贮藏处理能有效控制葡萄果实叶绿素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下降,降低葡萄的失重率、腐烂率及褐变指数.而ClO2处理更能明显延缓宣化牛奶葡萄叶绿素的损失,保持鲜食宣化牛奶葡萄的嫩绿色泽.气调和保鲜剂综合处理贮藏效果明显优于普通冷藏和单纯的保鲜剂处理.最佳的贮藏工艺为气调结合ClO2贮藏,即贮藏温度-1~0℃、O2体积分数5%~8%、CO2体积分数2%~5%、ClO2用量8 g/m3;在该条件下,宣化牛奶葡萄贮藏60d左右仍具有良好的食用和商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