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1 毫秒
1.
本研究设计不同的免疫程序,用禽流感(H5+H9)二价灭活疫苗(H5N1 Re-1+H9N2 Re-2株)免疫黄羽种鸡,通过对H5亚型和H9亚型禽流感HI抗体滴度监测,探讨H5亚型和H9亚型禽流感HI抗体消长规律及禽流感(H5+H9)二价灭活疫苗的免疫程序.结果表明,用禽流感二价灭活疫苗免疫黄羽种鸡后,H5亚型和H9亚型禽流感HI抗体的消长规律基本同步,其抗体滴度阶段性峰值出现在免疫后的第21~28天.根据试验结果,建议用禽流感二价灭活疫苗免疫黄羽种鸡的免疫程序设为:首免(14 d),0.3 mL/只;二免(56 d),0.5 mL/只;三免(119 d或开产前4周),0.5 mL/只.  相似文献   

2.
笔者用重组禽流感灭活疫苗(H5N1亚型,Re-1株)对10日龄蛋鸡进行初免,21 d后加强免疫1次,同时做非免疫组试验。利用血凝抑制(HI)试验跟踪监测其抗体水平,根据禽流感母源抗体及免疫后抗体的产生及消长规律,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从而为预防高致病性禽流感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
重组禽流感灭活疫苗(H5N1,Re-1株)3批,按重组禽流感灭活疫苗(H5N1,Re-1株)规程规定的检验方法免疫28日龄SPF鸡,免疫后定期采集血样,测定血清HI抗体效价,绘制各批疫苗免疫鸡HI效价消长曲线,结果表明,重组禽流感灭活疫苗(H5N1亚型,Re-1株)能诱导SPF鸡产生高的抗体而且维持时间长 .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湖南省招标的两种禽流感H5N1亚型Re-5株疫苗免疫家禽后抗体消长规律,研究探讨禽流感疫苗合理使用的免疫程序,以期为今后有效指导禽流感防控实践提供科学依据,对鸡和鸭分别做了免疫试验.试验结果显示,两种禽流感灭活疫苗均能诱导机体产生良好的免疫应答,但在一次免疫的情况下,鸡产生的HI抗体滴度要比鸭的高,鸡的HI抗体滴...  相似文献   

5.
对不同规模养鸡场接种禽流感疫苗的免疫效果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大中型种鸡场的禽流感抗体水平较高,群体几何平均效价为27.4,免疫保护率平均达93.3%。农村小型肉鸡场的禽流感抗体水平较低,群体几何平均效价为23.5,免疫保护率平均达37.2%。农村散养鸡群的禽流感抗体水平最低,群体几何平均效价为21.8,免疫保护率平均达26.1%。同时,对不同免疫状况下,鸡群接种禽流感疫苗后免疫抗体的消长动态进行了测定。  相似文献   

6.
为评估新型重组禽流感(H_5+H_7)三价灭活苗对父母代种鸡场的免疫效果,选择了五家公司的禽流感三价灭活苗产品,分别免疫9日龄的SPF鸡,并以厂家进行分组(分别是A、B、C、D、E组),对照组为F组;采集免疫前后血清,检测H_5N_1(Re-11、Re-12、Re-8)和H_7N_9(H_7-Re2、H_7-Re1)抗体效价,分析不同公司疫苗产品在鸡上抗体的消长规律。结果表明,对照组鸡血清H_5N_1(Re-11和Re-12)和H_7N_9(H7-Re2)的HI抗体均为0;免疫1周后所有免疫组鸡的禽流感抗体开始上升,4周左右抗体效价达到高峰;产生抗H_5N_1(Re-11)的HI抗体最好的是A组;产生抗H_5N_1(Re-12)的HI抗体最好的是D组;产生抗H_7N_9(H_7-Re2)的HI抗体最好的是E组;不同厂家禽流感三价苗产生禽流感抗体效价差异不显著。三价灭活苗同时可以产生抗H_5N_1(Re-8)和H_7N_9(H_7-Re1)的有效抗体。本研究对鸡场免疫禽流感三价灭活疫苗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7.
为检测已免疫禽H5亚型禽流感免疫抗体水平,检查免疫的质量,2005年12月我们对新疆克拉玛依市12个规模化养禽场的家禽和农户散养禽进行了抽样检查,共计抽检血样405份,应用血凝(HA)和血凝抑制(HI)试验进行了H5亚型禽流感血清抗体检测,报告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材料(1)禽流感H5亚型HI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按照一般生产中的免疫程序对200只25日龄雏鸡进行免疫,免疫前和免疫后每周抽取20只鸡测定HI抗体,分别制作出禽流感H5亚型(Re-4株和Re-5株)的免疫抗体消长规律图。初步掌握了鸡群免疫前母源抗体和免疫后抗体的消长规律,为确定首次免疫时间和制定以后的免疫程序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通过禽流感病毒保护性HI抗体滴度、禽流感母源抗体消长规律以及疫苗免疫抗体消长规律的研究,结合疫苗和诊断试剂质量及血清监测中存在的问题制定了禽流感免疫程序。生产中应用表明,本研究制定的免疫程序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对不同日龄与母源抗体水平的鸭和鹅,用H5亚型禽流感疫苗免疫后,其HI抗体消长情况进行了比较和观察,结果,初生水禽3日龄首免即可对禽流感疫苗(H5亚型)产生良好的免疫应答;雏鹅母源抗体几乎以每4d下降1个HI抗体效价单位的速度消退;母源抗体对H5禽流感疫苗免疫后的HI抗体水平存在一定的干扰作用;加强免疫鸭和鹅所产生的H5 HI抗体水平及其维持时间与仅免疫一次的鸭和鹅所产生的抗体水平之间存在显著差异;鸭和鹅免疫H5禽流感疫苗后第25~30d H5 HI抗体水平达到高峰。  相似文献   

11.
水禽禽流感HI抗体检测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出台了<高致病性禽流感诊断技术>(GB/T18936-2003)[1],标准中要求采用鸡红细胞作为血凝与血凝抑制试验的指示细胞监测禽流感抗体,这对于免疫鸡血清中的相应抗体水平监测比较合理[2-4],但对鸭、鹅及其他免疫禽类进行HI抗体水平监测时,常出现非特异性凝集现象[2-3],对检测结果的判定影响较大.有鉴于此,本试验拟对禽流感疫苗免疫后的水禽血清HI抗体检测方法进行探讨,研究适合免疫水禽禽流感HI抗体检测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为评价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IV)NS1基因缺失减毒活疫苗候选株r TX-NS1-128对蛋鸡的免疫效力,本研究对蛋鸡H9N2亚型AIV母源抗体半衰期、疫苗适宜免疫时间、抗体免疫保护临界值以及免疫鸡抗体消长规律等进行研究。结果显示,雏鸡H9亚型AIV母源血凝抑制(HI)抗体半衰期为3.29 d。雏鸡母源抗体水平对疫苗的免疫效果有较大的影响,以母源HI抗体滴度约为4 log2时免疫为宜。少数HI抗体滴度为4 log2~6 log2的免疫鸡攻毒后可在5 d或3 d内从咽喉短暂排毒,HI抗体滴度为4 log2、5 log2、6 log2和≥7 log2时攻毒保护率分别为80%、90%、90%和100%,建议该疫苗的抗体免疫保护临界值为5 log2。鸡一次免疫后平均HI抗体滴度在5 log2以上可持续9周左右。本研究为H9N2亚型禽流感新型减毒活疫苗的开发和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选择不同养殖模式的养鸡场,对禽流感实施程序化免疫,开展鸡母源抗体及免疫后抗体消长规律的测定,保护性抗体滴度研究,禽流感发生和流行病学调查等。结果表明,种禽场禽流感免疫抗体水平可达到8log2以上,规模养禽场禽流感免疫抗体水平达到6.5log2以上,散养模式禽流感免疫抗体水平达到6log2以上。  相似文献   

14.
在东莞市,一直以来对农村散养鸡免疫禽流感灭活苗,会遇到部分散养户的抵触和不履行强制免疫义务,仅免疫一次抗体水平检测也不理想,但散养户多为老年人以及他们在家帮带的学龄前儿童,是散养鸡容易传播的禽流感包括H5亚型、H7N9的易感人群。为贴合农村实际加强散养家禽禽流感免疫工作对25羽试验鸡进行了禽流感(H5 Re-8+H7N9 Re1)颈部皮下免疫注射,未发现不良反应,而且抗体水平合格率分别达到100.00%和96.00%,本次试验证明对农村散养家禽颈部皮下免疫注射,减少了不良反应,也保证了较高的免疫效果适合农村实际。  相似文献   

15.
通过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HI试验),对蛋用雏鸡使用重组禽流感病毒灭活疫苗(H5N1型,Re-1株)和某种禽流感重组二联活疫苗的不同免疫程序的免疫效果进行监测,掌握禽流感HI抗体产生及消长规律,制定适合的种鸡和商品蛋鸡预防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免疫程序和免疫规范。  相似文献   

16.
为了客观评价重组禽流感H5+H7二价灭活疫苗(H5N1Re-8株+H7N9Re-1株)的免疫效果及当前禽流感免疫程序的合理性,提高本地区禽流感防控工作水平,采用血凝抑制试验(HI)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某养殖场免疫的100羽蛋鸡进行不同时间段H5、H7亚型禽流感抗体水平检测。结果:在免疫后21~252 d,HI和ELISA检测禽流感H5亚型抗体合格率均为74%~100%;禽流感H7亚型HI检测抗体合格率为78%~100%,ELISA检测抗体合格率为76%~100%。结果表明:HI与ELISA抗体检测结果基本相符,在免疫后21~252 d免疫抗体合格率均达到国家规定≥70%的要求,重组禽流感H5+H7二价灭活疫苗免疫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
对禽流感免疫抗体的消长变化进行了初步研究。将150只三黄鸡随机分为5组,用禽流感灭活油乳剂疫苗和禽流感灭活疫苗免疫试验组三黄鸡;14日龄时,对试验一、二、三、四组鸡进行首免,剂量为0.3mL/只;在35日龄时,对试验二、四组鸡进行二免,剂量为0.2mL/只;在21、28、35、42、49、56、63、70、77日龄采血,用血凝抑制(HI)试验测定各组三黄鸡血清中HI抗体效价。结果表明,禽流感灭活疫苗一次免疫即可使三黄鸡产生高效价的HI抗体,且持续时间较长;禽流感灭活油乳剂疫苗需要二次免疫才能使三黄鸡产生较高效价的HI抗体。  相似文献   

18.
研究新型重组H5N1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对种鸡和肉鸡的免疫原性,并对雏鸡母源抗体和免疫后的抗体进行动态观察,根据试验结果推荐该疫苗对鸡的免疫程序。用HI方法检测种鸡、肉鸡的母源抗体和免疫抗体,根据母源抗体的衰减和免疫抗体的消长规律确定首免和再免日龄。结果表明种鸡的母源抗体约能维持10 d多;0.3 mL/羽首免后10 d HI抗体就可达到6.40 log2,3-5周达到高峰期,至免疫17周后(19周龄)HI抗体水平仍然维持在4.88 log2;19周龄时0.5 mL/羽进行二免,有效抗体能维持约20周;280日龄0.5 mL/羽三免后抗体水平均一,下降缓慢,至种鸡淘汰时(三免后29周)抗体水平仍能维持在5.32 log2。肉鸡母源抗体约能维持7d,10日龄时0.3 mL/羽免疫,有效抗体能维持到上市。新型重组H5N1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对鸡的免疫原性确实。  相似文献   

19.
应用国家颁部的血凝抑制试验(HI).对黑龙江省部分大型种鸡场和专业户饲养的鸡群,禽流感灭活疫苗母源机体和免疫抗体进行跟踪检测;初步掌握了禽流感母源抗体和免疫抗体消长规律,为制定禽流感免疫程序和防治提供重要科学依据。国家认定的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和中牧实业集团产品H5、H9双价灭活疫苗.免疫后抗体产生快,抗  相似文献   

20.
不同首免时间对禽流感疫苗HI抗体消长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HI试验,对雏鸭不同首免时间的禽流感灭活疫苗免疫效果进行监测,为更科学制定鸭免疫程序奠定基础。结果表明:(1)对照组鸭(E组)AI-H5母源抗体1d最高,达5.1log2,次日逐渐下降,于10d降至较低水平。AI-H5母源抗体于19d降至为2log2以下。(2)试验各组于免疫后10~12d抗体水平开始上升,于免疫后15~20d抗体水平达到高峰,并维持18~24d,之后呈缓慢下降趋势,于49d仍能检测到较高的抗体,由此说明,禽流感油乳剂灭活疫苗能诱导机体产生良好的免疫应答。(3)从不同首免时间进行禽流感疫苗免疫接种后的HI抗体效价比较来看,C组(15d首免组)HI抗体效价最佳,D组(20d首免组)HI抗体效价其次,B组(10d首免组)HI抗体效价第三,A组(5d首免组)HI抗体效价较差,因此,应根据雏鸭母源抗体水平选择适宜时间进行禽流感疫苗的首次免疫接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