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 毫秒
1.
在上次大会(45次大会)报告过小蚕期的饲育光照条件影响蚕儿对家蚕的病毒性软化病病毒的感染性的情况。这次报告关于对蚁蚕及2~4龄的各龄起蚕经口接种病毒,其前后龄期的饲育光照条件,用明、暗组合进行饲育,用这个过程中的发病率研究对感染性的影响。与此同时,报告关于病毒接种后经不同时间在中肠组织内的病毒抗原的状  相似文献   

2.
软化病病毒(FV)接种前后的光照条件对家蚕FV感染性产生影响的情况已报告过,这次报告是关于光照条件和FV感染性的关系,调查了不同蚕品种、不同照度及饲料(桑叶、人工饲料),得到的一些看法。 [方法]病毒接种以3龄起蚕为主,在桑叶上添食20小时。接种前后的饲育中光照条件,按全明、全暗以及8小时明、16小时暗等设置。病毒的感染性是从FV接种后第12天为止的发病蚕数,用Finny的概率法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给与有机磷杀虫剂污染桑的蚕对软化病病毒的感染性和在蚕体组织内病毒的增殖程度。把桑叶在MEP(50%)及DEP(50%)的一定稀释液中浸渍后阴千,在2龄及2~3龄期间给与污染桑,其后给与普通桑。其间在3龄起蚕时,给与FV 10倍稀释液涂抹桑经口接种12小时,到5龄起蚕调查发病蚕,用Behrens-k  相似文献   

4.
六、蚕品种的抵抗性蚕儿对于病毒性软化病的抵抗力虽受各种饲育环境因素的影响,但形成耐病性的基本东西是由蚕品种或品系所具有的遗传的抵抗性所形成的。很早就认为对病毒性软化病的抵抗力因蚕品种而有显著的不同。一般来说,属于日本种的蚕品种对 FV有感受性,相反中国系统的很多蚕品种有抵抗性。杂交种F_1的抵抗力一般比两亲原种强,表现杂种优势,特别是两个感受性品种  相似文献   

5.
<正> 岩手县夏蚕约占全年养蚕收蚁量的10%以下。夏蚕劳动力容易安排,蚕作也比较安定,随着多回育养蚕的普及在夏蚕期饲育春用种有增加的倾向。关于春用品种在夏蚕期饲育的适应性,从养蚕方法方面正在进行探讨,但是从蚕作安定方面适应性的报告较少。因此,选择近应于夏蚕期的蚕品种及制种时期(越年或者即时浸酸种)作为一个指  相似文献   

6.
现在,由软化病病毒引发的蚕病,往往被认为危害较小。但是,最近在熊本县感染了浓核病,因而观察了蚕病的发生。关于软化病病毒的研究很多,但关于新指定的蚕品种对软化病病毒的敏感性,有许多不清楚的地方。因此,作者从有利于熊本县的蚕造收成稳定出发,以本县饲养的蚕品种为材料,对新品种的抗病性进行调查;从现行普通蚕品种中选定五个品种,从具有某种特征的蚕品种中选定二个品种,调查软化病病毒的敏感性。另外,去年作者报导了现行蚕品种对多角体病毒的敏感性及品种间敏感性无差异的情况。  相似文献   

7.
我们为了寻求一种较理想的小蚕饲育方法,经多次的试验,采用小蚕平面全叶育(下称全叶育)。这种方法,是在原来普通育的基础上,用全叶饲养,利用尼龙薄膜的保鲜作用,进行少回育,一般一令1—2回、二令1回、三令3回,这样、操作简单、省工,技术性不强,很受蚕户欢迎。从今年4月开始,我们在罗定县的太平镇、双角村开始试验,收到了较理想的效果。一、小蚕全叶育的操作方法 1.选叶一般在早上趁雾水刚干采摘桑叶,要求叶色一致,叶位基本相同,一般一令蚕选择适熟偏嫩的叶子,二令选择适熟  相似文献   

8.
<正> 将对人工饲料无菌育与开放育蚕的研究结果,是在感染后下一龄期或再下一龄期,蚕停止摄食,出现吐液、缩小等症状,产生大量的发育迟缓蚕。从4眠时的调查可知:在稚蚕期感染的蚕,到4龄就眠止出现10—37%(约2—7天)发育迟缓蚕;4龄期感染的蚕,到就眠止出现10%左右(2天)的发育迟缓蚕。开放育时更显著,在1、2龄感染蚕,到4龄就眠止出现30—80%(6—16天)的发育迟缓蚕;3、4龄感染蚕,到4眠止出现12—16%(2—3天)发育迟缓蚕。从开放育、桑叶育蚕比无菌蚕更易感染IFV出现,讨论接种细菌对IFV感染的影  相似文献   

9.
给无菌各龄起蚕添食不同浓度的IFV,调查其感受性发现:被添毒蚕出现致死和发育缓慢现象。比较其感受性发现;稚蚕比大蚕高10~3—10~6倍;人工饲料开放育和桑叶育蚕在各龄比无菌蚕感受性高10—30倍。而且,在S.fecalis或S.marcescens的存在下,其感受性增大。IFV和这些细菌混合感染的蚕,眠中有大量细菌存在。添食氯霉素后,眠中细菌激剧减少,蚕死亡率降低。在混合感染中S.faecalis的影响比S.marcescens大。  相似文献   

10.
应用莹光抗体法研究了5龄蚕及其变态过程中中肠上皮组织的病变。病毒感染幼虫的中肠上皮细胞,在变态时全部脱落,在新形成的蛹中肠上皮组织和蛾中肠上皮组织中可见到病毒的增殖。前蛹期或化蛹后数日之内,在中肠上皮组织内发现有球状体,但这种球状体的可见数随着时间而减少,这是由于蛹中肠上皮组织中病毒的增殖很少,而幼虫期退化和缩小的杯状细胞还暂时残留在新的上皮组织内,到了蛹的后期中肠上皮组织中就不再见有球状体了。  相似文献   

11.
人工饲料育蚕与桑叶育蚕比较,对核多角体病病毒的经口接种抵抗力小的情况已有报告(松原、林屋;林屋等)。讲演者继续前报,研究了关于对用不同饲料饲育的蚕儿接种了NPV、CPV、FV的各种病毒时蚕儿的感染性等情况。首先,对1~2龄人工饲料育和桑叶育的蚕在3龄起蚕时,分别经口接种了NPV、CPV及FV。其结果,经口接种NPV的,人工饲料育蚕和桑叶育蚕之间的-log ED_(50)值相差最大,接种FV的  相似文献   

12.
为更合理地制订综合防治措施,提供必要的基础资料,通过不同蚕品种,不同发育阶段,不同性别和发育迟早,对病毒致死中量进行测定,以了解蚕对病毒感染性的差异。试验初步了解到:1.家蚕因蚕品种不同,对病毒的感染性有较大差异,一般春用品种较夏秋用品种易感染,以东34×603与东肥×华合比较,达到致死中量的中肠型脓病多角体(CP)添食浓  相似文献   

13.
家蚕病毒性软化病病毒抗血清的研制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蚕区农户分离了一株家蚕病毒性软化病病毒,暂命名为BmIFV-CHN001。利用蔗糖密度梯度及差速离心法提纯该病毒,将提纯病毒免疫家兔3次,得到BmIFV抗血清。所制备的抗血清采用琼脂双扩散法检测养蚕农户家蚕样本,调查该病毒病在浙江蚕区的感染现状,调查显示农村饲养家蚕具有较高的感染率。  相似文献   

14.
节译自《日本蚕丝学杂志》第45卷第2号,95-106,1976。蚕病毒性软化病的抵抗力,受各种饲育环境因素的影响,而抗病性的基础,在于蚕品种本身的遗传抵抗性。对病毒性软化病的抵抗性,不同蚕品种有显著的差异。一般来说,日本种对软化性病毒(用 FV 表示)有感受性,而中国种多数有抵抗性。杂交 F_1的抵抗力,一般比两亲原种具有杂种优势,而感性品种之间的杂交 F_1的杂  相似文献   

15.
诺氟沙星对家蚕病毒性软化病发病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分离的传染性软化病病毒可引起家蚕群体发育不齐等症状,对家蚕具有明显的致病性(p<0.01),诺氟沙星连续添食可以在减轻发病和推迟发病过程中发挥一定的作用,但感染病毒量和抗生素浓度之间的关系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当前,本省蚕种场早生桑栽植面积较小,且用不同早生桑品种与原蚕饲养成绩的关系,也未作详细的研究,为此,我们于1978年春期,在省原蚕种场的协助下,对小蚕期不同桑品种与原蚕的影响作了调查,报告如下:一、材料和方法小蚕期供试桑品种有大叶早生、乌皮桑、桐乡青三种,饲养蚕品种是杭7和杭8,小蚕期按蚕品种不同分设混合区,每区收蚁量  相似文献   

17.
讲演者已报告过人工饲料育蚕的病毒感染性比桑叶育蚕高,这次报告是因为研究了关于蚕儿用人工饲料饲育的时期长短与病毒感染性的关系。对5龄起蚕用桑叶添食CPV,比较1~4龄人工饲料育、1~3龄人工饲料4龄桑叶育、1龄人工饲料2~4龄桑叶育、1~4龄桑叶育的蚕儿时,-log ED_(50)值分别为4.8、4.6、3.9、3.1,人工饲料育的时期越长病毒感染性越高。对4龄起蚕添食CPV时,也可以看到同样的倾向。在与上述相同  相似文献   

18.
<正> 为了超前掌握各季蚕期、不同龄别蚕病发生危害规律,及早实施预防措施,有效控制蚕病的蔓延,降低蚕病损失,提高养蚕效益,经西南农业大学胡永瑶教授的指导,我局1990年初次开展了蚕病的预测预报工作,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测报初试情况作如下小结。一、组建班子,明确职责开展蚕病测报工作,是贯彻“预防为主,综  相似文献   

19.
桑蚕病毒性软化病是危害蚕业的病毒之一,国外曾作过很多研究.前几年,我国为了研究该病的早期诊断术及病毒性状,进行了分离试验.1980-1981年,我也参加了病原的繁育纯化、病毒分离及杭血清的试制等工作,加深了对病毒性软化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超声波对微生物的影响,早已成功的应用于牛奶工业上消毒灭菌。近年来苏联在几种病原性的微生物中,用超声波提出內毒素,进行免疫能力試驗,証明由于这种毒素受超声波的作用会失去毒力,因而能引起动物的抗疫性的能力。蚕的脓病,病原是一种病毒,发病机制十分复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