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008年进行了凡纳滨对虾生态养殖高产试验。本试验从虾苗、水质、饲料、日常管理等方面严格把关,杜绝了凡纳滨对虾养殖病害的发生,达到了生态养殖高产目的。在15.5亩的池塘中投放平均全长1.1cm的虾苗136.4万尾,经110d饲养,生产成虾19139kg,成虾平均规格60-63尾/kg,平均亩产1226.85kg、亩利润17177.96元。  相似文献   

2.
龚希章  魏华  陈明  戴习林  付熙徐 《水产学报》2010,34(11):1704-1711
阐述了基于Web的凡纳滨对虾标准化生态养殖全程管理系统的研发过程。该系统立足数字农业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国情,采用B/S系统结构、Windows 2000/2003 Server平台、SQL Server 2000数据库、ASP技术和Dreamwaver MX 2004开发环境;依据凡纳滨对虾标准化生态养殖生产工艺过程,采用面向对象的分析和设计方法,最终实现水产养殖环境、苗种放养、渔药使用、饲料投放和产品销售等环节全过程标准化管理。系统包括日常管理、基础信息、系统管理、个人工具、信息查询和报表打印等6大功能模块。广大养殖用户可借助覆盖全球的无线广域通信网络,使用架设在Internet上的管理系统,进行所辖池塘的日常生产信息维护。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我们在全覆地膜精养池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温棚设计,建造可控温、保水节水的高密度养殖池塘。通常的越冬温棚养殖凡纳滨对虾(南美白对虾),冬季只进行1造养殖生产(10月―翌年2月),本养殖模式通过改进越冬温棚养殖对虾池塘配套设施,合理安排两造越冬生产(9月―翌年5月),结合科学放苗、合理收获等系列综合技术措施,实现两造凡纳滨对虾养殖。  相似文献   

4.
正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是我国目前主养的对虾品种之一,根据各地的养殖环境,水产科技工作者创立了多种形式的对虾养殖模式[1-5],但是在目前的各种养殖模式中,主要以单养对虾为主。近年来对虾养殖过程中各种疾病频发,这对对虾的养殖业产生了严重的影响,不利于对虾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6]。养殖对虾疾病频发的原因之一,在于对虾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废水直接排放到养殖海域,养殖废水的排放量超出了海水的自净能  相似文献   

5.
正2017年我们进行了罗非鱼池塘淡水养殖对虾的试验,试验地点选择在海南中部的定安仙沟镇海南新吉罗非鱼养殖场,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一、虾苗淡化与标粗1.淡化标粗池准备2017年8月10日,从文昌铺前购买虾苗100万尾进行试验。利用原有的罗非鱼苗标粗池改造成淡化标粗池,淡化标粗池  相似文献   

6.
为探寻高产高效的养虾模式,应对环境恶化及疾病蔓延对凡纳滨对虾养殖的制约,以凡纳滨对虾新品种"科海1号"SPF优质虾苗为对象,采用循环水养殖系统及其高效水处理技术,进行了为期90d的循环水养虾试验,以探析循环水养虾的可行性及适宜的养虾条件与管控措施。结果显示:在循环水系统,凡纳滨对虾活动正常,生长快速;在放虾苗750~1200尾/m2的高密度情况下,养成产量平均高达8.6016kg/m2(5.734 4kg/m3),平均存活率64.88%,饵料系数1.22。由此表明,循环水系统适合凡纳滨对虾集约化养殖,并能高产高效。  相似文献   

7.
目前,光合细菌、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乳酸杆菌、蛭弧菌、芽孢杆菌、酵母菌等种类繁多的水产生态制剂正广泛用于对虾养殖业。使用过程中,人们发现:菌类产品存在菌种单一或杂合,不能适应复杂多变的水体条件;保存困难,存活时间短;水体大量微生物存在时,较难形成优势菌落;处理水环境效果不突出,难以替代化学处理方法等诸多缺点。  相似文献   

8.
在高密度养殖条件(平均养殖密度3.1kg/m3)下,用5种蛋白质水平(31%、35%、39%、43%、47%,分别以A~E组表示)的饲料,投喂体质量(6.2±0.2)g的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每个处理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虾,实验期60d,探讨蛋白质营养对生长、环境因子、排泄与饲料消化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1)饲料蛋白水平39%时具有显著促进对虾生长的效果。随着蛋白水平的提高,增重率先增加后降低,饲料系数则相反。(2)养殖水体中氨氮、亚硝氮和磷酸盐浓度随饲料蛋白质水平增加而显著升高,E组与其他各组差异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3)随着饲料蛋白质含量增加,饲料总消化率显著下降,而蛋白质消化率显著升高(。4)创新建立的对虾日粮蛋白质水平与日增氮、日排有害氮的定量动态变化关系,使蛋白质生态营养需要量得以量化确定。高密度养殖凡纳滨对虾获得最大增重的蛋白质需要量为43.73%,获得最佳生长和氮减排的蛋白质需要量为40.42%。  相似文献   

9.
不同养殖模式的凡纳滨对虾品质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仪器分析法(营养成份分析和质构分析)与感官评价法有机结合,以对虾口感为主要考核指标,建立对虾品质鉴定体系,并以此法对无公害海水养殖、传统海水养殖及传统淡水养殖对虾3种不同养殖模式下生产的对虾品质进行比较.结果表明:3种对虾的机体营养成分组成差异不大,只有无公害虾肌苷酸含量明显高于其余两组,达2.76 mg·g-1.氨基酸分析中表明:无公害海水养殖对虾的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鲜味氨基酸及氨基酸总量等指标优于其余样品;无公害虾的感官指标基本上与海水虾相似,3种虾的色泽和气味指标差异不明显(P>0.05),无公害虾的滋味及口感均比其它两组对照好;多汁性指标则以淡水虾最佳.在质构分析方面,3种虾硬度指标差异显著(P<0.05),无公害虾与海水虾在肌肉的弹性及咀嚼性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淡水虾差异显著(P<0.05),其结果与感官评价基本一致.本文全面比较3种对虾品质上差异,揭示对虾口感差异内在因素,为对虾品质评价提供了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从养殖管理、饵料选择投喂及苗种选择等几方面介绍了凡纳滨对虾在养殖过程中成本控制技术要点,为指导生产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12.
2018年6—10月对4口凡纳滨对虾工厂化养殖池水质理化因子和微生物环境的基本变化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虾池水体中,NO~-_3是DIN(NH~+_4、NO~-_2和NO~-_3)主要的存在形式,占比达55%~85%;NH~+_4在0.005~0.060 mg/L低浓度范围内波动;5#池中NO~-_2出现累积现象,其变化趋势与NO~-_3高度一致。虾池中PO_4~(3-)含量为0.012~0.400 mg/L,随时间延长呈上升趋势。各池中Chl-a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最高值均出现在9月份。水体中总异养菌数量为2.80×10~4~2.40×10~(5 )CFU/mL,弧菌数量为8.00×10~2~1.00×10~(4 )CFU/mL,弧菌在总异养菌中所占比例在10%以下。  相似文献   

13.
<正>在山东省滨州渤海近岸海域分布有盐场100余万亩,近年来,这些海域除了进行结晶晒盐、溴素提取外,还进行卤虫捕捞、微藻开发。为进一步提高海水资源利用率,2020-2021年,滨州市海洋发展研究院联合山东省友发水产有限公司等养殖企业,在滨州市无棣县盐场初级蒸发池开展了高盐水体南美白对虾高效生态养殖试验,平均亩产达50千克以上,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现将有关技术措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正>硬壳蛤生长于海水、半咸水中,在含有贝壳的软质底中最多,在沙质洼地、沙泥洼地和泥底也有分布;最佳生长温度在20℃左右,高于31℃或低于9℃时生长停止。我国沿海滩涂养殖面积广阔,沿海养虾池塘众多,开展硬壳蛤的滩涂增养殖或与对虾的混养,对于有效利用滩涂资源、改善对虾养殖池的生态条件、提高池塘养殖效益、降低养殖风险、发展碳汇经济意义重大。2019-2020年,笔者在黄河三角洲地区开展硬壳蛤与凡纳滨对虾混合生态养殖,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技术要点总结如下,以期为虾贝混养模式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以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室内工厂化流水养殖(IIFA)为对照组,通过养殖场凡纳滨对虾循环水养殖(RAS)试验(85 d)比较不同养殖模式对凡纳滨对虾的生长性能、养殖水体水质影响,探究循环水养殖系统(RAS)的硝化效率变化。结果显示:RAS的凡纳滨对虾存活率(74.58%±1.74%)、饲料转化率(70.56%±3.82%)、产量(3.91±0.49 kg/m^3)显著高于IIFA的凡纳滨对虾存活率(66.90%±3.80%)、饲料转化率(67.14%±3.25%)、产量(3.47±0.42 kg/m^3)(P<0.05)。对虾RAS可以将养殖水体化学需氧量(COD)、氨氮(NH_4^+-N)和亚硝酸盐氮(NO_2^--N)质量浓度稳定在较低水平(5.92、0.60和1.14 mg/L);对照组的COD呈现上升趋势,最高升至15.37 mg/L,NH_4^+-N和NO_2^--N质量浓度在较大范围(0.20~2.90 mg/L和0.19~6.97 mg/L)内波动。然而,对虾RAS养殖水体NO_3^--N和总氮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最高分别升至25.98和33.55 mg/L;对照组养殖水体NO_3^--N(0.94~2.85 mg/L)和总氮(5.95~14.01 mg/L)质量浓度变化则相对较小。对虾RAS对养殖水体硝化作用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NH_4^+-N和NO_2^--N去除率分别为23.78%~91.43%和0~27.76%,NO_3^--N累积率则稳定在一定范围(0.57%~4.30%)。研究表明,对虾RAS的应用可有效控制凡纳滨对虾养殖水体关键水质指标,有利于对虾存活率的提高和养殖产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16.
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高位池养殖氮(N)和磷(P)收支情况进行系统研究,比较分析不同放养季节、虾苗品系以及是否进行分段养殖引起养殖效果的差异。结果显示,饲料是最主要的N和P输入源,分别占池塘N和P总输入的91.76%~93.68%和94.55%~96.97%。收获对虾输出N和P分别占总输入的29.46%~40.46%和12.64~17.41%,随养殖废水排出的N和P分别占24.63%~54.52%和23.03%~59.02%,沉积在池塘底部的N和P分别占14.10%~44.59%和27.59%~62.25%。放养季节和虾苗品系对养殖效果有显著影响。夏季组(ZS)对虾平均生长速度达到0.175 gd-1,分别比秋季组(ZF)和冬季普通组(ZW)高73.0%和139.3%。ZW成活率77.70%~87.75%,显著高于ZS和ZF。与相同养殖季节放养一代苗的ZW相比,放养本地苗的冬季组(BW)养殖成活率62.10%~72.30%,单位面积产量8 821~9 878 kghm-2,均显著较低。采用分段养殖的冬季标粗组(ZWb)养成池塘单造使用周期缩短56.13%。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索健康、高效的对虾养殖模式,利用移动床生物滤器水处理技术和藻类净化技术,构建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并进行养殖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养殖期间DO为(5.85±1.09)mg/L;pH为8.11±0.40,TAN为(0.39±0.12)mg/L,水质指标符合养殖要求;对虾生长情况良好,经过92 d的养殖,收成时养殖密度4.96 kg/m2,成活率80.9%,饲料系数1.34,取得了健康、经济、高产、高效的养殖结果。  相似文献   

18.
微生态制剂在凡纳滨对虾高位池养殖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艺红 《水产养殖》2010,31(12):25-26
<正>近年来,随着生态、健康养殖的发展,微生态制剂逐渐应用于水产养殖。在水产养殖方面的微生态制剂使用方式可分为两种大类:一类是水质微生态调控剂及投入水体中用以改良水质,主要有光合细菌、芽孢杆菌、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等;另一类是体内微生态改良剂及内服以提高水生动物免疫力,应用较多的有乳酸菌、酵母菌等。  相似文献   

19.
我国自引进凡纳滨对虾以来,其养殖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但近年来养殖水域污染严重导致流行病频发,受气候制约,单位面积产出较低等,这些已经制约凡纳滨对虾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对虾工厂化养殖模式因具有对环境污染较轻,能有效防止对虾暴发性流行病,产量高,能有效保证对虾的食品安全等优点,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现将北方地区反季节工厂化养殖凡纳滨对虾技术要点总结如下,力求开发高效可控、高收益、环保型的凡纳滨对虾养殖模式,以推动对虾养殖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正>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是对虾科、滨对虾属动物。又名南美白对虾(White Shrimp)、白肢虾、凡纳对虾、白对虾等,是公认的抗病能力强、生长速度快、产量高的虾类优良品种之一。凡纳滨对虾肉质鲜嫩,加工后出肉比例高,效益显著,是黄河三角洲地区养殖虾类的主导品种之一。滨州市养殖对虾历史悠久,近年来养殖总产量占全省的60%以上,稳居全省第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