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微量元素铜对犬体的营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微量元素与酶、激素、维生素等生物活性物质有密切关系,参与机体内的代谢过程,对动物的生长发育有重要作用。铜是各种微量元素中对动物机体作用最多的一种,是亚铁氧化酶等30多种酶和含铜蛋白的组成成分,或为酶的活性激活物。1铜在犬体内的分布正常中型成年犬体内含铜总量约为80mg。铜在犬体各组织中的分布与犬的年龄及铜的状态有关。组织中以肝、脑、肾、心以及被毛中含铜量最高,其次为胰、脾、肌肉和骨骼。肝中铜的贮备约占体内总铜量的一半。血浆中铜的含量比红细胞中的高,血浆中铜的80%结合在血浆铜蓝蛋白中。分布于其它器官中的…  相似文献   

2.
《畜牧与兽医》2015,(7):88-90
80只32~34 g CD-1小鼠,随机分对照组、铜Ⅰ组、铜Ⅱ组和铜Ⅲ组,铜添加量分别为每千克体重0、2.5、5.0和7.5 mg。Cu Cl2溶解在生理盐水中,腹腔注射8次,每周2次。统计小鼠存活率,火焰原子吸收法检测肝和肾铜含量,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肝、肾功能相关生化参数。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观察肝和肾病理形态。结果显示:对照组和铜Ⅰ、Ⅱ组无小鼠死亡,铜Ⅲ组存活率仅为20%。铜Ⅱ组和铜Ⅲ组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活性升高明显,尿素氮和肌酐增加明显,总蛋白和白蛋白轻度减少。铜处理小鼠肝和肾中铜含量增加。肝淤血,肝细胞水肿、变性、坏死;肾淤血,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肾小管阻塞,管腔变小。结果表明,一定量的铜过载可引起小鼠急性死亡,铜在肝和肾沉积,肝、肾形态和功能受损,损伤程度与铜过载量相关。  相似文献   

3.
比较酵母铜作为新型铜源添加剂与硫酸铜在大鼠上的饲喂效果。选择血缘相近,体重在60~90g的Wistar健康雌鼠66只,按2因子完全随机设计,分为11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试验期10d。采用酪蛋白、玉米淀粉纯合缺铜饲粮作为基础饲粮,分别以酵母铜和硫酸铜2种不同的铜源添加10、30、60、100、250mg/kg5个水平。结果表明:不同铜源、不同铜水平、不同铜源与不同铜水平互作之间,大鼠的平均日增重(ADG)、平均日采食量(ADFI)差异均不显著(P>0.05);但是酵母铜与硫酸铜相比,ADG和ADFI分别提高了2.5%和3.5%。不同铜源、不同铜水平、不同铜源与不同铜水平交互作用,对大鼠血清铜蓝蛋白、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肝铜含量都存在极显著的影响(P<0.01)。由此可见,不同铜源和水平能够显著影响大鼠对铜的吸收利用,且酵母铜源较硫酸铜源的效果更优。  相似文献   

4.
不同铜源和水平对生长猪组织铜含量和含铜酶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选用54头体重约17 kg杜长大生长猪进行试验,研究日粮中添加不同铜源、不同水平铜对猪血液生化指标及组织铜沉积的影响。试验猪随机分为9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2头。各处理日粮分别为基础日粮添加以氨基酸铜(Cu-AA)、硫酸铜(CuSO4)和碱式氯化铜(TBCC)为铜源的铜10、150和250 mg/kg的日粮。研究结果表明:添加不同铜源、不同剂量铜,猪日增重和料重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肝、肾铜含量随铜添加水平的升高而显著升高(P<0.01),在心肌铜含量方面,添加250 mg/kg铜水平显著高于添加10和150 mg/kg铜水平(P<0.01); 高剂量铜可显著提高血清铜兰蛋白活性(P<0.01),添加150 mg/kg铜可显著提高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P<0.05);硫酸铜源可显著降低肌肉铜含量(P<0.01),氨基酸铜源可显著提高血清铜兰蛋白活性(P<0.01)。  相似文献   

5.
1铜在动物体内的含量与分布 健康成年动物体内含铜总量约为80mg。幼龄动物体内铜含量高于成年动物。体内铜主要分布在肝脏(72%~79%)、肌肉(8%~12%)、毛(9%)和骨骼中。新生犊牛各器官、组织中铜含量(mg/kg):肝490,心脏14.9,肾13.8,脑9.4,肺5.8,肌肉4.6,骨骼1.2。血浆中铜的80%结合在血浆铜蓝蛋白;分布于其它器官的铜,也是以与蛋白质结合的形式贮存,如肝铜蛋白、血球铜蛋白等。  相似文献   

6.
雏鹅铜中毒多是因治疗和预防曲霉菌病和口疮炎等疾病时,应用硫酸铜溶液过量而导致发病。此外,采食了刚洒过硫酸铜溶液的饲草;铜缺乏症时,过量补充了硫酸铜或铜的络合物也可导致本病的发生。慢性雏鹅铜中毒是因长期饲喂含铜量较高的饲料或洒过硫酸铜的作物;长期放牧于铜矿区或铜厂的周围;饲料中铜和钼含量比例失调;采食能引起肝机能障碍的植物,导致铜在肝脏内蓄积中毒等。1临床症状症状较轻者仅有轻微生长抑制现象,雏鹅发育不良;重症者,食欲废绝,精神委顿,卧地不起,跛行,排泄红褐色或灰褐色稀粪,衰弱,昏迷,麻痹,最终死亡。2剖检变化本病的主…  相似文献   

7.
选择34±1日龄断奶、体重8 7±0 8kg的二元杂交(长白×大白)阉公猪30头进行试验,研究饲粮添加有机甘氨酸铜相对于无机硫酸铜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和血浆及组织中铜含量的影响。试猪按完全随机区组设计,依体重和窝别随机分为3个处理组,分别饲喂添加15(n=6)和250mg/kg铜源于硫酸铜(n=12)及250mg/kg铜源于甘氨酸铜(n=12)的饲粮。猪只个体饲养于代谢室(22 5℃左右)内无元素污染的玻璃缸代谢笼中。正式试验期28d,猪只自由采食与饮用自来水。3个处理组间,猪生长速率、采食量、饲料转化效率、血红蛋白浓度、血细胞压积、血浆生化指标(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脂和尿素氮)及血浆、胰、肾和脾中铜含量均无明显差异(P>0 10);与添加15mg/kg铜源于硫酸铜的对照组相比,添加250mg/kg铜分别源于硫酸铜和甘氨酸铜的两个处理组均明显提高了断奶仔猪脑、肝及心肌中的铜含量(P<0 05),而两个高铜水平的铜源处理组间无明显差异(P>0 60)。本次研究结果表明,有机甘氨酸铜与无机硫酸铜对断奶仔猪同等有效。  相似文献   

8.
选用75头遗传背景相同、胎次相近、公母各半,约45日龄,体重(14.00±0.30)kg的三元杂交健康仔猪,采用完全随机化设计分为5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3头。研究不同添加水平(10,150,300mg/kg)和不同来源的(硫酸铜,氨基酸铜)铜对猪生长性能、组织铜及血清铜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不同铜源和水平的铜对猪日增重和料重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肝、肾、粪铜、血清中铜含量铜源间差异不显著(P0.05),随铜添加水平的升高而显著升高(P0.01);肌肉中铜含量铜源间及不同水平差异极显著(P0.01),且300mg/kg硫酸铜显著降低肌肉中铜含量。研究结果表明:(1)日粮中添加氨基酸铜源和硫酸铜对猪日增重和料重比无显著影响(P0.05),但氨基酸铜源组对猪促生长趋势较硫酸铜组高;(2)血清铜、粪铜及机体组织铜含量铜源间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水平间差异显著(P0.01);(3)添加300mg/kg硫酸铜可显著低于肌肉中铜含量(P0.01)。  相似文献   

9.
不同化学形式铜盐对仔猪生长性能和微量元素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吴新民 《养猪》1998,(2):2-4
选用150头杜长大三元杂交仔猪,分别饲喂含不同化学形式铜的饲粮,研究它们对仔猪生长性能、微量元素代谢等的影响,并评定不同化学形式铜盐的生物效价。试验结果表明:①饲粮中添加不同化学形式铜盐均影响了仔猪的生长,其中以50mg/kg酪蛋白铜组生长最快,较对照组提高了14.0%(P<0.05),其次为240mg/kg硫酸铜,提高了12.7%(P<0.05);②添加240mg/kg硫酸铜和蛋白铜均可显著提高饲粮粗脂肪的消化率(P<0.05);③饲粮中添加240mg/kg硫酸铜组和50mg/kg酪蛋白铜组也显著提高了试验猪脑铜含量(P<0.05),其中前者还使肝铜、胆汁铜、铁浓度明显上升(P<0.05);④酪蛋白铜的生物效价显著高于常规使用的硫酸铜。  相似文献   

10.
铜的代谢及营养生理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铜在动物体内的代谢1.1分布铜在动物体内广泛分布于各种组织和细胞中,正常动物机体内含铜2~3 mg/kg,绝大多数存在于肌肉和骨骼中,肌肉组织约占总量的一半,体组织的铜主要分布在肝、脑、肾、心和毛发。不同组织含铜量不同,对日粮铜含量变化的敏感度也不同。肝是动物贮铜的主要器官,肝铜可以作为评价铜营  相似文献   

11.
酵母铜对仔猪生长性能及抗氧化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平均体重(18.23±3.03)kg的24头健康的松辽黑仔公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6头,试验1组饲喂硫酸铜250mg/kg,试验2、3、4组分别饲喂酵母铜10、50、100mg/kg,研究酵母铜和硫酸铜对7~10周龄仔猪的生长性能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50mg/kg酵母铜,在提高仔猪的生长性能及抗氧化酶活性方面与添加250mg/kg硫酸铜具有相同的作用效果。随着酵母铜浓度的增加,血清中CuZn-SOD、铜兰蛋白的活性相应提高。随着日龄的增加,CuZn-SOD、铜兰蛋白的活性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12.
试验表明,以含铜量125—250ppm的饲料饲喂育成猪和鸡,能够取得良好效果。含铜量如在400ppm以上时,发育即受到很大抑制,甚至损害鸡的肌胃粘膜。还有试验证明,体重二公斤的公鸡一次喂给800毫克含铜量时,大部分鸡在48小时内死亡。NRC于1971年公布的家禽无机元素的有毒量指出:324ppm以上的无水硫酸铜或676ppm含结晶水的硫酸铜,能抑制未成熟鸡和火鸡的发育,可是对成鸡则无影响。为研究硫酸铜对卵壳质量及产卵性能的影响,把高含量的无水硫酸铜添加在白来航产卵鸡的饲料里进行试验。饲养条件是在温度调节室进行单饲笼养,给饲、饮水采用自由采食方式。结果给予500及1000ppm硫酸铜,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不同水平的硫酸铜、微米氧化铜和纳米氧化铜对鸡嗉囊铜转运蛋白基因ATP7A和ATP7B mRNA相对表达量及蛋白表达量的影响,将105只1日龄的SPF蛋鸡随机分为7组,每组15只。第1组为对照组,饲喂低铜半纯化日粮;第2组~第4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以硫酸铜、微米氧化铜和纳米氧化铜的形式添加铜8 mg/kg;第5组~第7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以硫酸铜、微米氧化铜和纳米氧化铜的形式添加铜160 mg/kg,试验期30 d。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硫酸铜和纳米氧化铜显著提高雏鸡嗉囊铜含量(P0.05),微米氧化铜没有明显变化。与硫酸铜和微米氧化铜相比,纳米氧化铜显著提高雏鸡嗉囊ATP7A和ATP7B mRNA和蛋白表达量(P0.05)。由此可见,嗉囊ATP7A和ATP7B对纳米氧化铜的转运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硫酸铜又称胆矾,为蓝色透明结晶或结晶性粉末。硫酸铜在兽医临床上的应用非常广泛,低浓度多用作收敛、消毒及催吐药。因其铜离子能破坏虫体内酶的活性,故又用作驱虫药。常规应用主要是治疗家畜铜缺乏症。家畜硫酸铜中毒,主要是临床用药不当,特别是用量过大所致。 病因:高浓度的铜盐可直接作用于动物的局部组织,并与组织蛋白结合形成蛋白盐,而对胃肠道粘膜和皮肤产生剧烈的刺激或腐蚀作用,对肝脏、心脏、肾脏引起实质性损伤,并对甲状腺素、肾上  相似文献   

15.
利用Caco-2细胞模型研究不同浓度硫酸铜,微米氧化铜,纳米氧化铜(铜水平2、4、8、16 mg/L)对细胞铜-ATP酶、二价金属离子转运体1(Divalent Metal Transporter 1,DMT1)、金属硫蛋白(metallothionein,MT)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培养液中添加铜离子能提高Caco-2细胞铜-ATP酶、MT含量,低浓度铜离子能提高细胞DMT1含量,高浓度铜离子降低细胞DMT1含量。纳米氧化铜对几种铜转运蛋白的作用与硫酸铜类似,但纳米氧化铜对铜-ATP酶、MT、DMT1含量的影响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6.
高锌日粮对蛋鸡肝锌和肝铜硫蛋白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锌日粮可使蛋鸡肝锌和含锌硫蛋白含量明显增加,同时使肝铜和含铜硫蛋白含量明显减少。日粮锌对机体在铜的吸收代谢方面有竞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猪日粮中经常添加的矿物质微量元素是锌、铁、锰、铜、碘、硒。在猪的高浓度日粮中,铜是其余5种元素不可比拟的生长刺激剂。一些试验研究证明,以硫酸铜形式补铜250ppm,明显促进断奶仔猪的生长。这些试验都证实,高水平铜还能对饲喂抗菌素作出反应。这些试验最常刚的水平是125和250ppm,添加量高于或低于250ppm 铜的效果尚未完全确定.最常用的铜源是硫酸铜。一些生长肥育猪试验表明,氧化铜的效果几乎与硫酸铜一样,但喂氧化铜的猪肝中铜沉积量并未增加.其它一些试验证明饲喂高水平的硫化物形式的铜,既未提高生长速度,又未影响其肝中铜沉积量。  相似文献   

18.
家畜硫酸铜中毒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硫酸铜又称胆矾,为蓝色透明结晶或结晶性粉末。硫酸铜在兽医临床上应用非常广泛,低浓度多用作收敛、消毒及催吐药;因其铜离子能破坏虫体内酶的活性,故又用作驱虫药;常规应用主要是治疗家畜铜缺乏症。家畜硫酸铜中毒,主要是临床用药不当,特别是用量过大所致。病因:硫酸铜的毒性是高浓度的低铜盐可直接作用于局部组织,并与组织蛋白结合形成蛋白盐,面对胃肠道粘膜和皮肤产生剧热的刺激或腐蚀作用,对肝脏、心脏、肾脏引起的实质性损伤,对甲状腺素、肾上腺素及酶的活性具有抑制作用。若中毒时间过长时,则发生细胞溶解现象而出现溶血…  相似文献   

19.
日摄食钼250ppm[15mg/(kg·d)]的成年绵羊,加喂硫酸钠7g/d能显著减少其血浆、被毛及组织中的钼蓄积,显著增加脾、肝、肾等组织的铁含量;而单纯摄入高钼则对体内铁状态无显著影响。硫酸盐对摄食高钼绵羊体内铜状态的影响与单纯投钼羊类似,表现为肝、肾等组织铜、血浆总铜以及铜蓝蛋白氧化酶(CP)活性增加;对血浆铜的组分构成具有显著影响,表现为降低三氯醋酸(TCA)不溶铜而升高TCA可溶铜。在实验期间,加喂硫酸盐并未引起钼诱导的铜缺乏。  相似文献   

20.
有机微量元素在反刍动物营养中的应用(续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4矿物质蛋白盐 目前市场上已有的矿物质蛋白盐包括铜、钴、铁、锰、锌和铬蛋白盐.至于硒酵母(Mahan,1996)是否也可归入此列,有待进一步商榷.Kin-caid等(1986)和Wittenderg等(1990)分别对饲以高钼的牛进行了铜蛋白盐和硫酸铜的比较,结果发现,由于与瘤胃中钼和硫的互作,铜在反刍动物体内的生物利用率会变得非常低.当日粮含钼或硫很高时,若能提供一种在瘤胃中稳定、不与这些元素互作,但在小肠可以较容易地被吸收的铜的形式则会对反刍动物非常有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