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正>2007年3月18日上午,亭湖区动物卫生监督所五分所接到养殖户电话,请求针对断奶仔猪突然死亡的猪场出诊。单位科技人员随即赶往现场。经临床观察、病理解剖、病史调查和送检测中心实验室检验,诊断结果为断奶仔猪大肠杆菌病(猪水肿病)。  相似文献   

2.
<正>仔猪水肿病(又称大肠杆菌毒血症、浮肿病)是养猪业中较常见的一种病。此病通常发生于断奶初期仔猪,当时由于日粮和管理条件突然变化,而引起其肠道内菌丛的关联变化,即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的数量减少,反之,非致病性大肠杆菌菌株移变为溶血性菌株,进而产生毒素,便会引发出仔猪水肿病的  相似文献   

3.
仔猪水肿病也称仔猪大肠杆菌病,是由溶血性大肠杆菌引起的急性肠毒血症,其临床特征是仔猪突然发作,头部水肿,机能失调和急性死亡。1流行特点仔猪水肿病在养猪场经常发生,特别是即将断奶的仔猪,其发病率在5%~20%,死亡率高达80%。本病多发生于春季和秋季,其发病与人为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4.
<正>仔猪水肿病常发生于断奶后仔猪,特别是使用配合饲料或用预混料拌料饲喂的仔猪,时常发生仔猪水肿病,本文简述了仔猪水肿病的饲料诱因与预防。1仔猪水肿病的饲料诱因1.1直接由饲料引起仔猪水肿病,主要是给仔猪饲喂的饲料品质不良,如饲喂仔猪饲料蛋白过高,酸碱度过大,饲料的抗原性强,极易诱发仔猪发生水肿病。1.2间接由饲料引起仔猪水肿病,主要是给仔猪突然换料或者给仔猪饲喂的饲料受到致病性大肠杆菌污染引起。  相似文献   

5.
猪水肿病是猪大肠杆菌病肠毒血症引起的一种急性病,以发病突然、头面部水肿和运动失调为主要特点。本病多发于即将断奶或断奶后1~2周龄的仔猪,死亡率高,常为吃食好、生长快、体型大的健壮仔猪发病。一、病因本病主要发生于即将断奶或断奶后1~2周龄的仔猪,发病迅速,突  相似文献   

6.
猪水肿病是由某些溶血性大肠埃希氏杆菌在适宜的条件下,在肠道内增殖释放出水肿病毒素,并为机体吸收后,通过损伤小动脉和动脉壁而引发疫病。该病常与某些应激因子有关,如饲料的突然变更、过食含高蛋白质的饲料、断奶、长途运输等。以断奶后仔猪发生率最高。近几年来,新区范围内该病发生较多,每年死于该病的仔猪数逾千头,远高于因猪瘟、猪肺疫、副伤寒等病所致仔猪死亡总数。且正呈进一步上升的趋势,已成为阻碍养猪业发展的又一个重要障碍。鉴于猪水肿病发病突然、病程短、死亡快、治愈率低、治疗成本又较高的特点,我们用猪水肿病多…  相似文献   

7.
猪水肿病是猪大肠杆菌病肠毒血症引起的一种急性病,以发病突然、头面部水肿和运动失调为主要特点。本病多发于即将断奶或断奶后1~2周龄的仔猪,死亡率高,常为吃食好,生长快,体形大的健牡仔猪发病。  相似文献   

8.
仔猪水肿病又称肠毒血症、溶血性大肠杆菌病、胃水肿,是由特殊血清型的溶血性大肠杆菌在肠道内大量繁殖产生毒素被仔猪机体吸收后引起的病症。现将仔猪水肿病预防和治疗做一介绍,供参考。1防治措施(1)不从疫区引进仔猪。(2)提早训料,加强断奶仔猪的饲养管理,不突然改变饲料和饲  相似文献   

9.
<正>水肿病的病因1.气候突变。在天气突变时,仔猪因皮下脂肪层薄、体温调节能力差而无法适应引起胃肠受凉,导致消化不良,胃肠痉挛,腹泻,抵抗力下降诱发水肿病。2.突然喂给浓缩饲料。仔猪的胃肠功能发育不健全,各种消化酶的分泌和激活需要底物诱导,在仔猪4周龄前突然喂给大量的营养浓度极高的饲料,很容易诱发水肿病。3.应激。断奶、阉割、预防接种、换料、母仔分离等多重刺激同时发生,引起仔猪产生应激反应,对病原菌的抵抗力降低,诱发水肿病。4.饲料品质不良。(1)饲料的抗原性强。仔猪补饲饲料中豆粕等大豆蛋白超过粗蛋白总量  相似文献   

10.
<正>仔猪水肿病是断奶前后仔猪多发的一种急性肠毒血症,以突然发病、头部水肿、共济失调、惊厥和麻痹、胃壁和肠系膜显著水肿为特征。本病发病率不高,但死亡率较高,单纯采用西医疗法效果不佳。笔者在临床中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猪水肿病,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1病因多因饲料中蛋白质含量过高;哺乳期间突然更换饲料、气候突变、断奶、阉割、预防接种等应激诱发本病;饲料品质不良,饲料的抗原性强或饲料p H值过高亦可诱发。  相似文献   

11.
猪水肿病是仔猪断奶后多发的一种急性肠毒血症,以突然发病、头部水肿、共济失调、惊厥,剖检胃壁和肠膜显著水肿为主要特征。在东宁县绥阳镇东山区一猪场,有断奶仔猪76头。2006年2月份,该场仔猪突发水肿病,现报道如下。1临床症状仔猪突然发病,拒食,面部、眼睑水肿,精神沉郁,心跳  相似文献   

12.
仔猪水肿病是由溶血性大肠杆菌引起的断奶仔猪的一种急性散发性疾病,大肠杆菌为仔猪肠道内常在的菌群,引发水肿病的为溶血性,条件致病菌,当仔猪受到断奶、转圈、更换饲料,天气突然变化等应激的影响下,导致仔猪肠道内微生态平衡的失调,使得有害菌大量繁殖,特  相似文献   

13.
<正>断奶前感染因子能引起年轻断奶猪患病,其中大肠杆菌依然是引起断奶后腹泻和死亡的主要原因,轮状病毒病、球虫病和隐孢子虫病甚至可感染高达6周龄的猪。大肠杆菌产志贺毒素(Stx2e)菌株可引起断奶仔猪和生长猪水肿病,使其突然死亡或表现出神经症状。尽管患猪胃黏膜下层、结肠系膜、眼睑、前额等处发生明显水肿,但肠道黏膜无明显病变。新生仔猪艰难梭菌感染或者断奶仔猪患有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时,肠系膜发生水肿。  相似文献   

14.
<正>1发病情况公主岭市某养猪户饲养母猪30头,哺乳仔猪和保育仔猪200余头,突然有2头哺乳仔猪和1头断奶仔猪发病,主要表现站立不稳、倒地抽搐等神经症状。畜主疑为猪水肿病,选用主要成分为恩诺沙星的"水肿消"注射液,同时配合亚硒酸钠维生素E注射液对病仔猪进行治疗,同时对全群仔猪紧急接种猪水肿病疫苗,观察3周均未见效果。3周内共死亡仔猪16头。后经送检诊断猪李氏杆菌病,按此病防治,使本病  相似文献   

15.
猪水肿病 ,又名仔猪肠胃毒血症、仔猪肠胃水肿病。主要发生于断奶后的仔猪 ,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但尤以春秋季多发。该病发病突然 ,且致死率很高 ,给养猪业造成很大损失。1 发病原因饲料突变或断奶后大量饲喂高蛋白精料引起猪胃肠功能的紊乱 ,造成溶血性大肠杆菌的大量繁殖 ,菌体毒素被吸收引起中毒或过敏反应。生活环境的突然改变 ,断奶 ,疫苗接种 ,仔猪购销时的长途运输 ,天气突然变化等应激反应 ,使机体对病原的抵抗力下降 ,致使肠道正常菌群体失调 ,导致有害大肠杆菌大量繁殖 ,引发了消化不良和腹泻 ,从而诱导仔猪水肿病的发生。饲料中…  相似文献   

16.
<正>在养猪生产中发现,猪水肿病是断奶仔猪的一种急性散发性疾病,临床上以断奶后15d左右仔猪最常见,同窝仔猪中,个体较大、发育良好、膘肥体壮的仔猪最易发病。主要表现为突然发病,运动共济失  相似文献   

17.
<正>在养猪生产中发现,猪水肿病是断奶仔猪的一种急性散发性疾病,临床上以断奶后15d左右仔猪最常见,同窝仔猪中,个体较大、发育良好、膘肥体壮的仔猪最易发病。主要表现为突然发病,运动共济失  相似文献   

18.
猪水肿病又名猪胃肠水肿,是由病原性大肠杆菌的毒素引起断奶仔猪的一种急性散发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突然发病,运动共济失调,惊厥,局部或全身麻痹及头部水肿。剖检变化为头部皮下、胃壁及大肠间膜的水肿。笔者遇到过数起典型病例,对本病有了较深认识,现介绍如下:1流行特点主要发生于断奶仔猪,常突然发生,病程短,迅速死亡,致死率高;发病多是营养良好和体格健壮的仔猪;  相似文献   

19.
仔猪水肿病又名仔猪肠胃水肿病、仔猪肠胃毒血病,是仔猪断奶后,由某些溶血性大肠杆菌产生的一种过敏性疾病。仔猪在断奶前后。若饲养管理不当,突然改变饲养条件及饲料的品质和数量.不必要的合窝、运输、寒冷、调圈等都可以引起此病的发生,尤其是“三高饲料”(高能量、高蛋白、高脂肪)饲喂过剩时发病率最高。根据多年的观察、实践,初步掌握了该病的发病规律及一般治疗原则,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正>仔猪水肿病,又称仔猪溶血性大肠杆菌病,是由溶血性大肠杆菌感染引起的断奶前、后仔猪的急性、散发性传染病。仔猪临床主要表现为突然发病,头部水肿,共济失调,惊厥和麻痹,胃壁和肠系膜显著水肿是其剖检特征。本病发病率为15%~35%,致死率为50%~80%。1发病原因突然断奶或变换饲料,气候剧变,卫生条件差,日粮结构不合理等均是诱发本病的外在因素。断奶后的应激反应,引起仔猪肠道环境改变,pH值升高,机能紊乱,抵抗力降低,导致大肠杆菌大量繁殖,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