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果实花青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果色是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果实色泽不仅影响到外观,而且着色程度与风味品质有关,决定果色的色素主要有花青素,类胡萝卜素,叶绿素.花青素是决定果色的主要色素,类胡萝卜素、叶绿素在着色中起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2.
彩色甜椒果实转色期色素的消长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4个果色不同的甜椒品种其果实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类黄酮和花青苷等色素在转色期的变化动态.结果表明,在果实转色期,不同果色的叶绿素含量均逐步减少,商品成熟果果色白色、绿色的品种类胡萝卜素含量逐步增加,且叶绿素的减少和类胡萝卜素的增加同时发生,而商品成熟果果色淡黄色的品种,类胡萝卜素含量逐步减少;不同果色品种的花青苷和类黄酮的变化规律相同,在果实转色期二者均逐步增长.  相似文献   

3.
不同生境条件下山麻杆叶片色素含量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不同生境条件下的山麻杆新叶为材料,测定了叶片中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花色素苷的含量。结果表明:不同生境条件下,山麻杆新叶中各色素含量变化呈现一定的规律。其中总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逐渐升高,花色素苷的含量则呈现低-高-低的变化趋势;花色素苷在山麻杆叶片呈色中起主导作用。在全光照条件下,山麻杆新叶观赏价值高,且观赏期延长。  相似文献   

4.
以紫薇品种‘金薇’和‘金薇’野生型为试材,利用透射电镜观察比较了供试‘金薇’及其野生型叶肉细胞内叶绿体和线粒体的超微结构,测定了不同时期叶片中的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花色素苷的含量。结果表明:‘金薇’叶肉细胞内,叶绿体和线粒体结构均呈现异常,叶绿体内基粒和基粒片层较少,线粒体内部有空腔,嵴发育不完全;‘金薇’叶片内的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和花色素苷等4种色素的含量均极显著低于野生型,总叶绿素含量减少的程度大于类胡萝卜素,总叶绿素/类胡萝卜素低至2.0左右,这是导致‘金薇’叶片呈现黄色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5.
短序润楠(Machilus breviflora)是华南地区的乡土树种,其春叶观赏期呈现艳丽的彩叶景观且效果显著,具有良好的园林应用前景。为进一步筛选和更好地开发利用这一优良的乡土彩叶树种,通过测定春叶不同新叶期的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花色素苷等色素含量及叶片pH值,以探讨新叶不同时期及种内不同个体间的色素种类及水平的变化。结果表明,短序润楠不同植株之间的色素含量存在差异;短序润楠春叶的叶色变化主要由叶绿素a和花色素苷含量决定,花色素苷含量的高低及降解速度一定程度决定春叶颜色和观赏期长短;类胡萝卜素在春叶期随着时间推移逐渐下降,且对春叶期彩叶色影响较小;叶片pH值与花色素苷的呈色有关。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不同树种叶片秋季变色期的呈色机理,以4种树木秋季变色期的叶片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各树种在变色期叶色参数(L*、a*、b*)、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花色素苷及可溶性糖含量变化情况,并通过相关性分析探讨叶色参数与色素含量、可溶性糖的关系。结果表明:4个树种的a*值与花色素苷含量呈正相关。叶色参数与类胡萝卜素含量均无显著相关性。在秋季整个叶色变化过程中4个树种叶片呈现不断变红的趋势,主要是由可溶性糖不断积累促进花色素苷合成,花色素苷与叶绿素含量之比不断上升造成的。  相似文献   

7.
一品红花色的探讨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金波  东蕙茹 《园艺学报》1994,21(1):87-90
对一品红、一品粉、一品白的苞片、叶柄和叶片的色素进行了测定。三者苞片和叶柄中的叶绿素含量无明显差异,但花色素的差异明显。短日照条件下,一品红叶片从上至下花色素含量递减,而叶绿素含量递。随短日照的时间持续,一品红苞片和定位叶片中花色素的成分不断增加,而叶绿素的成分不断。天竺葵色素是一品红中所含重要色素之一。  相似文献   

8.
套袋苹果果皮色素含量对苹果色泽的影响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苹果果皮中的色素主要有花青素、类胡萝卜素、叶绿素 ,其中花青素形成苹果果皮的红色 ,类胡萝卜素形成黄色 ,叶绿素形成绿色〔1~ 3〕,苹果果皮中这三种主要色素的含量和比例决定着苹果的色泽。1 材料与方法  试验于 1 999年进行 ,供试苹果品种红富士、新红星、玫瑰红、乔纳金、印度、藤牧 1号 ,其中红富士苹果采自山东省莒南县东郊果园 ,套袋红富士及对照果采自栖霞市西城镇小庄果园、新红星和玫瑰红苹果采自山东省巨野县舒王庄果园 ,乔纳金苹果采自文登市 ,印度苹果采自山东省昌乐县朱汉镇果园 ,藤牧 1号苹果采自泰安市郊区。套袋红富…  相似文献   

9.
苹果果实发育期果皮色泽与色素变化及其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不同色泽野生种质"东北黄海棠Malus.prunifolia(Willd.)Borkh.""冬红果M.prunifolia(Willd.)Borkh.""早白海棠M.asiatica Nakai"果实为试材,对果实发育不同时期果皮色泽、果皮中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花青苷、类黄酮和总酚等色素的相对含量进行测定,分析果皮色素、色差的变化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3个种质苹果发育过程中果皮类胡萝卜素、叶绿素、总酚和类黄酮整体呈下降趋势,类胡萝卜素、叶绿素在东北黄海棠近成熟期含量略有上升,总酚和类黄酮在东北黄海棠花后50d到成熟期含量逐渐上升;冬红果近成熟期果实果皮花青苷含量增加,其他2个种质花青苷含量变化呈略微下降趋势;类胡萝卜素与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花青苷、类黄酮、总酚以及L*值都有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性;叶绿素与类黄酮、总酚有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性;L*值与花青苷、总酚、类黄酮、类胡萝卜素、叶绿素显著或极显著相关;不同种质苹果皮色差值、各色素之间的相关性不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10.
植物叶色呈色机理及化学物质的调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叶片细胞内色素包括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花色素苷,这几种色素在叶片中的含量、比例、分布决定着叶片颜色。蔗糖、柠檬酸、水杨酸、赤霉素等化学物质对植物叶色的呈色和观赏期有一定的影响。现从植物叶色呈色机理、化学物质对植物叶色的调控等方面进行总结,以期为进一步开展化学物质对叶色呈色机理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四种秋色叶树种转色期叶色变化的生理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秋色叶变黄的白蜡(Fraxinus pennsylvanica)、银杏(Ginkgo biloba)和秋色叶变红的元宝枫(Acer truncatum Bunge)、火炬树(Rhus typhina Nutt)为试验材料,测定观察其9月22日到10月20日秋冬转色期色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叶色变化情况,探讨其秋冬转色期叶色变化的生理特性,并确定其最佳的观赏时期。结果表明: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含量均呈先快后慢的下降趋势。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变化趋势在不同叶色的树种间差异较大,但整个变色期变化趋势较平缓。叶绿素含量与类胡萝卜素含量的比值变化均呈下降趋势。秋色叶变红树种中花色素苷的含量显著高于秋色叶变黄树种。可溶性糖含量均呈单峰曲线,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的增加可以促进花色素苷的合成。花色素苷与叶绿素含量之比均呈上升趋势。秋色叶变黄的白蜡和银杏在10月13日左右为最佳的观赏时期,秋色叶变红的元宝枫和火炬树分别在10月6日左右和10月下旬呈现出最佳的观赏效果。  相似文献   

12.
马铃薯色素的遗传及调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马铃薯色素(花色素苷和类胡萝卜素)的遗传特点、环境因素对色素形成的影响以及分子水平上对色素进行调控的研究进展,为培育新型马铃薯品种,确定适宜于色素形成的环境条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不同光质处理对翠云草叶色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半年生长势良好的盆栽翠云草为试材,设绿色光质处理R_1、红色光质处理R_2、黄色光质处理R_3、紫色光质处理R_4共4个处理,以白色光质处理R0为对照,进行不同光质处理6个月后,比较叶片中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a+b、叶绿素a/b、类胡萝卜素、花色素苷含量变化,研究不同光质处理对翠云草叶色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绿色光质处理R_1下花色苷含量最高,叶色表现出特殊的蓝绿色;白色光质处理R_0下类胡萝卜素含量最高,而花色苷含量最低,说明翠云草叶片受到胁迫,叶片呈现的红色是类胡萝卜素的颜色而不是花色苷的颜色。方差分析表明,不同光质处理对翠云草叶片中花色素苷含量影响极显著,而对叶绿素含量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不同花色百合色素种类和含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4个杂种系共20种不同花色的百合品种为试材,采用花色描述、显色反应和紫外可见光谱分析法,研究了不同花色中色素种类的差异;采用GB/12291-90法、pH示差法、NaNO_2-AlCl_3比色法,研究了不同花色中类胡萝卜素、花青素和类黄酮含量的差异,以期为百合花色素的分离鉴定和培育新花色百合新品种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不同色系的花色素种类差异明显,黄色系和橙色系主要含有类胡萝卜素和黄酮类化合物;红色系主要含花青素和黄酮类化合物,但部分品种仅含有类胡萝卜素;白色系中仅含有黄酮类化合物。相同色系间花色素含量存在差异,"热辣"(‘Batistero’)中花青素含量最高,"黑人蒙特"(‘Monte Negro’)中类胡萝卜素含量最高,"白天堂"(‘White Heaven’)中类黄酮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15.
利用切片观察法、显色法和比色法对佛焰苞中花色素的分布情况、组分及含量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红掌佛焰苞中主要含有类黄酮(包括花青素苷、黄酮和黄酮醇)、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3类色素。大部分品种中类黄酮主要分布于上下表皮细胞中,‘萨维尔’等少数品种的栅栏组织中也有类黄酮分布;而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则分布在栅栏组织中。各色系均含有类黄酮,红色系比其它色系含有更多的花青素苷,绿色系则含有叶绿素;参试品种中只有棕红色品种‘热带之夜’含有少量类胡萝卜素。花青素苷和叶绿素是佛焰苞显色的主要因素,总体上总花青素苷和叶绿素含量与颜色明度L*呈负相关,而与彩度C*呈正相关,即随着总花青素苷含量的增加,红色和粉红色佛焰苞的红色色调加强,叶绿素含量增加可使绿色和白色佛焰苞的绿色和黄色色调加强。  相似文献   

16.
不同染色体倍性西瓜植株光合色素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以蜜枚和JM西瓜品种的纯合二倍体及人工诱导的同基因型的同源三倍体、四倍体植株为材料,对其植株叶片的光合色素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按单位鲜重测定光合色素,2个品种的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总的趋势是随着染色体倍性的增加而减少,不同染色体倍笥之间差异显著;比叶重、叶片叶面积、单位叶面积的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是随着染色体倍性的增加而增加。测定多倍体西瓜植株的光合色素含量宜采用单位叶面积。  相似文献   

17.
以蜜枚和JM西瓜品种的纯合二倍体及人工诱导的同基因型的同源三倍体、四倍体植株为材料,对其植株叶片的光合色素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按单位鲜重测定光合色素,2个品种的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总的趋势是随着染色体倍性的增加而减少,不同染色体倍性之间差异显著;比叶重、叶片叶面积、单位叶面积的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是随着染色体倍性的增加而增加。测定多倍体西瓜植株的光合色素含量宜采用单位叶面积。  相似文献   

18.
彩叶植物的奥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宋君 《花卉》2011,(6):42-42
植物叶片的绿色是由其中的叶绿素来决定的,但不管何种植物的叶片,细胞内的色素除叶绿素外,还有花青素和类胡萝卜素。类胡萝卜素又包括叶黄素和胡萝卜素。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3个黄杨品种(大叶黄杨、金心黄杨、金边黄杨)的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花色苷进行测定和分析,认为金心黄杨和金边黄杨的黄色部分不是由类胡萝卜素的绝对含量增加或类胡萝卜素与叶绿素比值的提高形成的,而是由于黄色部分总色素特别是叶绿素含量降低而造成的。  相似文献   

20.
果色是苹果的一个主要品质特征,影响着消费者对果品成熟度和口味的选择。对于某些品种来说,黄苹果常被消费者认为比绿苹果更熟,肉质疏松,更甜。果皮中叶绿素含量的多少,是水果成熟与否的一个重要视觉指标。多种苹果的收获是由果色决定的。消费者挑选苹果也根据特殊颜色,如“金冠”、“舵手黄”和“史密斯”之类的苹果在过熟时也呈黄色。不同贮存条件下苹果颜色的变化,需要快速、精确的估算方法。这些方法必须能反映果皮的物理变化,并能反映到人的视觉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