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橄榄(Canarium album)又称黄榄、青榄、白榄和山榄等,属橄榄科橄榄属,为常绿高大乔木,原产我国华南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广东省高州市自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便有连片种植榄园,1994-1997年新植面积急增至8000公顷,目前这些榄树已长成应具有正常产果能力的大树体,但绝大多数却表现为少花少果,甚至无花无果,或有挂果但根本无法形成经济产量,每亩产量仅为20-30公斤。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青榄园地选择、园地规划、开穴、复穴、种植时间、种植密度、种植方法等建园种植技术及青榄幼龄树的施肥、放梢、整形、深翻扩穴、增肥改土、间种、水分管理、中耕松土、防冻害等标准化管理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青榄标准化育苗技术,包括苗圃地选择、砧木苗的培育、嫁接苗的培育、苗木出圃等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青榄结果树的施肥、水分管理、修剪、清园、促花、保花保果、合理采收等标准化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5.
橄榄星室木虱化学防治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述 《福建农业》2009,(3):22-23
橄榄又称白榄、青果,为橄榄科橄榄属植物,是热带、亚热带的名优水果之一。我国南部是橄榄原产地之一,闽侯县是我国橄榄的主栽区。2007年闽侯县橄榄面积5.8万亩,产量1.6万吨。近年来,橄榄星室木虱成为橄榄最主要的虫害,以若虫、成虫刺吸新梢、嫩叶,导致叶片黄化、枯萎脱落,并诱发煤烟病,严重时影响了橄榄产量。  相似文献   

6.
我国橄榄种植历史悠久,种类繁多,橄榄果肉、果核以及橄榄叶不仅可食用,亦有药用价值,是卫生部颁布的首批药食两用物种,具有广阔的研究前景。本文对青橄榄中的营养成分及加工现状进行了综述,分析了青橄榄的加工及应用前景,以期为青橄榄的深入研究、精细加工、生产高附加值的橄榄产品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日前,闽侯县橄榄交易中心正式挂牌运营。闽侯县橄榄交易中心隶属闽侯县橄榄行业协会,位于316国道与闽侯县甘竹大桥交接处,毗邻福银高速闽侯出入口,近邻闽侯县城,交通便利,为目前福建省唯一的橄榄交易专业市场,主要为前来收购橄榄的县内外客商以及橄榄种植户无偿提供一个公平、合理的交易平台。  相似文献   

8.
吴尔挺 《福建农业》2010,(10):11-11
<正>橄榄又称白榄、青果,为橄榄科橄榄属植物,系我镇特产名果之一,是一种高价值的经济作物,市场潜力很大。近年来,橄榄星室木虱成为橄榄最主要的  相似文献   

9.
橄榄是多年生常绿乔木果树,生命力强,寿命长,是我国南方特色果树。闽侯县是"中国橄榄之乡",其面积、产量历年来均居全省首位。橄榄要获得高产、稳产,栽培管理是关键。橄榄冬季管理,是橄榄生产的一个关键环节。抓好冬季管理,有利于橄榄恢复树势,促进花芽分化,减少越冬虫源,为来年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柠檬酸亚锡二钠抑制橄榄果汁褐变的效果,为橄榄果汁防酶褐变提供新途径,也为橄榄果汁饮料、果酒果醋的开发奠定基础。【方法】以新鲜成熟橄榄果为原料,经去皮、碎肉取汁后用柠檬酸亚锡二钠进行护色处理,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柠檬酸亚锡二钠抑制橄榄果汁褐变的工艺条件。【结果】柠檬酸亚锡二钠抑制橄榄果汁褐变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橄榄果汁添加0.6%柠檬酸亚锡二钠,于40℃下处理4 h,在此条件下,橄榄果汁透光率达91.7%,柠檬酸亚锡二钠可有效保护橄榄果汁原有色泽。【结论】柠檬酸亚锡二钠对橄榄果汁具有较好的防褐变作用,可应用于实际生产。  相似文献   

11.
[目的]在利用紫外光谱法对橄榄品种鉴定的基础上,对泸州合江产的橄榄酒进行了紫外-可见光谱法分析,希望能够有效鉴定所分析的橄榄酒,进而对其质量进行评价,从而为泸州橄榄酒的质量控制奠定基础。[方法]以自制橄榄酒和青果无水乙醇、丙酮提取液的紫外光谱为对比,采用无水乙醇作溶剂,分别把3种橄榄酒适当稀释并且定容,用紫外光谱法分别在波长为190~1000 nm和190~400nm范围测定。[结果]自制橄榄酒和3种橄榄酒紫外、可见吸收峰的数目、形状、强度和位置有所不同。[结论]利用紫外光谱法可准确鉴别3种橄榄酒。  相似文献   

12.
橄榄星室木虱隶属同翅目,木虱科,星室木虱属。黄邦侃教授于1982年在福建省发现该虫严重为害橄榄。杨集昆等于1983年首次记述并命名。橄榄星室木虱广泛分布于福建、广西橄榄产区,在福建分布于福州、莆田、泉州、宁德橄榄区,其中尤以莆田、闽侯和闽清受害最重。近年来,橄榄星室木虱在福建对橄榄的为害日趋严重,发生面积占总面积的85%以上,成为橄榄最  相似文献   

13.
分析橄榄施肥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方法,以期提高橄榄的生产水平,增加橄榄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14.
福建橄榄瘿螨Fujianacaricalus albumus sp. nov.主要为害橄榄新梢和嫩叶,造成叶片变褐、变硬、枯萎脱落。该螨背盾板、背瘤及足基节与橄榄裂柄瘿螨存在明显区别,为橄榄上发现的另一种瘿螨。调查结果表明,在福州地区福建橄榄瘿螨发生时期与气温及橄榄梢萌发时间有关,世代重叠现象明显。一年中以春梢受害最为严重,其次为秋梢。本文针对福建橄榄瘿螨的发生规律,提出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15.
橄榄果实中脂肪酸组成的GC/MS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促进橄榄的深加工利用,为更好地开发利用橄榄资源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索氏抽提法提取橄榄果实中的果肉油和核仁油,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其脂肪酸组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橄榄果实中的脂肪主要存在于核仁中,果肉脂肪含量较少。橄榄核仁油和果肉油中的主要脂肪酸种类基本相同,但各组分相对含量有所差异。橄榄核仁油中检出13种脂肪酸,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73.3%,以亚油酸为主。橄榄果肉油中检出10种脂肪酸,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70.4%,以油酸为主。橄榄果肉油和核仁油的油酸相对含量分别为55.2%和30.5%,亚油酸相对含量分别为4.7%和41.8%。[结论]橄榄的营养保健价值较高,具有很好的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海南亿宝橄榄产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8月,主营橄榄种植、橄榄系列产品深加工及产品销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制酸甜适口、风味独特、营养保健的橄榄余甘果复合果醋。【方法】以新鲜橄榄、余甘果为原料,经取汁、调配后,采用液态发酵法进行酒精发酵和醋酸发酵,然后对橄榄余甘果汁配比、醋酸发酵等主要工艺进行探讨。【结果】酿制橄榄余甘果复合果醋最佳条件为:橄榄余甘果汁混合比例1∶2,醋酸发酵初始酒度14%vol,醋酸菌接种量4%,发酵温度32℃,发酵时间5 d。【结论】橄榄余甘果汁可混合发酵得出澄清透彻、醋味清香、酸甜可口、风味独特、营养丰富的新型橄榄余甘果复合果醋,为进一步研发诸如橄榄、余甘果等营养丰富、不宜鲜食水果的深加工产品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D-异抗坏血酸钠在橄榄果汁中的护色效果,为橄榄果饮料、橄榄果酒等的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新鲜橄榄为原料,经破碎、取汁后用D-异抗坏血酸钠进行处理,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D-异抗坏血酸钠的使用浓度、处理温度、处理时间和pH等抑制橄榄果汁褐变的工艺参数。【结果】一定浓度的D-异抗坏血酸钠可有效抑制橄榄果汁发生褐变,而处理温度、时间及pH对D-异抗坏血酸钠的作用效果也有较大影响,其最佳工艺条件为:D-异抗坏血酸钠浓度180mg/L,温度35℃,时间50min,pH3。经护色处理后可获得色泽黄褐、清澈透明的橄榄果汁。【结论】在一定的浓度、温度、时间和pH条件下,D-异抗坏血酸钠对橄榄果汁有明显的防褐变作用,为橄榄果饮料、橄榄果酒等产品的进一步开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橄榄是福建省名果、闽清县特产,其中檀香橄榄备受青睐.闽清县种植橄榄的历史可上溯至唐代.上个世纪80年代末,开始大规模种植,至2006年橄榄种植面积达4万余亩.1996年,闽清县被国务院经济研究中心农村发展部授予“中国橄榄之乡”称号.橄榄病虫害过去不多,但近年来陆续发现有新的病虫害.目前橄榄病虫害主要有星空木虱、吹绵介壳虫、蚜虫、恶生叶虫、卷叶蛾和煤烟病.在闽清,橄榄星室木虱危害普遍,橄榄枯叶蛾危害也相当严重.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浙南地区橄榄枯死现状的分析研究,剖析橄榄枯死的原因,提出防治的基本策略,以期为促进橄榄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