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在枣组织与细胞培养过程中,体细胞无性系变异广泛存在,这为枣的品种改良和新品种选育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各种人工诱导体细胞无性系变异方法的成功运用,使得枣育种的效率更高、可控性更强。现对体细胞无性系变异在枣育种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通过对有关文献的分析,提出一些极具研究可行性的新方向;最后讨论了体细胞无性系变异在枣育种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火龙果组培苗体细胞无性系变异及其分子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火龙果离体快繁体细胞无性系的遗传稳定性,并揭示变异系间的遗传关系。【方法】以单粒种子萌发的丛芽扩繁第1代和第4代再生幼苗为材料,分析繁殖系数及棱的形态变化,并采用ISSR、SRAP和IRAP标记技术进行遗传变异分析。【结果】繁殖系数为14.9。快繁第4代试管苗中有3棱、4棱等6种形态学变异,其中5棱丛芽最多(50.54%),8棱丛芽最少(1%左右);3棱和4棱丛芽在RNA水平上(SRAP标记)表现出差异。24条ISSR引物、11对SRAP引物和17条IRAP引物在70个样品中共产生405条带,其中多态性带29条。扩繁第1代植株未发生DNA水平的变异,第4代植株的DNA条带出现了增加或缺失现象,植株变异频率为24.2%。16株变异株与原始植株(种子萌发植株)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77~0.97。在相似系数为0.90时,可将16个变异株分为4类,其中第Ⅰ类包括原始植株和12个变异株,第Ⅳ类与原始植株的差异最大,是GA3缺陷型矮化突变体。采用IRAP、SRAP、ISSR标记检测出的变异植株数量及多态性位点均存在差异。【结论】建立的火龙果快繁体系的繁殖系数为14.9,随快繁次数的增加,繁殖系数、生长势及遗传稳定性有下降的趋势。快繁第4代的体细胞无性系变异频率为24.2%,主要表现在DNA水平和棱茎形态上的变化。获得的16个变异株与原始植株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77~0.97,被分为4类,第Ⅳ类是GA3缺陷型矮化突变体。3棱和4棱丛芽差异可能是基因差异表达的结果。新开发的IRAP标记是检测火龙果无性系变异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3.
综述了园艺作物中体细胞无性系变异诱变技术在育种中的应用,以及利用离体诱导技术结合物理化学诱变所获得的育种进展。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结合诱导突变大大提高了变异率,获得了许多有用的突变性状,最近有人利用体细胞无性系变异克隆获得番茄抗腐烂病突变体Cmm(Clavibacter michiganense subspmichiganense),另外结合γ射线诱变,获得香蕉早熟品种“Klue Hom Thong KU1”和“Novaria”。同时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可以在早期对有用的候选基因型做出鉴别。  相似文献   

4.
巩檑  杨亚珺  周坚 《北方园艺》2011,(22):108-112
以中国石蒜离体培养再生的幼苗为试材,首次采用ISSR和SRAP分子标记对再生苗的遗传稳定性进行了检测,以探讨体细胞无性系变异情况及成因.结果表明:所选用的14条ISSR引物共产生191条带,其中只有1条为多态性条带,并且该条带表现为新增条带;SRAP标记所选用的15对引物共扩增出219条带,其中3条为多态性条带,表现为共有条带缺失.综合2种分子标记检测结果来看,再生植株表现出的体细胞变异率极低(0.97%).现有数据同时也表明,已建立的离体培养体系在保存中国石蒜种质资源和遗传改良上是稳定、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马铃薯试管薯具有种性好、繁殖速度快、休眠期长、体积小、质量轻、利于保存和种薯交流的特点,是促进马铃薯脱毒种薯繁殖的有效措施。对马铃薯试管苗诱导试管薯的基因型、培养基类型、培养条件、营养成分等影响因素进行了综述,为马铃薯育种工作者对试管薯的诱导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试验比较了不同培养条件对川芋56试管薯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液体培养基的试管薯诱导率显著高于"固体+液体"培养基,但液体培养操作繁锁,易折断试管苗,造成污染.弱光和黑暗条件下,川芋56试管薯诱导率和平均薯重没有显著性差异,弱光条件培养的试管薯当时发芽率极显著地高于黑暗培养的,黑暗条件下诱导的试管薯适于贮藏.通过7种培养基对试管薯形成的影响调查,再次证明BA不是诱导试管薯的必备物质,虽然7种培养基成分含量各不相同,诱薯率PS6显著地高于PS4,其它几种培养基之间诱薯率均差异不显著.大规模生产宜选择PS5(MS大量元素100ml/L+MS微量元素10 ml/L+EDTA-Fe 10ml/L+VB1 0.4 mg/L+Vb60.5 mg/L+烟酸0.5 mg/L+食用蔗糖80g/L),组成最简单,不合BA,成本最低.  相似文献   

7.
国外马铃薯试管薯诱导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羧酸,伽马辐射,IAA,KT,脱叶脲,硝基胍,theobroxide,短光照,低温,BAP和ALA对马铃薯试管薯诱导影响的几个方面叙述国外学者的研究情况,以期对于我们的研究有所帮助和启发。  相似文献   

8.
马铃薯试管薯形成过程中几种内源激素的变化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连勇  邹颖  东惠茹  金黎平  林桓 《园艺学报》2002,29(6):537-541
 以马铃薯早熟品种‘费乌瑞它’脱毒试管苗为材料, 在试管薯形成过程中, 研究其GA3、IAA、6- 呋喃氨基嘌呤( KT) 、6- 苄氨基嘌呤( BAP) 、ABA 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 无论是换入试管薯诱导培养基前的试管苗, 还是试管薯诱导形成过程中的母株试管苗, 根内各种内源激素含量始终高于茎叶。随着诱导环境的改变, 以及匍匐茎、试管薯的形成和发育, 各种内源激素含量发生明显变化。转入诱导培养基后的试管苗在光照培养条件下, 茎叶内GA3、IAA、KT、BAP 和根内ABA 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黑暗培养3 d 匍匐茎形成时, GA3、KT、BAP 及茎叶内IAA 含量下降; 黑暗培养7 d 匍匐茎顶端开始膨大时, 茎叶内GA3、KT、BAP 含量再次增高, 而根内GA3、BA 含量继续下降, IAA、ABA 含量无明显变化; 黑暗培养14 d 试管块茎基本形成时, IAA、BAP 含量缓慢上升, 根内GA3 含量下降, 茎叶GA3 含量处于相对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9.
以马铃薯品种‘鄂马铃薯8号’脱毒试管苗为材料,实验了生长调节剂、光照、碳源、生长部位对试管薯诱导的影响。结果初步表明:室温为18℃的条件下,结薯与切段苗龄有关,基部切段结薯情况好于顶部切段;采用暗培养,6-BA浓度为4mg/L,蔗糖浓度为8%,对试管薯诱导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用食用白糖代替蔗糖、自来水代替蒸馏水,通过不同培养基、不同的散射光和温度诱导脱毒马铃薯陇薯3号试管薯,观察其对试管薯形成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用MS 80g/L食用白糖 1 g/L活性炭 200 mg/L多效唑液体培养基,在弱散射光(100 1x)和(18±1℃)条件下更利于提早结薯,单瓶试管薯鲜重和单薯鲜重都显著增加,同时降低了畸形薯率;用食用白糖和自来水配制培养基不会影响诱导微型薯的效果,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以‘改良蒜’品种带蒜瓣基部的茎盘为外植体,在含有不同浓度大蒜紫斑病菌粗毒素的MS培养基上采取分步筛选法筛选大蒜抗病变异系,并诱导形成小鳞茎;对小鳞茎繁殖的幼苗叶面喷施病菌粗毒素进行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大蒜紫斑病菌粗毒素对‘改良蒜’愈伤组织的诱导有显著抑制作用,粗毒素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抗病愈伤组织诱导的适宜病菌粗毒素浓度为30%;在粗毒素浓度10%、20%和30%的培养基上依次分步培养筛选获得了抗紫斑病变异系。粗毒素接种抗性鉴定表明,抗性系幼苗的抗病性比对照增强。  相似文献   

12.
刘玉  游春丽 《蔬菜》2021,(2):70-73
为筛选出适合在米东区种植的甘薯品种,以当地主栽品种普薯32为对照,对从国内甘薯研究单位引进的30个甘薯新品种进行了大田对比试验,通过对生物学性状、产量及品质等方面的综合分析,筛选出在当地具有推广应用价值的心香、岩薯7-3、徐薯55-2等18个新品种,表现出薯形好,口感佳,商品薯率和产量较高的优势,建议作为进一步优选的储...  相似文献   

13.
王一鸣  缪鑫  唐建  宋锐  陈娟  张伟  何建兵 《蔬菜》2020,(5):71-74
为选育出符合市场需求的食用型甘薯新品种,对通过甘薯集团杂交法筛选得到的3个甘薯新品系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3个甘薯新品系熟食品质均为优,其中内17-71(紫薯),产量与南薯88相近,口感柔和细腻,符合现代人们对于薯形大小、口感的要求,适宜于进一步扩大种植试验;内16-22(紫薯),产量与南薯88相比偏低,口感偏硬,但薯肉颜色较内17-71更紫,需留种观察;内13-17(红薯),产量高,以大中薯为主,但含水量偏高不耐存储,不符合市场对甘薯大小的要求,宜淘汰。  相似文献   

14.
为了筛选适合宜昌市种植的马铃薯新品种,2019年在夷陵区开展马铃薯新品种(系)引种对比试验。结果表明:7个引进品种(系)都为早中熟品种;667 m~2产量为2 200~3 288 kg,除对照中薯5号外,排名前3位的依次为09HE039-1、华渝5号和08HE042-2;干物质含量以09HE039-1最高,为18.680%。建议扩大09HE039-1、华渝5号、08HE042-2和华薯9号品种示范,继续开展F04007、F04046试验。  相似文献   

15.
 以不同彩色马铃薯基因型为材料,对块茎形成和贮藏过程中花色苷的种类及含量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块茎发育过程中,不同马铃薯基因型块茎中花色苷出现的时间与含量多少各有差异,颜色较深的基因型花色苷达到最高含量的时间先于颜色浅的基因型,且不同组分的出现与累积变化规律基本上与花色苷合成的先后顺序一致;在常温和低温贮藏过程中,花色苷含量均呈下降趋势,但下降比例并无明显差异。抗氧化活性测定表明,几种彩色马铃薯基因型块茎均有一定的清除DPPH· 和ABTS+能力以及Fe3+ 还原能力,但不同基因型间抗氧化能力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6.
为了充分利用三峡地区地势复杂、气候区域差异与垂直变化明显、平均气温较高、雨量充沛的区域特点,以及马铃薯适宜生长、长年栽培、总产量大的种植优势,对新品种"华渝5号"马铃薯开展了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结果表明:华渝5号具有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等特点,适宜三峡地区种植;可针对其特性,展开新优品种的脱毒繁育及种薯生产,最终建成三峡地区种薯供应基地,为保障当地马铃薯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