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对豇豆熟性的两个主要构成性状(开花前天数和第一花序节位)进行遗传分析的结果表明,早熟品种作母本时F1代表现为早熟超亲,晚熟品种作母本时F1代为中间偏早的不完全显性,母本影响较大。在F2代,开花前天数呈单峰状曲线连续分布,第一花序节位呈多峰状曲线连续分布。开花前天数比第一花序节位的遗传力和遗传进度大、遗传变异系数小,对嫩英始收前天数的通径系数高,因而对熟性影响较大,故在品种选育过程中要给予重视。  相似文献   

2.
对豇豆熟性的两个主要构成性状(开花前天数和第一花序节位)进行遗传分析的结果表明,早熟品种作母本时F1代表现为早熟超亲,晚熟品种作母本时F1代为中间偏早的不完全显性,母本影响较大。在F2代,开花前天数呈单峰状曲线连续分布,第一花序节位呈多峰状曲线连续分布。开花前天数比第一花序节位的遗传力和遗传进度大、遗传变异系数小,对嫩荚始收前天数的通径系数高,因而对热性影响较大,故在品种选育过程中要给予重视。  相似文献   

3.
茄子的果实是由花器发育成的,了解并利用茄子的开花生物学特性,是早熟高产优质栽培的基础。一般茄子品种多在第六节以上开始着生第一花序,第一花序的着生节位因品种而异,着生节位越低,早熟性越好,但平均单果重也就越小。譬如“北京六叶茄”,第一花序通常  相似文献   

4.
湘辣18号是以R1030A为母本,R06-118-1-1为父本配制而成的杂交一代早熟线椒品种,第一开花节位8节;植株直立性好,果实线形,浅绿色;顺直光亮,平均果长27 cm,平均果宽1.6 cm,肉厚0.1 cm,平均单果质量16 g;耐低温弱光能力强,抗疫病与细菌性斑点病能力好,适合早春大棚栽培或早中熟露地丰产栽培。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以44个番茄品种为材料,采用方差分析法估算了8个主要早熟性状的遗传变异系数、广义遗传力、相关系数及遗传进度与相关遗传进度等遗传参数。结果表明早期产量、早总比性状的遗传变异系数较高,但其遗传力较低。现蕾期、开花期、第一花序节位三个性状的遗传力高并与早期产量、早总比、生育期性状的遗传相关系数都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并且对后三个性状进行间接选择的相关遗传进度均较高。所以用现蕾期、开花期、第一花序节位为直接选择性状,在番茄苗期进行早期间接选择早期产量、早总比、生育期等早熟经济性状则既简便又可以收到较好的选择效果。同样生育期也是早期产量、早总比性状较简便而且效果显著的相关选择性状。  相似文献   

6.
白果西红柿     
白果西红柿白果西红柿是非自封顶类型中的优良品种。因无绿色果肩,未成熟果呈白色而得名。该品种为中早熟品种,第一花序出现在第7~8节上,后2~3节出现一花序,每花序有花4~5朵。叶为普通花叶,抗病性强,对TMV(烟草花叶病毒)有较强的抗性,比其它品种抗脐...  相似文献   

7.
西红柿连续摘心整枝技术西红柿连续摘心整枝法是指单株保留3~4个基本枝,6~8个花序从而达到高产且产果期集中的良好效果。具体方法是:保留基本枝第一花序和第二花序相继开花时,在第二花序上留两片叶摘心。以着生第一花序和第二花序的这一枝为第一基本枝。在各节长...  相似文献   

8.
1993年从新疆石河子蔬菜研究所的条茄杂种后代L~(-1)2群体中选得1株前期生长势弱、坐果节位低、开花早及果实形状为短棍棒形、再结实能力强、早熟性突出的材料,1993、1994年对其连续自交选择,从中选出坐果节位低,开花早及果实形状为短棒形的优良株系93-Ⅱ~(-1),1995年对93-Ⅱ~(-1)-5株系授以4X茄子新茄1号植株的花粉,后代均表现为母本株的特征特性,无分离现象,整齐性非常好,取名新茄3号。1997~1998年进行品种比较试验及多点试验,新茄3号表现早熟性突出、丰产、抗病,可以作为温室、大棚保护地栽培的专用品种,1998年12月通过新疆…  相似文献   

9.
浙毛粉果番茄新品种浙毛粉802该品种生长期短,属极早熟品种。自封顶,株高60厘米左右,始花着生节位低,在主茎6~7节,开花早,花序间隔1片叶,2穗果封顶。未熟果有绿色果肩,成熟果粉红色,桃形,果大,单果重150~170克,果面光滑,美观,商品性好,5...  相似文献   

10.
加工番茄早熟性状的相关性分析及QTL定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加工番茄TD-13和TD-41杂交的185个F2群体,分析与早熟性相关的各生育期性状,并对相关性状进行QTL分析。结果表明:成熟期与始花期、始花节位、结果期、开花至成熟天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早期结果数,平均单果重相关性不显著。利用复合区间作图法检测到与加工番茄早熟性状相关的12个QTLs。控制始花期和始花节位的QTLs分别检测到3个,控制成熟期和平均单果重的QTLs分别检测到2个,控制开花至成熟天数和早期结果数的QTL分别检测到1个。  相似文献   

11.
江丰一号茄子是宝山区高境镇农科站经过几年的不断选育而育成的杂交一代优良品种,在1997年全市春茄子品比试验中,名列早熟性、亩产量、亩产值三个第一。该品种熟性较早,生长势强,果实生长速度快,耐寒性好,抗病性强,平均株高75厘米(cm),开展度82厘米,第一花序着生节位12~13节,果型细长条形,果长35厘米,果粗3厘米,平均单果重90克(g),果皮黑紫色,有光泽,果肉洁白细嫩,无籽,商品性极佳,因而深受菜农及市民欢迎。宝山区种植面积覆盖率达98%,全市覆盖率约40%,外省市也迅速推广。该品种可作春季保护地早熟栽培和露地栽培,也可作秋季延秋栽培。…  相似文献   

12.
蓉杂茄3号父本8901-B-3是在50多份原始材料鉴定的基础上,从成都地方品种竹丝茄混杂群体中用单株选育法经多代自交纯化的株系,早熟,植株生长势中等,花序着生节位低,果实棒状,紫色带青色条纹,坐果率高,耐寒,品质中等。母本8903-A-2是从川南地区收集的1个早熟品种中用单株选育法经多代自交纯化选育的优良株系,植株较高,早熟,抗病、抗逆性较强,果实长棒状,紫黑色,风味品质佳。  相似文献   

13.
番茄品种间在始花期,开花至成熟天数,单株结果数,平均单果重等方面都存在很大差异,从而构成了不同熟性。杨荣昌、徐鹤林(1992)利用国内外43份不同熟性的番茄品种,进行番茄早熟性构成分析,提出了以早熟性指数衡量番茄的熟性。实践证明这一参数能够反映番茄的熟性。在育种中,以早熟性指数及其构成因素进行配合力和遗传模型分析对亲本选择,组合鉴定,提高育种效率都有重要意义。 材料与方法 亲本包括北京早红(早熟)、95—70(早中热),可果美(早中熟)、84—152(特早熟、84—211(中熟)、Tropic(中晚熟)和84—136(晚熟),按照1/2P(P+1)双列杂交设计配制21个组合,1991年春  相似文献   

14.
蚕豆的落花落荚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蚕豆(Vioia faba L.)是重要的粮食和蔬菜作物之一,国内外均有较大的种植面积。目前国际科学团体对蚕豆作物的研究兴趣正在不断地增长。 蚕豆大多为无限生长类型,第一、二叶为单叶,第三叶以上为复叶,分枝发生在第一至第二复叶叶腋内,第一次分枝上可继续发生第二次分枝,以第一次分枝开花、结荚数最多。开花起始和终止节位因蚕豆不同品种而异,但多在5—6片小叶组成的复叶节位产生花序,一般基部的花序小,花数少,而且很容易受环境条件的影响而改变成荚率,中部花数最多,顶端又减少。从整个植株看,主、侧枝上的稳荚率均以下部及中下部较上部为高。…  相似文献   

15.
一、选用早熟丰产质佳良种早花西瓜在现有品种中是唯一早熟、且综合性状较好的品种。它植株生长健壮,雌花着生节位低,一般在主蔓第八节前后即出现第一雌花,以后约每隔六节再现一朵雌花,从开花到成熟28~30天(中育六号需33~35天),容易座瓜,成熟集中。平均单瓜重6—8斤,含糖量在9%~11%,商品性状好。是目前早熟丰产栽培的适宜良种。  相似文献   

16.
茄子新品种平茄6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平茄6号是以p4-7-1-6作母本,以糙种8-12作父本杂交育成的绿茄一代杂种。中早熟,植株生长势强,叶片绿色,植株平均高度87.9cm,开展度84.3cm;第1花序着生节位为第6.8节;果实长卵圆形,纵径19.20cm,横径10.05cm,果皮深绿色,果面光滑,商品性状好;单株结果 5.51个,平均单果质量0.48kg。一般每667m~2产量5200kg左右,适合在河南省设施及露地栽培。  相似文献   

17.
1961~1978年按照果实发育时期的长短将一些桃品种分成4组,对这些品种之间50个杂交组合的后代成熟期分布型式作了研究。结论指出,这些品种具有早熟、中熟和晚熟基因。早熟基因对晚熟基因似乎呈显性,而中熟基因  相似文献   

18.
为筛选出适合广西合浦县种植的高产、优质、抗病的豇豆新品种,2015年特选6个豇豆品种与春宝1号进行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恒丰8号、华珍8号和源丰6号为中熟品种,单荚性状较优,总产量和早期产量均较高,生长势和抗病毒性表现均较好,是适宜本地栽培的优良豇豆新品种,值得大面积推广;高优好777开花早,始花、结荚节位低,分枝起节位少,早熟性好,单荚性状中等,早期长势较好,抗寒性较强,但抗病毒性较差,适宜本地早春早熟栽培,可以适当推广。  相似文献   

19.
从法国和前苏联引进的番茄品种中分别筛选出极早熟母本991719与早熟父本991478,组配成极早熟加工番茄一代杂种陇红杂1号。从开花到果实成熟需55d(天)左右,植株2~3穗果自然封顶,第1花序着生于第5~6节,花序间隔1~2节,单花序,株高61.3cm,开展度50.9cm,茎粗1.31cm,节间长3.32cm,叶量适中,长势中等。果实鲜红色,长圆形,平均单果质量70.2g,果面光滑,无果肩,畸形果少,果实硬度0.54kg·cm-2,果皮厚,果肉较硬,耐贮运。平均每667m2产量5600kg左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5.17%,对病毒病、叶霉病抗性较强,耐早疫病。适宜在甘肃、新疆、内蒙古等加工番茄主产区栽培。  相似文献   

20.
豇豆新品种湘豇2001-4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湖南省豇豆主栽品种春季栽培雨水较多,易出现徒长的问题,选择较耐肥、不易徒长的长豇3号为母本,齐尾青为父本进行杂交,通过连续10代的系统选育,育成不易徒长的早熟豇豆新品种湘豇2001-4。该品种早熟,春季栽培全生育期100~110 d(天),播种至始花65~75 d(天)|夏秋栽培全生育期90~100 d(天),播种至始收45~50 d(天)。植株蔓生,3~5个分枝,主蔓长约3 m,第1花序节位3~5节,每1花序结荚2~4根。主侧枝均能开花结荚,花淡紫色,豆荚绿白色,荚长约59 cm,横径约0.84 cm,单荚质量约28 g,单荚种子数18粒,田间调查对煤霉病和锈病的抗性与对照之豇28-2相当,比较耐肥。每667 m2豆荚产量2 500 kg左右,适合春、夏、秋季栽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