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西湖龙井茶素以“色绿、香郁、味甘、形美”四绝著称于世。继承西湖龙井茶生产、质量、品牌的历史传统,保护好西湖龙井茶的崇高声誉,是历史赋于我们的职责,如何进一步保护好龙井茶品牌,发挥这一名特产业的优势,尤其是发展以此为特色的休闲观光农业,对加快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建设杭州国际风景旅游城市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江南春早,一年一度的西湖龙井茶又进入了春茶采摘期,可当地的许多茶农仍是高兴不起来。自浙江省有关部门决定向国家工商局申报涵盖全省“龙井茶”产区的“龙井茶”证明商标以来,他们就开始担心,如果有了“龙井茶”的证明商标,喧宾夺主后的西湖龙井茶又会怎样?  相似文献   

3.
春节刚过,武汉市黄陂区的茶农袁季平,考虑扩建自己的家庭作坊,再添置两台茶叶加工设备。 去年,仅靠一台设备和专门从浙江学回来的龙井茶制作手艺,袁季平自产的龙井茶销售额近10万元。  相似文献   

4.
<正>浙江省龙井茶证明商标管理和保护委员会办公室日前公布的一项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2月底,获得龙井茶证明商标使用权企业达338家,数量较2016年同期减少48家。据介绍,接下来,浙江省将加强对授权企业的监管和责任追究力度,并建立退出机制,同时还将继续推进依法维权打假。近年来,龙井茶频频遭遇"李鬼之害",许多不法商家混等混级、以次  相似文献   

5.
柏凡 《农业考古》2002,(4):287-289
清代陆次云品赏“龙井茶”后曾留下一段妙语 :“啜之淡然 ,似乎无味 ,饮过之后 ,觉有一种太和之气 ,弥沦乎齿颊之间 ,及至味也。”也许你会说 ,象这种品茶的感觉现在断然没有了 ,除非到茶艺馆 ,泡一壶香茶 ,似乎能品到一杯好茶 ,但已远无陆次云的那种超然物外的意境了。喝好每一杯茶 ,这看似简单的事情 ,为什么在现代人眼中如此艰难。其实 ,古人饮茶 ,既没有现代化的便利的泡茶器具 ,也不能说古代的茶比我们现代的还要品质优良 ,更不能说他们的冲茶技艺比我们更先进、更科学 ,只能说古人比我们更重视品茗的心境。古人以茶修德 ,品茶讲人品 ,…  相似文献   

6.
杭州西湖山区所产的龙井茶向有“色绿、香郁、味甘、形美”四绝佳茗之称,历来备受饮者赞尝。解放后,龙井茶有了很大发展,畅销国内外,对龙井茶的需要量和品质,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现有条件下要提高龙井茶的产量和品质,我们决定从选育良种入手。 龙井茶区的茶树,是一个有性群体品种。茶树是异花授粉植物,容易天然杂交,后代的差异很大,植株间的优劣十分悬殊,如果选其优良植株,加以鉴定繁殖,就有可能选育出更好的龙井茶的新品种。根据这样的设想,我们从1960年开始采用单株选种的方  相似文献   

7.
茶乡见闻录     
近年来,我常去外地出差,断断续续,曾走访过几个颇负盛名的茶乡。工作之余,我在夜深人静的灯光下,斟一杯香茶相伴,将自己在茶乡的所见所闻写成文字,以便奉献给善于茶事的朋友和诸君。一、色香醇美龙井茶龙井茶,产于美丽的浙江杭州西湖区。这里常年泉水淙淙,重山叠翠;树木葱郁,景色秀丽而清雅。据当地的茶农介绍说:西湖南山,原有龙泓一水,一年到头流水潺潺。古人认为地下水与大海相通,因有龙井而得泉水,故名。至今,龙井之西仍有一村庄“龙井村”,四周山石峥嵘,古木参天,十分清静而幽雅。从唐朝开始,该村茶农也世代繁衍,…  相似文献   

8.
王建宏 《浙江农业科学》2020,61(8):1605-1606
简述桂花龙井茶的加工技术,对中狮牌桂花龙井茶产销现状进行分析,并对下一步市场开发进行探讨,以促进桂花龙井茶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龙井茶碑记     
近年,客居杭州天竺、龙井之间。一九九六年秋,幸蒙中国名村——西湖乡龙井村党支部书记陆鑫富、基建办公室汪岚波先生的邀请去龙井作客。漫游天竺山脉的狮峰山、老龙井,又玩尝龙泓之水。是日,采山麓之精华——秋茗芽尖,经汪公亲炒,当即以龙泓泉水煮沸冲泡,我等此刻陶醉于龙井茶色翠、香郁、形美、味醇的四绝之中。如若初春之茶,即更妙不可言。群贤毕至,友周围坐谈心,切切磋磋问及茶亭。有唐代入陆羽茶经、苏轼留诗,经宋、元、明、清茶事兴盛史话,以及康熙行宫、乾隆御茶等故事。聆听龙井茶友谈论茶亭,此乃人生乐趣,铭记心间。…  相似文献   

10.
茶,品出味来之后,便生发许多拟人化了的比较。比如在我看来,江苏太湖的碧螺春尤如江南水乡的小家碧玉;浙江杭州的龙井则为倾国倾城的绝代佳人。香草美女,相得益彰,倒也比得妥贴。无怪东坡居士有“从来佳茗似佳人”这一说。我本钱塘人,习饮龙井茶。龙井“无味之味至味也”,一杯在握,看尔等它茶,多少有点不太通情理的居高临下,仿佛有些自以为是的京都人氏看到外省边民。去茗叟庄晚芳先生家,这位从教五十年的浙江农大茶学老教授,每每赐我开化龙顶,言说此为上好烘青。打开闻闻,并无扑鼻之香,亦无娆媚之姿。静心迸息细闻,奇了,幽兰之气竟若有若无悠悠然而来,袅袅不绝,逐渐浓烈。那色泽呢,干时褐绿,上附白毫茸茸,细眉一  相似文献   

11.
西湖龙井 产于浙江杭州西湖区.茶叶为扁形,叶细嫩,条形整齐.宽度一致.为绿黄色,手感光滑.一芽一叶或二叶:芽长于叶,一般长3厘米以下.芽叶均匀成朵,不带夹蒂、碎片.小巧玲珑。龙井茶味道清香.假冒龙井茶则多是清草味.夹蒂较多.手感不光滑。  相似文献   

12.
茶之旅     
茶之旅浙江茅盾文学院王旭烽都说杭州龙井茶是品的,其实,它亦是旅游的。只是杭州城,西达灵隐寺,南至六和塔,天下人皆晓,独那茶之旅,一路寻寻觅觅,若隐若现,草木之胜,总在宠辱皆忘有无随意之间,要开掘光大,少不得茶人鼓吹。故在此抛砖,以为引玉。坐茶室茶之旅...  相似文献   

13.
龙井茶是我国典型的地理标志茶类产品。文章从地理标志制度出发,摸清龙井茶地理标志范围及其基本情况,分析龙井茶产业基本要素构成,剖析龙井茶产业优势与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做大做强龙井茶品牌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4.
任何对美好事物的追慕都必须以物为本,而此处之物如能返璞归真于自然,那么这种美就会变得更加真实,亲切而不乏美好与理性。真水无味就是这样一种感觉。  相似文献   

15.
从谷来出发,驰过一段弯弯绕绕的盘山公路,便到了嵊州市著名的产茶村——谷来镇湖上院村。刚到村口,就闻到一股浓郁的龙井茶清香。循着的这飘溢的香气,笔者来到一幢新式的三层楼房前,只见走廓上一位中年妇女正在炒制龙井茶,我便与她聊了起来,她说:“每年谷雨一到,村里家家房房就开始采制龙井茶了。我是1985年学会做龙井茶的,现在全家4口人都会做茶,还带出了不少徒弟……”此时,她已炒完一锅,笔者便请她把我带到了村支书家。  相似文献   

16.
杭州西湖龙井茶历史悠久,名闻海内外。关于西湖龙井茶的起源传说也颇多,现将作为龙井茶发源地的西湖老龙井有关历史资料辑录,按年代汇编,以供龙井茶文化研究爱好者参考。资料主要出自《龙井见闻录》、《西湖游览志》。《乾隆南巡实录》、《杭州府志》。《西湖龙井茶》等书。吴越国乾二年(949年)。居民凌霄募缘在钱塘县履泰乡龙井原落晖坞建造“报国看经院”。北宋熙宁中(1072年左右);;报国看经院改名“寿圣院”。北宋元丰二年(1079年)。上天竺寺住持辩才法师退居龙井寿圣院。在狮峰山麓开山种茶。辩才法师俗名徐无象…  相似文献   

17.
饮茶作为一种大众保健饮料,展望21世纪,将会有广阔的发展前途。饮茶如何能达到保健之目的?本文择要探讨。一、因人选茶饮人的体质有寒、热、虚、实之异;茶的性质,因其产地及制作加工方法之不同,则有寒、热、温、凉之别。故饮茶保健必须选择不同种类的茶,方有裨益。绿茶性凉 绿茶未经过发酵,故保持了其青翠、香醇、味甘之天然特性。其产地如著名的西湖龙井茶、洞庭碧螺春、庐山云雾茶、江西遂川狗牯脑茶(曾获1915年美国巴拿马——太平洋国际博览会金奖、1992年香港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等,均是“承丰壤之滋润,受甘灵之…  相似文献   

18.
《中国农村科技》2006,(10):55-55
葛仙米古称天仙菜、珍珠菜,学名拟球状念珠藻(Nostoc sphaeroides),球状、无味、墨绿色,晶莹透亮,遇热呈绿色,是我国特有的一种珍稀淡水经济蓝藻。据史料记载,东晋名医葛洪用葛仙米治愈了当朝皇太子身上之顽疾,获东晋皇帝赐名“葛仙米”。  相似文献   

19.
正"中欧互认互保"——西湖龙井茶(龙井茶西湖产区)地理标志产品国际化运用试点近日在杭州启动。这意味着西湖龙井茶拿到了"欧盟通行证"。"中欧互认互保"是中国国家质检总局与欧盟委员会共同推动的"10+10"地理标志互认互保项目。该项目明确,中方指定的10个产品可获准使用欧盟地理标志产品官方标志,并受欧盟28个成员国保护。西湖龙井茶成为获准与  相似文献   

20.
应用电子鼻、电子舌技术对6个等级龙井茶进行识别研究。检测数据通过主成分分析(PCA)与判别因子分析(DFA),确定龙井茶等级识别最佳传感器阵列组合。结果表明,以S2-100Hz金电极、S3-1Hz钯电极、S4-1Hz钨电极、S6-100Hz银电极为传感器阵列,建立龙井茶汤智舌模型;以S1、S2、S4、S5、S6为传感器阵列,建立龙井茶汤智鼻模型;以S2、S4、S5、S6为传感器阵列,建立龙井干茶智鼻模型,将智舌、智鼻检测方法结合形成的人工智能识别龙井茶等级的方法具有极高的辨识能力,能够快速有效地判别龙井茶样等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