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狂犬病是一种古老的传染病,世界各地均有发生.它是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致死率高达100%,对人类危害相当严重.据当前有关报道,健康犬的带毒率为3.9%.因此,对犬进行狂犬病疫苗接种,检测免疫抗体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2.
猪伪狂犬病是一种由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感染引起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可造成不同日龄的猪发病,给养猪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预防、控制甚至消灭猪伪狂犬病的主要措施之一是疫苗免疫接种.通过基因重组技术对PRV关键毒力基因进行改造,敲除毒力基因或插入免疫增强基因,是降低PRV毒力或提...  相似文献   

3.
猪伪狂犬病是由疱疹病毒科猪疱疹病毒Ⅰ型猪伪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以发热、繁殖障碍、脑脊髓炎为主要症状,是一种高度接触性猪传染病。有研究表明,我国规模化猪场猪伪狂犬病阳性感染率为80%左右,小中规模猪场发病率相对较高。可见猪伪狂犬病野毒在我国普遍存在,严重危害着我国养猪业发展,农业农村部将其列为二类动物传染病。  相似文献   

4.
狂犬病流行现状及预防新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国际情况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告:狂犬病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地.约有90多个国家流行此病,而以亚、非、拉地区最为严重.在亚洲和非洲每年有55 000人死于狂犬病,大部分受害者是孩子,30%~50%的狂犬病例报告是15岁以下的儿童.仅印度,每年有2.5万人死于狂犬病,泰国每年至少有250人死于狂犬病.狂犬病严重的国家还有柬埔寨、孟加拉国、缅甸、印度、斯里兰卡和印度尼西亚.  相似文献   

5.
人兽共患传染病狂犬病的防控主要是动物狂犬病的预防和控制.免疫预防动物狂犬病的目标是控制和消灭人的狂犬病,这也是WHO倡导的狂犬病预防和控制战略.2006年前,中山市曾经是狂犬病的老疫区,有过零散的发病死亡案例.自2006年后,在农业等各级领导重视下,强化狂犬病免疫防控工作,提高免疫率和有效保护水平,无狂犬病发病病例,显...  相似文献   

6.
狂犬病是人、畜共患的一种可怕的传染病。近年来由于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农民收入的增加,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乡家犬的饲养数不断增多,狂犬病的发生率也有上升的趋势,这个问题应予高度的重视。一个多世纪来,国内外人医与兽医对狂犬病的病原、发病机理、疫苗制造、诊断技术及防制方法等做了大量研究工作,取得了不少成果,尤以近20年来有不少进展。现将搜集到的有关狂犬病的主要文献,综合介绍于后,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Aujeszky于1902年在匈牙利首次报道复制本病获得成功,当时伪狂犬病流行于欧洲各个部分,特别在中欧与东欧.在美国Hanson于1819年曾称一种与伪狂犬病相似的疾病为“疯痒病”,到1931年时始由Shope确认“疯痒病”与伪狂犬病是同一种疾病.由于本病的某些临诊症状与狂犬病相似,所以称为伪狂犬病.六十年代末,猪的伪狂犬病在美国认为是一种散发性疾病,但近年来证实本病的发生正在增多.西欧国家如英国、法国及荷兰,北欧的瑞典与丹麦近几年来本病也有扩展,已引起兽医界的重视.日本曾有本病的报道.60年代我国福建省发现有牛的伪狂犬病;周圣文等(1957)通过实验室诊断为猪的伪狂犬病.台湾省已多次报告有本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假疫苗内幕     
目前,在传染性疾病中,狂犬病是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一旦发作,死亡率就是100%.如果被携带有狂犬病毒的狗、猫等动物咬伤抓伤后,应该马上去接种人用狂犬病疫苗,因为狂犬病疫苗是抵御死神的最后一道屏障.  相似文献   

9.
狂犬病是一种急性、接触性人兽共患传染病,病原为狂犬病病毒,能感染多种温血动物.患病犬表现为狂躁不安、意识紊乱、流涎、麻痹、恐水等症状,该病不仅影响动物健康,对人类也有极大的威胁.本文介绍了犬狂犬病的病原学、流行特点、狂犬病发病率上升的原因、临床症状及综合防控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狂犬病     
狂犬病山东农业大学孙希琪近几年,国外关于狂犬病的研究有了突破性的进展。虽然狂大病传染范围很广,但各种动物对狂大病的易感程度不一样,现已查明,哺乳动物中有特别易感、高度易感、中度易感及低度易感4种类型的动物。并且还查明,狂犬病除能通过伤口传播外,还能通...  相似文献   

11.
伪狂犬病是由伪狂犬病病毒引起家畜和多种野生动物感染的一种急性传染病.除猪以外的其他动物发病后通常具有发热、奇痒及脑脊髓炎等典型症状.目前,世界许多国家均有报道,且猪、牛及绵羊等动物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尤其是近年来猪的感染和发病有扩大蔓延趋势,已成为危害养猪业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伪狂犬病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季节性,多发生在寒冷的季节[1].利川市(县级)猪的伪狂犬病近三年来发病率亦有逐年上升趋势,其他动物感染该病的病例还极少发现.笔者在临床上发现一例山羊感染伪狂犬病的病例,现将有关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狂犬病是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人畜共患病,人和所有的温血动物对狂犬病病毒都易感.分析了我国狂犬病的发生现状、防控难的原因,并提出具体的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13.
生猪伪狂犬病(Pseudorabies,PR),又称Aujeszky氏病,是由伪狂犬病病毒引起多种家畜的一种以发热、奇痒、脑脊髓炎为主要特征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仔猪和其他易感动物一旦感染该病,死亡率极高,常给养猪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4.
陈静  王立  郑举 《安徽农学通报》2022,(11):99-101+142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犬的养殖密度和数量在不断增加。因此,加强犬只管理,特别是狂犬病的防控已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狂犬病为人畜共患病,致死率可达100%,必须坚持人病兽防、关口前移,从源头前段阻断人兽共患病的传播途径。该文分析了动物狂犬病的危害性、流行状况及临床症状,提出了狂犬病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5.
狂犬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犬科、猫科动物。狂犬病是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具有易感性。对狂犬病易感的涉及绝大多数温血动物。狂犬病临床特征表现为狂暴不安、意识紊乱、恐水怕凉,流涎增多、麻痹等症状。世界各地均有狂犬病的发生报道,中国近年来狂犬病的临床发病率有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6.
狂犬病是一种古老的人畜共患的自然源性疾病.我国狂犬病的分布较广,呈散发发生.本病缺乏特效治疗,死亡率极高.人被患狂犬病或外貌健康而携带病毒的狗类动物咬伤后,约有1/3会发生狂犬病,其潜伏期最常见的为30~60天,最短的为12天,最长的有5年以上.因此,预防接种及处理伤口具有重要作用.人被犬咬伤后,应及时按下法处理伤口.  相似文献   

17.
练亚平 《新农村》2006,(10):17-17
狂犬病由狂犬病毒引起,是一种人牲、畜、野生动物共患的急性、接触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  相似文献   

18.
根据已发表狂犬病病毒(RV)的序列,设计合成扩增高度保守核(N)蛋白片断的引物.通过生物素标记的RT-PCR技术和微量点样技术,将高度保守N蛋白基因片段作为探针点,在硝酸纤维素膜上制成16点阵的低密度诊断基因芯片.提取160份可疑犬的血液,以核酸作模板进行RT-PCR扩增,将其产物分别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和低密度芯片检测;同时采用蔗糖密度梯度离心和凝胶层析纯化狂犬病病毒作抗原,建立间接ELISA的检测方法.试验结果表明,RV低密度基因芯片的检测率比ELISA方法和RT-PCR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完全可以作为临床诊断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为了充分了解伪狂犬病病毒基因组结构和病毒进化机制,计算伪狂犬病病毒各基因(组)Nc值、RSCU值、GC3s含量和双核苷酸组成,分析伪狂犬痛病毒密码子用法特点.采用目前最普遍使用的多变量统计分析方法(对应分析)分析影响伪狂犬病病毒基因组同义密码子用法偏爱性的因素.结果表明:①在GC含量丰富的伪狂犬病病毒基因组中,所有基因都偏爱于以G或C结尾的密码子;②伪狂犬病病毒对CpG、CpC、GpC和GpG 4种双核苷酸具有显著偏爱性,而较少使用ApA、ApT、TpA和TpT 4种双核苷酸;③碱基组成限制、碱基突变压力、翻译选择和基因功能是形成伪狂犬病病毒密码子用法特点的4种因素.伪狂犬病病毒所有基因Nc-GC3s分布图显示有些基因如LLT ORF1、LLT ORF2等的偏向性完全是由于碱基的组成限制.GC3s-GC12s散点图则显示碱基突变和自然选择都是PRV密码子偏向性的形成因素.根据RSCU值进行的对应分析表明伪狂犬病病毒大多数基因密码子用法受基因表达水平和基因功能影响.综上所述,伪狂犬病病毒偏爱于G或C结尾的密码子,且碱基组成限制、碱基突变、翻译选择和基因功能是影响伪狂犬病病毒同义密码子用法特点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狂犬病的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近年来,狂犬病的发病率在逐年上升,尤其农村发病率较高,究其原因主要是家犬放养,免疫密度低,致使狂犬病发病率提高。狂犬病俗称疯狗病、恐水症,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人畜共患的严重传染病,发病死亡率高达100%。潜伏期长短不一,犬、猪、羊多在咬伤后14~26 d表现症状,一般人表现症状的时间为21~60 d,有的可达数年以上。临床诊断特征是神经兴奋和意识混乱,继之局部或全身麻痹而死。病毒主要存在于中枢神经组织、唾液腺和唾液内。人、犬、各种家畜和禽类均能感染发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