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组建6个血统12头公猪、100头母猪的长白猪核心选育群,开展高性能专门化品系选育。通过种猪场内测定,采用闭锁与开放相结合的选育策略,应用GBS育种软件估计育种值,根据综合指数高低排序选留。经过5年3个世代的选育,三世代与零世代相比:达100kg日龄平均下降了8.51d,下降5.20%(P0.05);达100kg日龄EBV值有显著的缩短(P0.05);100kg体重的活体平均背膘厚从零世代13.55mm下降到12.16mm,下降了10.26%(P0.05),活体背膘厚EBV显著下降(P0.05)。  相似文献   

2.
法系大白猪性能测定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培育繁殖力高、生长性能好、能满足市场需求的大白猪新品系,对2011年引进的79头法系大白猪开展了适应性研究和性能测定。结果显示,经过两个世代的选育,法系大白猪的初产总产仔数14.00头,经产14.90头;同时,公猪达100 kg时间为164.53日龄,背膘厚为7.19 mm,日增重843.27 g,母猪达100 kg体重时间172.93日龄,背膘厚为9.21 mm,日增重823.74 g;屠宰率76.10%,瘦肉率65.48%,肌内脂肪含量1.93%。  相似文献   

3.
【目的】揭示基于动物模型最佳线性无偏预测(animal model best linear unbiased prediction,AM-BLUP)的选择指数对杜洛克猪生长及繁殖性状的选育效果。【方法】在采用AM-BLUP方法估计个体目标性状育种值基础上,以达100 kg体质量日龄(相对权重0.7)和100 kg活体背膘厚(相对权重0.3)为主选性状构建选择指数,对1个闭锁的杜洛克猪群开展持续7年(2013—2019年)的选育,系统分析选育期间猪群6个生长及繁殖性状表型值、估计育种值(estimated breeding value,EBV)、选择指数及近交系数的变化。【结果】相较于2013年,2019年猪群达100 kg体质量日龄、100 kg活体背膘厚和30~100 kg料重比分别极显著缩短4.45 d、降低0.52 mm和降低0.05 (P<0.01);初产和经产母猪的总产仔数分别提高0.99头(P<0.05)和1.02头(P>0.05),产活仔数分别提高0.72头和0.49头(P>0.05),21日龄窝重分别降低0.39 kg和提高6.20 kg (P&...  相似文献   

4.
中国瘦肉猪新品系SⅡ_1系基础群的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引进的SPF级美系大白猪和原中国瘦肉猪新品系SⅡ系的基础上,组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质、高效、抗逆性强的中国瘦肉猪新品系SⅡ1系基础群。建立了共7个血统、14头公猪、80头母猪的品系选育基础群,基础群初产母猪产仔数9.61头/窝,达100kg体重日龄为175.04d,达100kg体重活体背膘厚9.48mm,公猪间平均亲缘系数0.0179,母猪间平均亲缘系数0.0213,群体平均亲缘系数0.0192,美系大白猪氟烷敏感基因频率0.0625。基础群遗传基础广泛,基因来源丰富,为新品系选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ZFD专门化品系猪主要选育性状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应用SPSS150软件的Canonical correlation模块的Cancorr程序对247头ZFD专门化品系猪主要选育性状进行典型相关分析,筛选起主要作用的性状,以更有效指导育种工作。ZFD专门化品系猪的主要选育性状典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体重性状、体尺性状、100kg体重校正日龄和背膘厚3组性状间均存在较强相关。体重性状与体尺性状间、体重性状与100kg体重校正日龄和背膘厚间的第一典型相关系数均达极显著相关水平(P<0.01),分别为0.891和0.925,占总相关的95.90%和99.00%;体尺性状与100kg体重校正日龄和背膘厚间的第一、二典型相关系数均达显著相关(P<0.05),第一典型相关系数为0.841,占总相关的96.09%。分析表明,12项选育性状中6月龄体重、6月龄体长、胸围、100kg体重校正日龄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检验大白猪母系选育效果,分别在选育群一世代、二世代、三世代后代仔猪中选取日龄、体重相近(P>0.05)的公母猪进行为期80 d左右的性能测定.结果表明,随着世代选育进展,公母猪的结束体重显著增加,达到100 kg体重的日龄显著缩短(P<0.05);母猪30~100 kg体重的日增重及公母猪出生-结束日增重均呈增加趋势(P<0.05),同时耗料量增加,饲料利用率下降(P<0.05);公母猪背膘厚显著增加,公猪眼肌面积显著下降(P<0.05),母猪变化不显著(P>0.05);产仔性状比较稳定(P>0.05),35 d断奶重和35 d断奶个体重明显升高(P<0.05).可见生长速度、增重及断奶重这些指标都达到了预期的目标,但增重的同时提高饲料利用率和眼肌面积以及降低背膘厚是兼顾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用基于Gibbs抽样的贝叶斯方法估计了大白猪遗传评估中主选性状的遗传参数.结果为:达100 kg体重日龄的窝效应c2为0.182,遗传力为0.346,属于中等遗传力;100 kg体重校正背膘厚的窝效应c2为0.059,遗传力为0.479,属于高遗传力,后备猪达100 kg体重日龄的窝效应大于背膘厚的窝效应;达100 kg体重日龄与100 kg体重校正背膘厚的遗传相关系数为-0.249;大白母猪总产仔数的遗传力较低,为0.119.  相似文献   

8.
ZFY专门化品系猪主要选育性状典型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ZFY专门化品系猪的主要选育性状进行典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体质量性状、体尺性状、100 kg体质量校正日龄和背膘厚3组性状间均存在较强相关性.体质量与体尺性状间、体质量性状与100 kg体质量校正日龄和背膘厚间的第一典型相关系数均达极显著相关水平(P<0.01),分别为0.828和0.85,占总相关的92.11%和97.80%;体尺性状与100 kg体质量校正日龄和背膘厚间的第一、二典型相关系数达显著相关(P<0.05),第一典型相关系数为0.607,占总相关的78.52%.分析表明,12项选育性状中6月龄体质量、胸围、腹围、100 kg体质量校正日龄和背膘厚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高性能杜洛克专门化品系的选育方案及基础群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开放式育种方法对本所和引进杜洛克猪进行选育 ,组建了专门化品系基础群 ,基础群胴体瘦肉率 6 9 2 2 % ,眼肌面积超过 4 1cm2 ,腿臀比例达 32 2 % ,且肉质优良。活体背膘厚公猪 9 6 5mm ,母猪8 2 7mm。氟烷基因阳性率为 0。日增重 6 92g ,达 10 0kg体重日龄 178d。  相似文献   

10.
由6个独立血统的6头公猪、30头母猪组成的杜洛克猪核心选群。采用闭锁与开放相结合的选育策略,实施准确的场内种猪测定、应用GBS软件进行遗传评估、按综合选择指数进行严格的种猪选留。经过3个世代的选育,结果表明,三世代与零世代相比,达100kg日龄平均下降了8.44%(P<0.05),背膘厚平均减少18.26%(P<0.01),外貌评分指数显著提高(P<0.05),父系指数平均提高了19.30%(P<0.01),基本形成具有明显父系种猪特点、性能优秀的杜洛克种猪核心群。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利用基因组选择技术,进行北京地区大白猪基因组联合遗传评估,并实施基因组选择分子育种,预测刚出生的小公猪基因组估计育种值,提高选种准确性。【方法】 利用北京地区3家核心育种场英、美系大白猪2007-2017年场内性能测定记录,筛选4020头个体构建基因组选择混合参考群,性状包括达100kg体重日龄、100kg活体背膘厚和总产仔数,参考群个体和候选公猪个体基因型信息主要采用Illumina 80K SNP芯片进行测定。基因组育种值采用同时利用系谱信息和基因组信息的一步法(SSGBLUP)方法,对3家核心场猪只进行基因组联合遗传评估,分别在公猪去势前和性能测定结束时预测大白公猪生长性状和繁殖性状基因组估计育种值(GEBV),并进行相应选种。3个场之间的场间遗传联系用关联率衡量。【结果】 场间关联率计算结果表明,由于遗传背景差异,北京地区3家核心场场间遗传联系偏低,无法开展传统联合遗传评估,但基于基因组信息的G矩阵亲缘关系结果显示,不同群体间个体存在亲缘关系,说明通过基因组选择可以实现3个育种场间的基因组联合遗传评估。基因组选择实施后,累计基因组预测大白公猪1789头。与传统育种方式相比,基因组选择准确性大幅提高。实施第一次基因组选择或早期选择时(公猪去势前),达100 kg体重日龄、100 kg活体背膘厚和总产仔数系谱指数的准确性分别为0.55,0.56和0.41,而3个性状GEBV的准确性分别为0.65,0.70和0.60,提高了10、14和19个百分点。终选(性能测定结束)时,3个性状的传统育种值(EBV)准确性为0.70、0.72和0.41,GEBV准确性进一步提高至0.78、0.84和0.60,提高了8、12和19个百分点。低遗传力的总产仔数准确性提高幅度最大。公猪去势前初选时基因组选择准确性与常规性能测定结束时的常规育种值选择准确性几乎一致,表明基因组选择早期选种效果与常规育种相当,节省了育种时间和成本。338头完成性能测定的候选公猪两次基因组选择准确性表明,第二次基因组选择由于加入了候选公猪的测定信息,达100kg体重日龄和100kg活体背膘厚的GEBV准确性由第一次的0.55和0.62分别提高到0.72和0.84,提高了17和22个百分点。无偏性系数在0.82-1.00之间,两性状GEBV的无偏性由第一次基因组选择的0.82、0.96 分别提高到0.91、1.00,说明第二次估计的偏差更小,结果可信度更高,能更准确选出优秀的种公猪。【结论】 基因组选择可以建立场间遗传联系,实现常规育种不能进行的联合遗传评估,能够进行更大范围的联合育种。基因组选择的准确性高于传统的系谱指数和育种值选种,且低遗传力性状提高幅度最大。基因组选择能够实现早期选择,提高育种效益。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的目的是培育具有高效、高产以及大体重上市特点的配套系肉猪,以满足华南、华东、华中等地区的生猪市场需求。以数量遗传学和分子遗传学理论为指导,按照专门化品系和配套系的育种理念,采用来自国内外的瘦肉型猪种质资源,结合常规育种和分子育种方法,培育出由5个专门化品系组成、以高繁殖力和适合大体重上市为主要特点的温氏WS501猪配套系。三系配套母本W352繁殖性能好,母猪头胎和经产总产仔数分别为12.86和13.10头,产活仔数分别为11.71和12.00头,初生窝重分别为14.59和15.96 kg。五系配套生产的WS501肉猪校正100 kg背膘厚11.0 mm,达100 kg体重日龄147 d,30~100 kg日增重1 004 g,饲料转化率2.12,100 kg体重胴体瘦肉率65.8%,变异系数小于10%。WS501配套系肉猪肌肉发达、生长快、饲料转化率高、瘦肉率高、肉质优良,适合大体重上市,综合经济效益好。该配套系种猪可以在我国规模化养猪生产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进行了黑猪配套系选育,为开发与利用湖北省地方猪品种资源恩施黑猪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巴克夏猪作为配套系终端父本,采用不完全群体继代选育法,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与常规育种技术相结合,进行综合选择指数辅助选择,主选生长速度ADG和达100 kg体重日龄.[结果]经过5个世代的选育,初步育成黑猪配套系终端父本专门化品系XDHZ2.XDHZ2初产、经产母猪的总产仔数分别为8.74和9.57头/窝,产活仔数分别为8.49和8.71头/窝,其世代进展分别为0.034、0.062和0.018、0.064.肥育期日增重为809.14 g/d,达100 kg体重日龄为169.88 d,活体背膘厚为13.68 mm,料重比2.65,其世代进展分别为10.993 g/d、-1.355 d、-0.377mm和-0.008.100 kg体重阶段屠宰率为76.73%,瘦肉率62.14%,145 kg大体重阶段IMF含量达3.66%.群体氟烷基因有害隐性基因频率为0.[结论]育成的XDHZ2配合力好、肉质优良、适应性强,是我国地方黑猪开发的优质黑色终端父本.  相似文献   

14.
采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与常规育种技术相结合,以湖北白猪Ⅳ系为基础,培育抗应激品系.经过5个世代的选育,应激敏感基因已彻底清除;品系的各项经济性状达到并超过育种目标的要求.后备公母猪6月龄体质量分别为104.04 kg和97.83 kg,达90 kg日龄分别为164.76 d和169.42 d,活体背膘厚为1.59 cm和1.50 cm;经产母猪产仔数达12.82~12.86头;同胞测定猪达90 kg日龄166.61 d,饲料利用率2.76:1,胴体瘦肉率61.32%.以抗应激品系为母本,与高瘦肉率的皮特蓝、杜洛克公猪杂交,生产“皮×抗”、“杜×抗”杂优商品猪,达90 kg体质量日龄分别为156.59 d和160.35 d,饲料利用率分别为2.33:1和2.34:1,瘦肉率分别为64.09%和64.64%,肌内脂肪分别为2.56%和3.12%,是理想的杂优商品猪生产配套组合.  相似文献   

15.
山西瘦肉型新品系晋阳白猪选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梅山猪为第一母本系,与外种猪汉普夏和大约克夏进行杂交,采用继代选育和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经过18年7个世代的选育,以繁殖性能、生长性能和胴体品质作为主选性状,育成了山西瘦肉型猪新品系晋阳白猪。7世代的初产母猪和经产母猪的总产仔数、活产仔数、断奶窝质量分别达11.3头、10.6头、72.8kg和13.3头、12.6头、87.3kg;180日龄后备母猪个体质量达91.87kg,公猪93.38kg;后备猪同胞肥育性能(体质量20~90kg)日增质量703g;90kg体质量的瘦肉率为58.9%,眼肌面积31.87cm2,平均背膘厚2.0cm。对母本系繁殖性能进行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分析得到的公共条带数较多,多态条带数较少,多态频率较低。ESR基因和FSHβ基因的基因型在总产仔数、活产仔数和断奶头数方面对晋阳白猪的影响显著,而对晋阳白猪的初生质量和断奶质量影响不显著。说明晋阳白猪的主选性状全面达到了育种目标,表明遗传变异稳定、选育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16.
性别对配套系商品猪生长性能及胴体肉品质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选择体重30 kg左右的杂交商品猪92头,公猪去势,母猪不去势,研究性别对猪只生长肥育性能、胴体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公猪组与母猪组相比,30~100 kg期内增重和平均日增重分别提高5.86%(P<0.01)和6.87%(P<0.01);平均背膘厚和皮脂率分别提高27.76%(P<0.01)和20.46%(P<0.01);大理石纹评分和肌内脂肪分别提高11.56%(P<0.05)和7.25%(P>0.05)。母猪组与公猪组相比,眼肌面积增加20.51%(P<0.01);瘦肉率提高5.32个百分点(P<0.01);熟肉率提高1.10%(P>0.05)。性别对猪只的生长肥育性能和胴体性能有显著的影响,对肉质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7.
取杭州市种猪试验场2000-2002年共1 443头长白猪个体性能测定资料,用4种方法估测了90kg体重校正背膘厚估计上代亲本公猪的育种值,其中用25头以上后裔平均值与同期群体平均值之差的2倍定义为现实育种值.结果表明:现实育种值的数值和方向与后裔测定育种值十分一致,与一次测定值的育种值差很大,现实育种值的方向与BLUP值比较一致.现实育种值不受表型值的影响,是猪真正育种值的最佳估计值.估测青年公猪的育种值,用BLUP法比较好.  相似文献   

18.
文章旨在比较不同饲养密度对大白猪达100kg体重校正日龄、主要体尺性状与背膘厚的影响.试验按体重相近、公、母比例相同的原则随机分为4组,饲养密度分别为0.6、0.7、0.8、0.9m2/头,试验结束时测定其实际体重、背膘厚、体长、体高、胸围数据,通过遗传评估软件计算其达100kg体重校正日龄.试验结果表明,降低饲养密度...  相似文献   

19.
由6个独立血统的6头公猪、30头母猪组成的杜洛克猪核心选群。采用闭锁与开放相结合的选育策略,实施准确的场内种猪测定、应用GBS软件进行遗传评估、按综合选择指数进行严格的种猪选留,经过3个世代的选育,结果表明,三世代与零世代相比,达100kg日龄平均下降了8.44%(P〈0.05),背膘厚平均减少了18.26%(P〈0.01),外貌评分指数显著提高(P〈0.05),父系指数平均提高了19.30%(P〈0.01),基本形成了具有明显父系种猪特点、性能优秀的杜洛克种猪核心群。  相似文献   

20.
大白猪生产和繁殖性状遗传趋势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配合混合模型,用非求导的REML方法(DF-REML)分析估计了大白猪生产和繁殖性状的表型和遗传趋势。165日龄体重、90kg体重平均背膘厚和总产仔数的表型趋势分别为1.64、-0.23和0.11,遗传趋势分别为0.76、-0.14和0.01。结果表明,大白猪品系选择试验的165日龄体重和90kg体重背膘厚两个主选性状的选择是显著有效的,生长速度逐代提高,背膘厚逐代下降。辅助的体型选择使得大白猪体型结构逐渐向结实型发展。产仔数的遗传趋势是弱的有利变化,表明在对生长速度与背膘厚合并选择时,对繁殖性能的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