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家家争说黄花秀,处处篱边铺彩霞。”又到秋菊霜中争艳之时,它不仅将清秋的大自然点缀得如诗似画,也为人们献出了一味天然美食。 菊花入馔历史悠久,屈原在《离骚》中写道:“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西汉刘歆《西京杂记》曰:“菊花舒时,并采茎叶,杂黍半酿之,谓之菊花酒。”宋代文豪苏东坡宣称“吾以杞为粮,以菊为糗,……”元周密《乾淳岁时记·重九》载:“都人是日饮新酒,汛萸簪菊,且各以菊糕为馈。”明高濂的《饮馔服食笺》,清顾仲的《养生录》等著作中均收录有大量菊花做的菜肴,如“凉拌菊”、“炸菊花”、…  相似文献   

2.
菊花     
菊花(DendranthemamorifoliumTzvel.),别名九花、秋菊、菊华,菊科菊属。菊花为原产我国的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有悠久的栽培历史,是广泛受到人们喜爱的著名观赏植物。我国菊花品种每多,按照栽培和开花的形式,可将菊花分为以下几大类:...  相似文献   

3.
玉才 《湖南林业》2002,(11):33-33
菊花隽美多姿,傲寒凌霜,人们习惯上把菊与梅、兰、竹合称为四君子,是深受我国人民喜爱的,最富民族色彩的十大传统名花之一。菊花作为观赏花卉,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从魏晋开始,菊花已渐普遍,卢湛《菊花赋》赞颂:“超松柏之寒茂,越芝英之众芳。”陶渊明更是留下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传世佳句。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菊花品种日渐繁《菊谱》收有300余种,清初《广群芳谱》载361种,现在约有3000多品种。在源远流长的养菊、赏菊、品菊、咏菊的传统中,培养了人们雅洁高尚的情操、品德素养和民族气节,使菊花具有深…  相似文献   

4.
菊花不仅供观赏,而且是美容、食用、药用之佳品。我国栽培、食用和药用菊花已有悠久的历史了,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有菊的记载:“菊花利血气,轻身耐老延年。”现代科学发现:菊花含有菊甙、腺嘌呤、胆碱、维生素A和B及氨基酸等成份,是治疗高血压和头痛的良药,对冠心病、动脉硬化均有良好疗效。它还对多种致病菌和霉菌有抑制作用,并有明目、利尿、镇静、镇痛和降低胆固醇,抑制人体衰老的功效。日本学者还发现菊花能抑制癌细胞。菊花不仅能入药,而且还有明显的美容作用。将菊花吹干,研末后加白糖制成黄豆大的丸子,口服三次,每次10粒,三个…  相似文献   

5.
在世界花卉园艺的百花园中有一枝神奇的东方之花——菊花以其独具特色的姿容向世人展示着神奇的魅力。菊花为菊科菊属多年生宿根草本花卉。菊花的花朵其实是一个头状花序,其中每一个“花瓣”就是一朵小花,分为舌状花(花瓣)和筒状花(花心)。舌状花色彩丰富,除蓝色和黑色以外,几乎包括了所有的花色,并且舌状花的形态变化多姿。  相似文献   

6.
金秋,千姿百态的菊花傲霜怒放,为大自然增添了迷人的魅力。菊花不仅有观赏价值,而且药食兼优.有良好的保健价值。每年十月底.菊花茂盛之时,产于浙江桐乡县和湖州市的杭白菊.还有产于黄山之巅的黄山贡菊被采摘下来,经过蒸气杀青之后,晒干至含水率70%以下.手捻花瓣即成粉碎时,便可备用。还有产于安徽毫州的毫菊、滁州的滁菊、产于四川中江的川菊和产于浙江德清的德菊都有很高的药效,  相似文献   

7.
文人与菊     
文人与菊方一日百花之中,与文入关系最为密切的花卉恐怕莫过于菊。“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两千多年前,伟大的抒情诗人屈原便由衷地赞美过它,尽管那时菊花还是单瓣小朵、被称之为草的野生植物。两汉三国时代文人也爱菊。曹丕有一次送给书法家钟繇的礼物便是野菊...  相似文献   

8.
<正>菊花,不似牡丹那般富丽,也没有兰花那般名贵。可每年秋天来临,我总要养一些菊花。因为我知道,菊花迎霜独立,是文人孤标傲世的精神象征。苏轼有"菊残犹有傲霜枝"之赞,元稹有"此花开尽更无花"之叹,韩琦有"且看黄花晚节香"之志。所以,秋意浓浓,菊花更香,文人的情趣则一览无遗。文人犹爱以菊名志,以此比拟自己高洁的情操坚贞。屈原由衷赞美过菊:"朝饮木兰之菊菊花,不似牡丹那般丽富丽,也没有兰花那般,是文人孤标傲世的精神象之赞,元稹有"此且看黄花晚节香"花更香,文人的情趣则  相似文献   

9.
菊名品趣     
金风送爽,玉露生凉,眼下正是“艳艳秋菊夺春华”的时节,一株株菊傲霜怒放,把秋色渲染得胜似春光。菊花不仅品种繁多,而且命名也别具特色。绝妙的秋菊题名并不是诗句,却如诗一样赋予欣赏者以美感和激情。这些题名的画龙点睛、摄取秋菊之精魂,是精心的艺术创作。比如,以花色命名的,白色菊有:“银丝串珠”、“空谷清泉”、“珠帘飞瀑”、“月涌江流”;黄色菊则有:“飞黄腾达”、“黄莺出谷”、“泥金狮子”、“沉香托桂”;绿色菊有:“绿阳春”、“绿柳垂荫”、“春水绿波”;白色微绿的称“玉蟹冰盘”,红色中夹白的叫:“枫叶芦…  相似文献   

10.
<正>菊花,不似牡丹那般富丽,也没有兰花那般名贵。可每年秋天来临,我总要养一些菊花。因为我知道,菊花迎霜独立,是文人孤标傲世的精神象征。苏轼有"菊残犹有傲霜枝"之赞,元稹有"此花开尽更无花"之叹,韩琦有"且看黄花晚节香"之志。所以,秋意浓浓,菊花更香,文人的情趣则一览无遗。文人犹爱以菊明志,以此比拟自己高洁的情操坚贞。屈原由衷赞美过  相似文献   

11.
战国时,大文学家屈原在《离骚》中写道:“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屈原生前怀才不遇,一再遭到楚国国君的放逐,过了20多年的流浪生活。这里屈原自称早饮露水,晚食菊花,是一种比喻,目的是向世人表白他修身洁行的高尚情操,但古人食菊也并非妄谈。纵观历史典籍,菊花是我们祖先最早用于肴馔的花卉之一。菊花是我国土生土长的一种名花,远在四五千年以前,它就野生在山川或沼泽地边。《礼记·月令》中就有“季秋之月,鞠有黄华”之句。“鞠”是“菊”的古写,“华”者“花”也。秦汉时期问世的我国第一部药物典籍《神农本…  相似文献   

12.
人们喜爱菊花,不仅由于它叶茂花繁,清新高雅,而且由于品种繁多,花色、花型丰$多彩。我国大约有3op多个品种,位居各花之首。菊花的在色有黄色、白色、红色、绿总、深紫色,而以黄色囊有代表性。通常所说的菊花,都是指的秋菊,人们喜爱菊花,是由于它对生长条件要求并不十分严格,而且较易培育和公殖。因而祖团的城壮乡村、名山大川,到处可以看到它那绰约丰姿和天香团包,可以说是尽得风流。当人们俩作于菊花王日之中,尽情欣赏的时候,可住想到菊花中独领风狂的是谁呢?笔者认为:蓬算菊。蓬真菊除具有一般菊花的特点之外,还有自己…  相似文献   

13.
控制菊花高度三法河海大学叶晓红菊花高雅、美丽,是我国传统的十大名花之一,现在已成为风靡世界的花卉。菊花的高度,一直是评定菊花品相的重要指标,我校多年来在人工控制菊花高度的问题上,总结出了一定的经验。(一)栽培控制:1.光照是决定菊花高度的重要因素。菊...  相似文献   

14.
菊花是双子叶植物中菊科菊属的一种花卉,它有许多别名,如黄华、节花、秋菊、鞠、金蕊、甘菊、金英等等。我国古代文人对菊花倍加称誉,菊花被称为花卉"四君子"(梅、兰、竹、菊)之一就是明证。菊花是我国传统名花,有悠久的栽培历史。菊花不仅供观赏,布置  相似文献   

15.
菊花带蕾扦插培育微型盆菊南京市丁山园林苗圃场吴锦华菊花在花蕾形成后,剪取带蕾嫩梢扦插,通过精心养护,可培育成微型盆栽菊花。微型盆菊的特点是:植株低矮(高8~12厘米),花头较大(直径12~15厘米),株形丰满(叶数8~12片),盆钵较小(内口径8厘米...  相似文献   

16.
盆景是我国传统的优秀园林艺术珍品,也是植物栽培技术和园林艺术的巧妙结合。菊花盆景,顾名思义,就是运用菊花与山石、桩根等素材,结合艺术加工,在盆中塑造出一种活的观赏陈列品,一盆上乘的盆景菊,无论山石桩根菊树,风姿神态,纹理轮廓和疏密虚实都配合得体,恰到好处,它意境高雅清新,气韵生动,富有诗情画意而妙趣横生,再配上立意含蓄的命题,即成为“无声的诗”“立体的画”“有生命的艺雕”,故令人百看不厌。品种的选择制作盆景菊的种类以小菊为主,故人们亦有习惯称之为“小菊盆景”。要选择茎杆粗壮、坚韧、叶小节密、花朵…  相似文献   

17.
名花与药用     
《山东林业科技》2003,(1):40-40
“高风亮世”菊花 它不仅供人观赏 ,更有着很高的食用与药用价值。屈原在《离骚》中就有“夕餐秋菊之落英”名句 ,用菊花烹制成各种美味佳肴 ,如菊花羹、菊花膏、菊花露、菊花糖、菊花蛋、菊花糕、菊花粥、菊花肉丸等保健食品 ;它可清热解毒 ,疏风降火 ,祖国医学认为菊花味甘、性凉 ,常用于治外感风湿初起 ,风热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疔疮肿毒等症 ,是一味用途广泛的治病良药。它对扩张血管、减慢心率、增加血流有疗效 ,对冠心病、向血压亦有治疗的作用。“花中珍品”山茶 山茶花性凉味甘 ,有着补肝润肺、凉血止血、散瘀消肿之疗效。“…  相似文献   

18.
菊花套接     
菊花品种繁多,形态多姿,花色五彩缤纷,原产我国,为历代人民喜爱栽的一个花种。“菊花”一名,最早见于《周官》。在二千五百余年前《礼记月令篇》中,就有“季秋之月,菊有黄花”的记载·每当季秋孟冬之时,百花凋残,只有它独放异彩。由于妖艳无比,独冠群芳,因而我国历代诗人雅士,歌颂它的华章不知几几。要使菊花的植株长得快,长得健壮,达到花朵硕大,或一株多色,姿态新奇的目的,嫁接是个最主要的途径。此法最适用于培养大丽菊、塔菊、十样锦菊等。如用野生性的艾蒿(俗叫端五艾)、青蒿等作砧木,因其生活力较菊花强大,效果尤佳。特别是要接上几个好品种,则非用青蒿不可。其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19.
不知是受诗人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名句的影响,还是受元稹的“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的感染,国人对菊花似乎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因而成为大家所喜爱的传统花卉。人们喜爱菊花,不仅由于它叶茂花繁,清新高雅,而且由于品种繁多,花色、花型丰...  相似文献   

20.
药食佳卉话菊花□梁岩菊花原产我国,3000多年前的《礼记》有载。春秋秦汉时期,菊种单一,贵在食用,屈原“夕餐秋菊之落英”的吟唱使其有了清纯、忠贞的品格,陶潜“采菊东篱下”的钟爱又使其浸染了魏晋澹泊而韵逸的名士之风。唐、宋时菊种增至300至400个,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