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992年5月,鼢鼠繁殖季节,在甘肃漳县金钟乡3种生境捕捉雌鼢鼠18只,剖检后,发现10只雌鼠阴道与双子宫交换处有肉瘤状异物,占全部雌鼠的55.5%。根据肉瘤形态及剖检特征确定为寄生虫包囊和纤维瘤。它能抑制鼢鼠种群的妊娠率(仅33.3%)、胎仔数(x=2),进而限制鼢鼠种群数量。初步分析其自然调节机理为:鼢鼠种群密度大,个体接触机会增加,易造成寄生虫传播。寄生虫侵入阴道后,抑制了鼢鼠繁殖,使种群密度下降,以至达到较低的水平。寄生虫及其生活史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高原鼢鼠(Myospalaxbaileyi)地下生活,从春季至秋季,靠近地面活动,并推土成丘,在地面留下活动痕迹,种群密度越大,活动越明显,地表土丘数越多。据此,采用统计土丘数和土丘系数法进行种群相对数量调查,并以此来确定其月变化和季节变化。  相似文献   

3.
高原鼢鼠种群数量预测模型(Ⅱ)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建立一适合高原鼢鼠种群数量中,短期预测的数学模型,经过连续5年的实地调查,获得了种群绝对数量,相对数量和年龄结构的参数,在关联度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X^(1)1(k+1)=「2.1+1.27X^(1)2(k+1)」e^0.06k和X^(1)1(k+1)=「26+5.8X^(1)2(k+1)」e^0.14k两个灰色系统模型,前者以第一主害期种群壮龄比作为影响因子预测当年第二主害期种群密度预测下年第  相似文献   

4.
2016年和2017年9月,在内蒙古呼伦贝尔草甸草原东北鼢鼠(Myospalax psilurus)栖息地设连续放牧区(CG)、按月轮牧区(MG)、季节轮牧区(QG)、过度放牧区(OG)和禁牧区(CK)共5个不同放牧强度样区,对植被性状和东北鼢鼠新土丘数量及其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放牧降低了物种的多样性,草丛高度、株丛数、生物量和盖度在季节轮牧区均最大。2)东北鼢鼠新土丘数量在不同放牧强度样区存在极显著差异(F=7.80,P0.000 1),放牧区土丘密度依次表现为MGQGCKCGOG。3)鼢鼠新土丘数量与植物株丛数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与生物量和Shannon-Wiener指数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与草丛高度和盖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这些结果说明不同放牧方式下,草甸草原植被性状和鼢鼠新土丘数量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季节轮牧区可以在控制东北鼢鼠土丘密度的同时,维持植物性状的最优化和较高的生产力。因此,本研究认为在呼伦贝尔草甸草原区应采用季节轮牧的方式。  相似文献   

5.
根据中华鼢鼠的尾长、后足长、体重和体长,研究划分出幼鼠组、亚成体组、成体Ⅰ组、成体Ⅱ组、老体鼠组,中华鼢鼠老体仅占20%,成体约占40%,亚成体和幼体占40%。  相似文献   

6.
根据中华鼢鼠的尾长、后足长、体重和体长,研究划分出幼鼠组、亚成体组、成体Ⅰ组、成体Ⅱ组、老体鼠组,中华鼢鼠老体仅占20%,成体约占40%,亚成体和幼体占40%。  相似文献   

7.
1991~1992年在泰来县东方红林场对鼢鼠种群季节消长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采用有效基数法对种群数量的预测预报做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高原鼢鼠种群年龄划分及组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用体重指标将四川省若尔盖县高原鼢鼠划分为I、Ⅱ、Ⅲ、Ⅳ、Ⅴ、Ⅵ组。分析了体重与体长等比例同步生长的规律,并作相关显著性测定,结果表明,年龄组的划分是合理的。进一步探讨了各年龄组在不同季节的配置格局,分析了各年龄组变化的基本态势。关于啮齿动物的年龄鉴定,目前常见的方法包括:(1)依据牙齿的生长,臼齿冠的磨损程度及臼齿形态变化;(2)依据头骨形态的变化及量度;(3)依据体重、体长、皮板大小、毛色变化等  相似文献   

9.
采用生命表的形式研究了三化性桑蟥自然种群数量动态规律。通过计算各世代I值和IPC值 ,并进行组分分析证明 ,在自然环境中桑蟥的种群控制指数较低 ,繁殖率、生命率很强。种群增长虽然各世代有所区别 ,但I值都在 11以上 ;第 2代桑蟥的世代周期短 ,增长指数大 ,环境控制能力弱 ,容易蔓延 ,造成第 3代桑蟥迅速增长 ,形成灾害性危害。  相似文献   

10.
高原鼢鼠种群消长与繁殖特性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通过对高原鼢鼠3个具有不同栖息史的种群连续3年的观测,研究了种群数量消长与种群性比、怀胎率、胎仔数、繁殖强度间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高原鼢鼠在某一适生地栖息时间的长短对其种群数量的稳定具有决定性影响,即栖息史越长,种群稳定性越好;种群性比在1.0左右时,表明种群数量呈上升之势,在1.3左右时,种群数量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大于1.5时,种群数量将趋于减少;种群中雄性个体的数量和比例与怀胎率、胎仔数和繁殖强度呈正相关,因而它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种群数量的消长。  相似文献   

11.
高原鼢鼠是青藏高原地区主要的啮齿动物种类之一,了解其种群数量与气象因子的关系对高原鼢鼠种群消长规律及生物多样性的维持具有重要意义。2013-2016年对高原鼢鼠种群密度进行了研究,利用Pearson相关分析以及典范对应分析对高原鼢鼠种群密度以及扰动区草地生物量与7个气象因子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高原鼢鼠种群密度及草地生物量总体呈下降趋势,且高原鼢鼠种群密度与双子叶植物生物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温度和降水量对高原鼢鼠种群数量以及生物量有较大影响,其中年平均气温和年平均最低气温与高原鼢鼠种群密度显著相关(P<0.05),另外,高原鼢鼠种群密度与日照时数关系密切。气象因子主要通过对高原鼢鼠食物的影响而对其产生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三种金龟自然种群生命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1993年和1994年在贵州西部高原草地对金龟自然种群的系统观测,组建了鲜黄锶金龟、金色蚂绢金龟和东方绢金龟的自然种群生命表。3种金龟的世代总存活率次为2.2%,4.6%和3.8%,发育进度相似,且均为1年1代,3龄幼虫是历期最长(228 ̄233d),死亡数最多的阶段。周限增长率(λ)依次为1.0014、1.0004和1.0011(≈1),种群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13.
地下啮齿动物种群生态学研究经常需要对动物个体进行标记,而传统的剪耳、剪趾标记法会造成动物伤害、影响动物行为等,与动物福利相悖。利用PIT标签于2014年秋季在祁连山东段标记高原鼢鼠30只,研究高原鼢鼠种群密度及越冬后体重、体长和尾长变化。结果表明,样地内高原鼢鼠估算种群密度为44只/hm2;越冬后高原鼢鼠平均体重为222.07g,显著高于越冬前平均体重193.74g,平均体长为19.4cm,显著高于越冬前平均体长18cm;雌性与雄性的体重增长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被动式电子标签同时可适用于地下啮齿动物的种群生态学研究,是地下啮齿动物种群生态学研究中的一项新型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植物群落α多样性与草原鼢鼠(Myospalax aspalax)种群密度的关系,本研究于2012-2014年,在内蒙古锡林浩特市白银库伦牧场的天然割草地内定点布设3个平行固定样方(50m×20m),连续3年在野外进行了植物样方与草原鼢鼠土丘数的测定。以单位公顷新土丘个数代表当季草原鼢鼠种群的相对密度,通过Margalef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指数来确定植物群落的α多样性。结果显示,1)草原鼢鼠的活动会对植物群落多样性造成影响,但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2)草原鼢鼠种群数量与植物群落多样性的互作关系中,草原鼢鼠对植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更强。其中,草原鼢鼠种群数量对植物群落的均匀度影响最大,而植物群落的物种丰富度与草原鼢鼠种群密度的相关性最大。  相似文献   

15.
草原兔尾鼠分布特点是以牧草相对茂盛的区域为中心并向四周扩散避开季节河裸地。数量减少时,集中在牧草相对茂盛的区域即乌市—木垒公路以下,草站以上。草原兔尾鼠种群数量动态存在着周期性的季节波动和年际波动。  相似文献   

16.
甘南高寒草原高原鼢鼠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原鼢鼠不仅与家畜争夺优良牧草,降低草原载畜量,而且终年打洞造穴、挖掘草根、推出地表土丘,导致植被盖度降低,地表土裸露,引起草原退化、沙化、荒漠化和水土流失等严重的生态灾难。通过对高原鼢鼠防治技术进行研究和完善,提出了适合甘南高寒草原高原鼢鼠的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7.
为明确高原鼢鼠在时间和空间小尺度上的扩散特征,本研究自2014-2015年在祁连山东段选择3处不同种群密度的高原鼢鼠(Myospalax baileyi)连续分布区,采用标志重捕、无线电追踪以及分子生物学方法,研究高原鼢鼠扩散与种群密度的关系、扩散性别及其扩散时间。结果表明:高原鼢鼠在不同种群密度下均发生扩散,高密度区扩散个体比例相对较高;高原鼢鼠雄性重捕率(5.9%)低于雌性(16.9%),雄性失联率(58.3%)高于雌性(28.0%),并且雌、雄个体平均分配指数分别为1.086±0.385和-1.390±0.786,表明高原鼢鼠存在偏雄性扩散;2015年6-10月高原鼢鼠个体消失率(0.500)高于2014年10月至2015年5月(0.367)以及2015年5-6月的个体消失率(0.286),2015年6-9月高原鼢鼠重捕率从40.0%下降至0%,失联个体比例从52.6%上升至85.7%,表明高原鼢鼠可能在6-9月进行扩散。  相似文献   

18.
组建桑白蚧1年3个世代的自然种群生命表表明,桑白蚧自然种群受天敌和气温的影响最为突出,是影响种群数量变动的主要因子。在四川其天敌以桑白蚧盗瘿蚊和桑白蚧扑虱蚜小蜂数量最多,控制桑白蚧的能力强;气温主要影响1龄若虫存活率,特别是第2代受气温的影响最大,遇高温则大量死亡。影响桑白蚧自然种群数量变动的主要时期为若虫期和成虫期(特别是越冬雌成虫期)。桑白蚧自然种群经过1年3代可增长18.26倍。  相似文献   

19.
高原鼢鼠是青藏高原特有的地下啮齿动物,研究其种群遗传结构对于了解扩散、基因交流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微卫星分子标记技术,分析祁连山东段高寒草甸区小尺度下4个高原鼢鼠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特点。结果表明:1)4个种群有效等位基因(Ne)为83.6,种群平均观测杂合度(Ho)最高为0.32,平均期望杂合度(He)最高为0.50,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40,遗传多态性处于中等水平。2)种群遗传结构推导分析结果为 4 个种群被分成 2 组,MYT(马营滩种群)为一组,XNG(下南泥沟种群)、MYR(马营河东边种群)、MYL(马营河西边种群)为一组。3)试验区高原鼢鼠种群间近交系数(FST)都大于0.05,种群间的基因流值(Nm)都小于1,特殊岛状栖息地限制了高原鼢鼠种群基因流,河流和公路可能对种群内和种群间个体交流有阻碍作用。  相似文献   

20.
鼢鼠是地下生活的重要害鼠之一,它的种群密度调查是一个重点和难点。采用样方捕尽法研究高原鼢鼠种群数量动态发现,2009年高原鼢鼠种群数量比2008年下降30.75%,2010年比2009年增长54.08%,2011年比上年增加4.99%,证明高原鼢鼠存在平衡密度现象,平衡密度值约为30.44只/hm2。4年间种群数量季节变化,2009年比2008年依次下降36.64%(春)、25.83%(夏)和31.94%(秋),2010年比2009年依次增长75.70%(春)、39.44%(夏)、57.05%(秋),2011年比2010年依次增长7.99%(春)、2.51%(夏)和3.61%(秋);上半年种密度均呈增加趋势,增幅在30.88%(2011)~73.27%(2009)之间;下半年均呈减少趋势,减幅在12.0%(2011)~24.03%(2009)之间,约为上半年增幅的1/3,说明春季是种群密度季节消长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