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太子参,又名孩儿参,为石竹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块根入药,为常用滋补强壮药。有益气、健脾、生津之功效,用于脾虚体倦、食欲不振、心悸口干、肺虚咳嗽、自汗等。太子参是文成县种植的主要中药材品种之一,每年种植面积约138.6hm^2,平均产量146kg/667m^2,产值3650元/667m^2,扣除种子、肥料、农药等成本1267元/667m^2,净收入2383元/667m^2,  相似文献   

2.
太子参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子参别名孩儿参、童参。为石竹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干燥块根入药,素有人参之子之称。有益气生津和补益脾胃功能,用于脾虚体虚、食欲不振、病后虚弱、自汗口渴、肺燥干咳等症,是健胃消食片等中成药的主要原料。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太子参的用量不断增加,太子参已成为  相似文献   

3.
太子参别名孩儿参、童参,为石竹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干燥块根入药,味甘、苦,性平,有益气生津和补益脾胃功能,用于脾虚体倦、食欲不振、病后虚弱、自汗口渴、肺燥干咳等症,是健胃消食片等中成药的主要原料,素有“人参之子”之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太子参的用量不断增加,但因许多药农不能掌握栽培技术而难以扩大再生产。为促进太子参生产水平的提高,现将太子参栽培与初加工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太子参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晓梅 《农技服务》2013,30(2):129-130
总结了太子参高产栽培技术,对指导剑河县大面积种植太子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章文 《福建农业》2012,(3):38-38
2010年,楮坪乡种植太子参面积3200亩,表现抗病、耐旱、产量高,平均每亩产量140公斤,产值12000元。目前,已在全乡大面积种植,是增加农民收入的一条主要途径。一、栽培环境太子参喜温和湿润气候,不耐高温强光曝晒,30℃以上长势较差,烈日直射易枯死。  相似文献   

6.
刘群 《现代农业》2009,(12):15-15
太子参为石竹科孩儿参属植物,又名童参、孩儿参、四叶参、四叶菜等,以块根入药。有补气健脾、生津润肺、养阴益血等功效,主治脾虚体倦、病后虚弱、气阴不足、自汗口渴、肺燥干咳等症。  相似文献   

7.
太子参属石竹科植物,属喜冷凉气候不耐高温特性。栽培上做好种苗要求、栽种、病虫害防治、太子参采收加工、太子参原地留种技术。  相似文献   

8.
9.
姚厚军  戴军  韩邦兴  陈乃富  黄静 《安徽农业科学》2013,(36):13837-13837,13899
脱毒太子参原种与太子参传统品种相比具有显著特征,体量小,根系发达,生长快,基本不携带病毒,病害轻,参体杂乱分布在培养基中,须洗参、分级种植.其种植方式与传统太子参栽培有所不同.对脱毒太子参原种规范化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0.
一、太子参的生长特性太子参是越年生植物,宿根性草本植物。具有15℃以下低温发芽特性,属秋季栽种,冬季生根,春季先开花,后长苗。较适宜温和、凉爽、湿润的气候,生长于500—800米海拔之间的低山地带,怕高温和阳光暴晒,一般年平均温度在10—20℃最适宜太子参的生长,气温超过30℃,植株生长停滞。二、栽培技术1.品种。目前,本区太子参栽培品种主要有2个:①柘参1号。叶片卵形,全缘,无波状;雄蕊数2枚或10枚;种根芽白色;块根纺锤形,淡黄色,较大;适合在海拨600米以上砂质壤土或新开垦地种植。该品种中感  相似文献   

11.
太子参的组织培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太子参茎尖、茎段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试验,结果表明:茎尖在含有0.5~1.0mg/L 6-BA 0.1mg/L NAA 3%白糖 0.4%琼脂的MS培养基中芽的诱导率高达100%,茎尖的诱导分化能力较茎段强;适宜的增殖培养基为MS 1.0mg/L 6-BA 0.1mg/L NAA 3%白糖 0.4%琼脂,且不定芽经30d培养,增殖系数达10。在增殖培养中同时分化出根系,可免去根的诱导环节,简化快繁程序;适宜试管苗移栽基质为河沙:珍珠岩=2:1,移栽成活率达98%。  相似文献   

12.
太子参生长点离体培养与快速繁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太子参0.2~0.5 mm大小的生长点进行离体培养获得了再生植株,通过正交试验和单因子试验,确定了茎尖诱导成芽初代培养基为MS+6-BA 2 mg·L-1+NAA 0.2 mg·L-1+GA3 0.1~0.2 mg·L-1+蔗糖30g·L-1;适于愈伤组织及不定芽增殖的继代培养基为MS+6-BA 1.5 mg·L-1+NAA 0.01 mg·L-1+蔗糖30g·L-1;再生植株的快速繁殖可通过愈伤组织不断分化不定芽和单茎节切段繁殖2种途径进行;单茎节切段快繁培养基为MS基本培养基;适于试管微形参形成的培养基为MS+蔗糖60 g·L-1,pH 6.0,最适培养条件为20℃,光照16 h·d-1;生根培养基为MS+蔗糖30 g·L-1.在气温15~20℃、空气相对湿度90%条件下,试管苗定植于细沙土中的成活率达98.6%;太子参茎尖组培苗田间花叶病发病率比普通苗低94.75%.  相似文献   

13.
野生太子参的生态适宜分布区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野生太子参资源开发保护和合理利用提供依据,对野生太子参生态适宜分布区域和最优生境进行了区划研究。结果表明:野生太子参最适宜区面积达33.04万km2,主要分布在辽宁南部,山东中、南部,河南、湖北、安徽接壤处,安徽、江苏、浙江3省接壤处。同时筛选到年均降水量、最冷季平均温、最湿季平均温、最湿月降水量和土壤类型等5个因子对野生太子参的生长分布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4.
优良太子参新品系金参1号特征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太子参品种比较试验表明:金参1号长势强健,抗性强,倒苗迟,产量高且质量优,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药用植物太子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介绍了太子参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功效特点及在化妆品、保健营养中应用的研究进展及生产现状,并指出太子参生产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相似文献   

16.
太子参中芜菁花叶病毒的RT-PCR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并应用太子参中芜菁花叶病毒的检测技术。采用RT-PCR技术,设计特定引物从太子参病株中的不同部位扩增特定片段,且进行序列分析和比对。序列比对结果表明,扩增得到的片段为芜菁花叶病毒外壳蛋白基因序列片段,本研究建立了一种简便可靠太子参中芜菁花叶病毒的检测方法,并且从太子参根、茎、叶和花中均检测到病毒目标序列。  相似文献   

17.
为了改变太子参不容乐观的生产现状,从繁殖和栽培2个方面综述了太子参近年来的研究概况。建议建立太子参优质种苗的规模化生产体系,从种子繁殖、品种复壮、脱毒培养、微块根培养、新品种培育等方面改善繁殖现状,从土壤养分、微生物群落、自毒作用等方面改善栽培现状,以满足规模化生产的需求,同时为太子参的繁殖和栽培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贵州枇杷有害生物种类及防治用药,于2012-2014年对贵州省余庆县、施秉县、开阳县和荔波县枇杷有害生物种类及防治用药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贵州省枇杷园发生病害种类共20种,侵染性病害14种,非侵染性病害5种,低等寄生植物1种;害虫种类6目21科35种,同翅目4科12种,鞘翅目4科7种,半翅目3科3种,鳞翅目8科10种,双翅目2科2种,害螨1科4种;杂草28科102种。防治用药共49种,杀虫剂有18种,杀菌剂22种,除草剂9种。  相似文献   

19.
太子参不同组培苗农艺性状及产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太子参茎尖组培苗、茎段组培苗、实生苗、种根苗等4种组堵脱毒种苗的大田生长速度、根数、根长和参根产量性状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茎尖苗的生长速度、根数、根长和参根产量均显著优于种根苗,且单株产量比种根苗高102.7%.此外,研究了行株距对太子参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太子参组培苗不同行株距处理组合间的产量差异显著,其中行距15 cm、株距12 cm组合的太子参产量最高,可作为太子参组培苗的最佳种植规格.  相似文献   

20.
施肥对太子参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进行连续 3年品比试验,探讨施肥对不同太子参品种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太子参品种间低水平追肥增产与高水平追肥减产的特性差别不大;太子参不耐肥,应以基肥、有机肥为主,在生长过程中,追施少量N、K复合肥,有利于植株生长及产量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