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遮光对紫叶加拿大紫荆光合速率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遮光30%、60%、80%和全光照处理(CK)对紫叶加拿大紫荆(Cercis canadensis‘Forest Pansy’)叶面积、叶片色素含量、净光合速率以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遮光度增加,叶片色素含量增加,叶绿素a/b减小;叶片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下降,Pn、Tr日变化均呈单峰曲线;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和Fv/Fo随着遮光程度的增加而降低。说明紫叶加拿大紫荆有一定的耐荫性。  相似文献   

2.
4种含笑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特性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深山含笑、阔瓣含笑、金叶含笑和峨眉含笑幼树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在不同季节的日变化及其与光照(PAR)、气温(Ta)和大气相对湿度(RH)的相关性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4种含笑幼树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在春季日变化小,各个时刻的测定值均大于0.75,荧光参数Fv/Fm在春季与其PAR、Ta和RH均无显著相关性。4种含笑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在夏季的日变化均呈先降后升的趋势,最低值(0.75)出现在12:00~14:00之间。深山含笑和阔瓣含笑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与夏季的Ta和RH均分别呈显著负相关和显著正相关,但金叶含笑夏季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与PAR和Ta呈显著负相关。从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的日变化趋势和测定值看,深山含笑、阔瓣含笑和金叶含笑的光合机构在夏季12:00~14:00均受到可逆性胁迫影响。峨眉含笑夏季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与Ta和RH分别呈极显著负相关和极显著正相关,且Fv/Fm的测定值在一天中各个时刻均低于0.75,表明其光合机构在夏季受到不可逆性胁迫影响。峨眉含笑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在秋季日变化呈先降后升的趋势,最低值(0.72)出现在14:00,且与RH呈显著正相关,其它3种含笑的Fv/Fm在秋季的日变化小,各个时刻的测定值均在0.75以上,且与其PAR、Ta和RH无显著相关性。4种含笑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在冬季的日变化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且均与Ta呈显著正相关。从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的日变化趋势和测定值看,4种含笑的光合机构在冬季只受到了可逆性胁迫影响。  相似文献   

3.
遮光对花叶细辛光合特性和荧光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探讨了在遮光度为 4 3 %、70 %、95 %的 3种遮光处理条件下 ,花叶细辛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及比值、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光 -光响应曲线、叶绿素a荧光参数Fv/Fm和Fv/Fo的变化。结果表明 :随遮光度增加 ,叶绿素a +b和叶绿素b含量增加 ,叶绿素a/b降低 ;绝对光能利用效率增加 ;最大净光合速率、光补偿点、光饱和点、暗呼吸速率降低。 4 3 %和 70 %遮光处理条件下 ,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型 ,而 95 %遮光处理条件下呈“单峰”型 ;叶绿素a荧光参数Fv/Fm和Fv/Fo值在 4 3 %和 70 %遮光处理条件下差异不显著 ,而在 95 %遮光处理条件下却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4.
对大叶冬青叶片主要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季节日变化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所测定的几个叶绿素荧光参数在春季和秋季的日变幅小。Fm、Fm′、Fv、Fv/Fm、Fm/F0、Fv/F0在夏季8:00~18:00呈现明显先降后升的规律,其最低值出现在14:00左右,而NPQ则呈现先升后降的规律,其最高值出现在12:00左右。Fm、Fm′、Fv、Fv/Fm、Fm/F0、Fv/F0在冬季一天中的变化呈先升后降的单峰曲线,其最高值出现在14:00左右,而NPQ在一天中的变化情况则正好相反,其最低值出现在14:00左右。冬夏季节的Fv/Fm、Fm/F0和Fv/F0显著低于春秋季节,表明大叶冬青冬夏季节叶片PSⅡ反应中心电子传递效率和潜在活性显著低于春秋季节。NPQ参数在冬季和夏季显著高于春秋季节,表明大叶冬青在冬季和夏季吸收的光能有更大比例用于耗散而保护自身的光合机构。相关分析表明,NPQ在春、夏和秋季与其大气相对湿度呈显著负相关,与气温和光照呈显著正相关,而在冬季则与其气温呈显著负相关。夏季的Fm/F0、Fv/F0、Fv/Fm与其气温和光照呈显著负相关,而与大气相对湿度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为进一步探讨盆栽模式对树木幼苗光合的影响,以皂荚幼苗为材料,对田间与盆栽2种栽培模式下光合和荧光参数日变化展开了研究。光合日进程研究表明:盆栽皂荚Pn最大值出现在6:00,为5.8μmol/(m2.s),此时Pn、Tr和WUE高于田间,而Rs和Ci低于田间;而田间皂荚Pn最大值出现在10:00,为10.6μmol/(m2.s),此时Pn、Tr和WUE高于盆栽,而Rs和Ci低于盆栽。叶绿素a荧光日进程研究表明:盆栽皂荚Fo、Fm、Fv和Fv/Fm在午前没有降低;而16:00以后,除Fo外,Fm、Fv和Fv/Fm均明显降低,分别降低了23.1%~24.4%、23.1%~36.9%和16.6%~23.1%。说明盆栽模式改变了皂荚光合各参数日变化模式,而且午后盆内供水不足使皂荚叶片光合器官受到伤害。  相似文献   

6.
以盆栽芒萁Dicranopteris dichotoma为研究对象,通过人工遮阳及设置不同p H值的模拟酸雨复合处理的方式,探讨4种光环境(全光,遮光30%,遮光50%,遮光80%)和4种酸液(p H 3.0,p H 4.0,p H 5.6,p H 7.0)下芒萁色素质量分数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差异。结果表明:1p H 4.0和p H 5.6处理提高了芒萁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Yield),PSⅡ光化学效率(Fv/Fm),PSⅡ潜在活性(Fv/Fo)以及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a+b)和类胡萝卜素的质量分数,p H 3.0处理降低了荧光参数和色素质量分数。2随着遮光程度的增加,芒萁荧光参数Yield,Fv/Fm和Fv/Fo值增大,Yield在80%和30%遮光处理间均有显著差异(P0.05),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a+b)和类胡萝卜素的质量分数亦呈现显著性增大趋势(P0.05)。同时光照强度对芒萁色素质量分数和荧光参数的影响大于酸雨胁迫,且无显著性交互作用。因此,在3种遮光处理下,p H 5.6和p H 4.0的酸液对芒萁叶绿素质量分数及荧光参数有促进作用;而在同一酸液处理下,随遮光程度增加芒萁叶绿素质量分数及荧光参数值趋于增大。  相似文献   

7.
遮阴对红叶樱花光合速率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一年生红叶樱花嫁接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了24%、50%、85%遮阴处理和全光照处理对红叶樱花叶片色素含量、净光合速率以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遮光率的增高,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含量增加,叶绿素a/b减小;类胡萝卜素含量变化不大;花色苷含量减少。叶片净光合速率(Pn)、初始荧光(Fo)、最大荧光(Fm)、可变荧光(Fv)、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PSⅡ潜在活性(Fv/Fo)和光化学猝灭系数(qP)增加,但非光化学猝灭系数(q N)降低。全光照条件下,Pn日变化呈双峰曲线,而24%、50%、85%遮阴条件下呈单峰曲线。红叶樱花作为园林观叶植物,遮阴降低了其花色苷的含量,因此在造景搭配时应尽量避免遮阴。  相似文献   

8.
华东楠叶绿素的荧光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不同季节华东楠叶片主要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日变化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华东楠叶绿素荧光参数在春季和秋季的日变化幅度较小.夏季8:00-18:00,F0、Fm、F'm、Fv、Fv/Fm、Fm/F0、Fv/F0呈现先降后升的规律,12:00左右出现最低值,而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则呈现先升后降的规律,最高值出现在14:0...  相似文献   

9.
宁夏春小麦抗盐生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四个春小麦品种在0.6%NaCl胁迫下的光合速率(Pn)、叶绿素荧光(Fv/Fm)和根/冠值三项生理指标及产量性状的变化。结果表明:盐胁迫下小麦品种光合速率(Pn)、叶绿素荧光(Fv/Fm)和对照相比均降低,而根/冠值均增大,并且各生理指标的变化幅度随春小麦品种的不同而有较大差异。研究还表明,这三项生理性状间存在显著相关性,生理性状和株高呈显著负相关,Pn、根/冠和产量性状呈正相关,而Fv/Fm与产量性状间相关性不强。  相似文献   

10.
以移栽后45 d的海南槟榔苗为材料,通过遮光处理使棚内光照强度为自然光的40%和20%,并以完全自然光照为对照,研究了槟榔苗期的叶绿素含量及叶绿素荧光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遮光处理使槟榔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明显增加,并使荧光参数Fo、Fm、Fv、Fv/F0、Fv/Fm、qP等提高及qN、NPQ降低,其中以40%光照处理的效果最明显,说明热带地区种植槟榔,苗期全光照可能使叶片光合作用受到抑制,需要进行遮光处理且以保持40%自然光照较适宜.  相似文献   

11.
毛乌素沙地2种蒿属植物光合作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LI-6400光合仪和PAM-2100荧光仪测定了油蒿(Artemisia ordosica)和籽蒿(A.sphaerocephala)的气体交换及叶绿素荧光参数日变化规律,探讨了2种蒿属植物光合作用对沙地强光环境的适应机制。结果表明:2种蒿属植物净光合速率(P_n)均出现"午休"现象,根据Pn、气孔导度(G_s)、胞间CO_2摩尔分数(C_i)、气孔限制值(L_s)的变化方向,推测油蒿叶片午间光合下调主要是由非气孔因素引起的,籽蒿则主要是由气孔因素引起的;2种蒿属植物午间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均显著降低,说明2种蒿属植物可能受到光抑制;随着午间实际光化学效率(Φ_Ⅱ)的下降,2种蒿属植物调节性能量耗散量子产量(Φ_(N,P,Q)和Φ_(N,O))均上升,暗示调节性热耗散可能是其光保护途径之一。从而说明蒿属植物光合作用对午间环境的适应机制存在种间差异。  相似文献   

12.
田间大豆及盆栽大豆光合日变化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田间大豆及盆栽大豆光合速率与气孔导度等生理指标的日变化情况,并分析了土壤温度和土壤含水量的日变化对光合日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田间大豆及盆栽大豆的光合都能产生午休,但田间大豆午休程度要比盆栽大豆轻得多。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盆栽大豆根系紧靠盆壁生长,一天中土壤水分大幅度下降及中午时过高的土温严重影响大豆根系对水分的吸收及其它的生理活动。该实验结果还表明,一天中土壤水分大幅度下降及土温过高可以加重大豆的光合午休,但不是造成午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不同天气条件下田间大豆光合作用日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田间大豆叶片光合速率的日变化进程和光合午休的有无、轻重,在不同天气条件下表现不同,并无固定模式。高湿的晴天,没有光合午休,气孔因素和叶肉因素对光合的限制都很小;高湿适温的多云天气,光合速率主要受光强制约,光强高时,光合速率受气孔因素限制,光强低时,受叶肉因素限制;低湿高温的晴天,常有午休出现,光合速率的中午降低,主要是气孔因素限制的结果,有时也出现叶肉因素限制。诱发气孔限制的生理生态因子,首先是空气相对湿度(RH)和叶片、大气间水汽压差(VPD),其次是叶温(LT)和叶片相对含水量(RWC)。  相似文献   

14.
用LCA4型便携式光合测定仪,测定青钱柳的光合速率(Pn)、胞间CO2浓度(Ci)、暗呼吸速率(Rd)、气孔阻力(rs)等的日进程,并结合其环境因子分析影响青钱柳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青钱柳光合速率日进程是双峰曲线,有明显的“午休”现象。经分析“午休”的原因主要是非气孔因素,影响青钱柳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温度和大气CO2浓度。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农牧交错带油葵旺盛生长季光合作用日变化特征和光合"午休"原因,使用光合作用测量系统(LI-6400XT)于内蒙古武川试验站(2013年7月24日—7月28日)测定了晴天条件下油葵光合特性。结果表明:油葵光合速率日变化呈现典型的双峰曲线,具有明显的"午休"现象,且上午的峰值显著高于下午的峰值,观测期间平均高出11%。对油葵光合速率有显著影响的气象因子是光强和温度。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的日变化规律相似,也呈现双峰曲线,并且两者的峰值要早于光合速率的峰值。对气孔导度有显著影响的气象因子是光强和饱和水汽压差,对蒸腾速率有显著影响的气象因子是光强、饱和水汽压差和温度。油葵叶片的水分利用效率最高值出现在11:00,最高值为2.71g/kg。观测期间,在油葵光合速率下降的阶段均表现为胞间CO2浓度增加,气孔限制值下降。因此,造成该地区油葵光合"午休"的主要因素是非气孔因素。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决川赤芍出苗难和育苗年限长的难题,满足市场对川赤芍种苗的需求,通过多年试验示范,从选地选茬、整地施肥、采种、选种、种子处理、播种、苗期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挖、分级、贮藏等方面研究总结出了川赤芍夏末秋初标准化快速育苗技术。  相似文献   

17.
乌药光合特性日进程与其环境因子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LCA-4型便携式光合测定仪,在自然条件下,于8月上旬的晴朗天气对乌药(Lindera aggregata)叶片光合作用日进程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全光照环境下乌药叶片的净光合速率的日进程曲线呈双峰型,在午间出现明显的"午休"现象。胞间CO2浓度的日进程基本与净光合速率相反,中午胞间CO2浓度增高,表明净光合速率午间降低主要受非气孔限制因素的影响。暗呼吸速率日进程呈单峰曲线,中午最高。用逐步多元回归方法得到净光合速率日变化的最优化方程为:Y=118.098 4+0.012 2X1-0.767 0X3-3.231 3X4(复相关系数R=0.987 3,F=38.488 7,显著水平P=0.006 8,剩余标准差S=0.689 7)。偏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表明,光合有效辐射、空气相对湿度和气温与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有着极显著或显著的相关关系,是影响乌药光合速率主要的环境因子,影响大小的顺序为:气温>光合有效辐射>空气相对湿度。  相似文献   

18.
胭脂红与费菜光合特性及荧光参数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两种地被景天科植物———费菜、胭脂红的光合特性,利用CI-301光合测定系统、OS 5-FL便携式荧光测定系统分别测定了这两种植物的光合日变化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日变化,结果表明:胭脂红与费菜在光强为0μmol/(m2.s)时都能吸收CO2,中午叶片的蒸腾速率很低,光合速率也较低。叶片的光响应曲线表明两种植物均有强光抑制现象。光化学效率(Fv/Fm)随着光强上升而下降,到12:00左右降到最低值,之后又随光强的减弱逐渐回升。  相似文献   

19.
四种草莓光合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运用英国PP-SYSTEM公司制造的CIRAS-1型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在大田生长条件下对草莓单叶光合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草莓单叶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日变化曲线呈双峰型且同步消长,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品种间光合“午休”出现时间、最大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有明显差异,气孔因素不是草莓光合午休的主要调节因子。光合速率与叶绿素含量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高温胁迫对植物光合作用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方法]以不同耐热性的2种水稻品种为材料,303、54、04、5℃温度下处理2 h后于25℃恢复3、6 d,分别在第03、6、天进行光合指标和叶绿素荧光的测定。[结果]高温胁迫导致2种水稻的净光合速率(Pn)的下降。相同温度胁迫下,热敏感品种中优9801号光合速率下降的幅度大于Ⅱ优7号。Ⅱ优7号净光合速率的下降是可逆的,而中优9801号净光合的下降是不可逆的;在30~35℃高温下引起Ⅱ优7号Pn下降的主要因素为气孔因素;当温度达到40℃以上时,Ⅱ优7号Pn的下降主要依赖非气孔因素。非气孔因素是导致高温下中优9801号Pn下降的主要因素;在高温下能够迅速通过降低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从而减少水分丢失可能是Ⅱ优7号较中优9801号耐热的原因之一;高温引起热敏感品种中优9801号F0升高,Pn、Fv/Fm、qP、ETR显著下降,表明其PSⅡ反应中心遭到破坏或可逆失活,从而导致电子传递受阻,光化学效率降低,这是造成其光合速率下降的非气孔因素之一。[结论]在同样的高温胁迫下,耐热品种Ⅱ优7号的荧光参数F0升高以及Pn、Fv/Fm、qP、ETR下降的幅度均明显小于中优9801号,并且在高温结束后6天可完全恢复到对照水平。PSⅡ较强的稳定性及自我修复能力是Ⅱ优7号耐热性较强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