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贵州凤尾藓科植物的垂直分布与生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2个樟科树种养分积累及利用效率对镉(Cd)污染的响应特征,探讨2个树种在重金属Cd胁迫条件下维持养分平衡能力的差异及对镉污染土壤的适应能力。【方法】以长江流域的典型樟科树种香樟和油樟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Cd污染处理(0.12,2.5和5mg/kg,对应处理编号分别为对照、T1和T2)对2个树种各器官中N、P、K含量和积累量、分配模式、化学计量比以及养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相比,Cd污染条件下香樟N、P、K含量与积累量等指标大多没有显著变化,而油樟的这些指标常常在胁迫条件下显著下降。Cd污染并未影响N、P、K在香樟各器官中的分配比例,但T2条件下油樟N、P、K向叶片的分配比例均显著增加。各种Cd处理条件下2个树种的N/P均小于14,Cd污染引起2个树种茎中的N/P和粗根中P/K变化显著。与对照相比,T1和T2处理下香樟的N、P、K利用效率未发生显著变化,而油樟的N、P、K利用效率提高。【结论】在Cd污染条件下,与香樟相比,油樟在维持N、P、K吸收与分配及维系养分平衡等方面对重金属Cd胁迫更为敏感,受到的负面影响较大;在Cd污染区域,更适合栽培香樟用以修复土壤环境。  相似文献   

3.
湖南410种植物叶Vc含量及分布规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4.
陕西豆科固氮植物资源调查及生态分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陕西豆科固氮植物资源的调查。共采得豆科植物45属100种,除个体别种外均有根瘤。属内种间豆科植物根瘤的形状,颜色、大小、着生部位相似,从属间植物根瘤特性差异明显,根瘤的形成和固氮活性与土壤条件和寄主特性密切相关。根据寄主植物生长习性、地理布和利用状况,陕西豆科植物根瘤菌的生态分布可分为干旱区、草地区、耕地区、山地灌丛区、木一栽培区等5个生态分布区。  相似文献   

5.
不同生态类型玉米光分布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4 ̄1995年在沈阳农业大学校内试验地研究了紧凑型和平展型两个类型玉米品种的生长发育规律。不同密度、肥力条件下玉米冠层内的光分布、光截获、光合速率、气孔阻力的变化规律,不同密度、肥力条件下,冠层内透光率和冠层高度呈指数变化,回归方程通式为y=Kexp(bx)。随着叶面积指数的加大,冠层内随叶层的加深光照强度降低,群体光合速率随密度增大而减少,气孔阻力随密度增大而加大。  相似文献   

6.
陈自然 《安徽农业科学》2012,(31):15312-15313,15367
云南轿子山自然保护区有丰富的樟科植物资源,目前已知6属,17种1变种,分别占云南所有樟科植物属27.3%和总种数的9%。重点介绍了应用价值较高的12种樟科植物,它们分别是:云南樟、川桂、香叶树、黑壳楠、菱叶钓樟、山鸡椒、木姜子、红叶木姜子、滇润楠、新樟和白楠。最后提出了对樟科野生植物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和保护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8.
采用气相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绘制芳樟醇浓度与峰面积的标准曲线方程,确定水蒸气蒸馏过程中芳樟精油的释放规律;并结合石蜡制片技术观察芳樟叶片油细胞蒸馏前后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精油释放量先升高后降低,在10~15 min内精油释放量最大,随后开始迅速降低,芳樟精油在前30 min出油率高,占总出油量的95%。对芳樟叶片的切片分析结果显示,芳樟叶片油细胞主要分布于主叶脉的皮层和中柱。其中叶片中部主叶脉的油细胞含量最多,其次是基部主叶脉,尖部主叶脉最少。油细胞中精油的主要释放时间与精油释放曲线相对应。在精油释放过程中,各个组织中的油细胞基本同时释放精油,没有特定的释放顺序。  相似文献   

9.
香港润楠属植物叶表皮形态及分类学意义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了11种香港润楠属(Machilus Nees)植物叶表皮。在香港润楠属植物中,大多数种类的叶表皮均具有单细胞表皮毛,其气孔复合体均为平列型,保卫细胞两侧或一侧有1个副卫细胞;叶上表皮细胞的形态有较大的差异,主要有3种类型:垂周面平直、浅波状和深波状。叶表皮角质突起饰物的形态也有差异,根据表皮角质突起物的形态可划分出有2种类型。这些表皮特征有助于识别一些在外部形态较相近种类。  相似文献   

10.
桉树人工林地土壤微生物类群的生态分布规律   总被引:30,自引:3,他引:27  
《中南林学院学报》2000,20(3):24-28
  相似文献   

11.
植物精油对云南松纵坑切梢小蠹的驱避活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得到的薄荷、青蒿、紫苏、蓝桉、香樟、柑橘、藿香和石菖蒲8种植物精油对云南松纵坑切梢小蠢成虫的驱避活性,室内生物测定结果表明,薄荷油对云南松纵坑切梢小蠢成虫的驱避活性最强,其l0倍、40倍和160倍丙酮稀释液对云南松纵坑切梢小蠢成虫的驱避率分别为100%,100%和96.55%;持效期最长,其40倍液处理松梢后24h,48h和72h的驱避率分别为100%,95.51%和84.13%。  相似文献   

12.
13.
植物精油对谷蠹成虫熏蒸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在160μL/L的剂量下,测试红桔油、红河橙油、柠檬叶油、黄樟油、山苍子油、蓝桉叶油、大叶留兰香油、松节油及互叶百千层油等9种植物精油对谷蠹Rhyzopertha dominica F.成虫的熏蒸活性,结果表明蓝桉叶油、柠檬叶油、互叶百千层油及红桔油等4种植物精油效果较好,24h熏蒸处理时间谷蠹成虫的校正死亡率均在50%以上;而蓝桉叶的效果则明显高于其他几种精油,校正死亡率达到96.67%,36h以后校正死亡率达到100%。60h时,蓝桉叶油、红桔油、互叶百千层油对试虫的熏蒸校正死亡率达到100%。蓝桉叶油对谷蠹成虫的熏蒸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当熏蒸处理24h,36h,48h,60h及72h时,其LC50值分别为35.91μL/L,31.05μL/L,23.81μL/L,19.74μL/L及14.22μL/L。  相似文献   

14.
精油防治仓库害虫的实仓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4种精油对4种仓库害虫进行了模拟实仓防治试验.结果发现,0.2%(W/W)肉桂油拌种对小麦的保护效果可维持8个月以上.以0.45mg/cm~2的剂量处理麻袋,齿叶黄皮和八角茴香精油处理能保持小麦4个月无虫,肉桂油可保持8个月无虫.实仓试验中发现,15ppm马拉硫磷加15ppm肉桂油混用处理.虫口减退率达100%.30ppm马拉硫磷和30ppm肉桂油处理的虫口减退率分别为89.8%和98.5%.  相似文献   

15.
沉水樟叶精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水蒸汽蒸馏而获得的沉水樟(Cinnamomum micranthum Hay)叶油,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分离分析,确定了廿九个组分,包括烷烃4个组分(9.9%)、烯烃3个组分(0.97%)、脂肪族醇5个组分(7.96%)、脂肪族醛 5个组分(24.72%)、脂肪族酮1个组分(1.53%)、脂肪族酸3个组分(30.35%)、酯类6个组分(3.34%)及萜类2个组分(0.76%)。沉水樟叶油的主要成分系癸酸(15.87%)、十二酸(14.26%)、癸醛(13.84%)及壬醛(8.28%)。  相似文献   

16.
刨花楠叶精油化学成分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于刨花楠(Machilus pauhoi Kanchira)叶油的化学成分,至今尚未见报导。由水蒸汽蒸馏而得的油,经气相色谱——质谱法分离分析,检出59个组分,即萜类及其氧化物28个组分、脂肪族化合物19个组分、薁化物6个组分,氢化萘4个组分及芳香族化合物2个组分。本种油的主要成分是C_3—C_(12)的醛,含量28.48%。本实验为开发天然香料品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40年来我国粮食产量历史演变特征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探讨40年来我国粮食生产的波动特征。对粮食产量的预测预报以及逐年稳定增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全国和部分省(区)单产序列的分析表明: 1. 近40年来,我国粮食单产的增产年多于减产年,增产持续时间和增产幅度亦均大于减产年; 2. 各省(区)的增减产年频数呈准正态分布,其累积频率曲线可分为稳定、不稳定和中间型三类; 3. 增向转移概率大于减向转移概率,尤以减转增的概率为最大,减转减最小; 4. 40年来我国粮食生产的发展经历了低产缓慢发展—波动发展—高速增长不稳定发展的3个阶段; 5. 增减产年的历史演变具有较明显的准4年及其倍数周期的波动特征,各地主要波动周期的变化说明了粮食生产稳定性在地区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18.
野香橼果皮油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野香橼果皮中所含精油的提取方法以及用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仪分析了其中34种成分,并与叶油成分作了对比,提出了开发利用果皮油作为香料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在由42个种源组成的全分布区种源试验中,测定了后代在发芽、物候、生长、形态和抗寒性等方面的21个特征,并据此阐明了油松地理变异的基本特点:(1)地理变异很显著,很普遍;(2)非连续性变异即生态型变异占突出位置,也存在着随机变异;(3)各种变异特征与地理气候因素的相关关系比较复杂。  相似文献   

20.
某些香辛料精油抑制N—二甲基亚硝胺体外合成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模拟在胃液条件下,8种香辛料精油对N-二甲基亚硝胺(NDMA)体外合成的阻断作用。结果表明,除丁香外,其余7种香辛油都有不同程度阻断ND-MA合成的作用。其中,韭菜籽、芫荽籽、姜和小茴香的阻断效果明显优于等剂量的抗坏血酸。7种香辛油均有消除亚硝酸钠的作用,但其消除作用小于等剂量的VitC液。这表明香辛料精油中的有效成分能消除反应液中的亚硝酸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