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采用PCR 和RT-PCR 技术, 从甘蓝基因组和柱头总RNA 中扩增获得了719 bp 的硫氧还蛋白(THL1) 的全长基因序列和430 bp 的cDNA 序列。序列分析首次表明, 克隆的THL1 基因全序列有两个内含子, cDNA 序列编码117 个氨基酸。  相似文献   

2.
甘蓝中硫氧还蛋白编码基因THL1的分子特性及表达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PCR和RT2PCR技术, 以‘E1’甘蓝基因组DNA和柱头cDNA为模板对THL1基因进行扩增克隆, 得到的片段长度分别为732 bp和455 bp。序列分析表明, 克隆的DNA和cDNA序列与甘蓝‘西园四号’THL1的DNA和cDNA同源性分别为97.9%和98.3%, 两条序列内含子的大小不同; 同时, 前者第2内含子不符合典型的GT2AG规则: 即第2个内含子3′端碱基为AT。将THL1基因cDNA序列定向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43.1a ( + ) , 构建融合表达质粒pET43.1a ( + ) -THL1, 在大肠杆菌BL21中表达出分子量为74kD的融合蛋白, 经胰岛素检测, THL1有氧化还原活性, 表明THL1在大肠杆菌中得到了正确表达。  相似文献   

3.
张燕  侯坤兰 《长江蔬菜》2015,(20):65-69
采用 Trizol 试剂法从榨菜叶中提取 RNA,采用 RT-PCR 技术扩增得到硫苷酶基因保守序列,利用 DNAman7生物信息分析软件对测得的保守序列与菜心硫苷酶基因保守序列进行比对,翻译核苷酸和蛋白质序列与芸薹属油菜、菜心、甘蓝、芥菜等序列进行相应的比对。结果表明,采用 Trizol 试剂法能获得320 bp 的基因保守序列;与甘蓝、菜心硫苷酶基因保守序列比对结果的 Identity 为97.12%;与芸薹属油菜、菜心、甘蓝等进行相应的翻译核苷酸和翻译成蛋白质序列比对分析,发现序列的覆盖度与相似度均达到较高的水平。  相似文献   

4.
陈道宗  刘镒  沈文杰  朱博  谭晨 《园艺学报》2022,(6):1301-1312
PAP1/2转录因子是参与形成MBW复合体从而调控花青素合成的主要MYB转录因子。以拟南芥PAP1/2转录因子核酸和蛋白序列比对及Pfam验证,研究白菜、甘蓝和甘蓝型油菜等芸薹属植物中PAP1/2转录因子调控花青素代谢的确切同源拷贝数、进化关系及表达情况:在白菜、甘蓝及甘蓝型油菜中鉴定到的PAP1/2转录因子同源拷贝数分别为3、4和9个;通过进化分析和PAP1/2转录因子同源拷贝所在区段微共线性分析进一步明确了其不同拷贝间的进化关系,厘清了A7和C6染色体上PAP1/2转录因子不同拷贝的相互关系;结合白菜、甘蓝和甘蓝型油菜不同组织转录组测序数据进行表达情况分析,阐明了PAP1/2转录因子同源拷贝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  相似文献   

5.
以甘蓝ZQ启动抽薹的茎尖为材料,分别提取DNA和RNA,以两对引物扩增并序列拼接得到甘蓝LFYZQ基因DNA序列和cDNA完整编码区,长度分别为2 560、1 239 bp,与花椰菜、拟南芥、芥菜和萝卜同源性分别达到91 %、87 %、86 %、87 %。该基因含有3个外显子(452、394、393 bp)和2个内含子(514、807 bp),共编码412个氨基酸,内含子剪接位点均符合经典GT-AG法则。将LFYZQ与网上公布的12种十字花科植物LFY氨基酸序列按分子进化分成两类:甘蓝LFYZQ与花椰菜以及Jonopsidium属植物Jonopsidium acaule这3个分为一类;其余10种植物分为第二大类。LFYZQ蛋白分子量为46 kD,是一个不稳定的疏水蛋白,存在N-十四(烷)酰化位点、蛋白激酶C磷酸化位点、酪蛋白激酶Ⅱ磷酸化位点、酰胺化位点共4种活性位点。  相似文献   

6.
《中国蔬菜》2009,1(21):17-17
由我国科学家领衔的白菜、甘蓝和油菜全基因组测序项目已取得阶段性重大成果,目前已获得白菜全基因组精细图,甘蓝和油菜全基因组框架图。研究表明,白菜、甘蓝和油菜的基因组大小分别约为5亿、6.5亿和11亿个碱基对,白菜和甘蓝含有的基因总数目分别约4.2万和4.5万个,油菜基因覆盖度85%以上。该项成果是国际上首次对三个近缘作物物种进行的整体测  相似文献   

7.
日本三菱化学工业公司所属植物工学研究所,将甘兰与油菜的细胞互相融合。而育成定名为“甘蓝油菜”的新种蔬菜。甘蓝原极易感染细菌,故常发生连作障碍。现将油菜的耐病性遗传因子植入甘蓝,使“甘蓝油莱”具有耐病特点。目前一般家庭菜园均盛行种植此种“易种蔬菜”。  相似文献   

8.
长江流域铁球3号甘蓝春夏栽培是排灌条件较好的粮油产区调整种植业结构的一个简单易行、低投入、高产出的好项目,因为其定植期在油菜收获之后的5月中下旬,采收期在7月中下旬8月初,并可延迟采收到8月中旬;其采收上市期正是长江流域蔬菜生产和供应的淡季,此时甘蓝的销售价格远高于秋冬甘蓝和越冬甘蓝。  相似文献   

9.
几种芸薹属作物的温汤浸种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鲁刚  张静 《长江蔬菜》2006,(10):40-41
以秦白2号、秦白3号白菜,秦甘70甘蓝,陕油8号、陕油10号和甘杂1号油菜品种为试材,进行了温汤浸种时间和晾干试验,结果表明:白菜、甘蓝、油菜不同作物对温汤的耐受力不同,白菜比较耐温汤,而油菜不耐温汤;同一作物,不同品种耐温汤也有差异,白菜中秦白2号较秦白3号耐温汤,油菜中陕油8号和陕油10号较甘杂1号耐温汤.对白菜和甘蓝品种来说,温汤浸种的最佳时间应是5~10 min,超过10 min其发芽率明显降低.对油菜品种来说,温汤浸种的最佳时间应是5min.因此认为,对于种皮较薄的十字花科作物等不提倡温汤浸种,而取代以药剂处理比较好.  相似文献   

10.
长江流域铁球3号甘蓝春夏栽培是排灌条件较好的粮油产区调整种植业结构的一个简单易行、低投入、高产出的好项目,因为其定植期在油菜收获之后的5月中下旬,采收期在7月中下旬8月初,并可延迟采收到8月中旬;其采收上市期正是长江流域蔬菜生产和供应的淡季,此时甘蓝的销售价格远高于秋冬甘蓝和越冬甘蓝。  相似文献   

11.
利用10对SSR分子标记对来自中国和日本的20个青菜品种进行了聚类和遗传多样性分析。分析结果显示,10对SSR引物扩增的条带总数为26,其中76.9%扩增条带具有多态性,说明供试青菜品种间具有一定的遗传差异;聚类分析表明,20个青菜品种可分为三大类,表现出一定的地域性。  相似文献   

12.
 拟利用非对称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向芸薹属花椰菜中转移野生抗逆性状。供体Brassica spinescens具有光合效率高, 抗白锈病、蚜虫、黑斑病, 耐盐等优良特性。用经UV处理的供体叶肉原生质体与花椰菜下胚轴原生质体通过聚乙二醇( PEG) 融合, 培养后获得379株再生植株。对其中的120株进行过氧化物同工酶分析和RAPD分子标记检测, 证明有23株为杂种植株。流式细胞仪倍性分析表明, 杂种植株核DNA含量全部高于供、受体亲本核DNA含量总和, 植株倍性在四至八倍之间。还对供体不同UV射线处理的剂量进行了初步探索, 结果表明0.0750 J·cm - 2为最大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13.
以合肥黄心乌为试材,利用正交试验设计,对SRAP-PCR反应体系中的Mg2+浓度、dNTPs浓度、引物浓度、Taq聚合酶浓度和模板DNA浓度进行5因素4水平的筛选分析,用me3-em3引物组合进行PCR扩增以确定最佳反应体系。结果表明,安徽乌菜SRAP-PCR最佳反应体系为:10×PCR buffer 1μL,Mg2+ 3.0mmol·L-1,dNTPs 0.2mmol·L-1,引物各0.5mol·L-1,模板DNA 4.0ng·μL-1,Taq聚合酶0.05U·μL-1,总体积为10μL。利用此反应体系对安徽乌菜进行PCR扩增并电泳检测,其结果清晰、稳定、可靠,可用于安徽乌菜的遗传分析。  相似文献   

14.
白菜病程相关蛋白1基因cDNA全长的克隆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水杨酸处理后的‘苏州青’白菜为材料, 通过RT2PCR和RACE技术, 获得了白菜病程相关蛋白PR-1基因的cDNA全长序列。该基因与甘蓝型油菜PR-1基因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为91% , 与拟南芥的同源性为78% , 与其它植物的同源性为57%~60%。Southern杂交表明该基因在白菜基因组中的拷贝数至少为2个。半定量RT2PCR分析表明, 2 mmol/L的水杨酸处理后12 h, 该基因的表达量达到高峰。  相似文献   

15.
通过双向电泳结合MALDI-TOF-TOF/MS 质谱技术在甘蓝柱头内鉴定出1 个受自花授粉诱导
上调表达的BYPASS1 蛋白(BPS1)。利用PCR 技术扩增甘蓝BPS1 基因的编码序列, 序列分析结果表明:
该基因没有内含子,开放阅读框为1 059 bp,编码352 个氨基酸,蛋白质分子量为38.7 kD。氨基酸同源
性和系统发生树分析结果表明:甘蓝BPS1 与拟南芥BPS1 亲缘最近,氨基酸同源相似性达85%;与烟草
BPS2 关系较远。RT-PCR 检测结果表明:甘蓝BPS1 基因在开花前1~2 d 的花瓣、萼片、花药、柱头和
叶片中均有表达,柱头中的表达量最高。实时荧光 定量PCR 分析结果表明:甘蓝柱头内BPS1 表达水平在
自花授粉后逐渐升高,异花授粉后柱头内BPS1 表达水平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  相似文献   

16.
大白菜和羽衣甘蓝种间杂交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改良萝卜胞质不育大白菜为母本 ,以甘蓝型油菜为桥梁种进行杂交 ,获得了较多的种间CMS杂种 ;又以此种间CMS杂种为母本 ,以 7个羽衣甘蓝品种为父本进行第 2次杂交 ,平均亲和指数仅为 0 .0 0 1;采用离体胚培养 ,使 14d胚龄第 2次种间杂合幼胚在MS +BA 2mg·L-1+NAA 0 .0 5mg·L-1+蔗糖 30g·L-1的培养基上发育成小植株。  相似文献   

17.
根据甘蓝SRK基因序列保守区设计特异性引物,通过PCR扩增和克隆测序,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对两个甘蓝自交系材料的S单元型进行初步鉴定。BLAST分析表明:甘蓝自交系96-100与Brassica oleracea的SRK29基因核苷酸序列相似性最高(91 %),但蛋白序列与S14相似性最高(在84 %的序列覆盖度下相似性达100 %)。自交系俄引165与Brassica oleracea的BoSRK28基因核苷酸序列相似性达100 %,推测其S单元型为S2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