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论述了稻与社稷(本文主要为我国)兴衰的关系。我国宋朝后人口大幅增长与稻的发展有着很大关系。在现代,稻为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和繁荣奠定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在前文介绍我国古代到改革开放前的稻与粮政的基础上,本文概要介绍和分析了我国改革开放以后稻与粮政的关系。改革开放后,国家对粮食管理经历了计划和逐步放开管理到粮食市场化和宏观调控的转变,具体可分为三个时期:1979年开始的粮食统购统销的改变和1982-1986年5个"一号文件"带来粮食生产的快速发展时期;1994年工业化发展农业滑坡后国家的再次重视和控制时期;2004年开始的粮食宏观调控和放开市场及补贴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3.
我国水稻栽培历史悠久,从原始的刀耕火种到利用工具造田再到逐步实现耕、种、收全程机械化,人们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并不断总结和创新了栽培技术。文章概述了我国古今水稻主要生产环节的技术进步以及水稻栽培理论体系和种植制度的形成和发展,供人们概略了解水稻栽培技术方面的变迁。  相似文献   

4.
粮食的发展与国家的粮食政策息息相关。粮食政策如果促进粮食生产,则社会稳定繁荣,人民生活幸福;如果粮食政策阻碍粮食生产,税捐过多,将导致有田无人耕种,造成社会和政局不稳。从古至今,我国许多粮食政策更是由稻米引发建立,有些甚至以米命名,如"米袋子省长负责制"等。本文概要介绍和分析了我国自古代、近代和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这一时期的粮食政策。  相似文献   

5.
论述了我国粮政中矮秆稻、杂交稻、超级稻品种与种业、水稻栽培技术、大米等粮食质量监管行政和发展的概略过程,说明了我国水稻品种和技术的发展虽然离不开科技人员自身的努力,但也是在国家的计划和管理下实现的。  相似文献   

6.
节日是一种民俗文化,是艺术,古人多些祭祀与信仰,现代人则偏向实际与科学,但亦含有信仰的成分。本文介绍了与水稻、大米有关的一些节日及相关信仰和祭祀活动,包括我国的粽子和端午节、青团子和清明节、汤圆和元宵节,插秧节、收获节,以及少数民族的其他祭祀节日等,也对世界上其他一些国家,如日本的稻荷神社、徐福神社等的祭祀和信仰,美国路易斯安那Crowley的国际水稻节等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7.
综述和讨论了稻的起源、分化和传播等的考古与现代生物学研究的一些成果。笔者根据这些研究成果描绘了稻的起源和传播路线,即稻起源于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或华南地区,分化成籼粳稻后一路向北传播至我国的北方,最后到达日本和朝鲜等国家(以粳稻为主);另一路向南和西南方向传播至我国西南地区和福建等地,再经我国西南地区传至缅甸、越南、印度等东南亚、南亚国家(以籼稻为主),最后经印度传至欧洲美洲,从福建经台湾和琉球群岛传至日本。稻的分化亦有多种研究成果和推论,但从籼粳重要的栽培特征和农艺性状基因看,一次起源的可能性更高。文中还穿插介绍了稻的起源和传播中的一些人文传说和神话故事。  相似文献   

8.
水稻在我国已有近万年的栽培历史,水稻品种在我国稻文化和水稻科技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长时间来,通过自然和人工选择,农民们培养、积累了诸多的品种。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将水稻科技尤其是品种的研发摆在了突出的位置,即使在文化大革命时期都未曾放松,使得我国水稻品种出现三次重大突破:矮秆化、杂交稻、超级稻,为我国水稻产量的大幅度提升提供了最重要的基础。文章介绍了我国从古代到现代品种选育取得的成就,及在当时推广面积较大的一些水稻品种。  相似文献   

9.
回顾了碾米科技的发展历程——从石碾米、舂米、碓米到机械碾米和全程自动化碾米及其原因,简要介绍了现代化机械碾米工艺原理及主要设备、稻谷(大米)的储藏和精深加工及技术的发展,展望了稻米加工工艺及其机械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简要概述了对丰富中华文化内容的水稻及相关的主要的字、词及其衍生和反映的物质、精神文化方面的内容,介绍了稻的生产、消费及在国计民生中有意义的一些主要的艺术和文化,包括草创的中国水稻之歌--东方的文明、中国的精神,探讨了水稻和水稻人及所代表的中国精神的概念。我们体会的中国精神是:自立自强开放合作、尊老爱幼开拓创新、互信互利科学民主、助弱济困舍身取义的精神。中国精神是继承着历史、伴随着开放、正视着现实、面向着未来形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