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面片在加工过程中的色泽变化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蒸煮类面制品加工过程中的色泽变化。以2009年河北省生产推广种植的26个小麦品种的面粉及其轧制的面片为研究对象,测定了不同加工阶段、不同放置时间后面片色泽的变化,并分析了面粉色泽与面片色泽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面粉加工成面片后,L*值整体下降(平均降低17.83%),a*值有升有降(平均上升64.29%),b*值整体上升(平均升高108.92%);随着生面片放置时间的延长,其L*值逐渐降低,a*值和b*值有增有减、变化规律不明显,其中,面片放置2 h后L*值平均下降2.81%,放置24 h后L*值平均降低5.66%、a*值平均升高23.91%、b*值平均升高2.48%,色泽逐渐变暗;面片熟制后L*值、a*值和b*值均呈降低趋势,其中,L*值平均降低7.87%,a*值平均降低177.19%且由正值转为负值,b*值平均降低47.00%,颜色变浅很多。面粉色泽是其L*值、a*值和b*值综合影响的结果,其中面粉的L*值和b*值对其色泽影响较大,理想的色白面制品要选用较高L*值和较低b*值的面粉,而色黄的面制品可选用较高L*值和b*值的面粉。  相似文献   

2.
以2009年河北省主推小麦品种(粮补品种)为试材,系统研究了河北省推广小麦品种面粉的色泽状况,分析了各小麦品种在面粉及其加工成生面片、熟面片的L*值、a*值、b*值情况,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河北省小麦面粉样品的L*值平均值为95.76,a*值平均值为0.56,b*值平均值为8.79;加工成生面片后样品的L*值下降,a*值和b*值均有所上升;面片熟制后样品的L*值、a*值和b*值较生面片整体下降,但与面粉相比,制成熟面片后样品的L*值和a*值整体下降,b*值略有上升。河北省小麦面粉色泽在红—绿方向上均略偏向红色,在黄—蓝方向上均偏向黄色。同时指出,各小麦品种的面粉及加工成生面片、熟面片的L*值、a*值、b*值之间存在差异,其中面粉的b*值与其色泽相关性最大。  相似文献   

3.
不同颜色地板的视觉特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视觉物理量上,不同地板的色度学参数之间存在着较大差别.在L*a*b*色空间中,各种地板的L*值为35~70;红绿轴色品指数a*值为5~25;黄蓝轴色品指数b*值为20~35;色饱和度c*值的分布范围同黄蓝轴色品指数b*较为相似,为20~40;各种地板色调角Ag*的大小为0.9~1.4.在孟塞尔色空间,各种地板的明度V值为2.0~6.0,V值的大小顺序同L*值一致.各种地板色调H值为16~25,分布在Y和GY区间.色饱和度C值为6~18.采用实验心理学中的等级排列法制作顺序量表,再通过PZ转换,将原始测验分数转换成标准分数的方法,得到了各种地板视觉心理量等距量表.不同地板的视觉喜欢程度和视觉高档程度上均具有较大差别.视觉喜欢程度和视觉高档程度上的排序不完全一致,但基本相似.视觉心理量高档、喜欢与视觉物理量中红绿轴色品指数a*之间呈正相关,与明度以及色调之间成负相关,其中与明度值的相关程度相对较高.说明在人们心理上一般认为,明度越低,色调越红的地板越好.  相似文献   

4.
利用色差仪对云南9个烟区K326烤烟品种,3个部位的烟叶进行了颜色指标的测定。应用CIE 1976(L*a*b*)色空间理论,采用非参数密度估计函数,对颜色数据做非参数密度估计图,并以颜色的3个指标L、a*b*,分别作三维空间的坐标轴Z轴、X轴、Y轴,绘制了三维山峰图和等值线图。结果表明,通过三维图能够清晰地表征出3个部位的空间层次分布,通过山峰图能有空间立体层次地表现颜色指标,通过等值线图能看出每个部位颜色数据的分布情况,解决了颜色3个指标来表征一个特性的情况,可为今后颜色指标的数据库建立提供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选用红、黑2种粒色小豆材料进行杂交,研究该杂交组合F3世代籽粒色泽及总抗氧化性遗传变异。结果表明,红、黑粒色小豆杂交后代出现黑、蓝黑、花斑、黄白、黑红、浅红和红等多种色泽类型。F3世代籽粒在L*、a*和b*3个色泽参数上存在较大变异,L*和b*值出现超高亲材料。以植株为单位的籽粒总抗氧化能力测定值存在明显超亲现象,最高值(2.048U/mg)比高亲值(1.439U/mg)提高42.52%。相关分析表明,总抗氧化能力测定值与色泽参数a*呈极显著负相关,对于小豆红-绿类型高总抗氧化材料的选择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以11个黄金茶株系(品种)和福鼎大白茶(CK)制成的烘青绿茶为材料,研究了常温贮藏条件下,干茶色泽及叶绿素组成的动态变化及相关性,结果表明:a*、C*值逐渐升高,L*、b*值逐渐降低;叶绿素a与叶绿素b含量均呈现出递减的趋势。叶绿素a含量与L*、b*、C*值呈正相关,与a*值呈负相关;叶绿素b含量与a*、C*值呈正相关,与L*、b*值呈负相关。叶绿素a含量对绿茶色泽的影响大于叶绿素b含量。黄金茶各株系(品种)制成烘青绿茶,在各个时期的a*值均低于福鼎,表现出良好的保绿特性。  相似文献   

7.
以11个黄金茶株系(品种)和福鼎大白茶(CK)制成的烘青绿茶为材料,研究了常温贮藏条件下,干茶色泽及叶绿素组成的动态变化及相关性,结果表明:a*、C*值逐渐升高,L*、b*值逐渐降低;叶绿素a与叶绿素b含量均呈现出递减的趋势。叶绿素a含量与L*、b*、C*值呈正相关,与a*值呈负相关;叶绿素b含量与a*、C*值呈正相关,与L*、b*值呈负相关。叶绿素a含量对绿茶色泽的影响大于叶绿素b含量。黄金茶各株系(品种)制成烘青绿茶,在各个时期的a*值均低于福鼎,表现出良好的保绿特性。  相似文献   

8.
为了科学合理利用豆科家居用材,对15种豆科树种的家居用材分别用醇酸清漆进行涂饰,并对涂饰后的木材表面进行颜色测量和分析,探讨了这些木材视觉物理量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5种豆科植物的家居用材的明度指数(L*)为15.48~31.39,孟塞尔明度(V)为0.39~1.98。非洲崖豆木L*和V均最小,鞋木L*和V均最大;色品指数中红绿轴色品指数(a*)为3.87~25.90,黄蓝轴色品指数(b*)为31.24~65.32。两蕊苏木a*和b*均最大,紫心苏木a*最小,非洲崖豆木b*最小;色调值参数中色相(H)为1.63Y~3.88Y,均分布在Y色调系内,非洲崖豆木H最大,印茄木H最小;色饱和度(C)为6.73~23.38,非洲崖豆木的C最小,两蕊苏木C最大。  相似文献   

9.
非洲5种家具用木材的材种鉴定及材色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给木制品的质量评定提供理论依据,对5种非洲产家具用木材的材种做了鉴定,并对其表面材色参数进行了测量,分析了这些参数的色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5种木材分别为苏木科伯克苏木属的-种(Burkea sp.)、古夷苏木属的一种(Guibourtia sp.)、鞋木属的一种(Berlinia sp.)、蝶形花科紫檀属的非洲紫檀(Pterocarpus soyauxii)、桑科绿柄桑属的高贵绿柄桑(Chloro-phora regia)。5种木材材色参数的色空间分布特征为:L*为32~51,V为2~4;a*为11~22,b*为13~26;H为5YR~3Y,3种分布在YR色调系内,2种分布在Y色调系内;c*分布范围为20~29,C值分布为9~16。  相似文献   

10.
选取国内实木地板市场具有代表性的51个树种,采用TC-PⅡG全自动测色色差计对试样表面材色参数进行测量,讨论了这些材色Lab色空间的分布特征,其结果是:L*值为18~84,a*值为10~40,b*值为9~41,Ag*值为23.21~72.68,C*值为22.5~50;在孟赛尔色空间,其结果是:V值为0.64~7.26,H值为0.53Y~9.14YR,大多在YR区间,C值为8.93~30.17。基于SD法选取适宜的视觉心理量制定主观评价量表,对木材视觉环境学品质进行评分。得出代表性视觉心理量,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以期在地板颜色的加工与利用方面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以我国小豆主产区的107份小豆种质资源为研究对象,采用1976年国际照明委员会规定的L*a*b*表色系,研究了107份红粒小豆种质资源粒色与生育期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小豆籽粒颜色的亮度值(L*)、红度值(a*)和艳度值(b*)均与生育期呈显著的正相关,且三者对生育期的综合效应顺序为b*>a*>L*,表明小豆籽粒越鲜艳,生育期就越长。在育种过程中,如以短生育期为目标,则应选择籽粒颜色稍暗的材料作亲本;如以粒色鲜亮为目标,则应选择生育期较长的材料作亲本。本研究可为小豆育种过程中亲本的选择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
籽粒色泽是小豆商品性的重要特征之一, 研究其基因遗传信息对小豆粒色改良具有指导意义.本文应用作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对JN001(红粒)×B47(白粒)杂交组合的F2:3单世代的籽粒色泽明度指数(L*)、红度指数(a*)和黄度指数(b*)进行分离分析.结果表明:(1)初步推测控制小豆籽粒的L*、a*、b*性状的基因对数均为2对主基因;(2)L*、b*的主基因遗传率较高,分别为78.44%和52.18%,而a*的主基因遗传率中等,为38.77%.  相似文献   

13.
籽粒色泽是小豆商品性的重要特征之一,研究其基因遗传信息对小豆粒色改良具有指导意义。本文应用作物数量性状主基因 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对JN001(红粒)×B47(白粒)杂交组合的F2:3单世代的籽粒色泽明度指数(L*)、红度指数(a*)和黄度指数(b*)进行分离分析。结果表明:(1)初步推测控制小豆籽粒的L*、a*、b*性状的基因对数均为2对主基因;(2)L*、b*的主基因遗传率较高,分别为78.44%和52.18%,而a*的主基因遗传率中等,为38.77%。  相似文献   

14.
利用小麦DH群体研究了小麦面粉色泽(白度)的遗传变异,并对面粉色泽(白度)与多酚氧化酶活性、蛋白质含量、籽粒硬度等品质性状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R457白度、L*值、a*值和b*值都表现了较大的变异幅度,在DH群体中呈连续变异,并存在双向超亲分离现象,表现为典型的数量性状遗传,控制L*值的多基因间存在重叠作用的互作,控制R457白度、a*值和b*值的多基因间无互作。面粉色泽(白度)与蛋白质含量、籽粒硬度、面粉吸水率和湿面筋含量的相关性呈极显著水平,与面粉多酚氧化酶活性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近三届参加全国优质米评选谷子品种的色差,并与专家感官评价结果相结合,为提高优质米育种水平提供依据。【方法】统计2015年、2017年、2019年近三届参加优质米评选的谷子品种情况;分析色差测定结果L*值、a*值、b*值,并与商品性得分、蒸饭得分、煮饭得分和总分进行相关性分析;建立一级优质米的回归模型。【结果】近三届参加优质米评选的谷子参试品种数量呈增长的趋势,增加了82.3%,其中,夏谷区增加了60.0%,春谷区增加了100.0%,一级优质米的数量增加了133.3%;87.5%的一级优质米由7家科研单位育成;93.7%的品种杂交选育而成;抗除草剂类型占62.5%。一级优质米类型中,夏谷L*值变异范围为55.05—66.03,春谷L*值变异范围为53.12—68.84;夏谷a*值变异范围为1.63—8.74,春谷a*值变异范围为2.13—8.59;夏谷b*值变异范围为54.50—75.35,春谷b*值变异范围为40.07—71.40。所有参试品种及一级优质米的L*值、a*值、b*值均呈增加的趋势;与夏谷相比,春谷的b*值变异更大,色彩丰富度更高。总分、商品性得分和L*值、a*值、b*值呈显著相关,蒸饭得分和L*值、a*值呈显著相关,煮饭得分和L*值、a*值、b*值相关性不显著;商品性得分和总分的相关性最高,相关系数达0.7528;商品性得分和蒸饭得分极显著正相关,和煮饭得分不相关。一级优质米的回归模型中,L*值、a*值、b*值决定了总分74.3%的变异。夏谷区商品性和总分前10名的品种主要分为2种类型:一种是a*值较低,L*值和b*值较高的金黄色品种,如冀谷39、豫谷33;一种是a*值较高,L*值和b*值较低的浅黄偏红品种,如济谷19、冀谷42。春谷区商品性和总分前10名的品种主要分为3种类型:一种是L*值较低,a*值和b*值较高的深黄品种,如2015KM826F7-75、峰红4号;一种是L*值较高,a*值和b*值较低的浅黄品种,如榆谷抗1、赤红1号;一种是a*值较高,L*值和b*值较低的浅黄偏红品种,如张杂谷13、晋汾106。【结论】近三届参加优质米评选的谷子品种呈增长趋势,优质将成为谷子品种改良的重要目标。商品性得分和总分的相关性最高。通过L*值、a*值、b*值对米色进行选择是一种直观、便捷的方法。外观品质与L*值、a*值、b*值都有关系,在品质育种中,要根据品种特点进行米色选择。  相似文献   

16.
烤后烟叶表面颜色特征参数及其与外观质量指标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烤后烟表面颜色及其与外观质量指标的相关性,以烤烟CB-1,K 326,云烟87为试验材料,采用大田挂牌试验的方法,研究了烤烟表面颜色特征参数的变化规律和差异、基本色颜色特征参数的差异及与外观质量指标的关系。结果表明:1烤烟表面颜色特征参数随叶位上升,明度L*逐渐降低,红度a*逐渐升高,黄度b*和饱和度C*的变化较为一致,均先缓慢升高后逐渐降低,在第7~10叶位达到最大值,不同部位间烤烟表面颜色特征参数差异显著;2基本色的颜色特征参数差异显著,橘黄色烟叶黄度b*值和饱和度C*值普遍高于柠檬色和红棕色烟叶,柠檬色烟叶的明度L*值最高,红棕色烟叶的红度a*值最高;3烤烟表面颜色特征参数与外观质量指标之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关系,明度L*和红度a*与外观质量评价总分呈明显的"∩"形曲线关系,明度L*为53~54,红度a*为13~15时外观评价总分最高,明度L*与叶片结构呈正相关、与身份和油分呈负相关,黄度b*和饱和度C*与颜色、叶片结构、总分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7.
以龙眼品种石硖为试材,于花后87 d至采果期进行动态取样,用色差计陆续观测果皮色泽参数(L*、a*、b*、h°、C),测定龙眼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维生素C含量及单果质量,并对果实色泽与品质的动态变化进行相关性分析且建立线性回归方程。结果表明,在成熟过程中,果皮色泽参数a*、单果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固酸比不断增加;h°值和可滴定酸含量不断减少;L*、b*、C值、维生素C含量先增加后减少;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L*值和a*值与单果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固酸比及维生素C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L*值与可滴定酸含量呈显著负相关,a*值与可滴定酸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此外,b*值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而h°值与单果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固酸比呈极显著负相关,与维生素C含量显著负相关,还与可滴定酸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C值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单果质量呈显著正相关;此外通过多元逐步回归建立了根据果皮色泽估测单果质量和果实品质的回归方程:YFW=55.386-0.787a*+0.277C-0.693h°;YTA=-1.67+0.04h°;YTSS=123.03+0.852L*-2.978a*+0.878C-2.028h°;YTSS/TA=622.816+5.678C-8.202h°;Yvc=-2.706+0.056L*。龙眼果实成熟过程中,果皮色泽与果实单果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维生素C含量密切相关,说明果皮色泽可以为判断果实发育情况和预判果实成熟期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在塔罗科血橙转色期喷施不同浓度叶面肥对果实色泽的影响,为栽培过程中改善果实色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L9(34)在植株转色期间喷施叶面肥(钾肥+钙肥+硼肥+锌肥),定期测定果实色泽的变化,对叶面肥主要因子与果实色泽主要指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硼肥对果实色泽影响作用最大,其次是锌肥,钙肥作用最小;硼肥对色泽a/b值、亮度、色饱和度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色泽a/b值随硼肥浓度增加呈先降后增趋势,亮度、色饱和度随硼肥浓度增加呈先升后降趋势;锌肥对色泽a/b值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色泽a/b值随锌肥浓度增加呈下降趋势.[结论]在塔罗科血橙转色期,硼肥、锌肥对果实色泽的改善作用大于钾肥、钙肥.不同种类和浓度的叶面肥对塔罗科血橙果实色泽的改善作用存在一定差异性.  相似文献   

19.
小麦TaLox-B等位变异对脂肪氧化酶活性和面粉色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小麦籽粒脂肪氧化酶(Lox)与面粉色泽密切相关,研究TaLox-B位点上的不同等位变异类型对Lox活性和面粉色泽的影响,为面粉色泽的改良和相关的品质育种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用122份河南小麦品种(系)为试验材料,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和色差仪分别测定其Lox活性和面粉色泽,并利用控制脂肪氧化酶活性位于4BS上的TaLox-B1、TaLox-B2和TaLox-B3位点上的功能标记Lox16、Lox18和Lox-B23对参试材料的Lox基因型进行鉴定。【结果】不同品种间Lox活性及其色泽性状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基因型鉴定结果表明,参试材料的TaLox-B1位点存在TaLox-B1a和TaLox-B1b两种等位变异,所占比例分别为63.9%和39.1%,TaLox-B2位点存在TaLox-B2a和TaLox-B2b两种等位变异,所占比例分别为57.4%和42.6%,TaLox-B3位点也存在TaLox-B3a和TaLox-B3b两种等位变异,所占比例分别为41.8%和48.2%。分析其基因型组合发现,参试材料中共有6种基因型组合类型,依次为TaLox-B1a/TaLox-B2a/TaLox-B3a、TaLox-B1a/TaLox-B2a/TaLox-B3b、TaLox-B1a/TaLox-B2b/TaLox-B3b、TaLox-B1b/TaLox-B2a/TaLox-B3a、TaLox-B1b/TaLox-B2a/TaLox-B3b和TaLox-B1b/TaLox-B2b/TaLox-B3b,所占比例分别为41.8%、15.6%、6.6%、28.7%、5.7%和1.6%。分析不同TaLox-B位点基因与Lox活性及红度(a*值)、黄度(b*值)、亮度(L*值)、白度(Wht值)等面粉色泽性状的关系表明,单基因等位变异对Lox活性和面粉色泽的影响不同,3个基因等位变异a*值差异均不显著,对Lox活性的效应,TaLox-B2a高于TaLox-B2b(P0.05),TaLox-B3a高于TaLox-B3b(P0.01),TaLox-B2a基因型的Wht值低于TaLox-B2b基因型(P0.01),TaLox-B3a基因型的Wht值也低于TaLox-B3b基因型(P0.05)。说明TaLox-B2和TaLox-B3对Lox活性和面粉色泽具有重要影响。进一步分析发现,拥有TaLox-B1a/TaLox-B2a/TaLox-B3a基因型组合的小麦品种(系)的Lox活性和b*值最高,a*值和Wht值最低,而TaLox-B1b/TaLox-B2b/TaLox-B3b基因型组合的小麦品种(系)的L*值、a*值和Wht值最高,其Lox活性和b*值最低。【结论】河南小麦中所发现的6种不同Lox基因型组合中,拥有TaLox-B1a/TaLox-B2a/TaLox-B3a基因型组合的小麦品种(系)的Lox活性相对较高,Wht值相对较低(P0.05),而拥有TaLox-B1b/TaLox-B2b/TaLox-B3b基因型组合的小麦品种(系)的Lox活性相对较低,Wht值相对较高(P0.05)。Lox活性的遗传控制在面粉色泽品质改良进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刺柏属Juniperus彩色树叶色参数与色素变化规律。  方法  以欧洲刺柏‘金叶疏枝’Juniperus communis ‘Gold Cone’ (JC)和鹿角桧‘金叶’Juniperus×media ‘Pfitzeriana Aurea’ (JM) 2年生扦插苗为对象,测定不同季节叶色参数(L*、a*、b*)、光合色素(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质量分数和花色素苷相对含量,并进行相关分析,建立叶色参数和色素含量的回归方程。  结果  ①不同季节欧洲刺柏‘金叶疏枝’和鹿角桧‘金叶’的叶色参数变化趋势不同。‘金叶疏枝’的L*、b*值变化趋势相同,始终为正值,a*值秋冬季显著升高,由负变正;‘金叶’的L*值春夏显著上升,a*值波动幅度不明显,色相始终偏绿,b*值春夏显著上升,秋冬季无波动,色相始终偏黄;春夏秋季‘金叶疏枝’的L*、b*值显著高于‘金叶’。②‘金叶疏枝’的花色素苷相对含量与L*、b*值呈极显著负相关,与a*值呈极显著正相关;‘金叶’的光合色素与b*值呈极显著负相关。③逐步回归结果表明:a*值与b*值可以准确预估‘金叶疏枝’花色素苷相对含量的年变化和秋季变化,b*值和L*值可以准确预估‘金叶’光合色素质量分数的年变化和夏季色素变化。  结论  2种刺柏属彩色树的叶色参数与色素含量关系显著相关,不同树种不同时期存在差异;‘金叶疏枝’叶色观赏性整体好于‘金叶’。建立的叶色参数与色素含量回归方程,可以实现以叶色参数精确预估叶片色素含量。图2表4参3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