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南海渔业可持续发展的SWOT分析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海渔业的可持续发展不仅是南海渔业面临的现实选择,更是我国国家战略发展的需要,对捍卫国家主权和保护国家核心利益有着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采用SWOT分析法,从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4个方面对南海渔业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现状进行了全面分析,并在综合、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南海渔业资源可持续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由于全球性气候变化、环境污染、捕捞过度、水利工程的兴建等天然与人类开发的影响,自然环境和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面临严重威胁。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是以资源的永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前提,要求在控制人口、用好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发展经济和社会。为了协调人类和自然的天人合一的生产环境和保护种群资源面临威胁的生物资源,建立自然生物资源保护区对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但是,渔业资源保护区通常是渔业资源繁殖和幼鱼发育的水域,这些水域又常常是渔业经济活动比较密集的水域。因此,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常常和当地渔业经济的发展存在一定的矛盾。本文以建立中华鲟自然保护区为例,探讨了建立自然资源保护区对周边渔业经济的影响,对如何减小建立保护区给当地渔业经济带来的影响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由于全球性气候变化、环境污染、捕捞过度、水利工程的兴建等天然与人类开发的影响,自然环境和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面临严重威胁。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是以资源的永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前提,要求在控制人口、用好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发展经济和社会。为了协调人类和自然的天人合一的生产环境和保护种群资源面临威胁的生物资源,建立自然生物资源保护区对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但是,渔业资源保护区通常是渔业资源繁殖和幼鱼发育的水域,这些水域又常常是渔业经济活动比较密集的水域。因此,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常常和当地渔业经济的发展存在一定的矛盾。本文以建立中华鲟自然保护区为例,探讨了建立自然资源保护区对周边渔业经济的影响,对如何减小建立保护区给当地渔业经济带来的影响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曹蕾蕾  杨宁生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2):12140-12141,12147
介绍了中越西沙群岛渔业争端的历史、现状及争夺海洋权益的实质,分析了中越西沙群岛渔业争端对渔业的影响,主要有渔业资源日趋紧张、渔民安全难以保证和渔民利益得不到保障等,进而提出了落实西沙群岛行政建制,建设海上力量;与越南等周边国家签订合作协议,保护渔场鱼类资源;通过法理证明主权归属,向国际法院提起仲裁等解决机制,期望能对中越西沙群岛渔业争端的解决发挥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由于我国海域面积广阔,拥有众多的毗邻国家和丰富的渔业资源,所以周边国家对我国海域的非法侵占,势必影响到我国的国家海洋权益和我国渔业的正常发展.该文通过对我国与周边国家的海洋权益争端现状的研究,分析出周边海洋争端对我国渔业资源、渔业权益及渔业经济等方面的影响,并提出了具体的维护我国渔业合法权益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菲律宾、越南等南海声索国在美日等域外大国的庇护下,不断挑衅中国在南海的主权权威,南海问题已经演变为南海主权争议以及大国战略博弈两个层面的问题,南海问题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对南海争端现状及对策采用文献研究法、定性分析法等予以探析。面对错综复杂的南海局势,我国解决南海争端需要综合运用法律手段、外交手段甚至军事手段,在修炼"内功"的同时,也是积极防御他国的干涉。  相似文献   

7.
自2006年以来,渔业燃油补贴政策的实施有效缓解了柴油价格上涨与渔民生产成本之间的矛盾,但大量补贴可能会造成捕捞努力量的上升。文章首先阐述了我国渔业燃油补贴政策的主要内容和实施现状,然后通过分析在渔业燃油补贴作用下Gordon-Schaefer模型的变动情况,说明其对渔业资源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渔业处于自由进入的状态,渔业燃油补贴能促进渔业资源的开发利用,也可能进而导致过度捕捞的出现。如果政府对捕捞业不加以干预,只会加大渔业资源的负荷。文章最后在基于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背景下提出了有关合理实施渔业燃油补贴政策的建议,例如调整渔业燃油补助用油系数、根据实际用油量采用阶梯型补贴标准、加强燃油补贴的宣传引导等。  相似文献   

8.
本文概述了渔业声学探测的基本原理以及南海渔业资源的特点。总结近年来南海渔业资源声学调查情况,结合现阶段国内外渔业声学研究现状,从目标强度的测量、影像分析和积分值分配等方面分析了目前待改进之处。结合南海海区渔业资源特点,探讨多鱼种调查中存在的难点以及解决方法,提出了声学评估技术在南海海区的研究发展方向,为今后南海海区科学地组织渔业,根据渔场和捕捞对象的资源状况,合理安排渔船,制定切合实际的生产计划,编制渔业发展的远景规划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李超  杨权 《中国农业信息》2013,(13):191-192
本文概述了渔业声学探测的基本原理以及南海渔业资源的特点。总结近年来南海渔业资源声学调查情况,结合现阶段国内外渔业声学研究现状,从目标强度的测量、影像分析和积分值分配等方面分析了目前待改进之处。结合南海海区渔业资源特点,探讨多鱼种调查中存在的难点以及解决方法,提出了声学评估技术在南海海区的研究发展方向,为今后南海海区科学地组织渔业,根据渔场和捕捞对象的资源状况,合理安排渔船,制定切合实际的生产计划,编制渔业发展的远景规划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南海是我国重要的安全屏障,在国家海洋发展战略和能源安全体系中占据着无可替代的显要地位,南海渔业是落实国家"突出存在"等战略部署的首要产业和有效途径。现今的南海渔业发展具有捕捞作业集中且发展平稳、捕捞作业类型多样、捕捞作业发展空间存在差异等特点。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南海渔业的发展明显受到周边环境的影响和制约,与渔业相关的涉外事件和矛盾冲突的高发态势印证了海洋执法效能的高低直接关乎渔业生产能否正常平稳发展。基于海洋执法机构整合的背景,分析表明南海渔业发展面临的资源开发阻力加大、大洋性鱼类资源开发不足、非法捕捞、渔业协调平台缺乏、执法格局存在弊端、相关法律不完善等问题。并针对上述问题,重点提出加大执法力度与加强双边合作,增强南海深海区渔场开发力度,实施渔船动态监测与规范渔业生产行为,建立南海渔业安全机制,整合执法力量、完善救助机制,完善海洋和渔业立法等措施,以促进南海渔业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1.
南海区海洋渔业资源现状和可持续利用对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论述了目前南海区渔业资源渔业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指出过度捕捞是导致渔业资源衰退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相应开发利用对策和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归纳南海各渔业区的渔业资源特点及国内渔业管理现状,提出了当前南海渔业资源及其管理面临的主要挑战。南海为我国渔业资源最富饶的海域之一,然而南海北部渔业区重要经济种类正面临资源开发过度的严峻形势。南海外海开发潜力巨大,但迫切需要及时丰富和优化渔业资源调查评估和手段。有关南海目前的渔业管理现状,休渔制度的实行使得开捕后的多种主要经济物种资源有所恢复,但效果有限,仍需未来更多的研究和调查数据来论证休渔制度的效果。人类活动、气候变暖及海洋酸化、资源评估手段较为单一和落后等问题,为南海渔业资源的管理和养护带来巨大挑战。制定合理的渔业资源养护和管理措施,开展持续的资源调查以及引入合适的资源评估手段,对实现南海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潘兴蕾  于文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9):8312-8313
按照中共十八大提出的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要求,结合环南海地区渔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环南海地区海洋渔业发展的新思路,一是扶植和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经营规模;二是促进水产品深加工的纵深型发展,推动产品出口。基于这一思路,从建立南海深水网箱养殖基地和发展外海远洋捕捞两方面构建了南海海洋渔业经营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4.
潘军  刘峰  钟加杰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2):11810-11816
使用常规探测资料、NCEP全球再分析资料和FY2C红外云图,分析2008年09号热带气旋"北冕"的活动情况及其对华南天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南海生成的热带气旋"北冕"维持时间较短,强度较弱,但在华南沿海2次登陆,产生的强降水和雷暴天气对华南中部和西部沿海地区影响极大。在登陆前,热带气旋外围的水汽输送带与大陆上东移的弱冷空气遭遇,激发出强烈的雷暴影响华南沿海地区;在登陆时和登陆后,在热带气旋中心和由于弱冷空气侵入形成的热带气旋内部的中尺度切变线附近产生的强降水和雷暴天气影响热带气旋中心经过的区域和北部湾地区。  相似文献   

15.
以2008-2009年东海区渔业资源大面积定点底拖网调查资料和常规渔业资源监测资料为依据,对龙头鱼的渔业生物学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龙头鱼主要分布在江苏外海和长江口外海,较为稳定的盐度水域范围,对水温和水深的适应范围较广;龙头鱼的优势叉长为120~200 mm,占70.55%,平均叉长165.23 mm;优势体重为10~20 g,占28.21%,平均体重34.10 g。龙头鱼的雌雄比例约为1.70:1,7-9月为产卵盛期;除了7月份以外,龙头鱼摄食等级为0级(空胃)所占比例最高;食性分析结果表明,胃含物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是龙头鱼,其次为七星底灯鱼,再次为中国毛虾。目前,龙头鱼尚属于资源状况较好的鱼种之一,渔获量较为稳定,资源开发尚有一定潜力。  相似文献   

16.
陈炜  陈礼斌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0):10759-10761
从南海海气相互作用的角度出发,综述了南海大气和海洋系统的平均特征及其变化特性,同时对南海海气相互作用的特点进行了概述。文章还就尚未解决的科学问题进行探讨,以引起有关学者的关注。  相似文献   

17.
论南海海洋生物的多样性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滩生物多样性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南海具有丰富而独特的热带海洋生物资源,但是由于不合理的开发等原因生物多样性锐减。从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出发,分析了南海生物多样性的特点及减少的原因,并从经济学角度进行了诠释,最后结合实际提出了保护对策:①提高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控制资源利用强度,②推行真实的成本效益核算,寻求资源的有效配置;②实行海陆一体化管理,队源头改善海洋环境;④加强调查和监测,重点对濒危物种采取就地或移地保护措施,③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实施生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增殖;⑥建立国际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18.
南海是区域研究热点。厦门大学图书馆区域研究资料中心与南海研究人员合作,编制发行了一份学术通讯电子期刊——《南海导报》,图书馆员在学术动态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发布过程中应用了专业技能,体现了专业素养,成为研究人员的得力助手。文章分析了目前《南海导报》发行中遇到的问题,未来将应用数字人文技术以及新媒体手段拓展学术资料的搜集和推送。  相似文献   

19.
利用《中国渔业统计年鉴》数据,结合有关南海区渔业资源和渔业生产状况相关资料,对1979—2017年南海区(广东、广西、海南)捕捞作业量、捕捞作业结构以及捕捞产量的变化趋势和现状进行了定量和定性分析。结果表明:海洋捕捞渔船船数和功率实行总量控制(简称"双控")制度全面实施后,虽然南海区渔船数量上升势头得到控制,近年来总体呈下降趋势,但渔船总吨位和总功率却基本呈上升趋势。自2002年以来,南海区机动捕捞渔船总吨位增长了45%,总功率增长了13.7%,2017年44.1 kW以下的海洋捕捞机动渔船占77.5%。南海区海洋捕捞产量由不断上升至近年逐渐得到控制,近5年南海区的捕捞产量约为340万~380万t,对渔业资源破坏力大的拖网和刺网产量占72%~74%。南海区海洋捕捞渔业存在捕捞生产数据统计不规范、渔业资源面临衰竭和捕捞作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建议依托渔港建立健全渔获物统计和核查体系,压减近海捕捞能力,稳定外海渔业,同时加强科学调查研究,从而优化南海区捕捞作业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