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新型大棚猪舍环境控制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猪舍屋顶热工指标和通风量进行计算,对舍内空气环境进行测定与分析,研究了新型大棚猪舍保温隔热,通风性能及其应用效果,结果表明:该猪舍屋顶冬,夏季总热阻分别为0.824m^2k/w和0.864m^2k/w,冬,夏季通风量分别为355.8m^3/h和12153.4m^3/h,优于有窗舍,且优于或符合设计要求。舍内空气环境,温度冬,夏季分别为11.3℃和26.50℃;相对湿度冬,夏季分别为72.3%和80.2%,气流速度冬、夏分别为0.19m/s和0.72m/s;NH3浓度冬,夏季分别为0.113mg/m^3和0.656mg/m^3,CO2浓度冬,夏季分别为1964mg/m^3和1527mg/m^3,优于有窗舍,大棚舍用于育肥猪舍冬,夏季均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2.
猪舍靠外围护结构不同程度地与外界隔绝,形成不同于舍外的舍内小气候,使猪群免受酷暑严寒和风吹日晒的影响。外围护结构设计是否合理,决定了猪舍的小气候状况。为猪创造适宜的生活环境,通过合理设计猪舍的保温隔热性能,组织有效的通风换气,采光照明和供水排水,并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供暖、降温、通风、光照、空气处理等设备,给猪创造一个符合其生理要求和行为习性的适宜环境。  相似文献   

3.
猪舍靠外围护结构不同程度地与外界隔绝,形成不同于舍外的舍内小气候,使猪群免受酷暑严寒和风吹日晒的影响.外围护结构设计是否合理,决定了猪舍的小气候状况.为猪创造适宜的生活环境,通过合理设计猪舍的保温隔热性能,组织有效的通风换气,采光照明和供水排水,并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供暖、降温、通风、光照、空气处理等设备,给猪创造一个符合其生理要求和行为习性的适宜环境.  相似文献   

4.
猪舍以其外围护结构形成不同于舍外的舍内小气候,使猪群免受酷暑严寒和风吹日晒的影响.外围护结构设计是否合理,决定了猪舍的小气候状况.为猪创造适宜的生活环境,通过合理设计猪舍的保温隔热性能,组织有效的通风换气,采光照明和供水排水,并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供暖、降温、通风、光照、空气处理等设备,给猪创造一个符合其生理要求和行为习性的适宜环境.  相似文献   

5.
猪舍以其外围护结构形成不同于舍外的舍内小气候,使猪群免受酷暑严寒和风吹日晒的影响。外同护结构设计是否合理,决定了猪舍的小气候状况。为猪创造适宜的生活环境,通过合理设计猪舍的保温隔热性能,组织有效的通风换气,采光照明和供水排水,并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供暖、降温、通风、光照、空气处理等设备,给猪创造一个符合其生理要求和行为习性的适宜环境。  相似文献   

6.
通过测定冬季和夏季2批育肥猪的环境状况及生产性能,探讨新型塑料大棚、单列式和双列式3种类型猪舍内环境对育肥猪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冬季大棚舍内气温极显著高于单列舍和双列舍,相对湿度略高于单列舍,显著高于双列舍,气流速度显著低于单列舍,极显著低于双列舍,氨气和二氧化碳浓度显著高于双列舍,但与单列舍差异不显著;夏季环境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单列舍,但与双列舍差异不明显。冬季大棚舍猪的平均日增重极显著高于单列舍和双列舍,料重比显著低于单列舍,极显著低于双列舍;夏季猪的平均日增重极显著高于单列舍,与双列舍差异不显著,料重比显著低于单列舍,与双列舍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
通过测定冬季和夏季两批育肥猪的环境状况及生产性能,探讨在新型大棚、单列式和双列式三种类型猪舍中,舍内环境状况对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冬季大棚舍内气温极显著高于单列舍和双列舍;相对湿度略高于单列舍,显著高于双列舍;气流速度显著低于单列舍和双列舍;氨气和二氧化碳浓度显著高于双列舍,但与单列舍差异不显著;夏季环境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单列舍,但与双列舍差异不明显;冬季猪的平均日增重极显著高于单列舍和双列舍;料重比显著低于两类猪舍;夏季猪的平均日增重极显著高于单列舍,与双列舍差异不显著;料重比显著低于单列舍,与双列舍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
塑料棚猪舍保温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9.
《畜牧与兽医》2017,(9):27-31
本研究旨在通过测定夏季相同时间段内新型节能猪舍与传统猪舍的环境参数,以及对猪生产性能的影响,为改善养殖环境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在12:00时,新型节能猪舍舍内温度显著低于传统猪舍及外部环境温度(P0.05),两个类型猪舍舍内湿度显著高于外部环境湿度(P0.05);在12:00新型节能猪舍CO2浓度显著低于传统猪舍(P0.05);在8:00、12:00和18:00传统猪舍内氨气浓度都显著高于新型节能猪舍(P0.05);在12:00新型节能猪舍内部风速显著高于传统猪舍内部以及外部环境风速(P0.05)。在仔猪生长性能方面,平均日增重、饲料/增重比,节能猪舍比传统猪舍分别提高了6.18%、6.20%(P0.05)。所以,新型节能猪舍在节约能源的基础上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猪舍内的环境。  相似文献   

10.
前  言为了获得最佳生产性能 ,必须了解机械通风和自然通风猪舍中的环境控制系统。猪舍的环境控制系统有许多种类型 ,从非常简单的到极为复杂的都有。尽管每一种通风系统都在某些方面有其独特性 ,但每一种都能提供值得一提的一系列环境条件以保证获得最佳的生产成绩和猪的健康。全部通风系统和房舍系统的设计和管理都必须适宜 ,才能获得符合需要的环境条件。采食量是猪生产性能的主要保证。除了遗传和营养以外 ,还必须将养猪生产体系设计得能促进猪的自主采食量并减轻危害工作人员和猪的温度应激和其它环境应激。自主采食量受到猪群的大小…  相似文献   

11.
 试验选用23日龄断奶、体重接近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猪90头,以常规水泥地面饲养方式为对照,研究了发酵床饲养方式对猪舍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发酵床饲养方式猪舍温度显著高于常规水泥地面饲养方式(P<0.05),猪舍空气中PM10浓度显著低于常规水泥地饲养方式(P<0.05),氨气和H2S浓度极显著低于常规水泥地饲养方式(P<0.01)。说明发酵床饲养方式能改善猪舍内环境。  相似文献   

12.
冬季发酵床养殖模式对猪舍环境及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研究冬季发酵床养猪模式对猪舍环境、猪生产性能及免疫性能的影响.试验选用60头三元杂交断奶仔猪,分为两个处理,每处理5个重复,每重复6头猪.对照组为传统的水泥地面猪舍养殖模式,试验日粮为基础日粮+10%杆菌肽锌20mg/kg与10%硫酸粘杆茵素20mg/kg;试验组为发酵床猪舍养殖,试验日粮为基础日粮+O.1%日本酵素.测试指标为猪舍温度、相对湿度、悬浮颗粒浓度、氨气浓度、猪料肉比、平均日增重及血清IgA、IgM、IgG浓度.试验时间106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显著提高了猪舍温度(P<0.05),极显著降低了猪舍氨气和悬浮颗粒浓度(P<0.01),对猪舍相对湿度无显著影响;试验组显著提高了平均日增重、饲料转化率及血清IgA、IgG浓度(P<0.05),对血清IgM浓度无显著影响.试验表明冬季发酵床养猪模式可改善猪舍环境,提高猪的生产性能与免疫性能,优于水泥地面养殖模式.  相似文献   

13.
研究冬季发酵床养猪模式对猪舍环境、猪生产性能及免疫性能的影响。试验选用60头三元杂交断奶仔猪,分为两个处理,每处理5个重复,每重复6头猪。对照组为传统的水泥地面猪舍养殖模式,试验日粮为基础日粮+10%杆菌肽锌20mg/kg与10%硫酸粘杆菌素20mg/kg;试验组为发酵床猪舍养殖,试验日粮为基础日粮+0.1%日本酵素。测试指标为猪舍温度、相对湿度、悬浮颗粒浓度、氨气浓度、猪料肉比、平均日增重及血清IgAI、gM、IgG浓度。试验时间106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显著提高了猪舍温度(P<0.05),极显著降低了猪舍氨气和悬浮颗粒浓度(P<0.01),对猪舍相对湿度无显著影响;试验组显著提高了平均日增重、饲料转化率及血清IgAI、gG浓度(P<0.05),对血清IgM浓度无显著影响。试验表明冬季发酵床养猪模式可改善猪舍环境,提高猪的生产性能与免疫性能,优于水泥地面养殖模式。  相似文献   

14.
用猪细小病毒病、猪伪狂犬病、猪衣原体3种疫病的疫苗对红河州猪繁殖障碍性疾病感染比较严重的7个县(市)21个种猪场(农户)进行免疫效果观察.结果显示:与免疫前3年相比,母猪受胎率由92.7%(8 004/8634)提高到99.5%(8311/8356),妊娠母猪发病率由31.43%(2714/8004)下降到0.6%(50/5311),初生仔猪发病死亡率由25.0%(18 593/74 493)下降到0.2%(184/90 462),免疫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5.
主要通过比较丹系和加系纯种、二元和三元母猪的窝产健仔数,分析不同遗传背景及胎次的母猪产仔性能差异,为评估三元母猪产仔性能及其替代更新提供参考依据.研究整理了国内某规模化企业2019年5月至2020年8月间猪场的209963条产仔记录,其中丹系56016窝,加系153947窝,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及邓肯检验对2个品系的母猪...  相似文献   

16.
发醉床养猪,猪舍的建设是发酵床养猪技术成功与否的重要环节,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南北气候差异大,发酵床猪舍设计并不相同,在发酵床猪舍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当地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和减少疾病的发生,生物发酵床养猪法对于猪舍建设要求较高,我们经过三年多试验研究,总结出了在甘肃河西地区气候条件下生物发酵床养猪保育、育肥猪舍设计和建设要点。  相似文献   

17.
18.
19.
在十堰市养猪生产中,时有散在疫病发生,仔猪阶段的死亡率占死亡总数的比例很高。对全市31个动物疫情监测点共58头病仔猪进行了监测诊断,通过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和实验室诊断,确诊为仔猪猪瘟和仔猪副伤寒疫病是造成仔猪死亡的主要原因。对此制定出更为科学的动物免疫计划,从而有效控制生猪疫病、提高生猪生产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