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9 毫秒
1.
椎实螺在世界上约有30多种,分布很广.它的许多种是人、畜、鱼类寄生吸虫的中间宿主,对传播寄生虫病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氯硝榴胺控释剂杀灭椎实螺的效果观察,确认氯硝榴胺是一种高效而又安全的杀螺剂,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羊肝片吸虫病是常见寄生虫病的一种,本病发病后主要表现全身症状、贫血和黄疸,剖检可见肝脏和胆管部位存在大量虫体;粪便虫卵检查可对本病进行确诊,预防本病需要采取综合性措施,消灭椎实螺有助于本病的控制;硝氯酚、丙硫咪唑、三氯苯唑、硝碘酚腈等对本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牛羊肝片吸虫病属于一种常见的寄生虫病,牛羊感染肝片吸虫病后,会出现贫血以及黄疸等全身症状,剖检可见牛、羊的肝脏以及胆管等部位有许多虫体。在牛、羊的粪便中检测到虫卵,即可确诊牛羊肝片吸虫病,预防该病,需采取有效措施,消灭椎实螺可以有效控制该病发生,或用硝氯酚以及三氯苯唑对牛羊肝片吸虫病有着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牛羊肝片吸虫是一种形似柳叶状的深棕色吸虫,寄生于牛羊肝脏中,多见于在河边、渠边、低洼潮湿地区放牧的牛羊,舍饲牛羊很少感染。1病因肝片吸虫中间宿主是一种形似蚕虫大小的椎实螺,牛羊摄入带有椎实螺的牧草或饮用含有椎实螺的水而感染。感染性囊蚴随着水草而进入消化道,孵化后又随血液循环而进入肝脏,定居于肝  相似文献   

5.
子午岭地带椎实螺种属及自然感染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子午岭地带椎实螺种属及自然感染状况调查甘肃省庆阳地区兽医站张崇信,刘天斌,尚满堂肝片吸虫中间宿主椎实螺,是两栖复足类动物,种类多、繁殖快、适应性强。因受地理气候条件的影响和螺的区系不同,中间宿主的种类也不相同。庆阳子午岭地带植被茂盛,气候阴湿,椎实螺...  相似文献   

6.
青海省刚察县海滩地区,地处青海湖北岸,多为水滩湿地,平均海拔3 300 m,夏秋气候湿润,水草丰茂。在湿地中有相当多的椎实螺,这给肝片吸虫的生长发育提供了充足的中间宿主条件。一直以来,当地牛羊的肝片吸虫感染率较高。因此,笔者于2008年5至6月份,用驱虫药氯氰碘柳胺钠(closantel tablets)进行了驱除肝片吸虫试验。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药物氯氰碘柳胺钠(closantel tablets)系北京中农华威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兽药字(2006)  相似文献   

7.
肝片形吸虫病是由片形科片形属的肝片吸虫寄生于牛、羊、鹿和骆驼等反刍动物的肝脏胆管中,引起急性或慢性肝炎和胆管炎、实质性肝炎和肝硬化等病变,并伴发全身中毒现象和营养障碍,严重感染时可引起牛羊大批死亡,给畜牧业经济带来很大损失.毛毕吸虫病是由分体科的毛毕属的包氏毛毕吸虫寄生于鸭、鹅及野生水禽肝门静脉和肠系膜静脉内寄生并产卵引起肠黏膜发炎,影响肠道吸收功能,严重感染时呈现消瘦、发育受阻等症状.肝片形吸虫病及包氏毛毕吸虫病均属人畜共患病,肝片形吸虫、包氏毛毕吸虫的中间宿主同属椎实螺,椎实螺有小土蜗、静水椎实螺、斯氏萝卜螺、耳萝卜螺4种,在我国分布甚广,它们生活并大量繁殖于田园、沟渠、池塘、沼泽等地.当病畜病禽排出的虫卵随粪便于水中,孵出毛蚴游于水中并钻入椎实螺体内生长发育,椎实螺受肝片形吸虫及毛毕吸虫幼虫感染,其受感染率可以反映出当地患肝片形吸虫病和毛毕吸虫病的严重程度.为此,笔者对高安市郊农村椎实螺感染肝片形吸虫、毛毕吸虫幼虫情况进行了初步调查,旨为防治牛羊患肝片形吸虫病和鸭鹅患毛毕吸虫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葫芦茶提纯物对椎实螺的杀灭试验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蒸馏水、二甲基亚砜(5%)或吐温-80(10%)为溶剂或且溶剂分别将葫芦茶提纯物Cyclokieviton、葫芦茶素D(Triquetin D)、葫芦茶素C(Triquetin C)、山茶酚(Kaempferol)、二氢山茶酚(Dihydrokaemoferol)、对羟基桂皮酸(P-hydroxycinnamic acid)、L-2-O-甲基-手-肌醇(2-O-Methyl-L-chiro-inositol)、卫矛醇(Galacti-tol)配制成0.05‰-0.1‰浓度的药液,以及用蒸馏水将葫芦茶浸膏配置成1‰-16‰浓度的药液,对椎实螺进行杀灭试验。结果0.05‰-0.1‰浓度的Cyclokieviton、葫芦茶素D、山萘酚以及对应的二甲基亚砜和吐温-80空白对照组能在24h将椎实螺全部或绝大部分杀死;4‰-16‰浓度的葫芦茶浸膏能在4d内将椎实螺全部或绝大部分杀死;而其它提纯物包括水溶性提纯物对椎实螺没有明显的灭杀作用。结论:4‰-6‰浓度的葫芦茶浸膏对椎实螺具有较好的灭杀作用;Cyclokieviton、葫芦茶素D、山萘酚可能是灭杀椎实螺的有效成分,而水溶性葫芦茶提纯物不是灭杀椎实螺的有效成分。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告了广西肝片形吸虫中间宿主的种类为小土蜗螺和斯氏萝卜螺。对不同剂量毛蚴感染中间宿主椎实螺的存活率,椎实螺的繁殖及其对干旱的抵抗力;尾蚴的逸出时间、数量;囊蚴对终宿主山羊羔的感染情况及其特点进行了观察。  相似文献   

10.
葫芦茶对椎实螺的杀灭实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实验选用椎实螺为实验对象,用葫芦茶粉剂和煎剂做杀灭药剂进行试验。结果认为两种剂型对椎实螺都有杀灭效果。将两种剂型比较,粉剂的杀灭效果、加工方法都较煎剂的好。粉剂有效浓度在0.1%时24小时内可出现死亡,当浓度在0.5%时可在24小时内实现椎实螺全部死亡。煎剂的有效浓度在0.0143%时48小时后出现死亡,当有效浓度在0.572%时,52小时后全部死亡。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川西北牧区的家畜棚圈及利用现状,指出了棚圈暖季开发利用的途径及其潜力,提出了暖季开发利用的技术操作要点,对牧区助农增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盛世紫花苜蓿的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要介绍了盛世紫花苜蓿新品种的栽培技术,用于指导生产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川西北草原建设的主要成就、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草原保护、生态建设、治理沙化退化的目标和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4.
高寒牧区引进杂种黄公牛的适应性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川西北高寒牧区在不同区域引进不同品种的杂种黄公牛的适应性观察,结果:从金川、黑水两县引进的黑黄杂种公牛的适应性最好;从甘肃临夏引进的西黄杂种公牛次之,黑黄杂种公牛稍差。建议在阿坝州半农半牧区建立(黑×黄)和(西×黄)黄牛改良制种点,为牧区牦牛三元杂交改良提供种源。  相似文献   

15.
草地火灾生成原因及火管理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渡  崔鲜一等 《四川草原》2002,(3):39-41,46
火是管理生态系统的重要自然工具。草地火包括自然火和人为火,长期在自然界生态系统中起着作用。草地火管理可用计算机模型预测自然火烧或计划火烧等火行为,来取得可预测的资源管理目标、灾情评估数学模型和减灾系统工程,开展研究和监测保证。  相似文献   

16.
对夏秋期养蚕布局再调整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刘建潮  吴华 《江苏蚕业》2000,22(3):35-36
夏秋期的养蚕布局自“四改三”以来,已经持续了10多年。这种布局为蚕桑生产的发展,茧丝绸出口创汇,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形势的变化,这种布局近几年来在一些地方显得不适应,暴露出不少弱点。因此,对夏秋期的养蚕布局有必要进行再调整。1从茧丝绸市场看调整布局,提高茧质的必要性 栽桑养蚕的目的是收获蚕茧,而收获的蚕茧必须全部进入市场,顺利成交,才能得到社会的承认。近年来,茧丝绸市场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已由原来的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就国内蚕茧市场而言,缫丝厂对蚕茧不再…  相似文献   

17.
A simple microplate method of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 for detecting antibodies to bovine leukosis virus (B.L.V.) is described. The antigen consisted of a solution containing the two major antigens of the B.L.V. (gp 51 and p 24) obtained by a technique of purification using CN-Br activated Sepharose 4B. This E.L.I.S.A. was compared with the agar gel immunodiffusion test (A.G.I.D.T.) in a study of 545 bovine sera. The total discrepancy rate between the two tests was 11% with a better sensitivity for E.L.I.S.A.  相似文献   

18.
1991年从哥伦比亚国际热带农业研究中心(CIAT)引入6095刚果臂形草(Brachiaria ruziziensis G.et E.CIAT6095),1992-1993年在网室和田间进行生态适应性观测,1994-1996年进行品种比较试验,1999-2004年进行区域试验,1999-2005年在海南、云南和福建进行生产试验。结果表明:热研15号刚果臂形草产草量达209865.83 kg/hm2·a,极显著(P<0.01)高于热研6号珊状臂形草(B.brizantha cv.Reyan 6)54.43%,高于热研3号俯仰臂形草(B.decumbens cv.Reyan 3)43.76%;热研15号刚果臂形草喜湿润热带气候,适宜在海拔1000~2000 m,年降水1000 mm以上的热带、亚热带地区生长,具有良好的耐旱能力,在pH4.5~5.0和极端贫瘠的土壤具有良好的持久性和丰产性;适于建植高产、优质、耐久的放牧型草地;固土护坡能力强,适于作水土保持的先锋草种。  相似文献   

19.
本文笔者于2000-2003年对长江1号苇状羊茅的生产适应性、生物学特性、生产性能等进行观察测量,并采用国内种植最多、表现最好的国外引进品种Fawn苇状羊茅为对照。结果表明,长江1号苇状羊茅的鲜草、干物质及种子产量均高于对照品种,分别增产12.5%、10.4%、30.8%,且达到显著水平,为指导大面积生产种植提供了必要的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对长江1号苇状羊茅与国外引进品种法恩(Fawn)苇状羊茅、海阔(Hykor)苇状羊茅在不同区域的植物学性状、生物学性状、生产性能、抗逆性等进行了为期4年的综合评比观测。结果表明,长江1号苇状羊茅较对照品种具有更强的繁殖能力和更为优良的结实性,其种子产量的增产幅度较大(69%~98%),鲜草、干物质产量均高于对照品种,且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