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火龙果茎斑病广泛发生在火龙果种植区。通过常规植物病理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分离鉴定火龙果茎斑病的病原菌。结果表明,引起火龙果茎斑病的病原菌为Epicoccum latusicollum。该菌最适生长温度为26℃,最适pH值为6~7。  相似文献   

2.
火龙果又名神龙果、仙蜜果,属仙人掌科蔓性多年生果树,原产于中美洲的热带地区:火龙果依果肉颜色分为红皮白肉、红皮红肉、黄皮白肉3大类。在台湾,红肉火龙果有莲花红龙、尊龙、玫瑰红龙、祥龙及香龙、珠龙、天龙等。  相似文献   

3.
镰刀菌引起的魔芋茎腐病是魔芋栽培过程中重要病害之一,为明确贵州省兴义市魔芋茎腐病的病原菌种类,2019年从贵州省兴义市采集魔芋茎腐病病样,采用组织分离法对病样进行分离,通过形态学鉴定方法结合基于rDNA-ITS与tef序列分析的分子鉴定方法对分离物进行鉴定,并按照柯赫氏法则进行致病性测定。结果显示,经组织分离法共获得3株镰刀菌纯培养物,经鉴定分属于2个种,分别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和茄腐镰刀菌(F.solani);致病性结果表明,尖孢镰刀菌菌株xymy-8没有致病性,茄腐镰刀菌菌株xymy-7、xymy-9有致病性,且致病性有差异,其中菌株xymy-7的致病性强于菌株xymy-9的致病性。试验结果为魔芋茎腐病防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海南火龙果产区真菌病害种类及为害情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海南省海口、文昌、琼海、乐东、临高、东方等市(县)的火龙果真菌病害进行了系统实地调研。结果表明,海南地区火龙果生产中发生的真菌病害主要有7种,分别为溃疡病、茎腐病、炭疽病、茎斑病、基腐病、黑斑病、果腐病;其中火龙果溃疡病和茎腐病在调查地均有发生,且为害严重。海口市主要发生溃疡病和炭疽病,文昌市主要发生溃疡病、基腐病和茎腐病,琼海市主要发生茎腐病和溃疡病,临高县主要发生溃疡病和黑斑病,东方市主要发生溃疡病,乐东县主要发生溃疡病和炭疽病。  相似文献   

5.
台湾火龙果引种栽培初报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火龙果又称红龙果 ,属仙人掌科 ,三角柱属。为多年生攀缘性肉叶植物 ,枝条呈三角或四角柱状 ,果实外具软质鳞片如龙状外卷 ,故称火龙果。火龙果原产于中美洲热带沙漠地区 ,2 0世纪 90年代初开始引进台湾试种 ,近年来 ,台湾已从引进品种中选育出一些良种 ,特别是红皮红肉的尊龙果、祥龙果的品质已远远超过越南进口的白肉型火龙果。为此 ,笔者于 1999年 4月从台资农场引进红皮红肉的尊龙果、祥龙果及红皮白肉的白火龙果等台湾火龙果良种进行栽培试验 ,现将引种结果初报如下。1 材料与方法供试品种为红皮红肉的尊龙果、祥龙果各 4 0 0株 ,红皮…  相似文献   

6.
测定了红皮白肉白玉龙火龙果Hylocereus undatus Britt.et Rose、红皮红肉珠龙火龙果H.poktrhizus(Weber)Britt.et Rose和霸王花H.undatus(Haw.)Urilt.et Rose的花器性状.对3个试材人工异花授粉,对红肉火龙果和霸王花人工自花授粉,并探索了红肉火龙果人工自花授粉的有效时段.结果表明,自然条件下,白肉火龙果着果率超过95%,红肉火龙果着果率10%以下,霸王花只开花不结果;红肉火龙果和霸王花的柱头高出雄蕊是两者着果率低的原因.3个试材相互人工异花授粉,红肉火龙果和霸王花人工自花授粉,其着果率均达到90%以上;从当晚花蕾开放起到第二天上午10:00是红肉火龙果人工授粉的有效时段.  相似文献   

7.
王旭强 《花卉》2014,(9):8-9
火龙果原名青龙果、红龙果,原产于中美洲热带。属典型的热带植物,为仙人掌科量天尺属和蛇鞭柱属草本植物,台湾、海南、广西、广东等地广为栽培。主要品种有红皮白肉、红皮红肉和黄皮系列。以红皮红肉和黄皮系统为佳。火龙果营养丰富、功能独特,含有一般植物少有的植物性白蛋白、丰富的花青素、维生素和水溶性膳食纤维。火龙果成熟时果实较软,难以长途运输。热带火龙果往北销售只能在未熟耐采摘,品质寡淡无味,燃低。  相似文献   

8.
湛江地区火龙果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田间观察,严重危害湛江地区火龙果的主要虫害有蚂蚁、蓟马、东方果实蝇、斜纹夜蛾,主要病害有茎斑病、炭疽病、茎腐病,并有冷害和酸雨危害。文章介绍湛江地区火龙果主要病虫害防治的农业方法和化学方法,对湛江地区火龙果的生产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正>火龙果原名青龙果、红龙果,原产于中美洲热带,属典型的热带植物。火龙果树为仙人掌科量天尺属和蛇鞭柱属草本植物,由南洋引入我国台湾,再由我国台湾改良引入海南、广西、广东等地栽培。主要品种有红皮白肉、红皮红肉和黄皮系列,以红皮红肉和黄皮系列为佳。火龙果营养丰富、功能独特,含有一般植物少有的植物性白蛋白、丰富的花青素、维生素和水溶性膳食纤维。火龙果成熟时果实较软,难以长途运输,热带火龙果往北销售只能在未熟时采摘,品质寡淡无味,价格较低。  相似文献   

10.
以东北油豆角腐皮镰孢菌为靶标菌,采用室内平板对峙培养和温室防效测定方法,从发病油豆角根际(围)土壤中筛选拮抗能力强的芽胞杆菌菌株,以期获得腐皮镰孢菌根腐病的生防资源。结果表明:该试验筛选到一株拮抗芽胞杆菌WJ-126,初步鉴定为贝莱斯芽胞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在温室人工接种条件下,该菌株对油豆角腐皮镰孢菌根腐病的相对防效可达60.92%。  相似文献   

11.
荔枝果实发育过程中,乙烯含量不断下降,转红期( 花后70 d 左右) 略有上升,但无明显峰值,后又逐步下降,直到果实成熟。乙烯形成抑制剂STS( 硫代硫酸银) 显著抑制果实的成熟,转熟前用STS处理荔枝果实,导致果实脱落明显加重,部分果抗病力下降,发病率增加,裂果严重,果实转红变慢,果肉含糖量偏低。上述结果表明,乙烯对荔枝果实的成熟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福建莆田地区茄子引种品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筛选适宜福建莆田地区种植的茄子品种,对引进的10个茄子品种进行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引茄1号商品性好,产量高,果实紫色有光泽、口感好、品质细嫩,抗病性较强,可在莆田地区推广栽培。  相似文献   

13.
为丰富湖北省厚皮甜瓜品种,解决品种单一老化的问题,引进了国家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各育种专家选育的21个厚皮甜瓜品种进行比较试验,对各品种的物候期、田间适应性、商品性及产量性状进行了分析评价,筛选出IVF128、F327、F362、8908、KR黄皮红肉、KR白皮红肉、黄龙和皇冠8个适宜在湖北省大面积推广应用的厚皮甜瓜品种。  相似文献   

14.
为了筛选并推广适合淮安地区春季大棚栽培的优良红椒新品种,在连栋大棚内进行3个红椒品种比较试验,对各品种生物学特性、抗病性、果实商品性和产量等指标进行综合比较。结果表明:红椒215品种早熟,植株矮壮,坐果性强,果色大红,果形顺直,圆整性好,其生长势、抗病性等方面综合表现都非常好,667 m2产量最高,达4 250 kg,且春季栽培中高抗日灼病,适宜在淮安地区进行春季大棚栽培。  相似文献   

15.
对4种不同材质的果袋,进行套袋微域生境及果实着色试验,结果表明,双层内红袋处理昼夜温差较大,9月18—21日和10月上旬晴天条件下,分别比对照高5.8℃和4.8℃;塑膜袋和双层纸袋保湿性较好,在晴热干燥、空气湿度过低时,可减轻相对湿度胁迫;双层纸袋遮光严重,晴天14:00双层内红袋和双层内黑袋袋内光辐射只有对照的0.8%和0.4%。不同套袋材料形成不同的微环境,对柿果着色产生不同的影响,双层内红处理果实着色最好,其次为双层内黑,其他处理与对照差异较小,9月25日调查,双层内红果皮色为N25B,对照为163B;10月15日双层内红为33A,对照为N25B。对甜柿果皮进行色素分析,发现不同处理柿果生长后期类胡萝卜素含量均提高,套纸袋处理降低果皮类胡萝卜素含量;双层纸袋处理后期类黄酮含量增加,其他处理及对照则降低,成熟期双层内红的果皮类胡萝卜素和类黄酮含量分别比对照降低0.017 8 mg·g-1和0.070 6 mg·g-1。  相似文献   

16.
 ‘花玉’是小型西瓜杂交一代新品种。早熟,植株生长势和抗病性中强,易坐果。果实高圆形或椭圆形,果皮薄,光滑,表皮绿色布墨绿细条带,单果质量2.3 ~ 3.0 kg,果肉大红,肉质松脆,口感好,中心含糖量11%左右;种籽褐色、小籽。果实发育期28 ~ 30 d。  相似文献   

17.
以大石早生李为试材,研究了不同颜色的果袋对李(Prunus salicina Lindl.)果实外观色泽、花色素苷含量的影响,并探讨了果实中糖酸含量、PAL(苯丙氨酸氨解酶)和UFGT(类黄酮葡糖苷转移酶)酶活性与花色素苷合成的关系。结果表明,果袋的透光率与果皮外观色泽有密切关系,透光率越高,a*越大,果皮颜色越红。白色果袋与对照、红袋与黄袋果实外观无显著差异,白袋与红袋,黑袋(完全不透光)与黄袋,红袋与黄袋处理之间的果实外观色泽存在显著差异。果实成熟时果皮中花色素苷含量与纸袋的透光率呈正比,波长580nm以上橙、红光的透光率与果皮中花色素苷含量相关系数r>0.99。在不同颜色果袋影响果实成熟时果皮的糖酸积累方面:不同颜色果袋对果肉中糖酸含量无显著影响,果皮的糖含量与花色素苷含量亦无显著相关性,但成熟时果皮中酸含量与花色素苷含量呈显著正相关(r=0.9815*)。不同颜色果袋影响PAL、UFGT酶活性,果实成熟时不同果袋PAL酶活性与花色素苷含量相关性显著(r=0.9613*),UFGT酶活性与花色素苷含量相关性显著(r=0.9365*)。  相似文献   

18.
枇杷种质资源果实锈斑病抗性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国家果树种质福州枇杷圃内251份枇杷种质资源的果实锈斑病抗性进行了调查评价。结果表明:141份枇杷种质资源对果实锈斑病抗性表现中等,59份资源抗性弱,51份资源抗性强,其中大坡顶2号、大坡项3号、豆枇杷、笃山枇杷(2)、笃山晚熟、埂坡2号、麻栗坡枇杷、沙锅酸、沙锅寨1号、天星桥1亏、兴安1号、兴安4号、以且枇杷和重瓣枇杷等14份资源抗性极强,未发生锈斑;来源于西班牙的资源病情指数极显著地高于其他来源地的资源,来源于贵州和云南的资源病情指数显著低于其他来源地的资源;野生资源的抗性极显著地优于栽培资源;红肉类型种质资源的抗性极显著地优于白肉类型。  相似文献   

19.
光照对云南红梨着色及果实品质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红梨果实套袋处理,测定其果皮花色苷含量和着色指数、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及蔗糖含量,以探讨光照对云南红梨32号、红梨35号和云红梨1号果皮着色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红梨32号、红梨35号和云红梨1号果皮着色指数与光照时间和光照质量有关.相同光照条件下,摘除果袋后果皮着色指数从大到小依次为云红梨1号>红梨32号>红梨35号,且着色指数与果皮花色苷含量变化趋于一致;自然光、桔黄色光和白色光是诱导果皮花色苷合成的主要色光,其中自然光对果皮着色影响最大.随着果皮着色指数增加,红梨果肉中蔗糖含量不断增加.  相似文献   

20.
杏果实成熟期糖酸和色素物质含量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个仁用杏和8个鲜食杏品种为试验材料,测定了果实成熟期果肉可溶性总糖、还原糖和可滴定酸,果肉和果皮花色苷、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类黄酮的含量。根据鲜食杏品种果肉的颜色,将其分为白色果肉组、黄色果肉组和橙黄色果肉组,比较了不同颜色果肉组间糖酸和色素物质含量的差异,并对果肉颜色与各指标间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仁用杏品种果肉可溶性总糖含量低于鲜食杏,而可滴定酸含量高于鲜食杏;二者间还原糖含量无显著差异。花色苷仅分布于红色杏品种的果皮组织。除花色苷外,不同杏品种间,仁用杏品种果肉和果皮色素物质含量均高于鲜食杏品种;同一杏品种中,果皮色素物质含量均高于果肉。鲜食杏不同颜色果肉组间果肉可溶性总糖、可滴定酸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差异显著。果肉颜色与果肉类胡萝卜素含量极显著相关(r=0.872),与果肉叶绿素、类黄酮和糖酸含量则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