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香蕉淋施木薯酒精厌氧发酵液+地膜覆盖等处理越冬,比较其越冬效果和来年生长及产量。结果表明,淋施COD浓度1 200~2 000 mg/L木薯酒精厌氧发酵液900m3/hm2+地膜覆盖越冬能显著提高香蕉园土壤有机质、速效钾含量,植株抗寒力,来年香蕉植株假茎高度、假茎围、绿叶数和叶绿素含量,提早抽蕾期和收获期,显著提高单株产量。  相似文献   

2.
施用木薯淀粉厌氧液对香蕉果实性状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木薯淀粉厌氧液(化学耗氧量800~1 000 mg/L)直接定量施用到香蕉园地对香蕉果实性状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木薯淀粉厌氧液能显著改善香蕉果实的性状和品质,香蕉的果穗长度、果穗重、果梳数、每梳果指数、果指重、果指长度、果指围、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维生素C含量均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明木薯淀粉废液的环保资源化利用新路子,以蜜本南瓜为试验材料,开展了木薯淀粉厌氧发酵液对南瓜生长发育、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施用木薯淀粉厌氧发酵液能显著促进南瓜植株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提高产量并改善果实的品质。施用木薯淀粉厌氧发酵液能显著促进植株主蔓和叶片的生长,增加叶片叶绿素含量,单株结瓜数、单瓜质量和产量均比常规施肥对照提高50%以上,其果实大小、果形指数、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淀粉含量和VC含量也比对照显著或极显著提高。木薯淀粉厌氧发酵液可作为追肥在南瓜生产中应用,达到变废为宝、提高南瓜产量和品质的双重目的。  相似文献   

4.
以6个云南山地香蕉主栽品种为试材,用多元分析法分析农艺性状变异特征,明确香蕉产量形成的主要决定因子,为该地区香蕉品种选育、评价和推广提供理论指导和决策依据。结果表明:云南山地香蕉农艺性状有丰富的变异性,新植蕉的变异系数为1.67%~25.52%,宿根蕉的变异系数为0.60%~17.68%;叶片数(0.64)、叶长(0.54)、叶面积(0.46)、假茎高(0.89)、假茎围(0.75)、穗柄长(0.66)、果穗长(0.80)、果穗宽(0.75)、第3梳果指数(0.53)、果指总数(0.87)、果指周长(0.83)与株产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多元回归方程表明,假茎高、穗柄长、果指总数、果指长和果指周长是决定株产的主要因子,它们决定产量95.9%的变异;通径分析表明,果指总数(0.382)、果指周长(0.283)、果指长(0.258)是构成香蕉产量的直接因素,假茎高、假茎围、叶片数、叶面积等农艺性状通过影响果指总数和单果大小间接调控香蕉产量。可见香蕉产量构成是一个多性状综合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选择轮作木薯年限达3年的蕉园,采取木薯茎叶100%粉碎还田措施,测定蕉园土壤微生物数量、酶活性、理化性质、香蕉长势和枯萎病发病率等。结果表明,与对照(空白)比较,木薯茎叶还田可显著降低可培养真菌数量、枯萎病病原菌数量及总真菌数量,增加可培养放线菌数量、总细菌数量和碱解氮含量,B/F、A/F(可培养细菌数/真菌数、放线菌数/真菌数)均增大;土壤的脲酶和蔗糖酶活性显著提高,香蕉株高、茎粗、叶面积和SPAD值(叶绿素含量)均显著增大,香蕉枯萎病发病率降低至33.9%。说明木薯茎叶还田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土壤微生物种群改善,且有效促进香蕉生长、降低香蕉枯萎病发病率。  相似文献   

6.
采用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分析香蕉新鲜假茎与香蕉象甲为害诱导的香蕉假茎(假茎象甲+新鲜假茎、球茎象甲+新鲜假茎、假茎象甲+球茎象甲+新鲜假茎)的挥发性成分,研究香蕉象甲为害对香蕉假茎挥发性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香蕉新鲜假茎与球茎象甲为害诱导的新鲜假茎、假茎象甲和球茎象甲共同为害诱导的新鲜假茎三者挥发物中相同成分为十三烷,与假茎象甲为害诱导的新鲜假茎挥发物没有相同成分。香蕉象甲不同种为害诱导的香蕉假茎的相同成分为癸酸乙酯。香蕉新鲜假茎与香蕉象甲为害诱导的香蕉假茎的挥发物中均含有烃类和酯类,香蕉象甲不同种为害诱导的香蕉假茎挥发物中还含有不同的比例的醛类、酮类、醌类和酚类等。  相似文献   

7.
‘东蕉1号’是从‘巴西蕉’种植群体芽变单株中筛选出的香蕉新品种。植株高大粗壮,长势旺盛,平均假茎高261.5 cm,假茎粗55.4 cm,总叶片数41片。果穗呈长圆柱状,质量24.1 kg,果指长度21.6 cm。果肉黄白色,肉质软滑,风味香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8.8%。新植蕉全生育期约405 d,产量42.32 t · hm-2。田间枯萎病发病率较低,适宜在热带和南亚热带非香蕉枯萎病区种植。  相似文献   

8.
香蕉是漳州市芗城区于1998年引进试种获得成功。经福建农林大学和省亚热带植物研究所的化验结果均表明:红香蕉果实营养成分特别是维生素C含量比天宝香蕉高。口感和风味也比天宝香蕉好,且果皮呈红紫色,较为美观,具有一定的市场竞争力。一、形态特征红香蕉平均株高3.92米,茎围0.81米。假茎、叶柄、叶片主脉及果皮均为红紫色。叶片青绿,较直立,叶柄及叶片均比台湾蕉或天宝香蕉长,一般(试管苗)叶片数约50片。果形较直,果指肥大,单果重300克左右,果梳数较少,一般5~7梳,单果穗重约20公斤。红香蕉全生育期5…  相似文献   

9.
【目的】明确5个香蕉品种假茎对2种香蕉象甲的诱捕效果,为利用香蕉假茎防治香蕉象甲这一农业防治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香蕉假茎田间诱捕及2种香蕉象甲对香蕉假茎的室内选择反应分析5个香蕉品种假茎的诱捕效果。【结果】田间诱捕试验结果表明,5个香蕉品种假茎对2种香蕉象甲均有有效的诱捕作用,每个诱捕器10 d诱捕量为9.0~18.0,而且‘巴西蕉’和‘宝岛蕉’的诱捕效果显著优于‘海贡蕉’‘广粉1号’粉蕉和‘广东香蕉1号’的诱捕效果;室内选择反应试验结果表明,5个香蕉品种假茎对2种香蕉象甲的诱捕效果高低顺序依次为‘巴西蕉’,‘宝岛蕉’,‘海贡蕉’,‘广粉1号’粉蕉和‘广东香蕉1号’。【结论】5个香蕉品种假茎均可用于防治2种香蕉象甲,但应首选‘巴西蕉’和‘宝岛蕉’。  相似文献   

10.
香蕉假茎象甲虫情调查与预测预报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香蕉假茎象甲Odoiporus longicollisOliver,亦称香蕉扁黑象甲、香蕉双带象甲,是我国香蕉种植区香蕉主要害虫之一[1-4]。该虫主要分布于东南亚的泰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及中国广东、广西、福建、海南、云南和台湾等地。以幼虫蛀食香蕉假茎乃至叶柄、果轴为害,在假茎  相似文献   

11.
6种药剂对香蕉假茎象甲成虫的毒力及室内药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浸渍香蕉假茎接虫法和点滴法研究6种药剂对香蕉假茎象甲成虫的毒力和室内药效。结果表明,6种药剂对香蕉假茎象甲成虫的毒力从高到低依次为高效氯氟氰菊酯异丙威敌百虫吡虫啉啶虫脒阿维菌素,24h的LC50值分别为24.624 9、42.685 3、100.162 4、162.386 5、185.626 7和228.842 5mg/L;室内药后14d,除敌百虫外,高效氯氟氰菊酯、异丙威、吡虫啉、啶虫脒和阿维菌素对香蕉假茎象甲成虫的校正死亡率均达到100%,且高效氯氟氰菊酯和异丙威对香蕉假茎象甲成虫表现出较好的速效性,而吡虫啉、啶虫脒和阿维菌素对香蕉假茎象甲成虫表现出较长的持效期。高效氯氟氰菊酯、异丙威、吡虫啉、啶虫脒和阿维菌素均可作为防治香蕉假茎象甲的潜力药剂,供田间选择试用。  相似文献   

12.
以香蕉品种巴西的试管苗不定芽为试材,利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进行了生根培养基优化试验,结果表明:6-BA对生根率、根长、根数、假茎粗的影响最大;NAA和KT对假茎高、苗高的影响最大;0.2 mg.L-16-BA有利于提高生根率,增加假茎粗,降低假茎高与苗高,不加6-BA、KT有利于增加根长,但不利于增加根数;0.2 mg.L-1NAA有利于增加假茎高和苗高,0.4 mg.L-1NAA可增加假茎粗;0.1 mg.L-1KT可增加假茎粗,不加KT则有利于增加假茎高与苗高。提出生根培养基的理论优化配方NAA 0.2~0.4 mg.L-1 IBA 1.5 mg.L-1 6-BA0.2 mg.L-1 KT 0.1 mg.L-1  相似文献   

13.
香蕉抗枯萎病品种抗枯5号引种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抗枯5号是2003年从国际香大蕉改良网络种质交换中心引进的高抗香蕉枯萎病品系GCTCV-119。成苗假茎高度平均为278 cm,假茎中部周长为50 cm。叶片长223 cm、宽87 cm,叶形比2.56;果穗和果指比巴西蕉短,果指比巴西蕉粗,成熟果实深黄色,肉质较粉,货架期较长,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蔗糖含量分别为26.20%、22.60%、13.60%;可滴定酸和维生素C含量分别为0.37%、9.03 mg/kg,品质优;高抗尖孢镰刀菌4号生理小种引起的香蕉枯萎病,病株率仅4.3%;抗寒性、抗风力不及同高度品种香牙蕉,较感香蕉假茎象鼻虫;是香蕉优异种质。2006年12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登记。  相似文献   

14.
香蕉不同器官中NPK含量及其积累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香蕉体内氮磷钾的含量及分布特点,采用整株肢解法,研究了香蕉不同生育期根、球茎、假茎、叶及果、果轴的氮、磷和钾含量.结果表明,不同生育时期,香蕉根系、假茎、球茎、叶、果实和果轴6个器官中的氮磷钾含量与分布不同.在香蕉抽蕾前,氮分布为叶>球茎>假茎>根系,磷为假茎>叶>球茎>根系,钾为假茎>根系>叶>球茎;抽蕾后,氮...  相似文献   

15.
通过在香蕉枯萎病重病区种植抗枯萎病香蕉品种桂蕉9号不同类型种苗并结合施用复合微生物菌肥,研究其对植株生长、产量及香蕉枯萎病发病率的影响,为桂蕉9号的大规模推广应用奠定理论基础。结果表明:种植桂蕉9号不同类型种苗对植株抽蕾时的假茎高度、假茎基围以及采收时的单穗重和第3梳果指数的影响差异不显著,但对植株采收时间和香蕉枯萎病发病率的影响差异显著;种植吸芽苗的采收时间比二级组培大苗早26 d左右,种植二级组培大苗的采收时间比二级组培小苗早32 d左右;种植吸芽苗的香蕉枯萎病发病率最低,其次为二级组培大苗,种植二级组培小苗的香蕉枯萎病发病率最高;施用复合微生物菌肥只影响香蕉枯萎病发病率,与不施用菌肥的植株相比,种植二级组培小苗、二级组培大苗、吸芽苗的香蕉枯萎病发病率分别下降14.79%、21.73%、25.10%,且三者之间差异显著。因生产上用吸芽苗进行种植比较麻烦,为缩短抗枯萎病香蕉品种生育期、降低其枯萎病发病率,建议种植二级组培大苗并配合施用复合微生物菌肥。  相似文献   

16.
结合生根培养苗龄、假植基质等因素,研究了不同假植基质对不同苗龄香蕉组培生根苗假植成活率以及对假植苗假茎高度、叶片数、根系数、根系长度等生长指标的影响;同时研究了不同苗龄的瓶苗于不同季节在椰糠+珍珠岩中假植成活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相同苗龄的香蕉组培生根苗在不同基质中假植成活率有显著差异,在椰糠+珍珠岩的混合基质中假植成活率最高;不同苗龄也是如此;结合假茎高度、叶片数、根系数、根系长度等生长指标认为椰糠+珍珠岩为最优假植基质,在这一基质中假植成活率可达92%~99%,能够满足不同苗龄香蕉组培生根苗在不同季节对假植基质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矮香蕉原产我国,假茎粗矮,抗风力强,适宜沿海强风区栽培。湛江市地处雷州半岛,根据30年气象资料统计,登陆和影响本市的台风118次,其中登陆47次(年均1.6次),强台风16次。过去因种植高把香蕉风害严重,发展香蕉生产受到制约。因此,选栽抗风力强的矮把香蕉,是我市香蕉生产能否发展的关键。但是,矮把香蕉果穗短,果指细,单产低。为探索矮香蕉的高产途径,笔者1983—1986年进行了种性观察和高产栽  相似文献   

18.
通过田间防治试验,明确了毒死蜱、二嗪磷等10种药剂对香蕉假茎象甲具有明显的防治效果,提出了相应的使用方法和适合的使用时期,为防控香蕉假茎象甲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海南不同地区香蕉假茎象甲对6种杀虫剂的敏感性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虫体浸渍法,测定了海南省澄迈县和儋州市两地的香蕉假茎象甲成虫对48%毒死蜱乳油等6种杀虫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6种药剂对澄迈和儋州两地区的香蕉假茎象甲的毒力大小相同,毒力从高到低依次为毒死蜱>丙溴·辛硫磷>丙溴磷>三唑磷>敌敌畏>辛硫磷;儋州的香蕉假茎象甲对6种药剂的敏感性均高于澄迈.  相似文献   

20.
比较了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喷雾、花蕾注射和假茎注射等3种施药方式对香蕉蓟马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花蕾注射防效最高,为86.7%,而喷雾和假茎注射的防效分别为80.2%和78.8%。假茎注射用时最少,每株施药需0.76min,而花蕾注射和喷雾用时分别是其5倍和7倍。假茎注射和花蕾注射用药量较少,较喷雾处理每株可节省药液用量1 610mL和制剂量0.13g。综合考虑,假茎注射是防治香蕉蓟马可行的施药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