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茶树短穗扦插育苗能保持良种纯度,繁育系数也大,是当前加快茶树良种繁育和推广步伐、提高无性系良种茶园比重的主要途径。目前,茶树多在夏季扦插育苗,但据浙江临海市茶农多年的实践结果,秋季扦插育苗,比夏季扦插育苗具有多方面的优越性。 1.稳收春茶。夏插用的茶树穗条,需在采制部分名茶后的4月中旬对母本园实施重修剪措施予以培  相似文献   

2.
浙东茶树良种繁育基地是由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与新昌县镜岭镇人民政府共建的茶树良种繁育、示范、推广基地。由浙江大学茶学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刘祖生教授担任顾问。现有良种茶树母本园 2 50亩 ,苗圃 850多亩 ,年可供无性系良种茶苗上亿株。基地重点繁育由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刘祖生、梁月荣教授主持育成的茶树新品种—浙农 1 1 7、浙农 1 39。这两个品种 2 0 0 2年通过浙江省科技厅组织的省级成果鉴定 ,并获得与会专家的高度评价 ,认为该项成果在同类研究中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浙农1 1 7、浙农 1 39在基地试种期间 ,表现良好 ,发芽特早 ,春茶…  相似文献   

3.
余继忠 《中国茶叶》2003,25(5):22-23
2001年浙江省政府在“关于加快茶树改良的通知”中,提出了全省到2010年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占总面积60%以上的目标,这意味着浙江在十年中将要增加70多万亩无性系良种茶园。根据目前名优茶占主导地位的实际情况,各地在进行良种工程建设时,应选择最适制本地主产名优茶的无性系良种  相似文献   

4.
《茶叶》2003,29(2)
浙东茶树良种繁育基地是由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与新昌县镜岭镇人民政府共建的茶树良种繁育、示范、推广基地。由浙江大学茶学系刘祖生教授担任顾问。现有良种茶树母本园 2 5 0亩 ,苗圃 35 0多亩 ,年可供无性系良种茶苗 5 0 0 0余万株。基地重点繁育由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刘祖生、梁月荣教授主持育成的茶树新品种——浙农 117、浙农 139。这两个品种 2 0 0 2年初通过浙江省科技厅组织的省级成果鉴定 ,并获得与会专家的高度评价 ,认为该项成果在同类研究中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浙农 139是一个优质、高产的早生绿茶品种 ,适制名优绿茶 ,香高而持久 …  相似文献   

5.
《茶世界》2010,(3)
松阳的无性系茶树良种繁育,已有20多年的历史,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摸索出了快速、高效育苗技术。调整育苗季节——茶苗夏插:以往的茶树扦插繁育时  相似文献   

6.
无性系良种具有生长旺盛、产量高、品质优、市场竞争能力强等优势,近年来,茶树良种的推广已被国内外茶叶生产单位所重视。目前,短穗扦插是各地最常用的无性系茶树良种的繁育方法。但是,除南方少数省(区)外,我国大多数茶区从扦插到出圃移栽要跨2~3个年度,需时14~18个月,育苗时间长,土  相似文献   

7.
茶树良种化为现代茶产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在良种茶苗繁育环节,传统的方法是在畦面添加生土,增加了一笔不小的成本;本文开展了不加生土和传统的育苗方法开展了试验比较,提出了不加生土的茶树无性系良种繁育新技术。  相似文献   

8.
肖飞  李秀峰  李云 《茶叶》2010,36(2):115-116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名优茶由于其色香味形独具而被广泛推崇为高尚饮品,同时也成为茶业效益的主要支柱。茶树良种作为名优茶的基础,越来越受到广泛重视。扦插育苗具有遗传性稳定、繁殖系数大、苗木生长健壮且整齐等优点,成为了茶树良种苗木繁育的重要手段。当前汉中市无性系茶树良种普及率还不到1%,为了加速汉中市无性系茶树良种化进程,汉中市农科所进行了茶树无心土短穗扦插育苗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9.
魏国梁  王开荣 《茶叶》1994,20(2):2-5
首先阐述茶树无性系良种化是建设现代化茶业的必备基础,并介绍了宁波茶区推广良种取得的成绩;其次,分析当前是启动我国茶园无性系良种化的有利时机,同时,总结了宁波市近10年来建立茶树无性系良种繁育体系的成果与技术;最后提出了争取早日实现茶树无性系良种化的五项措施:即(1)统一认识,(2)搞好规划,(3)增加投入,(4)科技兴茶,(5)强化服务。  相似文献   

10.
谈提高无性系茶苗移栽成活率的体会朱跃进,张升强(浙江省义乌市农业局·义乌·322000)我市于1990年10月开始在杨梅岗农场建立省级茶树良种繁育基地。先后从8个县(市)引进了9个茶树良种,种植了良种母本园6公顷,通过几年的努力,良繁基地业已初步建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