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4 毫秒
1.
由日照市农机部门引进实施的《乌龙茶机械化加工技术试验示范项目》,近日获省专家组综合评定通过。这标志着乌龙茶机械化加工技术研制成功,填补了北方乌龙茶机械化加工技术空白。  相似文献   

2.
做青温、湿度的控制对乌龙茶香气和滋味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主要综述了乌龙茶做青的空调选择、空调做青技术及其在采用空调做青过程中温、湿度控制的重要性,并提出提高和稳定空调做青后乌龙茶品质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乌龙茶做青前,采用铁制滚筒短时低温摇青技术,既可代替日光晒青技术,又明显提高了茶叶香气和滋味甘醇鲜爽。同时实现:一是工艺简易、省时、卫生;二是零投资,便于应用推广;三是很好解决了阴或雨天茶叶品质问题;四是适用于加工不同形状乌龙茶。  相似文献   

4.
周理飞 《茶业通报》2005,27(4):162-162
建瓯市是乌龙茶主要产区,为使茶园能够持续丰产高效优质,不断改进茶园施肥技术,更显得重要。近年来,我市广大茶叶科技工作者在茶园施肥技术问题上开展了一些有效的探索,并取得明显成效。根据多年的实践和反复对比试验,认为解决乌龙茶区施肥技术问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加以改进,才能发挥茶园施肥的最佳效应。其主要技术措施有:1是改进茶园施基肥时间我市几乎属于山地茶园,乌龙茶采摘由于受纬度温差的影响,各地采摘轮次不一,高山区和半山区一般年采摘2~3轮,平原茶区一般年采摘4~5轮,正常年景全年茶季于当年11月上旬结束。我市茶园施基肥…  相似文献   

5.
巩志 《茶业通报》1995,17(3):43-46
闽北乌龙茶史话巩志(武夷山市茶叶学会)茶叶界对乌龙茶起源,众说纷纭,各争其是。笔者在编撰《建茶志》中从地方史料中查证,仅以一得之见,与茶学界老前辈商榷。乌龙茶起源于古代建茶,创始于明末清初,脱胎于闻名中外的武夷岩茶。一、历史上的乌龙茶命名乌龙茶的命名...  相似文献   

6.
福建省茶叶学会印发的《乌龙茶史话》、《中国茶叶》、《茶叶》1979年第四期发表“乌龙茶在先红茶在后”,“乌龙茶是红茶的始祖”。题目不同,内容不差;循读大作(以下简称乌史话),尚有不明之处,提出商榷。研究茶史:一要按照历史面目,忌用现在条件臆测当时的情况;二要实事求是地按照量质变化规律和茶类技术特点;三研究茶史不是消遣和欣赏,而是总结历史经验,剔糟粕取其精华,为现在发展生产服务。“当时的武夷岩茶就是乌龙茶”,“武夷岩茶是乌龙茶的始祖……”。《乌史话》作者把地名、茶名、茶类和俗称以及简名等同混称。名茶除茶树品种内在因素外,自然地理条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黄山市发展乌龙茶的现状,指出了黄山市发展乌龙茶存在的不足之处,点明当今发展乌龙茶的主要趋势并提出发展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8.
首先从态度和行为2个层面给出了乌龙茶消费者品牌忠诚的全面定义,构建了乌龙茶消费者体验3个维度对品牌忠诚2个维度影响的概念模型,并运用福州乌龙茶消费者的问卷调查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乌龙茶服务体验和关系体验分别对态度忠诚和行为忠诚都具有显著影响;乌龙茶品牌体验对态度忠诚也具有显著影响,但对行为忠诚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人们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乌龙茶质量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异物、农残、重金属污染、微生物污染等提出更高的要求。也对乌龙茶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提出新的要求,本文就如何做好乌龙茶产品从茶园到茶杯的质量安全管理进行分析,乌龙茶产品的质量安全管理应从影响因数和种植加工消费等方面进行论述。要消除乌龙茶存在的质量安全问题,关键要有防为主意识,然后在种植、加工和消费过程中建立关键控制点和SSOP(卫生标准操作规范)来进行监管,构筑产品安全质量管理体系,乌龙茶产品的质量安全必可以得到保证。并指出乌龙茶产品安全质量控制管理的关键点,提出相应的安全质量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0.
孙英龙 《茶业通报》1995,17(1):42-42
台湾冻顶乌龙茶与林凤池孙英龙(福建省东山县博物馆)台湾是我国重要的产茶区之一,以乌龙茶为大宗,其中又以冻顶乌龙茶最有名气。冻顶乌龙茶,因地名冻顶山而得名。这里气候四季如春,光照充足,常年浓雾笼罩.土质湿润,没有干旱和雨水过多的现象。最适合茶树生长,使...  相似文献   

11.
植入乌龙茶初制工艺改进夏秋名特绿茶品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用夏秋季茶鲜叶加工的名特绿茶苦涩味重、收敛性强、香气清淡和综合品质较差的问题,开展了夏秋季毛峰茶加工技术研究。采用植入乌龙茶初制的部分工艺,改善了夏秋季毛峰茶品质。提出了夏秋季毛峰茶加工的技术指标和最佳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12.
红绿茶加工工艺对茶鲜叶香气和糖苷类香气前体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为了研究不同的加工工艺对茶鲜叶香气和糖苷类香气前体的的影响,利用槠叶种群体的一芽二、三叶鲜叶为原料,按照传统的加工工艺分别制成红茶、绿茶,应用SDE提取、GC/MS对香气组成进行分析,同时应用溶剂提取、双相酶解和GC/MS对糖苷类香气前体物质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由同一批鲜叶所制的绿茶和红茶,其香气和糖苷类香气前体在组成和含量上存在明显差异。鲜叶、绿茶和红茶中精油相对总量依次为17.263、5.004和34.702。糖苷类香气前体检测结果表明,鲜叶中的香气前体苷元有6种,分别为苯甲醇、反式-芳樟醇氧化物、芳樟醇、苯乙醇、水杨酸甲酯和香叶醇;绿茶中有5种,苯甲醇未检测出;而红茶中只检测出了反式-芳樟醇氧化物和苯乙醇两种。在绿茶加工中,鲜叶中的苷元仅有20.34%得以释放;而在红茶加工中,95.60%的苷元得以释放。这些释放出的苷元成为成品茶的重要香气组分。实验证实了鲜叶在不同的加工工艺处理下,在制得的成茶中香气和糖苷类香气前体的组成和含量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3.
国家级茶树良种的烘青及炒青绿茶适制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适宜制作烘、炒青绿茶的茶树品种,试验分析了‘翠峰’、‘迎霜’、‘舒茶早’、‘凫早二号’和‘祁门槠叶种’等5个国家级良种烘、炒青绿茶的适制性。结果显示:(1)呈味物质含量在5个品种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祁门槠叶种’和‘凫早二号’的咖啡碱含量较高,但‘凫早二号’烘青绿茶滋味醇厚,且香气突出;‘迎霜’品种有着较高的酚氨比和酚碱比,其加工为炒青绿茶后,滋味醇厚较爽,且香气较好;‘舒茶早’品种的茶多酚和水浸出物含量较低,虽然其烘青滋味较好,但香气不佳;5 个茶树品种中,烘、炒青绿茶适制性最好的是‘翠峰’品种;(2)本试验分析得出了呈味物质与审评得分的相关性,为今后茶树品种的适制性研究提供一定的经验。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不同采制时间对黄化品种绿茶品质的影响,对不同采制时间的2组黄化品种共6个绿茶样品进行了感官品质评定、理化成分及香气组分的检测。结果表明,随着采制时间的推后,扁形安吉黄茶感官品质逐渐降低,蟠曲型御金香感官品质先升高后降低;2组黄化品种氨基酸、咖啡碱、水浸出物、茶多酚含量等都随采制时间而变化,且差异显著,氨基酸和茶氨酸含量变化趋势与感官品质评定的结果基本一致;在该研究的两种黄化品种绿茶中,可检测出92种香气组分,通过主成分分析,可有效鉴别黄化品种不同的香气类型及香气高低,其结果与感官品质评定的结果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15.
黑茶的历史悠久,是我国六大茶类之一。由于黑茶是一种后发酵茶,经过渥堆而发生一系列的化学反应而形成独特滋味,备受人们喜爱,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通过综述黑茶品质的成分与感官研究、黑茶加工工艺与加工过程中微生物的变化和安全性分析,概括黑茶保健功能和其香味成分的相关研究,揭示黑茶标准与黑茶认证、黑茶机械与黑茶营销的相关研究,旨在为黑茶的深层次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不同加工工艺对‘紫娟’茶品质的影响,以‘紫娟’鲜叶为原料,分别利用烘青绿茶、晒青绿茶、红茶、白茶及黑茶的加工工艺制作成5种‘紫娟’茶,检测其主要品质成分的含量并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加工工艺下,同一品种‘紫娟’鲜叶制得的茶样所含化学成分的含量差异较大。其中,‘紫娟’烘青绿茶中花青素含量最高,晒青绿茶次之;儿茶素的含量随着发酵程度的加深而降低。此外,在黑茶中没食子酸含量最高,在白茶中茶氨酸含量最高,而咖啡碱在红茶中的含量最高。由此可见,不同加工工艺对‘紫娟’茶的主要品质化学成分影响较大,其中‘紫娟’烘青绿茶的多酚类物质含量最为丰富。  相似文献   

17.
名优绿茶机械化加工技术集成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勇  周坚 《中国农学通报》2009,25(3):128-131
本文以名优绿茶机械化加工中“机理”与“茶理”相协调为主旨。从加工环境与设施、鲜叶贮青、机械杀青、做形、干燥和贮藏及生产线运行等方面,阐述了名优绿茶机制关键技术的集成应用。  相似文献   

18.
为控制不同品种成品茶的农药残留,研究目前部分乌龙茶中超标的4种化学农药在新梢加工过程中的降解。以凤圆春、大叶乌龙、白芽奇兰、毛蟹和黄旦5个乌龙茶品种为试验材料,将4种农药(联苯菊酯、甲氰菊酯、氯氰菊酯和优乐得)喷施于茶树,7d后采摘鲜叶,一部分直接烘干固样,另一部分加工成干茶,利用气相色谱分析技术,分别分析检测农药残留量。联苯菊酯的降解率在10.72%~53.47%,甲氰菊酯的降解率在9.09%~99.45%,氯氰菊酯的降解率在21.59%~92.23%,优乐得的降解率在16.67%~100%。施用联苯菊酯,较易生产出符合出口标准的乌龙茶;不同乌龙茶品种不同农药在加工过程中的降解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9.
以1芽6、7叶新梢为原料制作砖茶,并对初制各个工序的主要生化成分含量和含氟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初制工序中,含水量、水浸出物、蔡多酚与儿茶素、叶绿素含量均呈下降趋势,氨基酸含量在渥堆的过程略有上升,但是在干燥的过程明显下降,与可溶性糖的变化规律相似。茶黄素(TF)含量逐渐增加,茶红素(TR)与茶褐素(TB)变化不规律性。氟含量在整个初制过程中变化不大,表明初制过程对含氟量影响不大。感官审评结果表明,所用原料制作砖茶品质优于传统砖茶。  相似文献   

20.
温度控制是提高扁形绿茶品质的关键因素,为了明确贵州扁形绿茶加工工艺中关键温度的适用范围,采用L9(3)4正交实验设计,通过调控扁形绿茶加工过程中的做形温度、脱毫温度及提香温度,分析了其对扁形茶感官品质外形、汤色、香气、滋味及叶底的影响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在控制的温度范围内,做形温度50℃-70℃,脱毫温度50℃-70℃,提香温度80℃-100℃,九个处理的扁形茶感官品质没有显著性差异,说明在本实验设计的温度范围内可以保证贵州扁形绿茶的高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