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目的 研究人参花中掺人三七花的鉴定方法.方法 以HPLC法分别检测人参花,三七花,及自配的人参花与三七花的混合样品中的人参皂苷,并建立色谱图和特征图,发现人参花中含有人参皂苷Rg1和Re,三七花中不含有这两种人参皂苷;人参花中含有较微量的人参皂苷Rb3,三七花中含有较高含量的Rb3;通过观察样品中的Rb3的峰高变化、色谱图、特征图及Rg1+Re含量的比对,可判断出样品中是否掺人三七花.结果 人参花和三七花都展现出各自特有的特征图;当人参花中掺人10%的三七花时,可明确检出Rb3的色谱峰,但Rg1+Re含量变化不明显;当人参花中掺入50%的三七花时,色谱图则呈现较高的Rb3的色谱峰,可与Re及Rd的峰高相当,而Rg1+Re含量不足人参花的一半.以此试验结果,在3份样品中成功鉴定1份样品人参花中掺入了三七花.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较灵敏,准确,直观性强,可用于的人参花的纯度鉴别.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采用高温高湿条件贮藏三七,观察和测定三七质量的变化情况,探索沿海一带气候潮湿、闷热地区三七的最佳贮藏方法。方法:在室内条件下模拟高温、高湿环境,将4个不同处理的三七样品分别进行贮藏,于0、1、2.3、4、5个月时分别采集样品,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三七3个主要单体皂苷含量的检测。结果:灭菌+密封包装处理在模拟高温、高湿环境中,总皂苷(R1+Rg1+Rb1)含量减少最少。结论:经过初加工干燥后的三七药材,先进行灭菌处理后再进行密封包装贮藏,既能保证有效成分含量的稳定,又可延缓病虫害的发生危害。  相似文献   

3.
目的测定不同种类人参,人参不同部位中,红参加工过程中人参皂苷Ro(简称Ro)和姜状三七皂苷R1(简称R1)的含量含量。方法:采用HPLC的方法,对样品预处理及色谱条件进行优化。结果:鲜参中Ro和R1含量比红参中含量高;不同部位中Ro和R1的含量差异为:芦头参须主根;红参加工过程中的蒸制使Ro含量升高,R1含量降低。结论本文所建立的人参中人参皂苷Ro和姜状三七皂苷R1的含量测定方法准确、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人参花中掺入三七花的鉴定方法。方法以HPLC法分别检测人参花,三七花,及自配的人参花与三七花的混合样品中的人参皂苷,并建立色谱图和特征图,发现人参花中含有人参皂苷Rg1和Re,三七花中不含有这两种人参皂苷;人参花中含有较微量的人参皂苷Rb3,三七花中含有较高含量的Rb3;通过观察样品中的Rb3的峰高变化、色谱图、特征图及Rg1+Re含量的比对,可判断出样品中是否掺入三七花。结果人参花和三七花都展现出各自特有的特征图;当人参花中掺入10%的三七花时,可明确检出Rb3的色谱峰,但Rg1+Re含量变化不明显;当人参花中掺入50%的三七花时,色谱图则呈现较高的Rb3的色谱峰,可与Re及Rd的峰高相当,而Rg1+Re含量不足人参花的一半。以此试验结果,在3份样品中成功鉴定1份样品人参花中掺入了三七花。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较灵敏,准确,直观性强,可用于的人参花的纯度鉴别。  相似文献   

5.
目的:三七总皂苷中人参皂苷Rg1的分离制备。方法:利用硅胶柱层析,对三七总皂苷中人参皂苷Rg1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理化性质与核磁共振法对其结构进行鉴定。结果:分离得到人参皂苷Rg1的纯度为97%以上,实际得率为10.5%,理论得率75%以上。结论:该方法简单易行,成本较低,适合大规模工业生产和药理活性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不同贮藏地点三七药材有效成分含量变化规律,我们将40份样品用布袋装袋后分别存放于文山、昆明、广州、安徽亳州、吉林通化5个不同的地点,在常温条件下贮藏2年。结果表明,在常温条件下,不同贮藏地点三七药材的皂苷含量均随着贮藏时间的增加,皂苷含量逐渐降低;贮藏24个月,吉林通化的三七皂苷含量下降到最低,皂苷含量为7.88%,下降了12.05%;在5个地点中,皂苷含量下降最缓慢的为安徽亳州,贮藏24个月后,三七皂苷含量降为8.09%,含量下降了9.70%。说明三七药材不适宜在常温条件下长时间贮藏,最适宜贮藏的温度条件为10~15℃。该结果将为三七的合理贮藏及质量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乔雪  李月茹 《人参研究》2012,24(1):10-12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HPLC)法测定黑参中7种人参皂苷Rf、Rg2、Rh1、Rc、Rb2、Rb3、Rd的含最,并建立同时测定7种人参皂苷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Agilent EclipseXDB-C18(4.6minx250mm,5μm)色谱柱,以乙腈一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0mL.rain-1.检测波长203nm,以外标法进行定量。结果7种人参皂苷Rf、Rg2、Rh、Rc、Rb2、Rb3、Rd含量分别为0.06%、0.05%、0.03%、0.02%、0A0%、0.08%、0.23%。结论首次同时对黑参中的人参皂苷进行了含量测定,可作为参类药材同时测定7种人参皂苷含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收集的121批次复方丹参制剂进行含量测定,对比不同厂家产品的质量差异.方法 参照中国药典,采用HPLC法测定丹参酮ⅡA、丹酚酸B、三七总皂苷(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e)的含量,采用GC法测定冰片(龙脑和异龙脑)的含量.结果 121个批次的含量测定结果表明,除丹参酮ⅡA以外的其他...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别对人参不同部位提取物和西洋参不同部位提取物中14种单体皂苷含量进行比较。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检测,色谱柱:BDS柱(HYPERSIL C18250mm*4.6mm,5μm),紫外检测器;流动相:乙腈-水梯度洗脱。流速:1m L/min,柱温:40℃,检测波长:203m。结果通过比较人参和西洋参不同部位提取物中14种单体皂苷含量可知,Rb1、Rc、Rb2在人参根提取物中含量最高,Rf为人参根提取物中特有单体皂苷;Rg1、F1、Rb3在人参茎叶提取物中含量最高;Re、Rh1(S)、Rg2(S)、Rd、F2、Rg3(S)在人参果提取物中含量最高。Rb1、Rc在西洋参根提取物中含量最高;Rg1、Re、Rh1(S)、Rg2(S)、F1、Rd、F2在西洋参茎叶提取物中含量最高;Rb2、Rb3、Rg3(S)在西洋参果提取物中含量最高。结论通过对人参和西洋参不同部位提取物中14种单体皂苷含量比较可知,Rf为人参特有单体皂苷,在人参根中含有,西洋参中没有。Rb1、Rc均是在根中含量高,Rg1、F1均是在茎叶中含量高。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分析人参皂苷效果好、准确、迅速、简便,也可作为评价人参属植物质量的有效分析方法。建议对人参、西洋参中含量较高的人参皂苷进行提取分离,直接用于创新药物的开发。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测定比较普通人参、西洋参和长芦人参、西洋参的总皂苷及单体皂苷Re、Rg1、Rb1的含量,以阐明长芦人参、西洋参主要成分含量的品质特点。方法采用比色法测定总皂苷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参单体皂苷Re、Rg1、Rb1的含量。结果比色法测定的线性范围为15.0~75.0μg,相关系数r=0.9929;平均回收率为100.09%,RSD为0.86%(n=6)。单体皂苷Re、Rg1、Rb1与生长年份成正相关。结论长芦人参、西洋参的总皂苷含量高于普通人参、西洋参,单体皂苷含量随着年份的增长而增加。  相似文献   

11.
人参红皮病是人参主要病害之一,对人参的品质影响很大,对人参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影响深远。为了了解人参红皮病发病指数对单体皂苷Rb1、Rb2、Re、Rg1的影响,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参四种单体皂苷的含量。结果表明人参红皮病发病指数与单体皂苷Rb2和Re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与单体皂苷Rb1和Rg1没有显著相关关系。人参红皮病的发生将导致人参单体皂苷Rb2和Re含量降低,而对单体皂苷Rb1和Rg1的含量影响不明显。人参红皮病发病指数越高人参单体皂苷Rb2、Re含量越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测定益血糖浆中人参皂苷Rb1、Rg1、Re的含量。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Agilent TC-C18(4.6mm×250mm,5μm),流动相采用梯度洗脱,A为乙睛,B为0.05%磷酸水溶液,0~50min(20:80);50~60min(20→29:80→71);60~110min(29:71),检测波长203nm,体积流量1.0mL/min,柱温40℃。结果人参皂苷Rb1在1.0~5.0μ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r=0.9999,n=5),平均回收率为(99.08%);人参皂苷Rg1在0.7~3.5μ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r=0.9999,n=5),平均回收率为(99.63%);人参皂苷Re在0.6~3.0μ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r=0.9999,n=5),平均回收率为(100.7%)。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可靠,可用于益血糖浆中人参皂苷Rb1、Rg1、Re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3.
三七和三七根茎中糖类物质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测定三七和三七根茎中糖类物质的含量;方法:3,5-二硝基水杨酸法测定三七和三七根茎中的总糖和还原糖含量;结果:三七和三七根茎中总糖的含量分别为73.10%和39.61%,还原糖的含量分别为4.41%和3.60%;结论:三七和三七根茎中总糖含量较高,而且三七中总糖含量几乎是三七根茎的2倍。  相似文献   

14.
中药化妆品作用温和、安全、刺激性小,目前市场上以三七为主具有抗炎祛痘功效的化妆品较少,为了填补这一市场空白,我们将对三七精华液进行研究与开发。以三七、黄芩和苦参为原料,采用正交试验法对药材配方工艺进行优化,以各样品的pH值和抑菌效果作为评价指标,找出一组最佳的药材配方。并对其样品进行脱色,之后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样品中三七皂苷、苦生碱和黄芩苷的含量进行测定。确定了药材的最佳配方为三七:黄芩:苦参=3:3:2,根据2015版《中国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三七皂苷的含量不得少于5.0%,黄芩苷的含量不得少于9.0%,苦参碱的含量不得少于1.2%。配方中三种药材的含量分别达到了7.7%、9.3%、1.3%,都高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的含量。所以配方中三七皂苷、苦生碱和黄芩苷的含量达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标准。本试验的配方表现出明显的抑菌效果,具有潜在的抗炎效果。  相似文献   

15.
首次把漂烫工艺技术应用在鲜三七片上来提取皂苷。采用L9(34)正交处理,考察漂烫后三七浸膏的提取率,三七单体的皂苷含量和残渣片(漂烫后)的单体含量的值,确定最佳漂烫提取工艺。提取的浸膏,加絮凝剂和乙醇醇沉、离心、过滤后上D101大孔树脂,再脱色,既可得到三七总皂苷。  相似文献   

16.
目的:优化三七毛根提取三七皂苷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L9(34)正交处理,考察提取后三七浸膏的提取率,确定最佳提取工艺。结果:在提取中乙醇浓度为70%,提取时间3小时,乙醇浓度为6倍量,提取次数3次。结论:该工艺简便易行,得率高,适于生产,用三七毛根提取物来开发化妆品,成本低,达到综合开发利用三七资源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将发酵的三七药材每隔几天取出一部分测定其人参皂苷Rh1的含量变化。方法每隔几天取出部分发酵产物测定其人参皂苷Rh1的含量,并和人参皂苷Rh1对照品及药材中含有的人参皂苷Rh1的含量进行比较。结果三七发酵后人参皂苷Rh1的含量明显增多。结论人参皂苷Rh1的含量随着发酵时间变化而变化,在发酵120h时人参皂苷Rh1的含量最多,在发酵288h时含量最少。  相似文献   

18.
目的参考地方标准对三七花质量标准进行研究,以指导各药厂生产及为药典中相关标准的建立提供依据。方法参照《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通用检测方法分别对三七花的水分、总灰分、浸出物、主要有效成分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依据中药质量标准制定指导原则及相关检测方法,根据实验数据,初步拟定三七花水分含量不超过15.0%,总灰分不得超过7.0%,水溶性浸出物不得少于49.0%,人参皂苷Rb2、Rb3含量分别不得少于1.0%和3.0%。结论根据实验结果,含量测定部分尚需进一步考察方法,除此之外,该实验所探讨的其他部分符合国家有关中药材质量标准制定要求,能够对三七花的质量标准的建立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考察红参加工炮制过程中不同蒸制时间对人参皂苷及农药残留量的影响。方法不同蒸制时间人参皂苷的含量变化采用HPLC法测定;不同蒸制时间内农药残留量的变化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结果经不同时间的蒸制,人参皂苷Rg1、Re、Rb1的含量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未蒸制、蒸制2h、3h和4h后,人参皂苷Rg1含量分别为0.21%、0.24%、0.42%和0.46%,蒸制3h和4h含量有显著增加;人参皂苷Re含量分别为0.11%、0.08%、0.09%和0.08%,蒸制2h后含量下降,各蒸制时间之间差异不大;人参皂苷Rb1含量分别为0.22%、0.38%、0.50%和0.55%,蒸制时间的延长,其含量显著增加。农残检测实验中五氯硝基苯由蒸制前的0.0536 mg·kg~(-1)变为0.0353 mg·kg~(-1)、0.0360 mg·kg-1、0.0324 mg·kg~(-1);六氯苯蒸制前为0.0374 mg·kg~(-1),蒸2h为0.0349 mg·kg-1,蒸3h、4h均未检出。结论人参蒸制后人参皂苷总量有所增加,且各成分之间增减存在差异;蒸制可以降低农药残留量,炮制对去除人参农残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20.
从刺五加表层土壤中分离得到的菌株MB6具有很高的β-葡萄糖苷酶活性,可以有效地将三七总皂苷转化为次级的代谢物。同时对转化路径和最佳转化条件进行了测定,在R2A液体培养基,pH为6.0,温度为25℃时,转化时间为2天时,稀有皂苷Rg3含量最高。经16S rDNA鉴定结果表明,该菌株属于巨型芽孢杆菌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