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针对油菜芽期耐旱鉴定,提出了用近红外反射光谱技术(NIR法)预测油菜吸胀24 h电导率、PEG模拟干旱条件下的相对发芽率、相对鲜重和鲜重耐旱指数等4个芽期耐旱相关性状的方法。以采集的49份不同耐旱水平甘蓝型油菜近红外光谱数据为基础,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和多元回归算法建立了最优定标模型,并获得较高的决定系数(0.71~0.86)和较低的标准误差(1~15.65)。验证集评估结果表明,NIR法与室内鉴定法测定油菜4个芽期耐旱相关性状无显著差异,且具有极显著的相关关系(决定系数0.72~0.89)。研究表明,近红外光谱技术用于油菜芽期耐旱性鉴定是可行的,可用于耐旱育种早代选择。  相似文献   

2.
夏播油菜是指夏季(5~7月份)播种、秋季(9~11月份)收获的甘蓝型优质油菜,是云南省油菜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云南省常年种植面积有2万~3万公顷.随着种植业的结构调整,将来有望超过6.6万公顷,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随着夏播油菜品种的选育,归纳出了一整套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在酸性土壤环境下油菜苗期耐酸特性,采用盆栽试验对113份油菜品种进行酸胁迫处理和酸性土壤改良处理,在苗期测定根长、株高、地上部鲜质量、根系鲜质量、总鲜质量、地上部干质量、根系干质量、总干质量、根冠比和SPAD共10项性状指标,利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法、聚类分析、灰色关联度和逐步回归分析对不同油菜品种进行耐酸综合评价,建立油菜耐酸评价模型并筛选耐酸油菜品种。结果显示:113份油菜品种在2个处理下10个性状均呈现极显著差异;10项指标的变异系数范围为10.09%~78.68%,将10个单项指标转换成4个相互独立的综合指标,代表了原始指标88.688%的信息量;基于113份油菜的耐酸综合评价值(D值)聚类分析,将油菜品种分为5个类群,分别为极耐酸型(2份)、耐酸型(16份)、中间型(41份)、敏感型(50份)、极敏感型(4份);通过D值和10项指标构建最优回归方程:D=-0.075+0.0403X总干质量+0.100X根系鲜质量+0.188XSPAD+0.099X株高+0.092X  相似文献   

4.
两系杂交油菜南北异地制种气象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历年来江西宜春地区须远赴青海省西宁进行两系杂交油菜制种的问题 ,探索了在江西当地选择海拔高 ,昼夜温差大的山区 ,进行两系杂交油菜制种的可能性。重点分析比较了青海西宁与江西靖安中源山区的气候条件。结果表明 :江西靖安中源山区安排在 2月下旬~ 3月上旬播种 ,可能获得两系杂交油菜繁殖制种的成功 ,但产量和纯度得不到保证。而青海西宁的春季升温缓慢、长日照、少雨湿度低等条件远远优于江西山区气候条件 ,制种纯度可靠 ,产量可达 1875kg/hm2 (江西靖安为 60 0kg/hm2 )。因此 ,在青海西宁进行两系杂交油菜制种更合算 ,而江西适于两用不育系 5 0 1 8s的繁殖。  相似文献   

5.
贵州省安顺市1993~2001年连续9 a油菜新组合(品种)引种展示试验结果显示,从241份(次)中筛选出适合当地生态、生产条件的组合(品种)进行扩大示范、推广,不仅有力地促进了各地高等农业院校、农科院所油菜育种成果的推广和转化,而且也有助于各级农业科研单位对科研成果的二次开发,推动了当地油菜品种的升级换代,从而达到提高了单产、总产和品质以及抗逆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汪涌  陈常墙 《福建农业》2008,(11):23-23
山区油菜生长季节的气候和栽培条件较为复杂,高产稳产的障碍因素也较多.其中油菜移栽后部分出现烂根死苗是一个重要方面。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站从2005年起.经连续几年观察油菜发生烂根死苗的土壤、气候和栽培条件,初步找到了油菜移栽后烂根死苗的主要原因和有效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7.
为评价不同甘蓝型油菜种质的低温发芽特性,选用78份甘蓝型油菜种质为试验材料,分别在5个温度梯度[适温(20℃)和低温(15℃、10℃、8℃和6℃)]条件下进行发芽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同温度条件下,供试油菜种质种子的相对发芽率之间差异显著;随着温度降低,各油菜种质的种子平均发芽时间明显延长,发芽种子数减少。当温度低于10℃时,油菜种子发芽率显著降低;当温度降至8℃时,供试油菜种质间的种子发芽率变异幅度较大。在8℃条件下共筛选到耐低温发芽油菜种质9份,其中7份在6℃下的相对发芽率高达90%,这些油菜种质为耐低温油菜新品种选育和基因挖掘提供了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8.
利用AFLP标记技术对新引进的12份半冬性甘蓝型油菜品种(系)与17份春性甘蓝型油菜品种(系)的遗传差异进行分析,调查了其中12个甘蓝型油菜品种(系)(6个春性和6个半冬性)的主要农艺性状、叶绿素含量及菌核病抗性。结果表明,AFLP标记聚类分析把引进的12份半冬性甘蓝型油菜品种(系)与17份春性甘蓝型油菜品种(系)完全区分开来,引进的12份半冬性甘蓝型油菜品种(系)与现有春性甘蓝型油菜品种(系)均具有较大的遗传差异;在青海生态条件下春性甘蓝型油菜品种(系)的产量表现及叶绿素含量均高于半冬性甘蓝型油菜品种(系),其菌核病抗性比半冬性甘蓝型油菜品种(系)弱。  相似文献   

9.
野油菜黄单胞菌野油菜致病变种(Xanthomona campestris pv.campestris)(简称Xcc)是十字花科作物黑腐病的病原菌。试验采用两种接种方法、4种接种浓度、4个不同时期的苗龄,研究了耐热、秋冬、晚薹3个不同类型的萝卜品种的黑腐病发病条件,建立了优化的萝卜黑腐病苗期人工接种鉴定方法。结果表明:苗期抗病性鉴定最适在25~30℃条件下,用5~6叶期苗龄幼苗,以1.0×108cfu/mL菌种浓度喷雾接种。利用该鉴定方法,对萝卜42份种质资源进行了抗病性鉴定和分级,其中有6份材料表现为抗病,18份表现为抗性中等,其余18份均表现不抗病。  相似文献   

10.
 对云南油菜种质资源317份的抗(耐)病毒病、菌核病、霜霉病进行鉴定研究,结果为:云南省的地方油菜种质资源中虽无对病毒病、菌核病、霜霉病免疫的品种,但存在着高抗(耐)病毒病、菌核病和霜霉病的种质资源。其中,在芥菜型油菜中鉴定出高抗(耐)病毒病种质资源11份(高抗3份,高耐8份)、高抗(耐)菌核病的种质资源有3份、高抗(耐)霜霉病种质资源1份;在白菜型油菜中鉴定出高抗(耐)病毒病种质资源1份;甘蓝型油菜无高抗(耐)3类病的种质资源。云南省大部份油菜种质资源对3类病的抗性为低感至高感,占油菜资源总数的89.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