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一、培育工蜂按照工蜂的发育日期和出勤采集的日龄,培育适龄工作蜂,应在10月上中旬培育工蜂,主要为壮大群势。在10月下旬到11月上旬培育的工蜂,则是生产冬蜜的主要采集蜂。进入10月下旬到11月上旬后,采取少量勤喂的方法,不断刺激蜂王产卵和工蜂采集的积极性,迅速增殖的蜂群,要及时加脾扩巢,务求子圈扩到最大面积。  相似文献   

2.
适龄采集蜂是个体发育到器官及功能适合出巢采集的工蜂,它包括采蜜蜂、采粉蜂、采胶蜂、采水蜂。从蜂蜜生产的角度,适龄采集蜂应是采蜜能力强、最适宜采蜜的个体工蜂,是蜂群中采蜜的主力。正常蜂群中,工蜂的社会分工与日龄有关,所以适龄采集蜂应是特定日龄段的工蜂。工蜂采集一般开始于17日龄,20日龄后其采集力才充分发挥,从事采集花蜜、花粉、水、蜂胶,直至老死。  相似文献   

3.
盗蜂是进入他群或贮蜜场所采集蜂蜜的工蜂。盗蜂常发生在流蜜末期和蜜源缺乏期 ,作盗蜂时常窜入戒守不严的蜂群中 ,在蜜脾上吸吮蜂蜜盗回本群。如果被盗蜂群有抵抗能力 ,就与盗蜂互相撕杀 ,驱逐盗蜂 ,如果被盗蜂群无抵抗力 ,只好任其将巢内存蜜盗光 ,以至全群饥饿而死。作盗的蜜蜂多为身上绒毛脱落 ,腹部光亮的老蜂。被盗蜂的巢门前比较混乱 ,工蜂相互撕咬、斗杀 ,地上有被螫刺而死的工蜂 ,进巢门的工蜂腹部小 ,出巢门的工蜂腹部大 (蜜囊中吸满蜜 ) ,行动慌张 ,如用手指挤压钻出巢门的盗蜂腹部 ,蜜即从吻中流出。而作盗蜂群的巢门前外勤蜂像…  相似文献   

4.
一个初学养蜂者怎样养好蜂群?回答是“养强群”。现就这个问题择要谈谈。一、在蜂群方面1.要有产卵力强的蜂王。一个体格健壮的蜂王,可保证产卵的需要,为养好强群打下有力的基础。若蜂王老劣应育王更换。2.要蜂性勤劳,采集力强,食料消耗省。蜂群采集力强就能够增产蜜量,耗蜜省,可以得到较多的商品蜜。而且采集花粉的能力强,工蜂食用后可多分泌王浆。3.要选择分蜂性弱的蜂种以维持大群。分蜂性强的蜂种不能够维持大群,因而采集力低,不能抵御恶劣的气候和敌害,在高温下不能越夏,在低温下不能越冬。反之,分蜂性弱的蜂  相似文献   

5.
每年春末夏初,蜜蜂发展到顶峰时期必然会产生“分蜂热”,这已形成规律。自然分蜂会给蜂场造成重大损失:凡起分蜂热的蜂群,工蜂出勤大大减少,蜂王产卵骤降,蜂王身体缩小,巢门前“呆蜂”增多,呈“怠工”状态。此时,如不及时采取措施,蜂王会带领一半左右的工蜂,飞离原巢,另建新巢。防止自然分蜂,首先要探索和掌握蜂群产生自然分蜂的机理,以便采取针对性措施。实践证明,蜂群产生自然分蜂的原因:一是群势过于强大;二是巢内闷热;三是哺育蜂过剩;四是巢内储存的粉、蜜过足;五是蜂王衰老,释放的“蜂王物质”减少;六是外界蜜粉源充裕,蜂群分出去不会…  相似文献   

6.
任换鱼 《中国蜂业》2008,59(2):26-26
强群和保持工蜂积极旺盛的采集热情,二者缺一不可。在正常的养蜂生产活动中,每一位养蜂者都十分重视强群饲养,而对分蜂热认识不足。蜂群采集情绪是由蜂群内部的分蜂情绪决定的,而蜂群内部的分蜂情绪又与蜂王的优劣、工蜂日龄、组成成分、  相似文献   

7.
蜂群主要采集花蜜、花粉、水、树脂树胶等。采集蜂多为壮年蜂和老年蜂,在蜜粉源植物丰富的季节,较低日龄的工蜂会提前参加采集活动。花蜜采集的工蜂日龄段较长,最早参与采集可提前至5天,一直到死亡前,采集花粉的工蜂多为绒毛较多的壮年蜂,采集水和树胶的多为老年工蜂。在蜂群大量采集蜜粉前,均先由少数侦察蜂寻找蜜粉源,而后在巢内用舞蹈的形式将信息传递给同群的其他工蜂,并根据蜜粉源丰富程度、距离、方向等,决定着动员采集蜂的数量。这种蜂群的采集特性,有利于提高蜂群的采集效率和授粉植物的授粉效果。  相似文献   

8.
每到收割蜂蜜之际,常会听到蜂友们的困惑不解之言:同一蜂场内,相同气候蜜源环境下,有的蜂群收蜜颇丰,有的蜂群产蜜平平,有的只够自给自足,更有甚者,还需人为补饲.可见,在同一个蜂场上的众多蜂群中,产蜜是大相径庭的.为此,有的蜂友几乎都把问题归咎于蜂种的优劣上.而笔者认为,产蜜不均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虽然蜂种优劣确实是其中的一个因素,而主要因素是养蜂人没有把握好大流蜜期间工蜂日龄结构和巢内布局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9.
七、自然分蜂利用与预防中蜂爱分蜂,大多在大流蜜时发生,不但影响本群的采集,而且影响周边蜂群的采集,要尽量预防和控制大流蜜时自然分蜂发生。大流蜜之前起台的蜂群,利用自然分蜂的成熟王台逼迫其分蜂。例如,5框足蜂及以上的蜂群直接放成熟王台,第二、三天,工蜂逼迫蜂王飞出,收捕后的分蜂群除放1张子脾,其余加空脾或巢础,工蜂采集积极,原群采集效果也会很好。在大流蜜初期,已有进蜜的蜂群,将群内蜂蜜全部取出,有王台的全部清除,消除分蜂意念,防止分蜂。  相似文献   

10.
<正>炎炎夏季,蜂农摇蜜不免有几分畏惧:一是天热戴着面具,汗流浃背太辛苦;二是蜂农在高温曝晒的情况下,开箱提脾抖蜂,蜜蜂实难招架这致命的袭击,常常被弄得死去活来;三是蜜源植物正值上午9时以后流蜜,出房采集的工蜂正是你追我赶的繁忙时候(提早摇蜜工蜂未出房,易蜇人;下午日偏斜摇蜜是"水蜜"),取蜜后,蜂群几小时才恢复秩序,还要大量的蜜蜂清扫巢房,这一天收获甚微,且工蜂伤害较大。  相似文献   

11.
这群蜂为什么会有急造王台?(二)——答张致军蜂友从蜂群生物学方面分析,蜂王被限制在局部之内,工蜂所获得的“蜂王物质”大大减少,甚至部分工蜂已有失王的感觉,而把1~2日龄的工蜂幼虫改造了“急造王台”。还有一种原因就是,由于该群的蜂王生理机能——分泌“蜂...  相似文献   

12.
越冬前期,气温不太寒冷,贮备蜜充足,中蜂群一般不会发生严重情况.可到越冬后期,即冬春交替期,蜂群极易发生下列问题. 一、死蜂堆积 蜂群到了越冬后期,总有部分老龄工蜂相继死亡.如果管理不善,贮蜜质量差或不足,天气恶劣,那么,死亡的就不只是老弱工蜂了,青年蜂也会冻饿死亡,甚至全群覆没.  相似文献   

13.
王勤生 《中国蜂业》2003,54(2):17-17
刺槐蜜收成的好坏 ,直接影响着蜂农的全年收入 ,为此蜂农都在千方百计培养强群并采取各种手段力争夺取刺槐丰收。下边我谈谈 4种夺取刺槐蜜高产技术的利弊得失。采刺槐蜜四种高产措施的比较一、用隔王板控王采蜜利 :取蜜容易 ,速度快 ;巢和子脾好 ,有利于下一个蜜源的适龄采集蜂的培育 ,群势恢复快 ,产量一般 ,不理想。弊 :工蜂往继箱贮蜜要通过隔王板 ,上蜜困难 ,费时间 ,一定程度上影响蜂群的进蜜速度 ,另外巢箱留脾过少容易起分蜂热。二、去掉隔王板扣王利 :刺槐花期遇天气好 ,流蜜稳定的年份进蜜快 ,工蜂出勤积极 ,产量特高。但必须在刺…  相似文献   

14.
对蜂群的箱外观探,推测蜂群内部的变化。这一点对中蜂饲养者来说尤其重要。现笔者根据多年来的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一、蜂王情况在晴暖天气,在外界有蜜粉源的情况下,两个群势相近的蜂群,其中一群工蜂采集繁忙,有一定比例的采粉蜂,表明巢内有较多的幼虫或卵,蜂王存在。而另一群工蜂出勤很少,采粉蜂比例明显下降,并有工蜂在巢门口来回爬行,缺乏生气。还经常有蜂飞入房内,跟人飞行,很难驱开,这就说明已失蜂王。二、蜂群强弱在适于工蜂采集的情况下,巢门口有很多工蜂进出,夜晚因大量采集蜂的归巢,有蜜蜂在巢门踏板上乘凉,这  相似文献   

15.
做准备 蜂群中承担采蜜任务的是工蜂,只有满15日龄的工蜂才能参加巢外采集工作.流蜜期开始前45天到结束前30天要培育适龄蜂群;流蜜到来的前半个月,生产群应拥有15框蜂、10~15框子脾.  相似文献   

16.
陈长铃 《蜜蜂杂志》2007,27(4):17-17
做准备 蜂群中承担采蜜任务的是工蜂,只有满15日龄的工蜂才能参加巢外采集工作.流蜜期开始前45天到结束前30天要培育适龄蜂群;流蜜到来的前半个月,生产群应拥有15框蜂、10~15框子脾.  相似文献   

17.
在蜂群中 ,工蜂依照日龄来分工。成年蜂的开始 1~ 3周 ,工蜂在巢内主要担任护理和清巢的任务 ,而工蜂在生命的最后的 1~ 3周内转为采集和守门工作。蜜蜂也能通过加速 ,推迟甚至改变它们的行为发育来对群体状况的改变而做出反应 ,这是许多社会性昆虫一个群体高度协调的例子。在蜂群中 ,工蜂血淋巴中保幼激素变化规律是 :血淋巴中保幼激素的浓度随年龄显著增加 ;内勤蜂很低 ,从事采集和守门的工蜂更高 ,另外早熟采集蜂JH浓度高 ,超年龄的哺育蜂浓度很低 ,并且从采集蜂转为哺育 ,保幼激素降低。利用保幼激素 ,保幼激素类似物可诱导蜜蜂过早…  相似文献   

18.
自然分蜂时 ,带领工蜂飞出的多数是老王 (但也有处女王 ) ,老蜂王飞出时 ,能带走本群 1 2工蜂甚至还多 ,留下 1 2的幼蜂和成熟王台 (或处女王 ) ,等处女王交尾产卵 ,工蜂出勤非常积极。老王分出群 ,收回后 ,老蜂王会马上放肚产卵 ,工蜂出勤也特别积极。如刺槐花期自然分出群有 5框蜂 ,加 5张空脾 ,2 4小时后 ,这 5张空脾就成了 5张蜜脾。从自然分蜂蜂群采蜜特别积极的现象 ,我得到启示 ,改提王台分群为提老王分群。具体做法 :在蜂群发展到高峰前 12天左右 ,着手培育王台 ,在处女王出房前 5天 ,将群势强大并有分蜂情绪的蜂群中的老蜂王带 5框…  相似文献   

19.
江名甫 《中国蜂业》2006,57(1):14-14
一提到盗蜂,就会想到行盗蜂与被盗蜂残酷搏杀的场景,但有一种盗蜂,并没有搏杀的现象,行盗蜂有如出入自己的巢箱一样,不慌不忙,很自由地把被盗群的存蜜吸入自己的蜜囊,运回到自己巢内,被盗蜂群的工蜂们仍然天天忙着采集酿造。我地蜂友很多都遇到过这一现象,大家都百思不得其解,有的称为“习惯性盗蜂”,有的称为“训服性盗蜂”、“和平式盗蜂”、“殖民地式盗蜂”等等。几年来经观察、试验、访问,综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正>"有蜂才有蜜"这是说蜜要靠蜂去采。近几年,笔者所在的江西上饶地区,农村封山育林效果显著,野桂花、茶叶等冬季野生山林蜜粉源植物争奇斗艳,"暖冬"也给力,养蜂人冬获反比春收可观。下面,介绍笔者的一些做法:一、及时把握秋繁时间节点处暑过后,气温相对下降。这时,稻花盛开,工蜂采集特别积极,群内蜜粉充足,为繁蜂提供了大宗粉源保障。工蜂吐浆多,育虫积极;蜂群子脾整齐,新蜂出房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