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为研究推广立架厚皮甜瓜蜜粉授粉技术,降低瓜农的劳动强度和成本,本研究设计了6种不同蜜蜂授粉方式,调查其对厚皮甜瓜的授粉效果.结果表明:蜂箱放置在棚内的授粉坐果率显著高于蜂箱放置在棚外,白糖水或蜜蜂活动增强剂保丽蕊不能有效吸引蜜蜂进棚授粉,每667 m2的棚内放置3脾蜜蜂效果最好;蜜蜂授粉的单瓜重、纵横径与人工氯吡脲授粉...  相似文献   

2.
比较蜜蜂授粉和氯吡脲处理2种促进厚皮甜瓜座果方式的果实品质差异。结果表明:蜜蜂授粉与氯吡脲处理相比,在单果重、纵径、横径果肉厚度、种腔直径及果皮颜色等方面无显著差异;与氯吡脲处理相比,蜜蜂授粉的果实果肉蔗糖含量显著增加,边糖含量、维生素C含量、千粒重与固酸比均极显著提高,果肉硬度和可滴定酸含量极显著降低,果肉中的香味物质含量增加。此结果说明,蜜蜂授粉的厚皮甜瓜食用品质明显优于氯吡脲处理。  相似文献   

3.
通过在湖北和浙江两地进行氯吡脲田间药效和残留试验,为安全合理使用该药剂提供依据.试验用0.1%氯吡脲可溶性液剂有效成分量10、20、30 mg/L浸泡瓜胚2s,坐果和采收后测定药效和药物残留.结果表明,0.1%氯吡脲可溶性液剂在西瓜上施用可以提高坐果率、促进增产,对品质无不良影响,药后30d所有西瓜样品中均未检出氯吡脲残留.证明氯吡脲在试验剂量范围内对西瓜安全,可以在西瓜生产中应用.  相似文献   

4.
探讨赤霉·氯吡脲复配药剂对葡萄果实的调节作用及适宜用量,为农业生产上应用其提质增产提供数据支撑。以清水、赤霉酸、氯吡脲为对照,采用不同浓度赤霉·氯吡脲浸果,研究葡萄坐果率、果形参数、产量和品质的变化,探讨赤霉·氯吡脲复配药剂在葡萄生长调节上的适宜用量。结果(1)赤霉酸、氯吡脲单独浸果可显著提高葡萄坐果率,增加果穗长度,促进果实膨大,增加果实产量,增加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糖量,降低可滴定酸含量。(2)氯吡脲浸果对葡萄坐果率、产量和品质的促进作用小于赤霉酸处理。(3)赤霉·氯吡脲浸果处理,葡萄坐果率提高24.4%~29.7%,果实横径、纵径增大,小区产量提高10.1%~22.2%。(4)不同浓度赤霉·氯吡脲处理葡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加7.2%~10.9%,含糖量增加8.6%~15.3%,可滴定酸含量降低11.3%~16.9%,可明显改善葡萄品质。(5)赤霉酸和氯吡脲复配对葡萄果实的增产、提质作用优于二者单独处理,中等浓度复配效果较优。表明赤霉酸与氯吡脲复配有利于促进葡萄坐果,增加果实产量,提高果实品质。农业生产中,推荐使用1.2%赤霉·氯吡脲复配制剂,葡萄谢花后生理落果初期浸果浓度为40m...  相似文献   

5.
<正>手机尾号为4285的用户问:大棚甜瓜在开花坐果期应如何管理比较好?专家解答:甜瓜在开花坐果期应按以下方法管理:1适宜温度。开花坐果期植株白天温度要保持在30℃左右,夜间不低于15℃。2人工辅助授粉。每天上午9时前用雄花的花粉涂抹在雌花的柱头上进行人工辅助授粉。  相似文献   

6.
<正> 1 甜瓜的开花授粉习性 多数栽培甜瓜品种的花器组成属于雄花与两性花同株的类型,即植株上有单性的雄花和两性花,其中能结果的是两性花。两性花本身有雄蕊也有雌蕊,两性花的花粉传到本身的柱头上能完成自花受精结实的生殖过程;两性花之间,雄花与两性花之间传粉也能完成异花授粉受精结实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0.1%氯吡脲可溶性液剂对海南不同季节栽培的西瓜产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本文选择10、20、30、40、50 mg/L 5个浓度开展试验。结果表明,冬季使用0.1%氯吡脲可溶性液剂处理可以提升西瓜果实含糖量,改善品质,但不利于产量的提高;春季使用则对西瓜果实正常生长无影响;在海南西瓜生产上使用0.1%氯吡脲可溶性液剂,可替代人工辅助授粉。  相似文献   

8.
在设施甜瓜栽培过程中,新技术不断得到推广应用,尤其是蜜蜂授粉技术的应用,显著提高了设施甜瓜的坐果率。但是,部分瓜农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不能掌握要点,导致授粉效果不理想,在此背景下,从蜜蜂授粉前期管理、授粉期间蜂群管理、授粉后管理等角度分析了设施甜瓜蜜蜂授粉技术,旨在提高瓜农的授粉技术。  相似文献   

9.
试验设计用氯吡脲加全树果3种不同剂量,以2,4-D为对照,在春大拱棚甜瓜上进行了不同植物激素对防止甜瓜化瓜的影响试验。通过比较不同激素对甜瓜结瓜性状及品质的影响,筛选出了氯吡脲加全树果甜瓜对花的最佳使用剂量,试验总结出了不同激素处理分阶段使用法,更有利于甜瓜的优质、高产、高效,即前期用2,4-D对花,中后期用氯吡脲加全树果对花。  相似文献   

10.
试验设计用氯吡脲加全树果3种不同剂量,以2,4-D为对照,在春大拱棚甜瓜上进行了不同植物激素对防止甜瓜化瓜的影响试验。通过比较不同激素对甜瓜结瓜性状及品质的影响,筛选出了氯吡脲加全树果甜瓜对花的最佳使用剂量,试验总结出了不同激素处理分阶段使用法,更有利于甜瓜的优质、高产、高效,即前期用2,4-D对花,中后期用氯吡脲加全树果对花。  相似文献   

11.
气象条件对枣树开花期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温度、湿度、降水、光照、大风等气象要素直接影响着枣树的开花授粉。当出现低温连阴雨天气时,由于光照不足,枣树就会出现大量的落花;当枣花授粉时遏有大风、沙尘天气时,枣花不能正常授粉,坐果受到影响;当出现干旱少雨的天气时,因空气湿度较小,会出现“焦花”现象,枣花的授粉受到限制,坐果率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2.
研究0.1%氯吡脲可溶性液剂有效成分量10mg/L、20mg/L、30mg/L、40mg/L和50mg/L对海南不同季节栽培西瓜产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冬季使用0.1%氯吡脲可溶性液剂处理可以提升西瓜果实含糖量改善品质,但不利于产量的提高;春季则对西瓜果实正常生长无影响,在海南西瓜生产上可使用0.1%氯吡脲可溶性液剂,并替代人工辅助授粉。  相似文献   

13.
龙眼雌花开放后两天内授粉能力很高,3~4天。也有一定的授粉能力。由于龙眼雌花有效授粉时间较长,因而坐果率较高,龙眼雌花只有顺利完成授粉受精过程,才能正常发育成果实,但对环境条件要求严格,一般整株树开花期为45天,单穗开花期为18~22天,而雌花开花期较短,只有3~5天。花药开裂要求  相似文献   

14.
植物激素防止春大棚甜瓜化瓜试验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甜瓜属同株异花授粉植物,在大棚栽培过程中,往往由于温度低,通风不良,光照不足,水肥管理不当等不良因素造成化瓜。本试验采用植物激素新配方防止甜瓜化瓜,现将试验结果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15.
保护设施栽培番茄时,由于环境条件不适,如温度偏低、光照不足和湿度较高等,影响正常的授粉受精,导致落花落果.正确使用植物生长激素2,4-D既可以防止落花落果,提高坐果率;又可以加速果实膨大,促进果实成熟,增加早期产量.为了提高2,4-D的使用效果,在实际操作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16.
薄皮甜瓜是雌雄同株异花作物雄花为单性,在主蔓第一节即可发生,单生或簇生,雌花在绝大多数品种中是雌型两性花,又称结实花,两性花的中央是柱头,周围着生3~5个雄蕊,花瓣为黄色、五裂、正常情况下有的甜瓜品种自花授粉率在85%以上,因此薄皮甜瓜杂交制种结实花必须去雄,这样才能保证种子的杂交率。  相似文献   

17.
薄皮甜瓜是雌雄同株异花作物雄花为单性,在主蔓第一节即可发生,单生或簇生,雌花在绝大多数品种中是雌型两性花,又称结实花,两性花的中央是柱头,周围着生3~5个雄蕊,花瓣为黄色、五裂、正常情况下有的甜瓜品种自花授粉率在85%以上,因此薄皮甜瓜杂交制种结实花必须去雄,这样才能保证种子的杂交率。  相似文献   

18.
1 亲本的形态特征 甜瓜制种在我国开展较晚,而薄皮甜瓜过去一直采用常规种,制种历史更短,尚没有形成一套制种技术规程。上世纪90年代后期,我国开始薄皮甜瓜杂交品种研究。不过一直采用西瓜的制种方法进行。但甜瓜花器更小,绝大多数品种又是两性花,雌花同时开花又多,制种产量低,纯度不容易保证。从“丰甜一号”第1个在生产上大面积采用单性制种开始,制种成本大幅下降。但制种中仍然存在着瓜蔓太多、但坐果数却很少、制种产量不高的现象。笔者根据甜瓜座果期生长势强,不易坐果,结合多年制种及商品生产的经验.总结出“一条龙”制种技术,制种产最和质量均有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19.
荔枝的坐果率低是造成荔枝低产低效的最大原因之一,特别是焦核优质荔枝如桂味、糯米糍、白糖罂、妃子笑等坐果率就更低,已成为阻碍荔枝生产发展的最大瓶颈.市场上推出了各种作用机理不同的保果药剂,效果都不理想.笔者在2010年使用"顶好(氯吡脲)"进行保果试验,效果非常好.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探索广西大棚甜瓜中蜜蜂授粉对甜瓜坐果、产量、质量等方面的影响,研究小蜂群蜜蜂授粉在广西大棚甜瓜中起到的经济作用,为提升广西大棚甜瓜种植户的收入提供理论支撑。在广西武宣县桐岭镇和律村对大棚西瓜、甜瓜基地分批次进行6次蜜蜂授粉试验,对果实坐果率、商品率、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进行测量统计,结果发现相比人工授粉,小蜂群蜜蜂授粉下的甜瓜在坐果率、商品率、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有所提升。蜜蜂为大棚甜瓜授粉可以有效的降低甜瓜种植户的授粉成本,甜瓜种植户租用蜜蜂来进行授粉又可以提升蜜蜂养殖户的收入,因此蜜蜂授粉的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