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研究目的是通过茶树的组织培养快速大量增殖。过去笔者进行了薮北种的茎尖培养试验,成功地培养出小植株,但培养方法略欠简便。这次报告。作为其改善方法之一,进行腋芽培养,可以简便而快速地再生出小植株。供试材料用薮北种头茶的5叶开叶期的第3腋芽。调整外植体后,用10%漂白粉溶液  相似文献   

2.
近年关于木本植物组织培养诱导愈伤组织再分化已有一些论文发表。但是,仅有几例报道在山茶属上取得了某些成功。吴等(1981)报道已从茶树子叶愈伤组织获得新的无性系。但是在花药和茎尖愈伤组织中仍未观察到器官分化。从茶和山茶的子叶切片已直接获得胚状体(加藤,1982)。通过培养离体腋芽繁殖山茶苗已有报道(CREZE,1981)。当把4—5个月龄的山茶苗茎尖外植体进行培养时,茎尖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开发出一种成功的无褐变和污染发生的茶树茎节外殖体组织培养的方法以便用从腋芽分枝形成的培养梢进行大规模繁殖茶树。  相似文献   

4.
70年代以来,茶树组织培养作为快速繁殖和遗传育种的一项重要手段在茶树育种研究领域得到广泛的重视,许多中外科学家用茶籽子叶、成熟胚、未成熟胚、花药、叶柄、茎皮层等器官和组织作外植体,通过培养,均获得了完整植株.在实际培养过程中,往往先诱导芽苗分化.然后将分化的芽苗转入含有低浓度生长素或不含生长素的固体培养基上诱导生根,形成完整植株,再将完整植株移入营养钵中或土壤中.这种生根方式代价较高,而且每株无根苗的转移均需在无菌条件下操作,不但花费很大的劳力,而且由于污染机会的增多将增加无菌苗染病死亡的机率.所以说,无根苗的诱导生根仍是茶树组织培养中的重要问题之一.为此,作者进行了无根苗水培诱导生根的研究,已先后从碧云、福鼎大白茶、阿萨姆种、龙井43等10余个品种的无根苗诱导生根.  相似文献   

5.
微绿苎麻玻璃化超低温保存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苎麻种质资源长期稳定保存的方法,本文以微绿苎麻作为研究材料进行了玻璃化超低温保存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常规条件下微绿苎麻茎尖和腋芽快速繁殖的最佳培养基配比分别为1/2MS+6BA(1.0mg/L)和1/2Ms+6BA(0.5mg/L),在此培养基中出苗率分别达到75.1%和94.7%;玻璃化超低温培养过程中,适宜微绿苎麻外植体的预培养时间为2天,预培养蔗糖的含量腋芽为40g/L,茎尖为50g/L,装载的时间为20min,PVS2保护剂处理的时间为10min,最佳配比之下通过玻璃化包埋超低温处理,腋芽的TTC检测活力最高为48.67%,茎尖为21.38%,在恢复培养中获得11株腋芽苗.  相似文献   

6.
本文描述了一种用组织培养技术对茶树进行大规模生产的有效的繁殖方法。腋芽的离体重复增殖可通过促进腋芽增生的办法而获得,利用这一过程,从开始的50个节段外植体培养在一年之内获得3万——3.5万株茶苗是完全可能的。另外,本文对这一技术应用到其它令人兴奋的领域,如种质保存、抗病及抗逆性植物育种和新品种培育等方面的前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甘蔗茎尖胚状体脱毒苗快繁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甘蔗新台糖22号为材料,比较茎尖胚状体、茎尖与腋芽3种分化成苗繁育方法在不同时期接种、不同激素水平下的组培苗增殖速度、苗素质及脱毒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组培苗繁殖速度以茎尖胚状体分化苗最快,增殖5代后扩繁2589倍,茎尖297倍,腋芽104倍,培养基以6-BA 1.5mg/L+NAA 0.01~0.1mg/L增殖效果最好;组培苗质量与繁殖速度相反;出现不正常生长的苗类型有白化苗、细弱小苗、玻璃化苗、疯长苗4种,茎尖胚状体苗发生率1.77%,茎尖苗1.56%,腋芽苗0.31%;不同处理间组培苗生根及移栽成活率差异不显著,生根率茎尖胚状体苗75.3%、茎尖苗76.9%、腋芽苗76.6%,移栽成活率茎尖胚状体苗94.8%、茎尖苗95.4%、腋芽苗95.1%,生根培养基以NAA7.5mg/L+ABA 2.5mg/L最好;去除RSD、花叶病方面,以茎尖胚状体苗最好,RSD去除率95%、花叶病去除率100%,茎尖苗RSD去除率70%、花叶病75%,腋芽苗未能去除RSD、花叶病。应用茎尖胚性细胞再生植株,脱毒效果好,繁殖速度快,可克服目前脱毒苗生产中试管苗扩繁量小、成本高的难题。  相似文献   

8.
茶树微繁殖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茶树微繁殖技术的研究进展,说明了分化、增殖、生根过程中的恰当培养基和培养条件以及再生植株的移栽管理条件,并且结合资料与实际展望了茶树微繁殖技术的应用前景及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9.
以木薯华南5号(SC5)和华南8号(SC8)微茎尖为外植体,通过比较试验,对微茎尖的长度、初始培养基、继代增殖和生根培养基进行筛选。结果表明:将长度为0.4~0.5 mm的木薯微茎尖外植体接种于初代培养基MS+6-BA 0.01 mg/L+NAA 0.02 mg/L+GA31.0 mg/L上培养30 d后,SC5和SC8成活率均达60.0%以上;初代培养的小苗在继代和生根培养基MS+NAA 0.02 mg/L上培养35 d后,SC5和SC8增值系数均达4.0以上,生根率达100%。建立了SC5和SC8木薯微茎尖离体培养技术体系,为下一步木薯脱毒培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通过植物器官人工培养,快速繁殖名贵、稀有植物和优良品种,已在花卉、林木、蔬菜以及其它作物上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关于芝麻的无性繁殖,据报道,Caldas,L.S.等(1981)曾从下胚轴和子叶获得了愈伤组织和球状结构物,河南农科院刘瞒(1986)从茎尖获得了再生植株。我们以茎段为外植体也得到了再生植株。  相似文献   

11.
文献摘要     
不同茶树品种组培快繁技术研究为探索茶树组织培养快速繁殖的整个技术体系,本研究以不同茶树品种的腋芽为接种外植体,通过多种培养基配方的筛选,得出适宜各参试品种的培养基为1/2MS+BA2+IAA1.5+CH500。用此培养基培养10天后茶树腋芽尖就膨大,7~8周后诱导出芽且部分出现丛芽。在增殖阶段,不添加任何生长素而用MS+BA2就可达到增殖,平均45天,增殖倍数为3.21。〔摘自《西南农业学报》,2003,16(1),102~104〕茶籽的发育研究了茶籽的发育过程,以鉴别种子的成熟度指数,并确定种子的最佳收获期。种子收获后,能保持100%发芽率时的种子含水量应…  相似文献   

12.
茶树杂交后代或诱变材料扦插繁殖,进行苗期的选择与鉴定,是茶树育种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苗圃,离体培养茶树插枝,茎切段形态学的下端再生根系,腋芽抽茎展叶,从而育成完整的植株。苗期植株性状的表现,干物质的形成,无不受到扦插材料的异质性和苗圃环境两方面变异因素的影响。各  相似文献   

13.
茶籽子叶柄培养直接分化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茶树组织培养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吴振铎(1976)、Wu C.T.等(1981)、颜慕勤等(1983)、Kato M.(1986)以子叶为外植体进行培养,诱导形成了愈伤组织和胚状体,并得到了植株。安间、铃木(1986)和中村(1985)培养除子叶胚,也得到了完整植株。土井(1983)培养茎、叶的切片,诱导出了愈伤组织,并分化了根,但没有分化芽。Kato M.(1985)以茎表皮层(包括皮下几层细胞)为外植体进行培养,从愈伤组织分化了不定芽,并得到了完整植株。然而,有关在茶籽子叶柄培养中,不经愈伤组织和胚状体,直接分化芽,国内外尚未见报道。本试验以茶籽子叶柄为外植体,对其直接分化芽的若干培养条件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4.
摘 要:鉴于以未经选择的实生苗为砧木进行的嫁接繁殖使同一橡胶无性系的不同植株之间在产量及生势方面依然存在相当程度的异质性,故人们迫切希望通过离体微繁途径克服这一难题。在离体微繁中,来自成龄植株及种子实生苗的茎节及茎尖材料均是可供利用的外植体来源。就橡胶无性系的离体微繁而言,所存在的最大问题是难以诱导出具有良好支撑固定作用的直根系,而且外植体对培养基的反应也相对较差。目前,通过离体微型嫁接已使这一问题得到有效改善。近年来,橡胶树体细胞胚胎发生的研究也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而且有些基因型已成功诱导体细胞胚胎发生及植株再生。在橡胶树中,至今还没有任何一种组培技术(包括微型扦插及体细胞胚胎发生等)被用于无性系的大规模繁殖。不过,随着研究水平的不断提高,橡胶树的离体微繁殖有望逐步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15.
尖蜜拉的快繁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尖蜜拉老茎干上的不定芽作外植体,采用从不定芽→丛生芽→完整植株的繁殖途径进行繁殖。结果表明∶尖蜜拉不定芽外植体在温度(262)℃,光照强度1500~2000k、光照时间12hA条件下,茎萌发最适培养基为MS+6BA 2.0mgL+NAA0.1mgL+Vc0.5gL;茎增殖最适培养基为MS附加6-BA3.0mg人+NAA 0.5mgL;茎生根最适培养基为1/2MS+ BA 0.5mgl+NAA 3.0mgL+AC0.5gL;生根时温度可适当上升为28+2)℃,光照强度20001x,光照时间12h/。  相似文献   

16.
采用改良DNS等方法筛选出的生长快、糖苷含量高的甜叶菊品系1096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外植体、不同激素种类和配比对愈伤组织诱导、不定芽分化和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以茎尖为外植体愈伤组织和不定芽诱导率均最高;其次是带腋芽茎段;再次为叶片。无腋芽茎段和无菌根均能诱导出愈伤组织,但不能诱导成芽。茎尖不定芽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 1.0mg/L;叶片不定芽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 1.0mg/L+IAA 1.0mg/L;带腋芽茎段不定芽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 1.5mg/L。不定芽继代增殖培养采用MS+6-BA 0.5mg/L+NAA0.05mg/L;在1/4MS+IBA 0.1mg/L+NAA 0.1mg/L+1g/L活性炭的培养基上诱导生根,生根率可达100%,生根苗移栽后成活率达95%。  相似文献   

17.
甘薯茎尖脱毒和试管快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成章 《杂粮作物》2002,22(2):85-86
研究表明,采用高温(33-35℃)预培养植株2-5mm茎尖作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可提高成苗率和脱毒效果。试管苗单茎节扦插培养,采用添加低浓度IAA(0.02-0.05mg/L)的1/2MS培养基,在9月下旬自然温光条件下,可提高繁殖效率和节省温光控制成本。  相似文献   

18.
本实验以Cymbidium×Sazanami‘Haru-no-umi’为试材,在调查根芽发育过程的变化和茎尖外植体不同采集时期器官形成能力变化的同时,尚对从茎尖外植体诱导PLB的初期形成过程作了形态学观察.根芽伸长生长最旺盛时期是从4月至8月,这个时期腋芽的叶片分化也是最活跃的.茎失外植体的PLB形成能力在这个期间最强.从9月至翌年2月主茎不进行伸长生长,腋芽也停止发育.在这期间,PLB形成能力较前者低.在叶片分化仍然停止的8月份,PLB形成能力迅速降低,9月以后则完全丧失.PLB有从腋芽定芽形成的和从节间不定芽形成的.前者的形成期较后者早,但其数量较后者少.此外,将前者称为定芽的PLB,将后者称为不定芽的PLB.  相似文献   

19.
红花茎尖微嫁接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红花茎尖微嫁接技术,为解决转基因红花植株生根困难问题提供一个新的途径.方法 光照条件下培养红花实生苗用作砧木,以红花组培苗茎尖为接穗,采用劈接法和顶接法进行茎尖微嫁接试验,并对影响嫁接成活率的因素进行研究.结果 成功获得了红花茎尖微嫁接苗,并优化了嫁接的条件:选取苗龄为14d的红花实生苗为砧木,嫁接成活率较高;采用劈接法进行茎尖微嫁接,效果较好,嫁接成活率可达56.7%,而顶接法成活率仅为16.7%.结论 本研究建立了红花茎尖微嫁接的方法,获得了嫁接成活苗.  相似文献   

20.
以日本单头切花菊‘白扇’的顶芽和带腋芽茎段为外植体,对其组培快繁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初代培养中,先用75%酒精消毒30 s,后用0.1%升汞溶液消毒,顶芽和带腋芽茎段最佳消毒时间分别为3 min和4 min,初代最适培养基为MS+6-BA 1.0 mg/L+NAA 0.1 mg/L,平均芽诱导率为100%,平均单芽数达1.69个。以无菌苗腋芽茎段进行扩增繁殖,其最佳的增殖培养基为MS+6-BA 1.5 mg/L+NAA 0.15 mg/L,30 d后增殖系数达3.05,有效芽率65.26%,平均株高3.22 cm;瓶内生根培养时,添加了NAA和IBA的1/2MS培养基均能诱导生根,生根率达100%;也可瓶外生根,插穗浸蘸NAA溶液5 min后插入基质,生根效果良好。本研究结果可以为‘白扇’的大面积推广和产业化、标准化生产种苗提供理论与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