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采用3×3因子的析因设计,将189只1日龄健康肉用仔鹅随机分成9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7只;将日粮的粗纤维和粗蛋白分前、后期各设低、中、高3个水平,构成9个处理,18种日粮,研究不同粗纤维和粗蛋白水平对1~35日龄(前期)、36~63日龄(后期)肉仔鹅生长性能和营养物质利用率的影响。结果:1~35日龄肉仔鹅对日粮中粗纤维水平非常敏感,但对蛋白质水平要求不高;低纤维水平日粮组日增重与料重比明显好于中、高纤维组(P<0.01),日粮粗纤维和粗蛋白水平极显著影响鹅对能量和蛋白质的利用率(P<0.01);1~35日龄肉仔鹅饲粮粗纤维水平以3.5%、粗蛋白水平以17%~19%为宜。36~63日龄,较低的粗蛋白水平即可满足鹅的需要;高纤维水平日粮组鹅的日增重与料重比明显好于低纤维水平组(P<0.01);日粮粗纤维和粗蛋白水平极显著影响鹅对能量和蛋白质的利用率(P<0.01)。试验表明36~63日龄肉仔鹅饲粮适宜粗纤维水平为10%,粗蛋白水平为14%。  相似文献   

2.
试验选用216只1日龄东北肉鹅,随机分为9个处理,每个处理设4次重复,每个重复6只试鹅,采用四因素3水平L9(34)正交试验设计,通过血清生化试验和胫骨成分测定试验,探讨1~28日龄东北肉鹅日粮代谢能、粗蛋白、钙和非植酸磷水平对血清钙磷、碱性磷酸酶以及胫骨灰分、钙磷的影响.结果表明:日粮粗蛋白和钙水平对血清磷含量的影响极显著(P<0.01),日粮粗蛋白、钙和非植酸磷水平对血清碱性磷酸酶影响显著(P<0.05),日粮粗蛋白水平对胫骨磷含量影响显著(P<0.05),日粮非植酸磷水平对骨钙含量和胫骨灰分影响显著或极显著,血清磷与血清碱性磷酸酶存在较强的负相关性(r=-0.85).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选用216只1日龄东北肉雏鹅,随机分为9个处理,每个处理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试鹅,采用4因素3水平L9(34)正交试验设计,通过饲养试验、代谢试验、比较屠宰试验以及胫骨成分测定试验,研究1~28日龄东北肉鹅饲粮适宜代谢能、粗蛋白质、钙和非植酸磷水平.结果表明:饲粮代谢能水平极显著影响日增重、采食量、料重比和腹脂率(P<0.01),显著影响肠道率(肠道重/活体重×100%)(P<0.05).饲粮粗蛋白质水平极显著影响粗蛋白质表观利用率(P<0.01),显著影响料重比、肠道率和胫骨磷(P<0.05).饲粮钙水平极显著影响磷表观利用率(P<0.01)和显著影响日增重(P<0.05).饲粮非植酸磷水平极显著影响磷表观利用率、胫骨重和胫骨钙(P<0.01),显著影响胫骨灰分和胫骨磷(P<0.05).在本试验条件下,1~28日龄东北肉鹅(莱茵鹅♂×双城本地鹅♀)饲粮适宜代谢能水平为12.5 MJ/kg,粗蛋白质水平为18%,钙水平为0.8%,非植酸磷水平为0.5%.  相似文献   

4.
本文旨在研究不同日粮蛋白质水平(18%、19%、20%)对0—4周龄海南肉鹅生产性能的影响。选用144只1日龄海南肉鹅,随机分为3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设4个重复,每重复12只鹅。结果表明,18%、19%、20%蛋白质水平日粮对0~4周龄海南肉鹅生产性能的影响未达到显著差异的水平(P〉0.05),而对胸肌率的影响达到了显著差异的水平(P〈0.05)。综合认为,0~4周龄海南肉鹅在日粮能量水平为11.5MJ/kg时,蛋白质水平为20%能使其获得最快的生长速度。  相似文献   

5.
日粮蛋白质水平时黄羽鹌鹑饲料消化率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旨在了解日粮粗蛋白质水平对黄羽鹌鹑饲料消化率及肠道菌群的影响。以粗蛋白质水平分别为:17.75%、19.95%、21.85%、24.08%的日粮作为4个处理,选用35日龄蛋用黄羽鹌鹑120只作为试验动物,完全随机地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试验预试期10d,正试期30d,采用全收粪法进行消化试验,为分析不同的日粮蛋白质水平对黄羽鹌鹑营养物质消化率和粗蛋白利用率的影响。消化试验结束时,每个重复随机抽取2只,每处理抽取6只鹌鹑,处死后取盲肠内容物检测大肠杆菌、乳酸菌和双歧杆菌的数量,分析日粮蛋白质水平对黄羽鹌鹑肠道菌群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蛋白质水平的处理,对粗纤维的消化率影响不显著(P>0.05);而对粗脂肪和总有机物的消化率有显著影响(P<0.05);且对粗蛋白质利用率有显著影响(P<0.05);大肠杆菌和双歧杆菌随日粮蛋白质水平的提高有下降的趋势,而乳酸杆菌则有上升的趋势,但均没有达到显著水平(P>0.05)。从本研究结果可以看出,日粮粗蛋白水平对黄羽鹌鹑饲料消化率有显著影响,对肠道菌群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研究非淀粉多糖(NSP)酶与日粮纤维对日粮真代谢能的影响并考察日粮纤维与NSP酶的真代谢能当量关系,采用U8(82)拟水平二次均匀设计,将生长鹅日粮粗纤维分为:3.00%、5.67%、8.33%、11.00%4个水平,NSP酶分为:0%、0.133%、0.267%、0.400%4个水平,两因素组成8个日粮处理;选择42日龄、体质健壮的二元杂交(朗德鹅×豁眼鹅)公鹅45只,随机均分为9组,每组5只,每个重复1只,其中1组用于内源能量测定,其他8组对应8个日粮处理,进行代谢试验,用真代谢能法测定日粮真代谢能.结果表明:日粮粗纤维水平在3.00%~11.00%范围内,日粮真代谢能呈二次曲线规律,存在极大值;日粮真代谢能达极大值(11.79 Ml/kg)的粗纤维水平为5.50%;NSP酶在O%~0.40%范围内,日粮真代谢能呈二次曲线规律,存在极大值;当日粮粗纤维水平为3.00%时,日粮真代谢能达极大值(11.96 Ml/kg)的NSP酶水平为0.31%;日粮粗纤维的能量当量为-17.45~9.09 MJ/kg;NSP酶的能量当量为152.50~338.46 MJ/kg.  相似文献   

7.
本文旨在研究日粮不同蛋白质水平(15%、16%、17%)对5~10周龄海南肉鹅生产性能及屠宰指标的影响。选用120只29日龄海南肉鹅,随机分为3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设4个重复,每重复10只。结果表明,15%、16%、17%蛋白质水平日粮未对5~10周龄海南肉鹅生长性能产生显著影响(P0.05),而对胸肌率产生了显著影响(P0.05)。综合认为,5~10周龄海南肉鹅在日粮能量水平11.5MJ/kg、蛋白质水平17%时,可获得最佳的生长性能以及胸肌率最优。  相似文献   

8.
粗纤维水平对肉鹅生长及其肠道微生物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日粮在等能等氮水平下,不同粗纤维(CF)水平(5.03%、6.97%、8.98%、10.98%)对肉鹅生长性能、肠道微生物和免疫器官指数的影响,以240只28日龄肉鹅为试验动物,皇竹草为纤维源,进行35 d饲养试验。结果表明:饲喂不同粗纤维水平日粮,肉鹅日采食量差异极显著(P0.01),5.03%和6.97%CF组极显著高于10.98%CF组;肉鹅日增重差异显著(P0.05),5.03%和6.97%CF组显著高于10.98%CF组。不同CF水平对肉鹅肠道乳酸杆菌数影响极显著(P0.01),5.03%CF组极显著低于其它3组;盲肠大肠杆菌数影响显著(P0.05),10.98%CF组显著低于其它3组;不同CF水平对肉鹅脾脏指数影响显著,对胸腺和法氏囊指数影响不显著,但均以6.97%CF组最高。由本试验得出29~63日龄肉鹅获得最佳生长性能的适宜粗纤维水平为6.97%。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旨在探讨花生秧饲粮中添加纤维素酶对肉鹅生长性能、养分表观利用率以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试验选取120只体重相近的4周龄健康浙东白鹅,随机分为3个组,分别饲喂添加15%(A组)、23%(B组)、23%(C组)花生秧粉的试验饲粮,C组另外添加3‰纤维素酶,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公母各占1/2。试验测定指标包括试验鹅体重、采食量、养分表观利用率以及胰腺、肌胃和十二指肠内源性消化酶活性。结果表明:与B组相比,花生秧饲粮(粗纤维水平为9.76%)中添加3‰纤维素酶显著增加了肉鹅平均日增重(P0.05),对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影响不显著(P0.05);显著或极显著提高饲粮中粗灰分、粗蛋白质、粗纤维、钙、总磷、甘氨酸、半胱氨酸和蛋氨酸的表观利用率(P0.05或P0.01);显著或极显著增强胰腺蛋白酶、淀粉酶以及肌胃蛋白酶、十二指肠脂肪酶活性(P0.05或P0.01)。总之,在高粗纤维水平花生秧饲粮中添加3‰纤维素酶能够增强肉鹅消化酶活性,提高其对粗纤维饲粮的养分表观利用率,是开发利用花生秧饲料资源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试验选取3周龄健康和体质量均一的360只北方白鹅雏鹅,采用3因素3水平,有对照的试验设计,随机分成10组,每组36只鹅。对照组(D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即3个不同纤维源组玉米秸青贮组(A组)、玉米秸微贮组(B组)和玉米秸干贮组(C组),每个纤维源组分别设3个水平,前期(4~7周龄)饲喂粗纤维比例为4%、7%和10%的日粮;后期(8~10周龄)饲喂粗纤维比例为6%、9%和12%3个水平,饲养试验49d。同时,10周龄时每组选取3只体质量接近的试验鹅采用全收粪法进行代谢试验,测定营养物质的利用率。并在代谢试验结束后利用含外源指示剂Cr2O3日粮,测定食糜的流通速率。收集进食后的粪样,利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铬含量。结果表明,不同纤维源日粮对4~10周龄鹅的体质量影响较小,各组间差异不显著。但8~10周龄日粮中,粗纤维比例增至12%,试验鹅的生长受到抑制,与6%组和9%组体质量经检验差异显著,但6%组和9%组试验鹅的体质量组间差异不显著。青贮组和干贮组对纤维类物质的利用率好于微贮组,但不同纤维源间差异不显著。不同纤维比例的日粮影响营养物质的利用率,12%组日粮NDF和半纤维素的代谢率与对照组差异显著。不同纤维比例的日粮影响食糜的流通速率,2~4h时12%组食糜的流通速率与其他组间差异显著。食糜通过消化道的时间为8~10h。  相似文献   

11.
刈割期和晒制方法对苜蓿青干草粗蛋白和粗纤维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9,自引:4,他引:25  
对不同刈割期和晒制方法处理的苜蓿青干草中粗蛋白和粗纤维含量的方差分析结果表明 :始花期收割的粗蛋白极显著的 (P <0 .0 1)高于盛花期并可获得较高产量。搭架晒干的粗蛋白显著 (P <0 .0 5 )高于小捆晒制和薄层摊晒 ,粗蛋白分别提高了 0 .82 %和 1.91% ;粗纤维显著降低 (P <0 .0 5 ) ,降低率分别为 0 .91%和 1.6 1%。因此 ,在始花期选择晴朗天气收割 ,采用搭架晒干可获得优质、高产的苜蓿干草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通过研究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济宁百日蛋种鸡生产性能的影响,建立蛋白质需要量析因模型,确定济宁百日蛋种鸡饲粮粗蛋白质的需要量。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分别为13%、14%、15%、16%、17%,其他营养指标保持一致。选取40周龄、体重接近的健康济宁百日蛋种鸡525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21只。预试期7 d,试验期56 d。结果表明:1)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济宁百日蛋种鸡平均日粗蛋白质摄入量(ADCPI)有极显著的影响(P0.01),随着饲粮粗蛋白质水平的升高,ADCPI显著升高(P0.05)。2)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济宁百日蛋种鸡41~48周龄的产蛋数、产蛋率、平均蛋重、平均日产蛋量(ADEM)均有显著影响(P0.05),对料蛋比有极显著影响(P0.01);高粗蛋白质水平组(16%、17%)的产蛋数、产蛋率、ADEM均高于低粗蛋白质水平组(13%、14%、15%)。在一定的饲粮粗蛋白质水平(13%~16%)范围内,蛋重有随着饲粮粗蛋白质水平的升高而升高的趋势。3)以ADCPI为因变量,以平均日增重(ADG)、ADEM和代谢体重(BW0.75)为自变量,拟合济宁百日蛋种鸡粗蛋白质需要析因模型为:ADCPI=0.268 0 ADG+0.271 1 ADEM+3.299 3 BW0.75(R2=0.993 4)。满足济宁百日蛋种鸡41~48周龄时最佳生产性能的适宜饲粮粗蛋白质水平为15.49%。  相似文献   

13.
肉用鹧鸪分 3阶段饲养 ,每阶段设粗蛋白、维生素二因子各 3个水平进行 3× 3交叉分组试验 ,测定其各阶段的体重。结果表明 ,第 1阶段是中等蛋白水平 (2 3% )的 4 ,5 ,6组比低蛋白水平 (2 0 % )的 7,8,9组和高蛋白水平 (2 6 % )的 1,2 ,3组稍高 ,但各组间差异不显著 ;第 2阶段是高蛋白水平 (2 2 % )的 1,2 ,3组和中等蛋白水平 (19% )的 4 ,5 ,6组的增重显著地好于低蛋白水平 (16 % )的 7,8,9组 ,且 1组和 7组之间、3组 6组和 9组之间差异极显著 ;第 3阶段是低蛋白水平 (16 % )的 7,8,9组的增重好于高蛋白水平 (2 0 % )的 1,2 ,3组和中等蛋白水平 (18% )的 4 ,5 ,6组 ,后期低蛋白水平组出现一定的补偿生长 ,但 90日龄体重各组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钩吻为马钱科钩吻属常绿藤本植物,具有抗肿瘤、免疫调节、促生长等功效,研究表明其主要活性和毒性成分均为吲哚类生物碱。钩吻的药效剂量与中毒剂量十分接近,且致死量低,为给钩吻广泛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分别采用酸性染料比色法、苯酚-硫酸法、考马斯亮蓝法对3种不同溶剂工业化提取的钩吻粗取物中生物碱、多糖、蛋白质进行含量测定。结果显示,钩吻醇提(950 mL/L乙醇)、酸水提(5 mL/L H2SO4)、水提物中生物总碱含量分别为64.4g/L、21.5g/L和5.7g/L,糖含量分别为264.1g/L、89.6g/L和9.3g/L,蛋白含量分别为44.7g/L、12.7g/L和34.6g/L。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讨复合营养舔砖用作反刍动物饲料补充料的饲用价值,我们选用4头装有永久瘤胃瘘管的公牛(丹麦红牛♂×闽南黄牛♀的杂交一代),利用尼龙袋法对复合营养舔砖粗蛋白质瘤胃降解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复合营养舔砖粗蛋白质瘤胃降解率,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除2 h时间段外、组内差异极显著(P<0.01)。0、2、4、8、16、24、48 h时间段瘤胃降解率分别为(1.79±0.40)%、(9.73±2.12)%、(16.27±2.57)%、(25.96±2.30)%、(43.12±1.20)%、(59.35±0.63)%、(73.21±0.42)%,动态降解率为34.65%。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旨在研究快大型黄羽肉鸡的粗蛋白质需要量,为快大型黄羽肉鸡营养需要和生长提供参考依据.试验选取1 500只1日龄快大型黄羽肉鸡,采用2(性别)×5(粗蛋白质水平)试验设计,共10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50只鸡.5个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分别为18.0%、19.5%、21.0%、22.5%、24.0%,试验期21 d.结果表明:以生长性能、蛋白质沉积率为评价指标时,得到的公、母鸡最适饲粮粗蛋白质需要量一致,为21.0%;以胴体品质为评价指标,确定公、母鸡最适饲粮粗蛋白质需要量分别为19.5%和21.0%;以血清尿酸含量为评价指标时,确定公、母鸡最适饲粮粗蛋白质需要量分别为21.0%和22.5%.对生长性能等指标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到1~21日龄快大型黄羽肉鸡最适饲粮粗蛋白质需要量为20.6% ~21.6%.综合评价各指标,本试验确定1~21日龄快大型黄羽肉鸡公、母鸡饲粮粗蛋白质需要量均为21.0%,公、母鸡的每日粗蛋白质需要量分别为6.04和5.52 g.性别因素不影响1~21日龄快大型黄羽肉鸡的饲粮粗蛋白质需要量,但影响每日的粗蛋白质需要量.  相似文献   

17.
蚯蚓体腔液及粗组分体外抗菌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钢圈法测定蚯蚓体腔液对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绿脓杆菌(pseudodomonas aeru ginosa )和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的抑制作用,并利用微量平板稀释法测定蚯蚓体腔液对绿浓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结果如下:蚯蚓体腔液对枯草芽孢杆菌和大肠杆菌没有抑制作用、对绿脓杆菌有抑制作用,浓度为0.1g/ml时绿脓杆菌的抑菌圈直径为1.53cm;蚯蚓体腔液对绿脓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为6.25mg/mL。体腔液用85%的硫酸铵沉淀、截留分子量为10kDa和1kDa的超滤膜进行超滤,得到分子量分别为大于10kDa、1kDa~10kDa、小于1kDa的三种组分ECP1、ECP2、ECP3。用钢圈法测定了ECPl、ECP2、ECP3对绿脓杆菌的抑制作用,其中ECP3的抑菌作用最强,ECP1、ECP2和ECP3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7.68mm、11.44mm和16.8mm。ECP3对绿脓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为0.018mg/mL。  相似文献   

18.
饲料营养水平对鸡的生产性能影响很大,特别是蛋白质及氨基酸的平衡,能有效降低鸡的非生产费用和增加养鸡效益。在蛋鸡育成期按饲料蛋白质含量分为低(13%),中(15%),高(16%)三个水平组,至开产前恢复正常蛋白水平(16.5%),进行全期饲养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试验鸡生长发育正常,各项指标基本达到品种标准,至145 d平均体重范围在1312.5~1428.9g;305d平均产蛋率为70.9%~73.15%,和对照组相比,试验组体重和体尺及产蛋率差异均不显著(P>0.05)。经统计,试验一组比对照组料价每kg低12%,差异显著(P<0.05)。因此,采用科学合理的配料方法,在育成期降低日粮蛋白质水平,不影响育成鸡生长发育和成年鸡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9.
试验以马铃薯干渣为发酵基料,配合适当的辅料,研究接种微生物和加入无机氮素进行厌氧发酵对马铃薯干渣饲料粗蛋白含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1、所用三个发酵菌剂进行发酵均能提高马铃薯淀粉渣中粗蛋白的含量,其中活力99发酵菌剂的发酵产物粗蛋白含量最高较对照增长了29.67%;2、非蛋白氮的添加,对发酵产物的粗蛋白含量有显著影响,以5%的尿素为氮源添加剂的活力99菌剂发酵产物粗蛋白含量高达13.5%,同发酵原料相比,粗蛋白含量提高66.87%,发酵产物粗蛋白含量达到一般饲料原料水平,可作为动物特别是反刍动物饲料原料进行利用。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日粮蛋白质水平对肉用乌骨鸡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选用15周龄、体重接近的健康乌骨鸡288只,随机分成3个试验组,每个组设3个重复。3组饲喂粗蛋白质含量分别为17.85%、20.46%、22.45%的3种日粮。试验期为4周。试验结果显示:在16~20周龄,试验Ⅱ组的鸡日增重最高,为18.87 g/d。其日增重与试验Ⅰ、Ⅲ相比较,分别提高了13.89%、8.35%,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