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用场强为140kv/m的静电场对于不同贮藏年代的翠菊和矮牵牛种子处理15min,然后使其萌发,并测定其种子发芽率和种子简化活力指数,以及种子外渗液电导率的变化。结果表明,1988~1990年3年不同年代收获贮藏的翠菊种子,随着贮藏年代增加,其种子发芽率和种子简化活力指数下降,种子外渗液的电导率增加。经静电处理后,种子发芽率和种子简化活力指数都有较大增加,比对照达到极显著差异,同时种子外渗液的电导率则降低。1986~1990年采收贮藏的矮牵牛种子也是随着贮藏年代的增加,发芽率和种子活力随之下降,外渗液电导率增加。同样,经静电场处理后,种子发芽率和种子活力均有较大增加,与对照相比,1988和1989年的种子都达到极显著水平。1990和1987年的种子达到显著水平。另外电导率也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相似文献   

2.
适时播种 1、进行种子精选和种子处理。去除霉变、瘪粒、破碎和遭受病虫危害的种子,选出大粒饱满整齐一致的种子。播种前5~7天进行晒种。将种子晾晒2~3天,降低种子含水量,增强种皮透性和种子的吸水能力,增强酶的活性。这样,播种后的种子可迅速吸水膨胀,发芽率提高,能提早出苗增产。经晾晒后的种子,可进行浸  相似文献   

3.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种子法》的贯彻实施,种子市场也在发生着迅速的变化,种子企业也要适应当前的变化,这就要求种子企业寻找更为有效的营销手段,以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根。企业应树立服务营销意识,构建一个行之有效的种子营销服务体系,以提升种子品牌和种子形象,促进种子企业与种子用户的相互沟通,提高种子用户的满意度和企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种子法》的颁布,使青海省种子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种子质量逐年提高,但是青海省种子市场发育程度低,随着青海省种子销售等环节的放开,种子经营者数量不断增加,种子经营企业质量意识淡薄,加之,种子质量监督管理力度不大,种子质量事故时有发生,因此,必须提高种子企业质量意识;加强种子质量监督;提高宣传力度;推行种子认证制度;提高检验人员素质,才能保证种子产业和农业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5.
种子干燥机是种子加工生产的重要工序,也是农业生产中种子加工过程的关键环节。随着我国农业生产的现代化过程不断发展,对种子干燥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种子干燥机的作用也日趋明显,如何使用和维护种子干燥机尤为重要。为提高种子干燥机的使用和维护水平,提高种子干燥机的经济效益,以5HST种子干燥机为例介绍干燥机的相关知识,以供操作参考。  相似文献   

6.
种子的生产繁育不同于商品粮,优质良种是农业增产的前提和保障。保证种子纯度,为农户提供更多、更好的种子,是种子生产者和经营者必须放在首位的重要任务。笔者通过实践和探索认为,只有做好种子生产中各个环节的去杂工作,才能确保生产出高质量的种子,保证种子纯度。本文就玉米种子去杂的几个环节谈几点看法,以引起种子生产人员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种子机械加工就是指利用机械对种子从收获到播种前进行各种技术处理,以改变种子的物理特性,提高种子品质,获得具有高净度、高发芽率、高纯度和高活力商品种子的过程。种子加工机械是种子生产的必备工具。种子加工机械行业的良好发展,能够提高种子质量,加快种子标准化、商品化进程,是我国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8.
种子是一项有生命力的特殊农业生产资料,加强种子管理在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地位。随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和种子市场的放开,健全种子管理机构,防止假冒伪劣种子充斥市场,伤农害农,扰乱市场经济秩序,迫切需要建立和完善新型的种子管理体系,以保障种子质量安全化、经营法制化和市场有序化,促进农民可持续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9.
种子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种子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安全,也关系到农民的增收和农村社会的稳定,因此,保证种子行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种子行业只有不断提高种子的内在品质,促进种子生产者、经营者与使用者共赢,才能使种子产业实现良性发展。因此,要提高种子质量,就必须从源头抓起,在种子生产过程中加强种子质量监管。  相似文献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实施几年来,种子产业有了飞速发展,种子管理逐步规范化,种子质量有了明显提高。但是随着种子市场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种子市场经营主体呈多元化趋势,作物品种、种子数量不断增加,种子质量事故隐患增多.对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社会稳定带来不利影响。因此,进一步加强种子质量监督管理,稳步提高种子质量,  相似文献   

11.
种子包衣是提高种子商品化、促进种子市场流通的基本技术措施,是种子产业发展的核心。种子包衣技术的推广促进了我国种子包衣机械的发展,种子包衣机是实现种子包衣的专用设备,是种子加工生产线中的关键设备。正确使用和维护种子包衣机尤为重要,为此研究主要针对常用的5BA-5种子包衣机的使用与维护进行介绍,以供实际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只对种子的真实性(纯度)、健康幼苗(发芽率)、净度和水分进行检测,并按其相应的标准来衡量种子质量的高低和真假,而种子健康检验即未开展也无标准。随着种子行业省际间流通和对外贸易的发展,对种子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为完善种子质量检验技术,与国际种子俭验规程接轨,开展种子健康测定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3.
种子加工是种子产业化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实现种子商品化、质量标准化、种子现代化的重要手段。青海省的种子加工贮藏工作经过“九五”“十五”期间的国家扶持和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与农业生产、种子产业化发展和结构调整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加工技术人员素质和机械设备还需要进一步提高,种子加工能力亟待提升。  相似文献   

14.
种子工程建设与发展目标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建立种子生产基地,实现种子生产专业化。如何建立基地,采取哪些形式和措施,是当前种子工作的主要课题。笔者认为,实现种子生产专业化,提高国有公司的供种能力,必须建立合格的种子生产基地,走与科研育种部门联合之路,源源不断地引进原种,用原种繁殖良种,不断提高种子队伍的业务素质,加强种子质量管理,最终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和产业发展规律的种子基地,才能实现种子生产专业化。一、建立种子生产基地的形式1.水稻种子生产基地实行“一村一品”就是一个村为一个种子生产基地,一个基地…  相似文献   

15.
《浙江现代农业》2006,(3):48-48,43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实施五年多来,我国农作物种子(以下简称种子)产业发生了重大变化,种子市场主体呈现多元化,农作物品种更新速度加快,有力地推动了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但是,由于我国种子产业仍处在起步阶段,种子管理存在体制不顺、队伍不稳、手段缺乏、监管不力等问题,一些地区种子市场秩序比较混乱,假劣种子坑农害农事件时有发生,损害了农民利益,影响了农业生产安全和农民增收。因此,改革和完善种子管理体制,加强种子市场监管,对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经国务院同意,现就推进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和加强种子市场监管提出以下意见:  相似文献   

16.
我县大豆种子从大田收获到次年播种,贮藏时间长达半年之久,在贮藏期间,由于种子易受自身的种子特性和外界的环境因素影响,容易发生种子劣变。种子劣变后表现为种子贮藏力下降、萌发及生长减缓、萌发整齐度下降、抗逆性能力下降、出苗率降低,不正常幼苗增加,种子失去发芽能力,严重影响农业生产安全。因此,种子在贮藏期间对自身和环境是有严格要求的:  相似文献   

17.
种子是一种有生命、有季节性的特殊生产资料,是粮食生产的前提和基础。做为应急储备种子,从入库到出仓一般要经过一到两年的贮存时期。近几年来,宁德市蕉城区种子管理站每年都承接省、市、区15万kg种子的储备量,如何提高贮存技术,确保种子质量,是仓库管理的主要工作和目的。总结几年来种子贮存和管理的经验,笔者认为,搞好储备种子的仓库管理,关键要抓住种子入库前的准备、库存期间的管理和种子出仓时的检查等环节。  相似文献   

18.
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技术是通过等离子体发出的各种能量作用于种子,激发种子的潜能、提高种子的活力、增强种子的健壮度,作物生长能力得到提升。经过处理的种子更加健壮,提高种子批次的整体品质,种子个体之间的差异缩小,特别是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和幼苗的整齐度明显提高。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技术可以提高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增加了农民收入,为农业增产开辟了新的途径。现将其增产机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正>2023年夏麦收获时节,河南省受到持续多日大范围降雨天气影响,小麦种子生产基地种子出现了大量种胚萌动和发芽。一些种子企业为了弥补种子供应缺口,把基地萌动种子和发芽不严重的种子收仓入库,给秋播小麦种子应用和粮食安全埋下了一定隐患。本试验从大田种植角度来统计和分析小麦种子质量状况,为2023年秋播小麦种子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关于推进黑龙江垦区种子产业化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现代化必须以种子产业化为支柱,黑龙江垦区种子产业化势在必行。种子产业化目标是“建立和完善良种引育,生产繁制,加工包装,推广销售和宏观管理五大系统,实现种子商品化、生产专业,加工机械化,质量标准化,育繁销一体化及管理法制法,推进种子产业化的措施是:连续和加强科研育种,引种系统,加强种子生产基地建设;加强种子加工,包装,仓储条件建设;促进种子集团的形成和壮大,依法加强管理,增加投入,多渠道解决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