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石传林 《新农业》2001,(1):46-46
我与《新农业》结缘是三年前的事了。大学挚友到济南出差,顺路采章丘,同学相聚自是一番畅叙。其间谈起《新农业》,老友倍加祢赞,我却一无所知。身为农业科技人员,不知深受农民欢迎的农业杂志,脸色不免尴尬。后来同学寄来两册,才有机会接触到《新农业》。翻开一阅,便为她精致的版面、朴实的文字、实用的种养技术和丰富多彩的拦目设置所吸引。每日闲暇之际,冲饮一杯茶,细细领咯《新农业》风采,便成为我一天之中最快乐的时光。  相似文献   

2.
王芳 《新农业》2001,(2):50-50
我是《新农业》几十年的老读者,杂志上说的都是庄稼院的话,其中的新思想、新信息、新技术使我受益匪浅。  相似文献   

3.
我是位45岁的农家妇女,家庭的主要经济收入靠两个50米长的大棚.这两个大棚不管是种菜还是搞养殖,每年收入都很好,对乡亲们影响很大.我连续几年被政府评为科技示范户,这些成绩的取得应归功于《新农业》,是她给我提供新项目、新技术和新信息,引导我走上了致富路.  相似文献   

4.
王建国 《新农业》2001,(4):51-51
我文化水平不高,却十分喜欢书,尤其是《新农业》这本书。  相似文献   

5.
书,是知识的海洋,传播文化的工具,能使人了解外面精彩的大千世界。一本好书能使我们得到无价的精神和物质财富。《新农业》杂志对于我们从事农业生产的广大农民及农业科技人员来说,就是一本最好的农业实用科普之书、进入市场经济之书、知法懂法学法用法之书,使我们及时知道党中央、省委省政府的强国富民好政策、好信息之书。  提起我与《新农业》,确有着不解的情缘,那是发生在 1994年 6月份的事情。一天,我在家里闲着无事,便去老姨家串亲戚。到了老姨家里,待了一会儿,也觉得无事可做,就跟老姨夫说: “找几本书看一看。 “我在一大堆书中找来找去,忽然,一本 1994年第 5期《新农业》杂志映入了我的眼帘,还是看这本吧 !开始看时是抱着消磨一下时间的想法,可看后真有点爱不释手,书中介绍的内容很好,如 27页 “西瓜增甜增产二十法 “就很适合我们瓜农生产增收;编读对话 ——金桥细语唱千家,架起了《新农业》与农民的连心桥。就在我离开老姨家时,顺手牵羊把这本《新农业》要到手里,而且还跟老姨夫说: “到年底给我代订一套 1995年《新农业》。 “老姨夫说: “可以 (当时有两个原因:一是不知道怎样订阅;二是我认为把书寄到老姨夫那里比较保险,...  相似文献   

6.
光阴似箭,转眼间《高等农业教育》已经走过了她2 0年的光辉历程。当我看到《高等农业教育》2 0 0 4年第2期上王广忠教授的文章《鲜花绽放,溪流有源》时,心情无比荡漾,思绪万千,我与《高等农业教育》从相识到相亲相爱的情结,一幕幕地浮现在我的眼前……,内心涌起创作的欲望和冲动,很想借此机会把我与《高等农业教育》的情结展现在读者面前,以此庆祝和纪念我们自己的刊物诞生2 0周年。1984年当《高等农业教育》诞生时,我还是一个刚刚参加工作仅两年的年轻人,从对高等教育研究毫无兴趣和一无所知到对之情有独钟,可以说,是《高等农业教育》改变…  相似文献   

7.
多年以前,我去朋友家串门,见到了一本《新农业》杂志,内容很丰富,立刻就爱不释手。随后,我就开始年年订阅这本杂志了。杂志里面有关致富的技术信息真多,有农业政策、法律咨询、作物栽培、动物养殖、信息荟萃等内容,给农民带来了许多新技术、政策、信息,带来了喜悦和希望,架起了通向致富的金桥。   《新农业》杂志是农民发家致富的好帮手。她始终坚持面向农村、面向农业、面向农民的办刊宗旨,在促进两个文明建设、普及科学技术、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引导农民发家致富等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许多订刊的农民得到了新技术和信息,脱了贫,致了富,还培育出一大批农民致富能手和技术骨干,由穷变富,成了小康户。通过订阅杂志,我与《新农业》结下了深厚的情缘。   王恩老汉是个普通农民,他运用《新农业》杂志提供的“栽培葡萄能致富”的新技术、信息,利用自家菜地栽植了 667平方米的葡萄,经过精心管理,采用最新技术,搞了立体栽培。春天葡萄上架后,在架下培育稻苗出售,还种植了桔梗、白术、川芎等中药材。夏季在空闲地上种了秋菜,实现了一地多收。每年葡萄一项收入 7000~ 8000元,再加上卖稻苗、种药材又多收了 2000多元,老两口每年收入 10000多元,过上...  相似文献   

8.
孙跃利 《新农业》2001,(5):54-54
《新农业》是我致富的好伴侣.在1989年,我从杂志里看到黑龙江省望奎县青椒研究会的景丰一号青椒种子好,就邮购了几袋,又根据杂志里介绍的栽培技术进行施肥管理,结果每667平方米(亩)收入达4000元.  相似文献   

9.
崔成君 《新农业》2010,(4):60-60
<正>早春,俺家院里的葡萄枝吐出新绿,门匾上文化中心户金色大字耀眼夺目,这就是我的农家书屋。我的书屋并不大,长5米、高3米的书架上层层摆满了各类书籍。在书架上最显眼、最方便拿取的一层整齐地摆放  相似文献   

10.
张凤山 《新农业》2001,(5):54-54
《新农业》是一本很好的科普知识读物,也是一个好老师。她内容非常丰富。给咱农民送来新科技、新信息,是在咱致富路上架起的一座金桥。我是果树专业户,最爱看果园技术管理方面的文章,受益太多了。  相似文献   

11.
边为农 《新农业》2001,(12):48-50
编者按:自本刊2000年8、9两期刊登《纪念《新农业》创刊30周年有奖征文启事》到现在,陆续收到了大量全国各地读者及龙人热情洋溢的文章.  相似文献   

12.
《新农村》1998,(7)
1983年我高中毕业,回到生我养我的村庄。那一年冬天,我参加了乡人武部组织的武装民兵冬训,在部长的办公桌上,发现了一本32开的《新农村》创刊号,于是,我向部长借来阅读。一下子,我就被这本杂志吸引住了。当时,我和邻村的团支部书记小韩谈人生、谈读书、谈赚钱,谈起了《新农村》上介绍的镇海顾振耀养貂致富的事情,两人一拍即合,当即决定向顾取经养貂。冬训一结束,我们两人凑齐了400多元钱,骑着自行车,到50多公里外的北仑港南面的柴桥,在顾振耀家宿了一夜,用铁丝笼装上4只水貂,带回了家。邻居们都前来看稀奇,这种水貂在农村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时间的飞逝,很多事情都已经淡忘了,但是一次风雨中的采访经历却让我刻骨铭心。2008年8月,举世瞩目的第29届奥运会在中国成功举办。江滨农场青年工人李浦军作为奥运主火炬灯光工程的建设者,见证了那激动人心的时刻。9月的一天,在濛濛细雨中,我骑摩托车去10多公里  相似文献   

14.
时光如流,岁月不居,《农业质量标准》自2003年创刊至今转瞬已有4个春秋。4年来,本刊作为我国惟一有关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质量标准的综合指导性刊物.见证了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一桩桩重大事件.记录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一个个辉煌成就。为了适应形势变化和发展的需要.进一步满足广大读者的更高要求,不断改进办刊工作,今年8月间.本刊向荣获2005年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先进个人发出“征求办刊意见和建议的函”.截至9月20日。本刊收到中央单位和20个省、市、自治区的农业行政管理、科研院所、检验检测、技术推广等部门人员的几十份反馈表,现归纳为3个方面刊登,与广大读者交流和共享。  相似文献   

15.
《新农业》2012,(20)
《新农业》下半月刊针对市场介绍行业动态、市场分析等,围绕农民最关心的农产品销售问题,开设了大量专栏,帮助农民了解价格走势、规避市场风险,使农民对末来市场判断、把握销售时机更有信心,是农民致富的好朋友。  相似文献   

16.
17.
《新农业》2012,(14):55
  相似文献   

18.
《农业考古》已经10岁了,论期数,恰好20期了。《农业考古》是个取名怪异的新生刊物。习惯于坚守学科阵地的人起初有些看不顺眼,说它考古不象考古,农业不象农业,硬把农业与考古拉在一起,还要“古为今用”,要为中国的农业现代化而说古道今,何乃太不自量!  相似文献   

19.
20.
窗外,夹着一丝凉意的春风,徐徐吹来。忙碌了一天从田野归来,桌前静下心绪,眼光不知不觉地落在桌上《农业考古》杂志的封面上。面对这本熟悉的,但每本都有着各自新颖内容的《农业考古》,又激起了我不倦的求知欲。十年的时间,不算长也不能说短。当我回想起十年前《农业考古》的创刊及其发展历程,我不禁思绪万千。十年来,我即与《农业考古》结下不解之缘,十年来,她伴随着我走过了极不平坦的人生旅途。其间有愉悦,也有苦恼,值得引以自慰的是我从不曾放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