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茶寿印存     
林乾良 《茶叶》2013,39(2):112-113
所谓“米寿”与“茶寿”之数目,虽源出民间之“拆字”法,却也与事理相合,故能传于久远。从“米”字论,自上而下可分三部分,约为“八十八”三字。“茶”字的中下部分,约与“米”字相当。上部分的草头,无论是繁体(作++)或简件(作艹)字,都是20的意思。88加20故为108。  相似文献   

2.
黄贤庚 《福建茶叶》2009,31(3):45-45
在很多经销茶叶店(馆)中,及有的茶书茶文中,甚至有的大部头茶叶全书,都把茶的“名丛”字误写为“名枞”字。这在产茶当地和茶界人士中,尚知其意,而业外人士若按字面去解释,则感莫名其妙。  相似文献   

3.
马晓俐 《中国茶叶》2010,32(3):38-40
远古时期,世界上只有中国生产茶叶,因此其他各国的古语言词源里也就没有“茶”的称谓词条。后来随着中国的茶叶直接或间接传人其他国家,“茶”作为外来语进入印欧语系的范畴,它的发音影响了整个西方各国语言对“茶”的称谓。这些国家语言中与茶对等的语言词汇都是根据中国“茶”字的汉语拼音或方言发音、音译而产生。  相似文献   

4.
巩志 《中国茶叶》2008,30(7):33-34
茶,钟山川之灵禀,集天地之风露,含英咀华,吐香韫玉。宋徽宗《大观茶论》:“夫建茶擅瓯闽之秀气,臻山川之灵禀。”茶为草木之灵芽,本是大自然之杰作,是上天赐予人类的最佳饮料。古代史料中,茶的名称很多。一般认为唐代中期(约公元8世纪)以前的“茶”写成“荼”(读作“ú”)。据查,“荼”字最早见于《诗经》,在《诗经·邶风·谷风》中记载有:“谁谓荼苦,其甘如荠。”  相似文献   

5.
时髦的“茶”字在香港,“茶”字是一个挺时髦的字。香港同胞,早上起来,嗽洗完毕,就是饮茶。朋友见面,第一句话就是饮茶了吗?借以问候。当你走到街头,举目张望就会见到茶字。茶楼、茶寮、茶室、茶园、茶庄、茶行……,比比皆是。香港人所谓饮茶,不是“纯喝茶”,而是辅以茶食点心,以茶送之。走进  相似文献   

6.
三、字义笔者赞成陈椽先生所说的“分析中唐以前的记载,要依当时所说的事情实质而断定其所指何物,不能以字论字。”在“茶”字出现之前,“荼”一直分担着茶的意义。“荼”是一个多义词,对于“荼”字在上古时代的意义,特别是作为充饥之物,有的认为是茶,有的认为是苦菜,各执一端,莫衷一是。现摘录几条再作讨论。  相似文献   

7.
现存《茶经》版本中的“二之具”有“峡中以一百二十斤为上穿……四五十斤为小穿”等文字,通过文字分析、逻辑推理和文物参考等方法,认为“峡中”这段文字中的“斤”字在陆羽原稿中应为“片”字。究其原因,或因“片”“斤”两字字形相似,后世传抄过程未正本清源、不仔细考究所致的刻误。  相似文献   

8.
马晓俐 《中国茶叶》2006,28(4):44-44
本书分“青城山与都江堰”、“中国道教的发展与饮茶之风的形成”、“中国道教饮茶养生之道”、“青城山道茶的悠久历史”、“道家的茶道和茶礼”及“道茶的识别及冲泡程序”共六章,并附有“青城山与中国道教名人”。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徐金华著,全书共6.5万字,中国茶叶杂志社读者服务部有售,邮购价29、90元,每包装另加3元挂号费,联系人:张辉,电话:0571-86650119。  相似文献   

9.
丁俊之  邹元辉 《广东茶业》1994,(3):30-32,37
本文从中国茶叶历史、古茶树遗产的考证,结合世界各国茶字的语源,以及茶文化的轨迹,深入探讨了茶文化的渊源及其影响,紧密联系和分析了“广东饮茶热”的特色,认为弘扬茶文化对弘扬国饮、推动经济发展、促进“两个文明”具有重要作用,并应为此做扎实的工作。  相似文献   

10.
茶——当代最佳保健饮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茶,是中华民族的国饮,也是风靡世界的三大饮料之一,茶、咖啡、可可为世界三大无酒精饮料。其中,咖啡含咖啡碱量高,刺激性强。可可则含脂肪量高,为高热能食品或饮料。故二者一直为当代人所慎用。惟茶是久经考验的绿色保健饮料。目前消费茶叶的国家160多个,几乎遍及全世界。茶性清淡;具有鲜、香、苦、涩、甜等复合味型;有多种药理效应和营养价值。且价廉物美。据专家观察,21世纪的饮料将是茶的世界。茶的药理功能,在古今中外文献中早有记载。“茶药”两字来源于唐朝代宗大历十四年(公元779年)。唐朝陈芷器说“诸药为百病…  相似文献   

11.
我国是茶的故乡,是世界上最早种茶和用茶的国家。我国古代称茶为荼、茗、槚……。公元前一世纪,西汉时王褒的《僮约》中已有“武都买茶”,“烹茶尽具”的话,说明至少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先民即已饮茶并把茶叶作为商品在市场出售了。原产我国的茶,约从公元六、七世纪起,陆续传到世界各地,公元805年传到日本,十七世纪初年又输入到欧洲。现在世界各国的“茶”字,都是从我国“茶”字的音转化而成的。  相似文献   

12.
佛手情缘     
秦威 《福建茶叶》2004,(2):49-50
佛手,是闽南永春的一个“特种茶”,这个“特”字,我以为不是指它的种植加工的特别之处。如果按当地的一个传说来看,这佛手就特别不应归类于茶了。说是很久以前,闽南骑虎岩寺的一位禅师好茶,故平日里以茶供佛。一日,他发奇想:佛手柑有奇香,若茶有此香应是人间仙茗了,于是他便将茶树枝条嫁接在佛手柑上,精心培植,长成了一款特别的茶树,其叶形如  相似文献   

13.
饮茶风俗谈     
我国的饮茶习俗,历史悠久。《尔雅》中就提到苦荼。唐陆羽著《茶经》,才把“荼”字减一画作“茶”。魏晋时,饮茶已开始成风。唐代诗人韩翃《茶序》中说:“吴主礼贤,方闻置茗;晋臣爱客,才有分茶”。到了唐代,长安,洛阳以及湖北、四川等地,已是茶肆栉比,饮茶成风。陆羽《茶经》说:“盛于国朝,两都并荆俞(渝)以为比屋之饮”。唐宋时代,以饮茶为主,元代以后,才普遍饮用叶茶。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我国已故著名茶学家庄晚芳先生首倡的“茶德”的内容进行了研究,指出:“茶德”内容的探讨,直以合乎茶性、人性和正确人生价值观,以及简洁、全面为原则;茶德的内容由“茶德”基本规范和“茶德”总原则构成;茶德基本规范拟为:“俭、敬、清、和”;茶德基本规范的具体涵义,宜从艺术、修性、交谊、健身四层面和价值目标、约束守则两大部分展开,并列表试析了“茶德”诸基本规范的具体涵义,以图厘清“茶德”内容的内在结构。  相似文献   

15.
林更生 《福建茶叶》2010,32(1):67-68
人们通常称陆羽为茶圣,而茶神是谁呢?闽北人称张廷晖为茶神。这里有一段史话。话说五代十国时期,福建为闽国,建瓯为建州,霞镇村与吉口村一带为“吉苑里”。张廷晖,字仲光,号三公,父亲是东苌吉苑里的种茶大户,到廷晖手上已发展成为远近闻名的“茶焙地主”,在霞镇、大房、彦墩一带拥有方圆三十多里茶园。  相似文献   

16.
竺济法 《中国茶叶》2010,32(3):32-35
三、闻龙年迈愈爱茶 明代宁波茶人闻龙(1551—1631)撰写的《茶笺》,仅1000多字,是明代宁波4种茶书中最短的一篇。其实与其说是茶书,不如说是一篇茶文更为合适。顾名思义,作者本人也是把它定位为短篇的——仅为一笺而已。“笺”作为文体,专指短小精悍的书札、奏记一类。  相似文献   

17.
随心所欲的茶文化"考古"和"论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游修龄 《茶叶》2005,31(3):145-147
“根深流长的杭州茶文化之开发畅想”一文中,作者根据浙江省肖山跨湖桥遗址出土的一颗炭化植物种子及一件残破陶釜内的植物茎叶残块,未举出任何有说服力的论证,即断定前者是栽培茶子,后者是烹茶的茶釜,从而得出杭州湾地区在距今八千年前即已知种茶和饮茶的结论。为了把史前的考古“发现”同有史以后茶文化衔接起来.作者又从历史语言和文字的角度,指出占越语茶的音作“zo”.“zo”又和“杂”字相通,”杭为越人”等论点,把杭州茶文化之根深流长串通起来,成为作者持有的茶文化畅想新观点。本文指出茶子和茶釜的“考古”根本不能成立,所谓古越语是吴方言的张冠李戴等,因全文差错较多,本文只是重点加以驳正。  相似文献   

18.
巩志 《福建茶叶》1995,(1):40-41
“君不见武夷溪边栗粒芽,前丁后蔡相宠嘉。争新买宠各出意,今年斗品充官茶。”诗中的“前丁后蔡,”指的是北宋时福建转运使丁渭和蔡襄,他两受诏在建州造贡茶,深得皇帝的喜爱,蔡襄改制剂“小龙团”,御批为“上品龙茶,于是建州(闽北)北苑茶随之广为传开,被诗人称赞为“建州官条天下组。”蔡襄(1012-1067)字君漠,亦称忠惠、瑞明。宋代茶学家同时也是文学家和书法家。兴化军仙游(福建仙游枫亭)人,自幼勤俭好学,天圣八年(1030)进士,先在泉州任职,庆历三年(1043)知谏言,赞助范仲淹的庆历新政,次年出知福州,政福建路转…  相似文献   

19.
建阳产茶,自唐始见于文献记载。及至宋朝茶树种植遍及城乡,茶叶品质誉满九州,茗饮斗试蔚然风成,茶官茶人显赫国中,茶业文化盛极一时。据建阳县志记载,宋时已有黄坑“茶坂”、后山“茶园”、莒口“茶(土布)”、东山“茶坡”、回龙“茶畲”等带“茶”字的地名14处之多。至于沦茗、茗碗、茗饮、斗试、  相似文献   

20.
《广东茶业》2003,(2):32-33
专一的“茶”字,以至于出现许多异名或同义字,字形、字音、字义相差甚大,不识者,根本想不到它们与茶有什么关系。古代用来表示茶的字有:荼、檟荈、(?)、茗、茶等。著名的书法家启功1989题诗有云: 今古形殊义不差,古称荼苦近称茶。 赵州法语吃茶去,三字千金百世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