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增氧机的增氧途径主要有两个:一是通过搅水造成池水垂直循环,使溶氧在表底层水均匀分布;二是在溶氧过低时,直接增加池水的溶氧量,使池水中的有毒气体(硫化氢、氨)快速向空气中逸散。因此,正确使用增氧机,不但可以预防和减轻鱼类浮头,而且可以改善水质,加强池塘物质循环,促进浮游生物繁殖,提高鱼类新陈代谢强度,增加鱼产量。  相似文献   

2.
预防泛塘应做到“四看”“两保持”,即: 看季节。缺氧浮头发生时期一般从4月下旬至10月初,以盛夏初秋和梅雨季节为剧。因此要根据季节,灵活进行投饵施肥。投饵以青料在一天内食完,精料在2—3个小时内吃完为原则。高温季节应根据鱼类摄食情况随时调整,以免过剩的饲料恶化水质,消耗池塘溶氧。施肥应坚持少量多次巧施勤施的原则,使有机肥的投施量不致使池塘溶氧消耗太多,而致鱼类缺氧浮头。  相似文献   

3.
造成鱼类浮头的直接原因是缺氧或氨中毒。一、缺海造成的浮头这种现象多发生在高温季节,半夜和清晨较为常见。引起池塘缺氧的因素比较多,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1.池塘中鱼的放养密度过高,水中氧气供不应求。2.雷雨过后,由于地中表面水层和池底水层温差大,引起泡水上下对流,池底的腐败物随之翻起,加快其分解,消耗大量氧气,造成缺氧。3.饲料或肥料投入过多,造成水质过肥,浮游植物大量繁殖,白天由于光合作用产生大量的氧气,使溶氧过他和;夜晚由于鱼类和浮游植物均因呼吸作用而耗氧,使溶氧大大减少,甚至降到临界点,导致鱼的…  相似文献   

4.
淡水池塘里的溶氧随着气温、季节、天气变化而改变。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预测:一、看天气(1)在夏秋高温季节傍晚下雷阵雨,最容易引起重浮头式泛池,夏秋季节遇上晴天吹南风、气温高,到了夜里吹北风.气温迅速下降,俗称“南撞北”,或者夜里风力较大,气温下降快,也容易引发浮头。(以上三种情况.主是是上下水层对流快,下层氧债迅速上升,增大耗氧层.使全池缺氧)。(2)遇上连绵阴雨、光照条件差.水中光合作用弱、大雾、气温低、半夜或上半夜就可能浮头。(3)久睛未雨加上大量施肥、水质肥.一旦天气转阴.不雷阵雨极易浮头。二…  相似文献   

5.
《科学养鱼》2001,(8):47-47
在成鱼精养池塘中,一般当水温上升到20℃以上时,由于放养密度大,投饵施肥量高,水中有机物质和耗氧因子多,鱼类常因缺氧而到水面吞食空气中的氧气,称“浮头”,严重浮头时,发生大批池鱼死亡,称“泛池”。池塘鱼为什么会发生浮头甚至发生泛池呢?浮头的原因:①天气变化,在炎热的晴天下午突然遇大阵雨或南风天突然转吹北风时,就会使池水表层水温急剧下降,比重增大而下沉,底层水温高,比重小而上浮,池塘上下水体形成对流,带动池底腐殖质上浮,腐殖质氧化时大量耗氧,使池水在短期内因缺氧而导致鱼类浮头或死亡。②光照不足,连续…  相似文献   

6.
在成鱼精养池塘中,一般当水温上升到20℃以上时,由于放养密度大,投饵施肥量高,水中有机物质和耗氧因子多,鱼类常因缺氧而到水面吞食空气中的氧气,称“浮头”。严重浮头时,发生大批池角死亡,称“泛池”。池塘鱼为什么会发生泽头甚至发生泛他呢?浮头的原因①天气变化,在炎热的时天下午突然遇大阵雨或南风天突然转吹北风时,就会使他水表层水温急剧下降,比重增大而下沉,底层水温高,比重小而上浮,池塘上下水体形成对流,带动地底腐殖质上浮.腐殖质氧化时大量耗氧,使池水在短期内因缺氧而导致鱼类浮头或死亡。②光照不足,连续阴…  相似文献   

7.
池塘是鱼的生活栖息场所。这一环境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池塘的产量。在养鱼池塘里,死亡的浮游动植物等生物体、鱼类的粪便、残剩饲料、有机肥料和泥沙等会不断沉淀、混合,而积起一层层淤泥。这种含有大量有机物质的淤泥在分解时会消耗大量溶解氧,造成鱼类缺氧浮头或死亡。而且,池塘的底层水中往往溶氧较少,这时就会使塘泥中的有机物质分解不完全,而产生对鱼类有害的硫化氢、氨、  相似文献   

8.
张耀武 《科学养鱼》2005,(10):56-57
在池塘养鱼的生产中经常会出现鱼类浮头,尤其是精养高产鱼塘,鱼类放养密度较大,投饲、施肥量大,水中有机物质多,耗氧因子也多,更容易发生鱼类浮头。浮头就是鱼类无法维持正常的呼吸活动,被迫上升到水面利用表层水进行呼吸,出现强制性呼吸的现象。泛塘是严重浮头并出现大批鱼类死亡甚至全部死亡的现象。它们能给生产造成很大损失。因此,正确分析鱼浮头的原因,识别鱼浮头的预兆,对加强日常管理,及时抢救池鱼有重要意义。一、浮头的原因1.缺氧造成的浮头缺氧引起的浮头一般发生在高温季节,半夜和凌晨较为常见,主要是池塘水体中溶解氧缺乏。引起…  相似文献   

9.
池塘养殖增氧方式效果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解微孔增氧对池塘水体能量流动、水质及养殖效益的影响,对2种不同增氧方式下3个河蟹养殖池塘的养殖周期(4—9月份)进行了水质测定,获得了池塘不同水层的水温、溶氧、氨氮、亚硝酸盐及高锰酸钾盐指数数据。结果表明,夏季高温时采用微孔管道增氧能有效降低表层、底层的温差,一定程度上降低底层水温。微孔管道增氧能有效增加水体溶氧,开机90min水体底层溶氧增加速率是普通增氧机的5倍;6—9月份采用微孔增氧的池塘水体较普通增氧,NO2-N低70﹪以上,NH3-N低22.9﹪以上,高锰酸钾盐指数低20﹪以上,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侯传宝 《内陆水产》2001,26(8):36-36
夏秋季节,水温高,鱼池投饵施肥量大,水中有机物和耗氧因子多,易发生鱼缺氧浮头现象,甚至造成死鱼事故的发生。防止鱼浮头是夏秋季养殖工作的重要内容,现介绍有关技术,供养殖者参考。 1鱼浮头的原因 1.1天气 天气不好,阴雨连绵,光照不足,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弱,溶氧供不应求,易造成浮头事故的发生;此外,下午或傍晚雷雨后,池塘水急剧对流,也易发生浮头。 1.2水质 因水质过肥或败坏,水中有机质耗氧多,也易造成浮头及死鱼事故的发生。 1.3鱼池条件 鱼池底质淤泥较多,残饵、粪便等物质腐烂消耗大量的氧气,也会使池水缺氧,鱼…  相似文献   

11.
“水反”多发生在春季阴雨天气的沙底静水池塘,其特征是水清见底,池鱼整天浮头.池边水蚤很多,而浮游植物极少。池水溶氧极低,每升水的溶氧量降至一毫克以下.  相似文献   

12.
<正>池塘养殖过程中或多或少地都发生过池鱼缺氧浮头的现象,而绝大多数的养殖户手中都没有测量溶氧的设备,所以养殖户在见到鱼类浮头时,没法根据溶氧的具体数字来判别缺氧的轻重,因此笔者在此介绍几种简易的方法教大家判别鱼池缺氧的轻重。一、从鱼类浮头的时间上判别缺氧的轻重  相似文献   

13.
斑点叉尾鮰生物学特性及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顺林 《水利渔业》2004,24(4):45-46
斑点叉尾鮰喜弱光,底层活动,性成熟个体有打洞习性,并由此可引起亲体发病,水体中溶氧低于0.8mg/L时开始浮头死亡。体长4cm前以滤食浮游生物为主,5cm后逐渐转化为杂食性,性成熟后仍保持较快的生长速度。介绍了苗种培育、池塘和网箱养殖成鱼技术。  相似文献   

14.
2.清晨缺氧浮头的对策 (1)预防措施:一是当水质较肥,白天光照不好时,傍晚最后一顿投喂量应少,喂半饱即可,以防夜间消化食物大量耗氧;二是午后或傍晚下雷阵雨或急暴雨时,增氧机要提前到上半夜开,且坚持到第二天日出时。无增氧机时应在半夜加注新水到第二天日出;三是高温盛夏季节,高产肥水池塘,增氧机可存上半夜22时开机,同时结合加注新水,能有效地解决溶氧不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张开志 《齐鲁渔业》2008,25(9):21-21
1鱼浮头的原因 浮头是池塘养鱼常见的现象,夏季尤其多见。鱼浮头的原因并不复杂,大多与疾病或缺氧有关。鱼类发生疾病,包括病毒病、细菌病、真菌病、寄生虫病等,都容易出现浮头现象,尤其是患细菌性烂鳃病时,鳃丝受损,呼吸困难,浮头现象更加明显。在气候炎热多变、“水华”严重、饵料投喂不当、池底有机质过度分解、氨和亚硝酸盐过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水中溶氧大量减少,当溶氧降低到每升1mg以下时,鱼类即因呼吸困难而出现浮头现象。  相似文献   

16.
<正>高邮市是江苏省的水产养殖大市,2016年全市水产养殖面积46万多亩,其中河蟹池塘养殖面积超过5万亩。进入高温季节,池塘环境复杂多变,极易出现缺氧及亚溶氧状态,因此,高温期池塘的溶氧管理变得尤为重要。现将缺氧原因及防治措施介绍如下。一、高温期池塘缺氧常见原因1.水草腐烂池塘水草过早衰败或前期管理不到位,根系发黄、发黑,草叶挂脏,导致水草  相似文献   

17.
池塘中的鱼因缺氧将头部浮出水面的现象,俗称“浮头”,此时鱼处于挣扎求救状态。有一定养殖经验的人,若按时用增氧机增氧,一般不会使水中溶氧量低到如此程度。但由于某种原因一旦出现浮头,就应立即增氧急救,否则鱼会死亡。本人设计了一套鱼浮头时自动启动增氧机的应急装置,经室内试验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18.
采用自制多功能采水器和溶氧参比卡,快速测定水体溶氧,及时采取溶氧管理措施,改善水体环境,防止池塘水质恶化和鱼类浮头或泛塘事件的发生,降低鱼类养殖风险,增加养殖户的经济收入。  相似文献   

19.
<正>夏秋季是池塘养殖最关键的季节,6-9月份也是水产养殖的黄金季节。夏季天气多变,6月的梅雨、7月份的高温、8-9月份的台风、暴雨、雷电容易引起水质变化,池鱼不适。如不及时采取措施、加强管理,极易造成损失和病害发生。因此养殖成功与否关键在于加强夏秋季池塘管理。加强饲养管理应做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加强水质调节连续阴雨及高温闷热天气引起池水溶氧不足,极易发生缺氧浮头。因此要加强水质调控。1.及时加水、换水一般每隔7~10天加水一次,每次加注新水20~30厘  相似文献   

20.
目前,正值夏秋高温季节,池塘养鱼如不注意科学管理,容易造成鱼病发生或出现泛池(严重浮头引起鱼类大批死亡),给渔业生产带来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