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玉米子粒败育的影响因素及败育过程中的特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库活性变化、库源调节、内源激素变化动态等多方面综述了前人在玉米子粒败育研究方面的进展 ,尤其对乙烯与玉米子粒败育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发现败育子粒在授粉前期子房长度及重量明显低于正常子粒。子粒败育过程 :0~ 8d为败育诱导期 ,8~ 16d为表现衰退期。顶端败育子粒可能与其库活性较低有关  相似文献   

2.
玉米果穗矿质元素分布与子粒败育关系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典型的顶端败育类型和正常类型玉米杂交种为材料,采用等离子体测试技术,比较测定了子粒败育前后在果穗上部及中部9种矿质元素质量浓度的变化。结果表明,子粒各矿质元素质量浓度在同一时期不同部位间及不同类型相同部位间差异并不显著;各矿质元素质量浓度在穗轴中表现出与子粒相同的趋势;在子粒中B、Ca、K、Mg、P和Zn的质量浓度较高,而在穗轴中Co、Fe和Mo的质量浓度较高。矿质元素质量浓度的差异并非子粒败育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比较了玉米正常果穗和秃尖果穗的子粒及穗轴中12种矿质元素的浓度,结果表明:在正常果穗和秃尖果穗的子粒中N、P、K、Mg、Ca、Na、B、Zn、Cu和Mn及两种果穗的穗轴中P、Na、Ca、Fe、B、Zn、Cu、Mn和Mo的浓度相同,秃尖果穗子粒中Mo的浓度及穗轴中N、K和Mg的浓度显著高于正常果穗的。正常果穗顶部子粒中的K和Zn的浓度及穗轴中N、P、K和Zn的浓度高于基部子粒的。在秃尖果穗顶部败育子粒(瘪粒)中N和Zn的浓度高于基部正常子粒,而在秃尖果穗的穗轴中N、P、K、Mg、Ca、Zn和Mn的浓度比同轴上败育子粒的基部及正常子粒的基部为高。为此,本研究认为,子粒败育不是矿质元素供应不足引起的。子粒败育是由于矿质元素输送渠道的机能失常或果穗上穗轴与子粒的接合点对元素的选择输送机能失常造成的。  相似文献   

4.
玉米叶片早衰及籽粒败育的机理与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导致玉米叶片早衰的遗传基因、外界环境条件和栽培措施等因素,及玉米籽粒败育的机理(营养供应限制、粒位与籽粒败育、输导及合成限制、库容及库活性)和影响籽粒败育的因素(遗传因素、水分条件、温度及光照条件和密度等);提出了减少籽粒败育的几点措施(选用优良品种,适宜密度、拔除雄穗,科学合理施肥、改善植株营养条件,适宜灌溉、及时排涝)。  相似文献   

5.
种植密度与施氮水平对春玉米产量形成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和不同施氮水平对春玉米产量及物质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中高密度下,产量的实现主要是通过收获穗数实现的,穗粒数是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氮素不足及过量可使败育发生,秃尖增大;适量施氮(220 kg/hm2),可促进子粒发育,增加穗粒数,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6.
<正>一、玉米秃尖的原因1、发生原因玉米秃尖的原因很复杂,除遗传因素外,主要是栽培管理措施不完善和不利环境条件造成的。雌小花发育过程中的不利环境(短暂低温、干旱)造成小花败育;未受精花主要是由于花丝未抽出苞叶或抽出时间晚、叶片遮掩、花期遇雨等原因造成。子粒败育是由于果穗顶部维管束面积明显小于基部,造成养分在不同粒位的分配不均等所致,特别是当营养不足时,养分首先满足中下部子粒生长发育需要,剩余的才分配  相似文献   

7.
<正>1玉米秃尖的原因1.1发生原因玉米秃尖的原因很复杂,除遗传因素外,主要是栽培管理措施不完善和不利环境条件造成的。雌小花发育过程中的不利环境(短暂低温、干旱)造成小花败育;未受精花主要是由于花丝未抽出苞叶或抽出时间晚、叶片遮掩、花期遇雨等原因造成。子粒败育是由于果穗顶部维管束面积明显小于基部,造成养分在不同粒位的分配不均等所致,特别是当营养不足时,养分首先满足中下部子粒生长发育需要,剩余的才分配给上部;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玉米果穗败育粒的发生、败育粒的类型、败育发生的时间及其特征,籽粒败育的生理机理及影响籽粒败育的因素等进行了综述;并对减少籽粒败育的可能途径进行了概述与分析。  相似文献   

9.
从植物胚胎败育机理及影响植物胚胎离体挽救成功的因素两个方面综述了近些年来有关植物胚胎败育的研究进展。从器官发育、生理生化指标及遗传的角度看,引起植物胚胎败育的主要原因有七类:胚囊发育异常、胚乳发育异常、幼胚起源、营养供应失调、内源激素、酚类物质、某些酶的活性变异及基因调控。由于胚胎败育原因的多样性,增加了胚挽救的难度。文章还讨论了影响植物胚胎挽救成功与否的主要因素包括胚挽救材料及处理方式、胚龄、培养基种类及培养条件、渗透压、添加剂。在分析上述败育原因和挽救因素的基础上,讨论了未来植物幼胚败育研究的可能方向和挽救技术上仍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正>玉米生长发育过程中雄穗败育直接影响产量。以河南省林州市为例,通过调查发现,气象条件、生长调节剂、栽培管理不当等因素均可导致玉米雄穗败育。通过雄穗败育的原因分析,找准防治方法,提高玉米产量,意义重大。一、导致雄穗败育的主要原因(一)气象因素频繁的异常天气,会对玉米生产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导致玉米雄穗败育现象。2013年8月,林州部分农户反映玉米出现雄穗秃枝和无花粉的  相似文献   

11.
种植密度对不同玉米品种产量及籽粒灌浆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为了探明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在大田条件下,以高产玉米品种郑单958、登海3719、金海5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低密度(52 500株/hm2)、中密度(75 000株/hm2)和高密度(97 500株/hm2)对玉米籽粒灌浆和产量的影响以及品种间的差异。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对各粒位籽粒灌浆影响显著,各品种受密度影响趋势一致,以穗上位籽粒受密度影响最大,而金海5号各部位籽粒灌浆均受密度影响较小。各品种产量受种植密度影响显著,金海5号产量随密度增加而提高,而登海3719和郑单958产量均在中密度下达到最高,高密度下显著下降。金海5号产量在各密度下均高于其它两品种。  相似文献   

12.
玉米种植密度对其产量及穗部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以玉米品种郑单958为试验材料,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排列,在田间种植条件下,研究了玉米产量及其穗部性状与种植密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天津地区以郑单958为代表的夏播玉米的最佳密度为5483株·667 m-2。在本研究的种植密度范围内,玉米产量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当密度达到一定程度之后,随着密度的增加,产量反而下降。种植密度对穗粗的影响达极显著水平,对穗长、行粒数、穗粒数、单穗质量和单穗粒质量的影响达显著水平,而对穗行数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3.
探讨黄淮海夏玉米适宜种植行距,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行距、密度对先玉335灌浆速率、产量及其他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先玉335灌浆速率随着密度的增加呈现减少的趋势,同密度条件下行距越大灌浆速率呈下降趋势.在60 000株/hm2条件下,改变行距设置对该品种穗粒数影响不大,在75 000株/hm2条件下,随着行距的增加,该品种穗粒数下降;在同行距条件下,75 000株/hm2产量高于60 000株/hm2产量,且在50 cm和宽窄行(40+80)条件下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4.
干旱对不同授粉方式玉米籽粒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玉米早期籽粒建成过程中干旱胁迫会导致果穗顶部籽粒的败育,使穗粒数降低,进而减少玉米产量.为探明干旱胁迫对玉米籽粒生长发育影响的生理机制,利用旱池控水和控制授粉技术,在授粉后前10 d设置轻度干旱、中度干旱和正常供水3个处理,研究了2个玉米品种统一完全授粉和底部不授粉植株籽粒生长和光合特性等.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使玉米的光合速率(Pn)和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显著降低,复水后二者均恢复到正常.干旱胁迫降低了植株干重、穗重和穗粒重,水分胁迫期间植株干重的降低幅度相对明显.干旱胁迫使统一完全授粉处理玉米顶部籽粒干重和体积分别在授粉后12~16或16d显著或极显著下降,最终表现为败育或灌浆不充实,导致籽粒干重和体积的显著降低.而底部不授粉玉米由于从根本上阻止了底部籽粒的生长,确保了中上部籽粒有相对充足的同化物供应,干旱胁迫处理顶部籽粒生长发育正常.说明籽粒建成初期需要光合产物的持续供应,干旱胁迫通过降低同化物生产而增大了籽粒败育与生长不良的可能性,同化物供应不足是干旱胁迫诱导玉米籽粒败育和生长不良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实现夏玉米高产的适宜施钾水平。[方法]以邢玉10号为试验材料,设氯化钾施肥量0(不施肥,CK)、90、150、210、270、360 kg/hm~2共6个处理,研究不同钾肥施肥水平对耐密、紧凑型夏玉米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施用钾肥可以促进玉米生长发育,株高、穗位高、穗长、穗行数、行粒数、穗粒数、千粒重和产量均显著增加,果穗秃尖长度显著变短,钾肥对玉米有较显著的增产作用。当施钾量≤210 kg/hm~2时,不同施钾量处理的株高、穗位高、穗长、穗行数、行粒数、穗粒数、千粒重、秃尖长度和产量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当施钾量210 kg/hm~2时,继续加大施肥水平,株高、穗位高、穗长、穗行数、行粒数、穗粒数、千粒重、秃尖长度和产量增效作用不明显,表明钾肥能够显著提高夏玉米的农艺性状和产量,但过多施用钾肥对农艺性状和产量影响不大,反而造成浪费。[结论]该研究可为提高玉米产量和种植效益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6.
Maize ovary development is linked to kernel formation. Soil water deficit results in ovary abortion because of low water potential (ψw) resulting in inhibition of photosynthesis from anthesis to silking stage. Thus, drought is a key factor causing yield losses in maize, especially near the time of pollination. Earlier studies have indicated that selenium (Se) maintains antioxidative defence systems and enhances sugar and starch accumulation. The effects of Se on maize ovary development were studied in drought stress conditions. Maize ovary development was studied through observations on starch, membrane integrity, fresh weight and dry weight in drought-treated or unstressed glasshouse-grown plants, and crop yield, yield structure, leaf, stem and ear biomass accumulation were also analyzed. Results indicated that Se increased the stress tolerance of the crop, even though ovary abortion was not eliminated by Se treatments under low ψw. Under well-watered control conditions, Se had also negative effects. When the first ear was not succesfully pollinated or the ovaries aborted, the plants developed more ears. Even though these later formed ears did not produce kernels, they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e dry weight of the plants under water deficit. It could be concluded that The optimal concentration for maize of Se applied through roots is about 0.01 mg kg^-1 (supplied as Na2SeO4) soil or less.  相似文献   

17.
玉米杂交种不同产量水平穗部性状的相关和通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河南省近3a(2008-2010年)参加60 000株/hm2密度组区域试验的低、中、高3个产量水平玉米杂交种的产量与穗部性状进行了相关和通径分析,以期为选育耐密植高产玉米新品种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在6 000~7 500kg/hm2较低产量水平,对产量直接作用比较大的有行粒数、千粒重、穗行数、穗粗和穗长;在7 500~9 000kg/hm2产量水平,对产量直接作用比较大的有出籽率、穗长、千粒重、穗粗和行粒数;在9 000kg/hm2以上高产水平,对产量直接作用比较大的有穗长、虚尖长、行粒数、穗粗、轴粗,净效应值比较大的有穗长、千粒重、出籽率和轴粗。由此可见,在选育耐密植的高产(9 000kg/hm2以上)玉米杂交种时,应重视穗长、穗粗、出籽率和千粒重的选择。  相似文献   

18.
2010-2011年以耐荫性较弱的玉米杂交种豫玉22和耐荫性较强的玉米杂交种郑单958为材料,在抽雄前3 d开始进行弱光胁迫处理,吐丝后10 d恢复自然光照,研究弱光胁迫及光恢复对不同耐荫型玉米果穗生长发育及其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弱光胁迫下,玉米果穗生长发育明显减缓,穗长、穗粗和果穗干物质积累显著减小,秃尖度变大;穗行数、穗粒数和籽粒库容显著降低;吐丝期果穗顶部小穗子房发育停滞,已有败育迹象的籽粒在恢复自然光照后无明显改善;豫玉22果穗和籽粒性状在处理间的差异程度均大于郑单958。弱光胁迫下,两玉米杂交种果穗的ABA和ZR含量均升高,而GA含量和GA/ABA比值均降低;IAA含量和IAA/ABA比值在郑单958果穗中表现为升高,而豫玉22则表现为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