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油橄榄发展趋势及其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橄榄是木犀科木犀榄属的常绿小乔木,是世界著名的油果兼用树种。用其鲜果冷榨可以得到橄榄油,用鲜果发酵可以加工制成餐用橄榄果。一、油橄榄发展现状与趋势1、面积与产量2010年中国油橄榄栽植面积2.68万公顷,四川、甘肃、云南、重庆等地栽培较多。甘肃陇南市栽培面积1.49万公顷,2011年鲜果产量6000吨,生产初榨橄榄油900吨。武都区被国家林业局授予"中国油橄榄之乡"  相似文献   

2.
油橄榄是世界著名的优良木本油料树种,每年产果量在7,80万吨左右,主要用作榨油,其次用于加工成盐水罐头。盐水油橄榄具有独特风味,西方国家最喜欢食用。但我国人民喜食甜食,盐水油橄榄罐头不受欢迎。从1970年以来,我们为了扩大油橄榄果  相似文献   

3.
开江县经过40多年来的努力,油橄榄产业发展经历了引种试验(1974-1981年)、示范推广(1982—1991年)、巩固提高(1992—2000年)、规模发展(2001—至今)四个阶段,油橄榄品种资源得到有效保护,苗木培育初具规模,基地建设进展顺利,油橄榄产品开发向纵深发展,基本形成了“政府引导、业主开发、部门服务、农户参与”的运行机制,油橄榄产业在开江县开花结果。2018年,产油橄榄鲜果4110吨、橄榄油450吨、橄榄酒600吨、橄榄化妆品2吨,总产值3.2亿余元,林农人均从油橄榄产业上实现纯收入2000元以上。2018年开江县和开江油橄榄成功创建为“全国经济林产业区域特色品牌建设试点单位”和区域特色品牌。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四川省广元市、达州市等地大规模发展油橄榄取得了辉煌成绩,对促进当地国民经济发展起到了推动、示范作用。油橄榄原产地中海沿岸,是世界著名的常绿木本食用油料树种,已在世界五大洲的30多个国家推广栽培。橄榄果和  相似文献   

5.
一、生产概况意大利栽培油橄榄已有二千多年历史,分布极其普遍。全国20个大区94个省中,有18个大区67个省有油橄榄栽培。据联合国1979年统计,意大利油橄榄总面积为224.7万公顷,占农用地的18%,年产果240万吨,产油49.6万吨,面积和株数仅次于西班牙,产量居世界第一位。从全国来看,目前油橄榄的经营方式大体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集约栽培的油橄榄园。这类橄榄园立地条件好,品种优良,密  相似文献   

6.
油橄榄原产地中海地区,现在五大洲均引种栽植,共种植八百多亿株,面积近一千万公顷。油橄榄的主要产品,按其用途,可分食用与油用两种。目前世界食用橄榄年产约五十一万吨,橄榄油一百四十万吨左右。有些油橄榄种植国其产品已成为获得外汇的重要来源之一。由于油橄榄对各种土类有较广泛的适应性,在不适于种植其它作物的地方,可以栽培油橄榄,从而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并有利于水土保持和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7.
指出了油橄榄是世界著名的木本油料树种,也是林业生物质能源树种,有很高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从油橄榄的生物学特性和会理县的引种栽培情况等方面分析了在会理县发展油橄榄的优势、油橄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8.
油橄榄是世界著名的优质木本食用油料树种,有四千年的种植历史,主要分布在地中海沿岸的一些国家,现有五大洲三十多个国家栽培。西昌是我国最早引种油橄榄的地区,也是最佳适生区之一,1982年,西昌油橄榄已发展到一万多亩,30多万株,拥有品种近百个,单株年产果量最高130公斤,最高出油率23%。 现在栽种的油橄榄,每亩种40株-50株,种植后4年试花结果,种植10年每株年产鲜果40公斤,亩产鲜果1600公斤,鲜  相似文献   

9.
油橄榄是世界名贵的木本油料兼果用树种,越来越被人们高度重视。根据赣南的自然条件较适宜油橄榄生长,赣州市林业科学研究所于2009年、2014年分别从甘肃、四川引种油橄榄优良品种进行栽植,通过对油橄榄的栽培试验,总结出引种、栽植及幼林管护的技术要点,为油橄榄的产业化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浅谈油橄榄     
油橄榄(Olea europaea L.)属木樨科齐墩果属的一种常绿乔木,是世界上著名的木本油料树种.在世界上已有四千年以上的栽培历史.近几十年以来,由于各国争相引种栽培,油橄榄已分布到北纬45°到南纬37°的五大洲的30多个国家.解放后,我国也在大量引种.目前在全世界种植面积达8000多万亩,总株数约7亿多株.橄榄油年产量达150万吨,在食用油中已占有很大的比重,在希腊橄榄油占食用油消费量的93%,西班牙占84%,阿尔巴尼亚占50%.  相似文献   

11.
我区从70年代开始引种油橄榄以来,现已栽种近50万株,产量稳步上升.油橄榄果主要用于榨油或作罐头.橄榄油中不饱和酯肪酸含量80%以上,并富含维生素A、D、PP、E、K,不含胆固醇,可防上心血管硬化,消炎、降胃热,对肝、脾、胃、十二指肠等消化系统疾病有很好的辅助治疗功效.为了充分利用榨油后的油渣,开辟油橄榄新用途,从1984年起由万县酒厂进行酿酒试验,采用橄榄果→榨油→油渣→酿酒→沤肥的生产流程,酿制成油橄榄酒,产  相似文献   

12.
据报导,目前各油橄榄生产国采收橄榄果主要沿用传统的手摘和棒击法。因手工作业,花工多,费用高,采收所需的劳力一般约占栽培总劳力的50—80%,占总开支的40%。因此,改进技术,提高工效,已成为降低油橄榄生产成本的关健问题。 陕西汉中地区早期引种的油橄榄,多已开花结果。当地采果方法主要采用手摘和竹竿击  相似文献   

13.
我国油橄榄种植区温度条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油橄榄在我国引种已有近30年的历史,是我国引种范围最广,引种株数最多的树种之一。国内外专家大多认为中国引种油橄榄的最大问题是气候,它将影响到油橄榄生产的发展。本文将就如何根据油橄榄特殊的生物学特性,结合我国现有种植区的气候特征和近30年的引种经验,综合地研究了我国油橄榄种植区的温度适应性。这对于油橄榄的生产、科研和全面地评价油橄榄在我国的气候适应性,可能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四川北部的巴中县,位于大巴山南麓,地处深丘,海拔高度300—1413米;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是粮、棉及经济林木油桐、核桃的产区。1967年引种油橄榄以来,发展速度较快,已定植成活油橄榄30余万株,成为我省油橄榄基地县之一。 油橄榄寿命长、产量高、油质好,是世界上重要木本油料树种之一;在植物油料产量中名列第六;目前已遍及世界五十多个国家。 油橄榄在我省已过成活、生长、开花结实、传宗接代“四关”,目前高产稳产已成为主要课题。  相似文献   

15.
云南省油橄榄产业发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橄榄是世界最优的食用油科树种,栽培面积约1 000万hm2,年产成品油282.5万t。产品供不应求。文章总结了我省引种油橄榄的历史、取得的成果以及存在的问题,在开展油橄榄生态适应性调查的基础上,进行了全省生态区划,提出了主栽品种、栽培技术、产品加工、经营模式等油橄榄产业的发展路子,并进行了3个效益的预测。  相似文献   

16.
油橄榄(Olea europaea L.)为木犀科油橄榄属常绿乔木,树龄可达200年以上,是目前世界上著名的常绿木本油料树种。橄榄油品质及价值居食用植物油之首。西昌市是上世纪70年代引种栽植的。通过30多年种植经验,油橄榄在该区钙质沙壤中生长较好,产量高,部份单株单产已超过油橄榄原产地地中海水平,效益显著,深受种植户的欢迎。  相似文献   

17.
湖北省油橄榄栽培区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橄榄(olea europaea L)是一种亚热带常绿果树,也是欧洲地中海沿岸国家营养丰富的经济树种,果油兼用。引种到我国已有三十年的历史,在湖北省引种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现已发展到1.5万亩,约100万株。湖北省油橄榄栽培区划,根据生态条件的分析及湖北省油橄榄引种的实践,以湖北省油橄榄生态区划为主要依据,结合栽培区的适宜程度来划分,冬季低温和雨量是两个主导因子,海拔600m以下的低山、丘陵、坡地,土壤条件作为划分等级的参考,同时,考虑各地的社会经济、技术条件的保证作用,划分为:1.最适宜栽培区;2.适宜栽培区;3.次适宜栽培区;4.试栽区或不适宜栽培区。并提出了各栽培区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8.
油橄榄(Olea europaea L)是我们敬爱的周总理亲自从国外引进的。经过十多年的引种试验,证明在我国各地可以成功,是一个优质高产的油料树种。目前在南方十几个省、市、自治区中,有的平均每株可产果40市斤,出油10市斤,每亩产油100市斤以上,超过大豆、花生每亩平均产油水平。我省赣州地区林科所,已出现92市斤果的丰产单株,实践证明,油橄榄在我省引种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19.
油橄榄是原产地中海沿岸地区的重要木本油料树种。我国从1964年开始大面积引种,但在我国的主要引种栽培区,落叶很严重,即使1年生叶,当年冬天也开始落叶,影响了油橄榄开花座果和果实发育。油橄榄的落叶高峰期为11月初至12月底,叶片寿命为1~2年,而在原产...  相似文献   

20.
指出了油橄榄是世界著名的木本油料树种,也是林业生物质能源树种,有很高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从油橄榄的生物学特性和会理县的引种栽培情况等方面分析了在会理县发展油橄榄的优势、油橄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