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缓解奶牛热应激的饲料添加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热应激条件下,奶牛采食量降低,产奶量下降,乳脂率降低,免疫系统功能下降,繁殖性能也受到影响。因此,缓解热应激、提高奶牛的生产性能和改善奶牛的健康状况是畜牧工作者急需解决的问题。许多研究发现,日粮中添加某些饲料添加剂,可以缓解热应激对奶牛的不良影响。本文就用于缓解奶牛热应激的一些饲料添加剂进行了综述。1维生素1.1维生素A奶牛瘤胃内可以合成B族维生素,夏季需要补充脂溶性维生素,以改善奶牛健康,提高产奶量。黄美音1989建议,夏季奶牛饲料中增加维生素,尤其以维生素A重要,每日每头由5万IU提高到15万IU,还可在夏天适当多喂一些…  相似文献   

2.
奶牛是一种怕热耐寒的动物,高温季节大部分奶牛会发生不同程度的热应激反应,严重影响奶牛生产性能及健康。许多研究发现,日粮中加入某些饲料添加剂,可以缓解热应激现象。详情简介如下,供奶牛养殖户参考。1.脂肪类。脂肪酸钙:脂肪酸钙是一种由各种动植物油脂与氯化钙经皂化反应形成的能量补充剂,补饲奶牛后安全通过瘤胃,在皱胃内分解成可直接吸收利用的脂肪酸和钙,从而为奶牛代谢提供能量,满足泌乳需要,提高其泌乳性能。2.维生素类。(1)维生素C:常温条件下,奶牛能合成足够的维生素C供机体利用。高温条件下,奶牛产生热应激,合成能力下降,因此…  相似文献   

3.
维生素C作为重要的抗氧化剂,对于缓解机体氧化应激提升免疫力有着重要意义。而奶牛因可通过肝脏内源性合成,导致其重要性多年来一直被低估。随着奶牛生产水平的提升,有研究表明在热应激、肝脏受损、疾病和分娩时会导致体内的维生素C水平降低,而通过外源性补充维生素C可改善奶牛生产性能。因此本文对目前关于维生素C的理化性质、生物功能及其在奶牛领域的应用做简要综述,为进一步探究维生素C对奶牛健康及繁殖的影响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每当夏季高温高湿季节来临,热应激条件下饲养奶牛是困扰饲养者的难题。要想有效减少奶牛夏季高温高湿条件下的热应激,首先要对奶牛热应激有清晰而正确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选用21日龄AA肉仔鸡240只,研究了热应激(室温32-35℃,相对湿度80%-825)和非应激(室温20-25℃,相对湿度65%-70%)状态下日粮添加维生素C对肉仔鸡生产性能和体内维生素C合成能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肉仔鸡在应激状态下血浆维生素C含量降低,日粮补充200mg/kg维生素C可以明显提高血浆维生素C含量。热应激导致肉仔鸡肝脏维生素C合成关键酶-古洛糖酸内酯氧化酶活性明显降低,使维生素C含量。热应激导致肉仔鸡肝脏维生素C合成关键酶-古洛糖酸内酯氧化酶活性明显降低,使维生素C的合成能力减弱,日粮汪厍维生素C可提高应激状态下肉仔鸡肝脏古洛糖酸内酯氧化酶活性,随肉仔鸡日龄的增加,肉仔鸡肝脏古洛糖酸内酯氧化酶活性有上升趋势,表明维生素C合成能力随日龄的增加逐渐提高。  相似文献   

6.
夏季热应激是制约奶牛养殖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热应激导致奶牛乳蛋白含量显著降低,严重制约了乳品质。本文从蛋白质合成前体物——氨基酸的代谢和转运角度解析乳蛋白含量降低的原因,阐明热应激对乳腺中蛋白质合成信号通路和细胞凋亡相关蛋白的影响,从基因和蛋白质水平解析奶牛热应激后的生理变化,阐明其分子机制,为缓解夏季热应激奶牛的"乳蛋白降低症"提供理论与方法依据。  相似文献   

7.
持续一周或更长时间的热应激能够抑制家禽生长,影响其产量,在旧式鸡舍(只在鸡舍两头装有风扇)这种影响更为严重。得克萨斯大学研究所农业实验站的Saml、Pardue博士提出:“虽然家禽本身能合成维生素C,但补充维生素C能减轻因应激造成的不利影响,除热应激外还包括断喙、转群以及其它一些扰乱家禽日常生理活动的所有应激。在应激情况下,鸡群抵抗力降低,补充维生素C能抑制这种免疫功能的降低。  相似文献   

8.
中文良 《北方牧业》2007,(14):15-15
<正>维生素C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又名抗坏血酸。猪体内都能合成维生素C,只有在应激、生病等特殊条件下才用补充。因此,在猪病防治中具有相当大的作用。笔者在临床猪病治疗中,不断应用维生素C进行疾病治疗,并积累了很多的经验。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由于人们认为家禽体内的维生素C可以满足需要,维生素C被排除在家禽日粮配方之外,直到20世纪80年代,维生素C才被认为是家禽日粮中不可缺少的维生素之一。研究发现,维生素C是家禽免疫系统发挥正常功能所必需的,在应激情况下家禽合成维生素C的能力降低。广东地区夏季炎热,肉鸡处于热应激状态。试验在广东地区夏季肉鸡日粮中添加维生素C,探讨其对肉鸡生产性能和免疫性能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维生素C和E在猪、鸡抗热应激中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龙生  陈安国 《饲料工业》2005,26(20):38-42
高温期动物体内维生素C和E均不能满足代谢需要,需要补充维生素C和E。补充的维生素C能起到抗热应激作用,其机理如下:抑制热应激时期糖皮质激素的分泌;促进该时期的甲状腺素分泌。清除热应激时期脂质氧化增强所产生的更多的活性氧自由基;推迟热应激蛋白(HSP)的产生。维生素C能提高机体免疫力已经被证实,文章介绍了其在热应激时期对提高免疫力的作用。维生素E也是一种抗热应激剂,它的抗热应激作用机理与维生素C既有相似之处,也有一定区别,因此文章重点介绍了维生素E在热应激时期的抗氧化作用机理,并比较了与维生素C的不同。此外还介绍了维生素C和E在猪、鸡抗热应激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环境温度过高常常会产生一些严重问题,最突出的问题是它可使肉鸡体重下降.为了克服热应激,鸡自身会进行生理上的重新调整,故导致饲料转化率下降。旨在减少因此而产生的损失,尼日利亚科学家们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热带气候条件下,饲料中添加维生素C,肉鸡增重较快,即饲料中补充VC的试验组肉鸡增重显著地比饲喂等量饲料的对照组要快.处于高温湿热应激下的肉鸡,其自身产生的所有热量通过辐射和常规公式散发需消耗维生素C,而且此时肉鸡又难以自己合成其正常生长所需的维生素C.研究  相似文献   

12.
调整产奶期营养供给 缓解奶牛热应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热应激对奶牛生产所造成的危害和影响是夏季不可忽视的大问题,除改善环境外,应及时调整产奶期营养供给,可有效缓解奶牛热应激.奶牛正常生产条件下的营养调控主要包括最适瘤胃发酵、瘤胃微生物的消化速度,蛋白质、脂肪的调控、阴阳离子的平衡、饲养方式等措施.奶牛在热应激条件下,消化道运动弛缓,因此必须调整日粮结构,增加营养浓度,添加抗热应激添加剂以提高奶牛营养物质摄入量.  相似文献   

13.
奶牛是一种怕热耐寒的动物,每年夏季高温天气,若饲养管理不当,奶牛均会发生不同程度的热应激,严重影响奶牛生产性能和健康,因而受到奶牛业界的普遍关注。日粮中加入某些药物添加剂,可以缓解热应激对奶牛的不良影响,稳定夏秋季节的产奶量。1.乙酸钠:乙酸钠作为反刍动物重要的能量供给物,可通过能量的补给改善甲状腺机能,提供乳汁合成前体,对炎热环境下奶牛产奶性能的影响具有双重作用过程,既参与机体代谢的调控,又有利于机体水盐代谢的平衡。夏季高温条件下奶牛日粮中每天添加300克/头乙酸钠,可使产奶量及乳脂率总分泌量明显增加。2.脂肪酸钙…  相似文献   

14.
施霖  秦静  李元晓 《兽医导刊》2020,(2):245-245,242
在夏季,奶牛热应激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物理降温措施是在奶牛养殖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本文综述在夏季炎热条件下常见物理降温系统,进行介绍并比较,希望对未来的奶牛业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浅谈热应激对奶牛的影响及调控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炎热的夏季,热应激会导致奶牛生理机能发生紊乱,采食量下降,生产性能降低,甚至导致奶牛发病,严重者造成死亡。预防夏季奶牛热应激的发生,为奶牛创造适宜的、良好的饲养环境,可使奶牛安全、顺利地度过炎热的夏季,防止热应激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笔者等从奶牛热应激发生的原因与生理机制入手,综合论述热应激对奶牛的危害和预防热应激的调控措施。  相似文献   

16.
《畜牧与兽医》2019,(12):46-51
为了探究维生素C溶液对热应激蛋仔鸡血清氧化指标及肝、肾组织变化的影响。本研究选择150只30日龄伊莎褐蛋仔鸡随机分为热应激组、维生素C原粉+热应激组和维生素C溶液+热应激组,在热应激前进行为期7 d的给药期,再分别进行0 h、1 h、3 h、5 h和10 h热应激后,立即采集受试鸡的血及肝、肾组织。通过对血清中维生素C、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的检测和肝肾组织病理学的检查,评价维生素C溶液对缓解受试鸡的肝肾组织细胞热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在热应激条件下,添加50μg/mL维生素C可以提高血清中维生素C含量,降低血清中MDA水平,减轻热应激导致的肝、肾组织细胞颗粒变性、空泡变性、核浓缩等损伤。维生素C溶液可能通过抗氧化能力而缓解热应激导致的肝、肾组织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17.
热应激对全球奶业经济具有重大影响,但高温对奶牛生理和泌乳合成的整体影响机制尚不清楚。本试验旨在研究短期热应激及配对试验条件下牛生长激素处理对奶牛生产参数和代谢变量的影响。试验选择22头经产荷斯坦奶牛用于一个3期组成的试验:①7d的温度适中区条件下自由采食(P1);②10头牛在热应激(HS)条件下自由采食,12头牛在温度适中区条件下配对(PF)限制饲养,本期试验7d(P2);③按照第2阶段所述试验方法继续进行7d试验,在本阶段试验的第1天利用符合牛生长激素进行处理(P3)。每个试验阶段的第5天,对所有牛都进行静脉葡萄糖耐受性测定。热应激采用间歇性高温,温度范围为29.4~38.9°C。热应激条件下,奶牛体温和呼吸频率均有增加(38.6~40.4°C,44~89次/min)。热应激条件下,奶牛的采食量下降30%;配对饲养的等采食量调控奶牛采食量降低了28%。热应激奶牛和配对试验奶牛产奶量分别降低了27.6%(9.6kg)和13.9%(4.8kg),表明采食量的降低仅造成热应激奶牛50%产奶量的下降。所有试验牛在第1阶段均为能量正平衡(16.59MJ/d),而进入第2和第3阶段奶牛为能量负平衡(-23.73MJ/d)。热应激和配对处理的奶牛血糖浓度均有降低(9.3%),在第2阶段热应激奶牛NEFA未受影响,而配对饲养的奶牛,尽管计算的能量平衡与热应激奶牛相同,但NEFA的浓度增加了2倍。与第1阶段相比,第2阶段和第3阶段所有试验牛血尿氮含量均有增加。热应激奶牛在第2和第3阶段胰岛素水平增加(37%),但配对试验奶牛各阶段胰岛素水平无差异。根据葡萄糖耐受性检测,第2阶段与第1阶段相比,配对试验牛葡萄糖的清除速率和胰岛素反应性降低,而热应激牛没有变化。因此,在热应激条件下,采食量的减少只能解释50%产奶量的下降,剩余50%的产奶量下降可能是由于后肠吸收葡萄糖和脂质的平衡状态所致。  相似文献   

18.
维生素C是动物生长发育、生产及繁育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种营养素,参与动物体内多种代谢过程,具有维持正常血脂代谢、心脏功能、中枢神经功能、造血功能的作用,并且能促进体内多种激素的合成;植物性饲料中普遍富含维生素C,但由于维生素C不够稳定,容易受热、氧化、碱及重金属等多种因素影响使其失去活性;当今集约化饲养肉鸡的方式中,配合饲料中的维生素C在加工环节中已大部损失,虽然肉鸡自身能合成维生素C,但由于夏季高温应激、转群及其它外界因素刺激,尤其在高密度饲养状况下,其自身合成的内源性维生素C,远远不能满足其正常需求,为验证添…  相似文献   

19.
夏季高温会导致蛋鸡出现热应激,给生产造成一定的损失.维生素C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具有抗氧化活性,可保护处于热应激状态下的动物.文章综述了维生素C在高温下蛋鸡体内的作用以及在蛋鸡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旨在为维生素C在蛋鸡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夏季高温高湿环境下,奶牛极易发生热应激反应,并造成减产。热应激引起奶牛生理生化、免疫反应和代谢失调,从而影响奶牛的生产性能,包括采食量、产奶量、乳成分及繁殖性能,给奶牛业夏季生产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结合现有文献,对评定奶牛热应激的标准、热应激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奶牛耐热性能的评定指标以及耐热性奶牛品种培育方法进行了综述,旨在探讨从遗传角度提高奶牛的抗热应激能力,为减少夏季奶业损失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