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 毫秒
1.
丰都县肉牛养殖适度规模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丰都县148户肉牛养殖户不同养殖规模的生产经营状况及投资收益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以丰都县当前的养殖条件,每户肉牛养殖规模以9~10头为宜,其投资收益率最高,为57%。并根据调查中存在的问题,对丰都县肉牛养殖提出发展建议,以期为丰都县肉牛养殖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针对丰都县"十二五"倾力打造中国肉牛之都的规划,通过丰都县气候因素与养殖肉牛、栽种牧草的利弊分析,旨在找到肉牛养殖和牧草科学布局的对策措施,因地因时制宜,达到草畜平衡,良性发展,从而实现趋利避害、合理利用气候资源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正祁县地处山西中部,大部分耕地位于汾河谷地平原区,农田水利设施优越,既是小麦高产带,又是玉米优势区。祁县常年平均气温10.2℃,≥10℃的积温3 502℃,无霜期171天,为温凉作物带和温和作物带的交错地带,种植制度以一年一熟为主,复种指数低,冬闲田面积大。近年来,为了充分利用光、热、水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开展了以提高复种指数为中心的种植制度革新,探索出小麦复种糯玉米的轻简高效种植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4.
当前居民物质生活水平显著提升,对肉制品的需求量显著增加。肉牛育肥养殖模式多种多样,包括了放牧养殖、舍饲养殖、放牧和舍饲养殖有效结合等几种。对于天然草场供给不足或者人工草场数量较少的地区,一般推广应用圈养养殖模式,实现集中育肥养殖。在圈养育肥牛养殖管理期间,通过科学调配饲料,满足肉牛的生长发育所需,并搭配相应的饲养管理技术,在较高营养水平下保证肉牛能够快速增重,在短时间内达到出栏体重,从而提高牛肉产量,缩短养殖周期,提高饲料利用率,增加养殖户经济效益。本次研究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探讨了圈养育肥牛饲养管理技术和管理措施,希望通过研究对提高肉牛养殖效益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5.
《新农业》2012,(11)
据华龙网消息,重庆市丰都县“丰都肉牛”成功注册国家地理证明商标,牛肉产品已进入麦德龙、家乐福、沃尔玛等12家大型连锁超市,产品远销韩国、中东等国家和地区。丰都县发展肉牛生产经历了牧草种植等涵盖10个环节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6.
在冀东北两茬积温不足地区,以两茬作物持续高产高效为目标,利用农业生态学原理,采用定点、单项、组合优化和示范重演等方法,通过作物种植模式的改良,提高环境资源的转化率及系统生产率。经过3a的研究,提出了以两茬套种持续高产高效为特点的种植模式。与当地习惯的带田套种和两茬复种比较,生育期间积温增加346.2 ̄384.9℃,光能利用率分别提高0.31%和0.14%,产量分别提高31.0%和19.0%。产值分  相似文献   

7.
临夏回族自治州位于甘肃省中南部,播种面积约16万hm^2,种植高度在1600m~3000m之间,〉10℃积温为2466.0'C~689.3℃,≥10℃积温为1649.8℃~3208.5℃,是农作物一季种植热量有余、二季种植热量不足的地区。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增长,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饮食结构发生了变化,对杂粮的需求量逐日剧增。在全球气候变暖条件下,科学确定临夏州各地糜子、谷子、荞麦等杂粮复种作物的农业临界温度和种植日期,将对农业的发展效益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冬闲田正逐步成为我国南方可综合利用的重要农业资源之一。本文对湘西地区冬闲田利用情况调查后发现,湘西地区冬闲田资源利用率低,主要受技术缺乏、基础设施条件差、土地条件限制、农村剩余劳动力及劳动力素质较低等因素制约。本文根据湘西实际情况提出湘西地区具有开发潜力的油菜、蔬菜等冬闲田作物模式的综合利用策略。  相似文献   

9.
小麦玉米玉米间套作的产量效应与光热资源利用率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通过连续3年两基点的定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良好的水肥条件下,小麦玉米玉米间套作种植模式是实现高产高效、提高光热资源利用效率的有效途径。2.5m和3.0m种植带宽3年平均每公顷产粮19151.7kg,比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平作增产32.81%;小麦玉米玉米间套作种植模式全生育期和全年的光能利用率为1.7%和1.64%,比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平作提高了16.05%和18.98%,而且全年≥0℃积温的热量利用接纳系数和≥10℃积温每℃可生产粮食分别提高了14.35%和26.13%。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在气候变化、生态环境恶化和农业提质增效的压力下,内蒙古玉米主产区农业热量资源的变化及其生产对策,分析了1961—2017年间内蒙古玉米主产区通辽市、赤峰市、巴彦淖尔市、鄂尔多斯市和兴安盟等地区年均温、≥10℃年积温和生长季(5—9月)积温的变化。结果表明,各地区年均温、≥10℃年积温和生长季积温存在地区差异,但1961—2017年间三者均呈线性上升趋势,而生长季积温占比下降。气温的升高和积温的增加使农业热量资源增加,有利于玉米增产和种植面积的扩大,使内蒙古气候温暖区玉米生产潜力增大;但应避免越区种植,警惕气象灾害风险。在气温升高的背景下,通过品种选择、播期调整和肥料管理,充分利用农业热量资源,可使热量资源利用率提高15%,对于内蒙古地区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玉米生产的高产高效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