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口径密植栽培是当前黑木耳生产上的一项改革,我们在开化县青阳供销社旭日门市部,用口径6~10cm的柳树枝桠780斤、枫树枝桠60斤进行试验。菌种是开林78号,共17瓶。行穴距为2×5cm。当年6月11日开始采耳,11月4目结束,收干耳10.5斤;第二年4月7日开始采耳,10月23日结束,收干耳6.1斤。二年合计16.6斤,平均每担耳柴产1.98斤,为普通栽法的邻近旭日大队耳场单产0.53斤的3.73倍。它的优点是,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国内用木屑和蔗渣袋栽培毛木耳成功,福建省三明真菌所用木屑78斤,麦皮20斤可生产干耳8~10斤。厦门集美中学用于蔗渣70~80斤,统糠18~28斤可生产干耳  相似文献   

3.
段木栽培毛木耳,管理得当,百公斤段木当年就可收干耳3~5公斤。本文主要谈谈头年采耳后到第二年采耳期间的管理技术。 (一)越冬期管理:当年10月采耳结束,随即清除耳木上的小耳、耳脚和杂菌,用0.2%托布津  相似文献   

4.
塑料袋地栽黑木耳是我乡1997年春引进并进行试验示范推广的.在试栽10000袋获得成功的基础上,秋季又在全乡7个村46个栽培户示范推广了156000袋.但由于生产物资未能及时到位,延误了生产时间,大部分栽培袋在越冬前未能采耳,只能进行越冬管理.经过精心细致的管理,大部分栽培袋越冬后表现较好,感染率低,木耳长势健壮,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但也有个别栽培户不注重管理.忽视技术环节,杂菌感染严重,出现烂耳、流耳、栽培袋菌丝死亡等现象,造成了损失,结合具体生产,笔者认为塑料袋地栽黑木耳越冬必须注意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5.
桃小食心虫地面防治的关键时期有两个:一是越冬幼虫出土期,二是老熟幼虫脱果期。以往,多在这两个时期,于树冠下的地面上,撒施3%或6%六六六粉防治。因为六六六粉在土壤中残留时间长,残留量高,所以,现在改用高效、低毒、低残留新农药来代替。据烟台果树实验站试验,应用1比30的75%辛硫磷毒土,亩撒30~60斤时,药杀越冬出土幼虫的效果很好,可以代替六六六,用于地面防治。也可将50%辛硫磷乳剂稀释成200倍液,在越冬幼虫出土初期和出土盛期,各向地面喷洒1次,每亩、每次用药1斤,药杀出土幼虫的效果,比每亩撒施13斤3%六六六粉提高2~4倍。另外,在桃小食心虫越冬幼虫出土前,每亩喷洒50%地亚农乳剂1.2~1.8斤,也能百分之百地杀死茧内的越冬幼虫,高于每亩撒施13斤%六六六粉的杀虫效果。  相似文献   

6.
毛木耳又称黄背木耳,它适应性广,生产周期短,产量高,收益大,一般每百斤段木可产干耳2~8斤,按每斤干耳4元计算,每百斤段木产值可达8~32元。近几年来,作者除进行小批量试验外,还指导一些农户的商品化生产。现将毛木耳段木栽培的几项主要技术措施简介如下。 (一)选择树种:一般材质疏松、冬天落叶的阔叶树均可用于栽培毛木耳,其中以油桐木产耳量最高,品质最优;其次是乌桕、苦楝、鸭脚木、重阳木等树种。段木口径5厘米以上均可用于栽培,但以15~20厘米的为最好。  相似文献   

7.
袋栽木耳是东北地区木耳生产的主要栽培方式.据调查,不少专业户及部分食用菌厂,因多种原因常有大批菌袋不能在冬前出耳.笔者在室内进行加温出耳试验表明,不仅投资大,管理复杂,且出耳期杂菌污染率在18%以上,比常规栽培减产28.7%.针对这一问题,我们于1989~1990年进行了菌袋越冬保存至次年春季出耳的试验,摸索菌袋越冬保存的可行性,为生产提供科学依据,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朝鲜蓟越冬保护措施朝鲜蓟原产欧洲地中海沿岸,喜温暖湿润气候,不耐低温。在临沂气候条件下,冬季不加保护措施,保苗率大大降低,严重影响产量。根据1990~1993年连续3年不同保护措施试验结果看出:自然状态或仅基部培土10cm越冬,死苗率在25%以上,采...  相似文献   

9.
卧式袋栽香菇,生产周期短、产量高、成本低,从接种到出菇仅80多天,采收结束不超10个月。每袋(直径10厘米、长60厘米)可采鲜菇1.5~2斤,平均百斤木屑产鲜菇近80斤,比段木栽培单产约高8倍。  相似文献   

10.
黑木耳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苏靖江县西来乡副业场,利用当地资源丰富的棉籽壳、木屑等作培养料,于1983年开始进行袋栽黑木耳试验,获得百斤干料产干耳5.5斤的好收成。在这基础上,1984年春进行扩大生产试验,采用规格为45×12厘米的塑料袋栽培黑木耳2200袋,每袋装干料9两,从6月下旬开采到10月初结束,共产干耳239.58斤,百斤干料产干耳12.1斤,总产值2395.8元,经济效益显著。总结两年来的试验工作,  相似文献   

11.
黄背木耳是近年来从国外引进的一个新品种,抗杂力强、朵型大、产量高、质量好,易于栽培。福兴区文教办公室和区食用菌协会经过三年来的试验,取得了良好的管理方法和成功的栽培技术,已正常进入商品性生产。83年3户栽耳105袋,收干耳34.8斤;84年44户栽耳25000袋,收干耳5300斤;85年104户栽耳170650袋,收干耳46570斤,每斤价7.2元,价值335304元。一户收入近万元,  相似文献   

12.
陕西省食用菌生产历史悠久。早在汉唐盛世,秦巴山区野生食用菌的采摘和消费已具有相当的规模,在唐长安城中设有专门销售食用菌的“山珍”专业市场;清朝中期秦巴山区已有人工砍捧,承接自然漂落的孢子发菌产耳的生产习惯,并且已具有很大的规模,被誉为我国木耳主产区之一;放解前每年通过汉江水道进入武汉海关出口的黑木耳就有五、六十万斤之多。解放后食用菌生产发展很快,57年全省黑木耳产量从50年年产74万斤(370吨)增加到210万斤(1050吨),野生食用菌的干品收购量达100多万斤(500多吨),其中仅天然生银耳一项就三万多斤;  相似文献   

13.
毛木耳,别名猪耳,木耳菇,土木耳、构耳。一般都采用段木栽培,近年来已有不少单位利用木屑、甘蔗渣、棉籽壳等代料栽培。我们就地取材,试用稻草栽培毛木耳,取得百斤干料产鲜耳75~100.4斤的好收成。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一)栽培适期:毛木耳对温度的适应范围较广,从我们的实践证明,就赣州地区来说,3月底~10月底均可出耳,其中3月底~  相似文献   

14.
采用“柱状”立体栽培,每百斤干料可产鲜耳50—60公斤,折干耳6—7.5公斤,产值可达70—90元,比室内吊袋栽培产量可提高1/3;比段木栽培产量、产值可提高4—6倍,且产品质量好。(一)栽培季节毛木耳菌丝生长阶段适宜温度17~32℃;子实体生长适宜温度17—30℃。从我县自然气候条件,一年可栽培两季,第一季4—7月,第二季8—11月,菌筒生产可提前30—45天进行。(二)菌筒生产 1.塑料袋选用耐高温、拉力  相似文献   

15.
银耳从段木栽培到瓶栽,在栽培工艺上是一项重大改革。近三年来,福建古田县的瓶栽(塑料袋栽培)银耳发展很快,数量、质量均居全国首位,年产量已超过百吨。用塑料袋(筒)栽培银耳,取材方便,设备简单,生产技术易于掌握。生产周期短,产量高,质量好,收益大。从播种至收获,只需40~50天。每百斤干木屑(另加配料)约收干耳10~15斤,产值200元左右。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1979~1980年,我们用圆柱形木块菌种代替木屑、枝条菌种,先后接种40多万斤段木,平均每百斤段木产干耳1.5斤左右,高的达3斤,增产显著。用作圆柱形菌种的木块,长短粗细要一致,不  相似文献   

17.
1982年,我们用栎树耳木进行随砍随接种试验,经一年两个月的出耳观察,其发芽率、朵型与晒干后的耳木相差不多。145斤耳木一茬收干耳0.51斤,折合每架产耳3斤。现介绍如下: 82年3月15日,将砍后的树立即截成长100cm,直径约8.5cm的耳木8捆,重145斤。当天上午打眼接种,行、穴距6cm,穴深1cm,每段耳木共打眼68个,接入793号菌种。点种后与其它耳木一起,  相似文献   

18.
毛木耳的栽培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木耳(Auricularia polytricha)又名白背木耳、黄背木耳,耳片黑色或褐色,背面有绒毛。它与黑木耳是同属不同种。耳片比黑木耳肥大,质地较粗硬,价值较黑木耳低。毛木耳具有很多优点:适应性广,不论山区或平原,都可种植;产量高,一般每百斤湿耳木可产干耳5~7斤;抗性强,对病虫害及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能力;出耳快且产期集中,一般种后40天出耳,盛产期集中在5~9月。因此,很受群众欢迎,现已成为桂东、桂南及粤西地区食菌栽培中的主要品种。现就其栽培技术的几个主要环节谈点看法。  相似文献   

19.
黑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是我国主要食用菌之一,历来都是利用栎树、枫树、榆树、化香树、械树等阔叶树,采用传统方法进行栽培,生产周期需三年,每百斤木材只产黑木耳一斤左右。目前耳林资源不足,使黑木耳生产发展受到限制。为此,我们从1979年开始以木屑、棉籽壳、甘蔗渣等代料,采用聚丙烯袋进行栽培获得成功,每百斤料产干木耳3斤以上,高产的可达8斤,  相似文献   

20.
江苏地区从1972年开始人防工事栽培食菌的试验工作,取得了一定经济效果。例如扬州市新华中学,从72年开始人防工事试栽食(药)用菌,77~80年采收鲜银耳11600多斤,平均百斤段木产耳12~15斤。目前扬州市已有9个单位利用地道栽培食菌。南京近两年发展更快,从198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