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肠毒素大肠杆菌F18是引起断奶仔猪腹泻和仔猪水肿病的主要病原菌,α-1岩藻糖转移酶基因FUT1是控制大肠杆菌F18侵染猪小肠的受体蛋白表达的候选基因。采用PCR—RFLP方法对军牧1号白猪FUTl基因M307核苷酸G/A突变位点的多态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军牧1号白猪FUT1基因M307位点存在3种基因型,分布趋势为AG〉AA〉GG,等位基因A的频率为0.6048,为优势等位基因。X^2适合性检验结果表明,军牧1号白猪FUT1基因在M307位点上呈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研究结果揭示军牧1号白猪有抵抗肠毒素大肠杆菌F18的遗传基础,在军牧1号白猪群体中可以通过标记辅助的方法培育对大肠杆菌F18具有抗性的新品系。 相似文献
3.
FUT1和RYR1是猪6q11~12区段的抗病侯选基因,为探讨军牧1号白猪群体中2基因的关联度,随机选取177头军牧1号白猪,采用PCR-RFLP法检测2对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计算连锁不平衡参数。结果表明,军牧1号白猪群体中优势基因FUT1A的频率为0.395,RYR1T的频率为0.765,两者的连锁不平衡参数LD=0.010 7和相关系数r=0.093 6均接近于零,可判定两者不存在连锁关系。研究结果支持在军牧1号白猪群体中同时进行抗病基因FUT1和RYR1的合并选择。 相似文献
4.
5.
猪的肉质属于数量性状,受多个主效基因和候选基因的控制。为检测军牧1号白猪肉质主效基因多态性,本试验采用RFLP技术检测了400头军牧1号白猪氟烷基因(RYR1)、心脏脂肪酸结合蛋白基因(H-FABP)和酸肉基因(RN)3个重要肉质基因的多态性。群体遗传结构分析表明,军牧1号白猪群体中RYR1基因的N基因频率为0.908 3,n基因频率为0.091 7;心脏脂肪酸结合蛋白基因的5′区的HinfⅠ位点的H基因频率为0.688 8,h基因频率为0.311 2;H-FABP基因内含子-2HaeⅢ位点D基因频率为0.478 8,d基因频率为0.521 2;H-FABP基因内含子-2MSPⅠ位点不存在多态性;RN基因也不存在多态性。 相似文献
6.
7.
为了研究军牧1号白猪、杜洛克猪和藏猪氟烷基因和酸肉基因的多态性分布情况,试验采用PCR-RFLP方法对61头军牧1号白猪、51头杜洛克猪和51头藏猪的氟烷基因和酸肉基因多态性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军牧1号白猪的氟烷基因表现为单一的NN型;杜洛克猪的氟烷基因表现为多态性,等位基因N的频率为0.196 1,基因型分布符合哈代-温伯格平衡(χ2=3.033 9,P=0.081 5);藏猪的氟烷基因表现为单一的nn型。3个猪种的酸肉基因均表现为单一的rn/rn型。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H-FABP和LPIN1基因在不同猪种中的多态性分布情况,应用PCR-RFLP技术检测了61头军牧1号白猪、51头杜洛克猪和51头藏猪H-FABP和LPIN1基因的多态性分布。结果发现,军牧1号白猪、杜洛克猪和藏猪在H-FABP基因的Hinf Ⅰ多态性位点上均表现为单一的HH型,而Hea Ⅲ多态性位点上均表现出多态性,等位基因D的基因频率分别为0.1475、0.2255和0.7647,Msp Ⅰ多态位点上,军牧1号白猪表现为单一的aa型,杜洛克猪和藏猪则表现为多态性,等位基因A的基因频率分别为0.6078和0.4609。在LPIN1基因的Eco88 Ⅰ多态性位点上,杜洛克猪表现为单一的AA型,军牧1号白猪和藏猪表现为多态性,等位基因A的基因频率分别为0.4262和0.2059;在Bsh1236 Ⅰ多态性位点上,杜洛克猪表现为单一的TT型,军牧1号白猪和藏猪则表现为多态性,等位基因T的基因频率分别为0.7459和0.2059。 相似文献
9.
10.
黄若涵 《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2014,(7):48-51
本刊曾主办“中国养猪30年”活动,在总结30年的养猪工作时,我们发现近几十年培育了较多品种,从第1个培育品种三江白猪问世,至今已有18个培育品种。这些品种很多都风靡一时,但是育种、推广工作未能持续,好的种质资源被闲置,有些逐渐被人们遗忘了。〈br〉 本刊选取了全国第1个瘦肉型培育品种三江白猪、第2个瘦肉型培育品种湖北白猪和军牧1号白猪为代表的面临困境的培育品种进行剖析,让大家去了解这些的培育品种的一些特性以及推广面临的一些瓶颈,看看现有基础怎么样,还能不能继续在上面开展一些工作来挽救,帮一些企业找到发力点。希望有实力的有企业去做这样的工作,推动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1.
12.
经过多年孜孜不倦的努力,北京市华都峪口禽业有限责任公司成功培育“京红1号”和“京粉1号”蛋鸡配套系,并于2月13日,通过了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的审定,3月18日获得《畜禽新品种(配套系)证书》。 相似文献
13.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了新牧1号苜蓿(Medicago varia Xinmu 1)MvNHX1和MvDREB1基因在盐胁迫下的表达情况。此外,根据已获得的MvDREB1和MvNHX1基因序列设计特异引物,并以新牧1号苜蓿的基因组DNA为模板,克隆得到了这两个基因的启动子。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这两个基因启动子的类型和结构,结果表明,MvNHX1和MvDREB1基因的启动子序列中均含有通用启动元件和上游调控元件,如CAAT框、TATA框、光响应元件、低温响应元件等,但部分响应元件的种类和数量不同。通过对两个基因启动子的克隆、分析及比较为进一步研究这两个基因的表达调控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18.
19.
比较分析了新牧1号杂花苜蓿在半干发酵、半干+绿汁发酵液(PFJ)和半干+糖蜜(BM)+PFJ青贮处理条件下的青贮效果以及适口性。结果表明:半干+BM+PFJ处理青贮料CP与NDF含量与原料草差异小(P>0.05),CP含量仅相差0.14%,NDF相差1%,NH3-N含量和pH值最低,青贮品质相对最好,综合青贮效果和适口性,半干+PFJ优于半干+BM+PFJ处理,半干+PFJ是一种适于在畜牧生产中制作苜蓿青贮的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