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立体栽培是变平地传统栽培模式为大棚立体栽培模式,草莓立体栽培模式可以充分利用空间,提高举产,在温室有限的土地上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值得推广. 草莓是一种十分好吃且很有营养的水果,深受人们的喜爱,草莓需求量的增加,促进了草莓栽培业的发展和草莓栽培技术的提高.草莓立体栽培模式可以充分利用空间,提高单产,在温室有限的土地上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随着经济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人们对草莓需求量的增加、品质的提高,这一种植模式逐渐普及.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设施草莓土地利用率,设计一种新型设施草莓立体栽培模式("新H型":即"H型"架下土壤栽培一层草莓,形成双层立体栽培模式),以‘红颜’草莓为试验材料,分析对比在"新H型"和传统栽培2种不同栽培模式下的光照条件、植株营养生长、果实产量与品质、经济效益等指标,并综合评价了"新H型"立体栽培模式实际生产性能。结果表明:单位面积土地上,"新H型"立体栽培模式比传统栽培模式种植株数多20%,投入增加44.455%,产量增加20.240%,总收入增加35.269%,纯利润增加25.876%。初步证实,"新H型"立体栽培模式整体表现优于传统栽培,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3.
草莓立体栽培模式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设计一种双层品字形新型草莓立体栽培架式,较传统种植模式种植密度提高50%,并分析其主要生产性能;通过比较草莓定植初期生长情况,提出一种草莓立体栽培专用基质配方;介绍新型草莓立体栽培模式各生育期肥水管理技术和以电热丝加温为主要形式的冬季加温技术.  相似文献   

4.
《油气储运》2008,(5):48
温室大棚里种草莓不是啥新鲜事,但要说到最能赚钱的栽培方式,就不能不提到最近几年刚刚兴起的草莓立体栽培。立体栽培草莓是变平地传统模式栽培为大棚立体模式栽培,有人将其称为草莓栽培技术上的一场革命,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其优点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吴晓云  何笙  韩振芹  胡尊瑞  周时 《安徽农业科学》2014,(33):11715-11716,11718
对日光温室棚架葡萄与草莓立体栽培模式下草莓病虫害种类及主要病虫害的发生为害情况进行了调查,并结合生产实际,综合运用农业防治、物理机械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技术措施,初步总结出一套有效的立体栽培模式下草莓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6.
立体高效栽培是日光温室发展方向,能使有限的空间创造出最大的经济效益。采用草莓、厚皮甜瓜立体栽培,打破了传统日光温室草莓栽培的单一模式,经济效益十分可观。现将栽培技术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一种设施草莓无土栽培技术,将栽培槽吊在空中,配合地面栽培,形成双层种植的立体栽培模式。从栽培槽的制备到无土栽培管理,着重说明设施草莓吊槽式立体栽培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8.
立体高效栽培是日光温室发展的方向,它能使有限的空间创造出最大的经济效益.采用草莓、厚皮甜瓜立体栽培,打破了传统日光温室草莓栽培的单一模式,经济效益十分可观.现将栽培技术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设施草莓套种平菇立体栽培原理,总结其在伊犁河谷的栽培技术,包括茬口安排、平菇接种、草莓育苗、平菇栽植、豇豆栽植、田间管理等,并对该模式的经济效益进行分析,以期为伊犁地区推广设施草莓套种平菇立体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两种草莓立体栽培模式与高畦栽培适应性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红颜、章姬等6个草莓常栽品种为试验材料,比较了两种立体栽培模式和高畦栽培的出苗率、农艺性状数据、经济数据及建设成本等主要生产性能指标,分析了三种栽培模式的优缺点。结果表明:两种立体栽培都适应草莓产业化生产,但从栽培模式的投入与产出比分析,立柱式栽培经济优势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1.
立体栽培是目前设施农业中一种高效的栽培模式,采用A字架进行草莓—樱桃番茄轮作基质立体栽培,能在有限的空间内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实现了设施的高效利用,草莓产量可比常规栽培增加57%,樱桃番茄增产80%。该文主要介绍了A字架立体草莓—番茄轮作基质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正>立体高效栽培是日光温室发展方向,能使有限的空间创造出最大的经济效益。采用草莓、厚皮甜瓜立体栽培,打破了传统日光温室草莓栽培的单一模式,经济效益十分可观。现将栽培技术简介如下。1品种选择  相似文献   

13.
设施草莓立体无土栽培的主要模式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阐述了设施草莓立体无土栽培的主要优点、主要应用模式及其技术特点,概括了草莓立体栽培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进一步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以‘红颊’草莓为试材,以常规地栽模式为对照,研究南方大棚草莓立体栽培模式产生的光温效应变化,分析A字型栽培架不同层数对草莓全生育期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筛选最优栽培槽层数。结果表明,A型架上层有较好的光温条件,在南方塑料大棚内应用A字型立体栽培架,早期(12月—次年2月)产量和产值明显优于常规地栽,后期(3—5月)由于植株早衰采收期提前结束,产量下降明显。整体来看,4层栽培槽模式下草莓果实品质更为优良,与常规地栽相比,早期产值明显提高59%,可以获得比常规地栽更为可观的经济效益,增产潜力较大,适合在草莓立体栽培中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宁夏地区设施立体栽培草莓的品质和安全性,本文以立体栽培草莓的品种及种苗选择、定植前准备、定植至现蕾期管理、开花至结果期管理为脉络,基于常见病虫害发生规律,详尽梳理了立体栽培草莓全生育期农业防控、生态防控、物理防控、生物防控、化学防控要点,总结出一套系统化、可操作的设施草莓立体栽培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旨在为宁夏设施立体栽培草莓安全、高质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6.
正日前,中国农业大学草莓课题组经多年研究与试验,设计出A型、H型、X型及手动可调节式和电动可调节式等多种"设施草莓立体栽培"模式,针对每一种模式,分别开发研制了适宜的灌溉系统、排水系统、栽培基质、营养液系统等配套栽培技术。目前,"设施草莓立体栽培及综合配套技术研究"已通过教育部成果鉴定,获得3项国家专利。  相似文献   

17.
日光温室棚架葡萄与草莓立体栽培模式,提高了同一空间单位面积上土地的产出率,增加了农民收入,本文作者结合生产实践从品种选择、种植模式、定植技术、肥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日光温室棚架葡萄与草莓立体栽培的关键技术,以期为广大果农提供技术支持与帮助。  相似文献   

18.
针对立体栽培各层草莓生长状况不一致的现状,为促进DA-6在草莓立体栽培中的应用,以日光温室双H型立体栽培的‘红颜’草莓为试材,测定分析双H型立体栽培架上下层的光环境,分析冬季叶面喷施DA-6对双H型立体栽培上下层草莓光合作用、植株生长、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双H型立体栽培的草莓下层光环境较差,下层南部、中部和北部光环境差异较大。随着DA-6浓度的提高,DA-6处理双H型立体栽培草莓能够提高净光合速率、促进植株生长、增加草莓产量、改善果实品质,DA-6对上下层草莓光合作用及生长发育的影响不同。20mg/L DA-6处理双H型立体栽培上层草莓,净光合速率比对照提高了13.0%,叶面积提高了18.0%,显著提高了叶绿素a、b含量、果实产量、果实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30mg/L DA-6处理双H型立体栽培下层草莓,净光合速率比对照提高了53.0%,叶面积提高了11.1%,显著提高了叶绿素a、b含量、果实产量、果实硬度和可滴定酸含量,降低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40mg/L DA-6处理则产生了抑制作用,表明对于光环境相对较差的双H立体栽培下层草莓,适度喷施DA-6有利于促进草莓的光合作用、产量增加和提早成熟。  相似文献   

19.
立体栽培草莓的光温效应及其对光合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用中型玻璃温室、中型塑料温室和大型塑料温室3种日光温室,采用立体A字架模式下,基质栽培‘章姬’草莓,研究温室环境对立体栽培草莓光合的影响。结果表明:立体架上层草莓根际温度高于中、下层。上层草莓叶片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型,而中、下层呈单峰型。面东与面西草莓叶片净光合速率及光合有效辐射日变化在中、下层有显著差异。中、下层叶片日平均光合有效辐射值分别为上层的51.21%~62.49%和33.64%~44.86%,日平均净光合速率分别为上层的62.42%~77.98%和42.14%~53.51%。表明‘章姬’草莓对弱光环境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温室立体栽培模式下草莓叶片的净光合速率的大小以受光合有效辐射大小的影响为主,受空气温度的影响为辅,且不受根际温度影响的制约。  相似文献   

20.
为了改善草莓立体栽培系统的光照环境,在可升降悬挂式栽培系统的基础上,依据太阳方位角变化规律,利用物联网云平台的多种控制功能,研究设计了一日之内不同栽培槽的升降运动方案,形成了动态变化的“天瀑”形态追光模式。草莓悬挂追光式立体栽培系统的实际运行结果表明,该系统可显著提升室内光照强度,满足草莓对光照的需求,且操作简便、灵活,运行稳定,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