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畜牧业是甘南州经济发展的基础,更是农牧民收入的主要渠道,牛、羊是全州广大农牧民最主要的生产和生活资料。目前,危害最严重的动物疫病有羊梭菌性疾病,布鲁氏菌病,泰勒焦虫等病,此类病在甘南有史可查者已有百年之久,全州各县(市)均有发生和流行,以卓尼、临潭、合作、玛曲、碌曲等县(市)流行最严重,尤其是羊梭菌类疾病一旦发生将会造成羊只的急性死亡,给诊断和防治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对养羊业损失巨大。  相似文献   

2.
移磊 《甘肃畜牧兽医》2019,49(3):17-18,25
羊梭菌病的发生和流行给养羊业的健康稳定持续发展带来了极大的隐患。通过对羊梭菌病在甘肃省的流行动态与防制情况调查,找出其发生和流行的规律,总结防治工作经验,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综合防控措施,以便于对疫病预测、预警分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梭菌属的细菌能够感染羊只,导致羊只患多种疾病,这些疾病统称为羊梭菌病,主要包括羊猝狙、羊肠毒血症、羊快疫、羊黑疫以及羔羊痢疾.这些疾病不仅会影响羊只正常的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还能够影响羔羊的成活率,给养殖户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介绍了以上五种梭菌病的临床症状和诊断方法,介绍了梭菌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和综合防控措施,希望...  相似文献   

4.
羊魏氏梭菌病是以发病急、病程短、死亡快、病死率高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疫病,其发病和饲养管理条件、营养平衡、应激因素、环境消毒及动物疫病综合防控措施等有很大关系。为切实做好羊梭菌病的防控工作,及时掌握疫病流行规律和疫情动态,增强重大动物疫情预警预报能力,有效防范羊梭菌病的暴发和流行,我县各乡镇畜牧兽医站工作人员及村级防疫员对全县的羊存栏量及羊梭菌病疫苗免疫情况、发病情况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并总结出治疗有效中药配方。  相似文献   

5.
羊梭菌病是由梭状杆菌引起的羊的急性传染病,该病主要表现发病急、病程短、死亡快,全身实质性器官出血、肠管出血、坏死等症状。一旦发生来不及预防,给养羊业造成很大损失。本文对全县羊梭菌病的流行现状、临床症状及防控措施进行了分析,并总结归纳出综合防控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布鲁氏杆菌病又称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是由布氏菌属的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传染性疫病。主要传染原是患病的家畜。近年,随着我区畜牧业的大力发展,牲畜的流通、交易日益频繁,动物疫病的防治工作的滞后,致使本病抬头。根据我区对羊布病的流行情况、发病原因的调查,认识到羊布鲁氏菌病防控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7.
牦牛魏氏梭菌,俗称“猝死症”,为急性传染性疾病。此病发病率不高,但是,致死率极高。导致此病的诱因,与多种病因作用相关。多数认为是由牛A型魏氏梭菌感染相关。发病症状急性死亡,实质性器官出血。大小牦牛均有发病的可能,但是,其中犊牛、高产牛等易感性最高。此病春秋季节多发,此季重视此病防控,对降低此病易感性更好些。文章由此而展开论述,就此病的流行、危害、防控等做要点阐述,以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猪魏氏梭菌病是由于感染产气荚膜梭菌而发生的一种急性传染病,通常在气候寒冷、阴雨潮湿的时节流行。任何品种、年龄的猪只都能够感染发病,特别是小于1周龄的哺乳仔猪和频繁使用的种公猪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仔猪通常呈暴发流行,中大猪和成年猪往往呈零星散发。该病突然发生,病程持续时间短,有时没有明显的前期症状就会突然死亡。定期免疫接种,加强饲养管理,做好应急处理,可有效减少发病和控制传播。  相似文献   

9.
1发病情况 2009年4月5日,我市薄壁镇某养殖户家中断奶20天左右的家兔突然发病,死亡30多只,个别未死亡的病兔,出现腹胀、拉稀症状。该养殖户向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反映情况,怀疑发生兔瘟。接到报告后笔者立即驱车到达现场,对该场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询问了该场的防疫隋况、  相似文献   

10.
羊疫病危害较大的传染性疾病主要有羊链球菌病、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绵羊痘、羊梭菌性疾病、羊破伤风、羊传染性脓疱、羊绿脓杆菌、羊肺线虫病等。其中,危害最严重的为羊链球菌病、传染性胸膜肺炎;其次是羊痘和羔羊痢疾。笔者简单介绍了这些疫病的流行特点,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1.
李天芝  于新友 《猪业科学》2019,36(1):104-106
猪魏氏梭菌病是由C型或A型魏氏梭菌及其毒素引起的一种死亡率极高的猪急性消化道传染病。发病急、病程短,各品种不同日龄猪均可感染发病。一旦发病,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病死率可达100%,给养猪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文章通过对猪魏氏梭菌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及防控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该病的诊断及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类肉食产品的市场缺口逐渐增大,我国猪养殖业也逐渐从散养、非标准养殖向着规模化标准化养殖转型,在此过程中,各类疫病感染容易造成猪群的不健康生长,造成其体重、食欲下降,影响肉料比、出栏时间等,甚至会造成猪死亡,严重影响养殖经济效益的稳定产出。魏氏梭菌病便是一种威胁猪群的常见疫病,其没有前期症状、发病较急,生猪感染后死亡率较高,是生猪养殖过程中应格外注意防控的疾病之一。文章在分析该病病原学与流行病学的基础上,简述其发病特征,并探究有效的防控手段。  相似文献   

13.
猪魏氏梭菌病的发病较为突然,其潜伏期很短,很多患病猪还没有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就已死亡,给养殖场户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1发病原因猪魏氏梭菌病是一种急性传染病,通常由感染产气荚膜梭菌引发,其高发期为阴雨潮湿、气候寒冷之时.该病的发病范围较广,各种年龄和品种的猪都可发病,种公猪、哺乳仔猪尤其高发,其中,仔猪为暴发流行,成年猪、中大猪为零星散发.  相似文献   

14.
本文阐述了永靖县羊梭菌病的调查情况,通过查阅资料、临床检查、实验室诊断等方法调查,查清了羊梭菌病在永靖县的发病率、死亡率、发病季节、病羊的品种及年龄、流行区域性等流行特点,制定出了科学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5.
羊梭菌病是三类动物疫病。该病的共同特点是急性死亡,即突然死亡或从突然发病到突然死亡多在数小时之内,一般不超过1 d。只要加强科学的饲养管理与严格免疫,在发生该病时,只要早发现并进行及时、有效的抗菌治疗,可有效防控该疫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产气荚膜梭菌(C.perfringens)广泛存在于羊场的养殖环境中,7日龄以内羔羊感染后死亡率可达60%以上。本文结合某大型山羊养殖场防控该病的成功案例,介绍羊产气荚膜梭菌病的发病特点、症状和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我省草地畜牧业的发展,各级地方政府从政策、资金上加以扶持,促进了牛、羊养殖业的快速发展。由于地方种源不足,靠大量从外地引进,同时也带来了疾病的风险。在省内曾因从外省引进山羊而发生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并造成人感染的病例,家畜“布病”的防控形势严峻。为了有效防止“布病”在碧江区的发生与传播,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自2012以来通过开展辖区“布病”普查与广泛的采样检测,采取综合性防控措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共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8.
《动物保健》2009,(5):5-8
日前,农业部兽医局副局长、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张仲秋接受新华网采访时表示,针对这次在国外暴发流行的流感疫情,农业部已经采取了很多的措施。一是农业部成立了防控专家组,指导各地的防控工作。二是,从疫情调查方面,正严密地监控着动物方面的有关情况,搞好疫情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另外,在物资储备等各方面做好应急的准备,做好预案。  相似文献   

19.
《兽医导刊》2009,(5):5-8
日前,农业部兽医局副局长,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张仲秋接受新华网采访时表示,针对这次在国外暴发流行的流感疫情,农业部已经采取了很多的措施.一是农业部成立了防控专家组,指导各地的防控工作.二是,从疫情调查方面,正严密地监控着动物方面的有关情况,搞好疫情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另外,在物资储备等各方面做好应急的准备,做好预案.  相似文献   

20.
1发病情况2005年12月中旬,江苏省泰州市姜堰某镇一犬场同圈舍7只4月龄狼犬突然发病死亡。从发病到死亡整个过程仅20min到2h。其中1只发病前1天饮食和活动均正常,第2天喂食时发现死在犬舍,并有呕吐和大小便失禁现象。经流行病学调查排除食物中毒、鼠药中毒及其他因素中毒,疑为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