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利用1980—2013年福建省的粮食生产数据,从时间与地域空间两个维度对福建省的粮食生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时间尺度上,自1980年以来福建粮食生产可以分为4个阶段:波动变化期、持续增长期、急速下滑期和稳步回升期,当前福建粮食生产状况向好,处于回升后的稳定阶段;在空间尺度上,福建省的粮食生产和消费均表现出明显的地域差别性,生产方面可以划分为3个类型:闽西北为高产低变型、闽东南为中产高变型和厦门、莆田的低产高变型;消费方面,可将福州、莆田、泉州和厦门划为严重缺粮区,漳州、宁德为一般缺粮区以及三明、南平和龙岩为一般余粮区;影响福建粮食生产变化的主要因素有城市化对耕地的占用、工业化导致农村劳动力的流失、物价上涨、经营模式小等。最后,进一步提出了稳定福建省粮食生产的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福建省粮食安全及其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福建人多地少耕地面积更少,是我国第三大粮食主销区,在快速城镇化背景下粮食生产与消费需求矛盾加剧。采用粮食安全系数评价法,构建了包括粮食自给率、人均粮食占有量、粮食单产水平、人均耕地、粮食生产波动系数在内的区域粮食安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福建省9个设区市2006年和2012年粮食安全状况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1)整体上福建省粮食安全状况为临界安全级,粮食安全基本有保障,但粮食自给率下行压力增大;(2)福建省各区域粮食安全状况差异显著,存在粮食生产与粮食消费空间分布上的错位性,在趋势上东南沿海地区粮食安全形势恶化明显而闽西北地区形势转好;(3)依据粮食安全综合评价分值(Q值)可将福建省粮食安全等级划分为3类,即三明、南平、龙岩属于粮食安全区,漳州、宁德属于粮食临界安全区,福州、厦门、莆田、漳州为粮食不安全区。并针对不同类型区域粮食生产及消费特点提出保障粮食安全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目的]深入了解福建省粮食产量的主要影响因素,预测福建省粮食产量未来发展趋势,为相关部门制定粮食生产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1978~2012年福建省粮食产量的相关统计资料为基础数据,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探讨粮食产量的影响因素;并以2007~2012年的粮食产量数据为样本,建立GM(1,1)预测模型对福建省未来5年(2013~2017年)的粮食产量进行预测.[结果]1978~2012年福建省粮食产量呈波动增长、快速下降和平稳发展的阶段特征,粮食生产主要集中在南平、龙岩和三明市一带;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在确保信息量的基础上,提取了农业现代化水平因素和价格政策因素两个主成分;灰色GM(1,1)模型预测结果显示,在政策扶持下2013~2017年福建省粮食产量将呈现小幅稳步增长的发展趋势.模型平均相对预测误差为0.87%,预测精度较高.[建议]应增加科技投入、提高单位面积粮食产量、加大粮食扶持政策实施力度,以保持福建省粮食生产能力及提高粮食产量水平.  相似文献   

4.
畜牧业的发展对粮食有很大的依赖性,世界上畜牧业发达国家大多以大量粮食为后盾。而我国粮食产量虽然位居世界前列,但由于人口众多,人均占有粮食并不多,若将大量粮食留作饲料粮,就会造成畜与人争粮的紧张局面。因此,如何解决饲料问题,就成为当前畜牧业发展的重要问题。国家提出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城市及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迅猛发展对区域生态功能造成了严重影响。城镇-交通网络的不断强化和扩展加剧了区域景观的破碎化并导致多种景观功能的退化。以2007年为研究基准年,采用跨边界有效栅格评价指标,借助地理信息技术,定量评估了福建省由城镇-交通网络引发的景观分隔效应。研究结果显示,面积大小位于0-15 km2的斑块数量最多。厦门、漳州、泉州3市小于300 km2的斑块面积及斑块数量分别所占比例率均高于南平、三明和龙岩3市。福建省有效栅格计算结果显示,全省景观破碎化呈现北轻南重、西轻东重的空间分布格局。沿海地区和交通干线周边破碎化明显高于其他地区。以地市为报告单位,福建省景观破碎化的空间分布呈现由西向东的梯度格局。景观破碎化最轻微地区(龙岩市、三明市、南平市有效栅格值处于679.2-939.0 km2之间)和最严重地区(厦门市、泉州市、漳州市的有效栅格值处于197.1-336.2 km2之间)形成鲜明对比。结果还显示,福建省厦门市、泉州市、漳州市的景观破碎化水平与欧洲发达国家如荷兰、比利时等接近;西部的三明市、北部的南平市则接近美国加利福尼亚。以县(市、区)为报告单位,全省景观破碎程度的空间分布从西至东呈现三级梯度。以瑞士Glarus州跨边界有效栅格值为参照,厦门、泉州和漳州3市所辖各县(市、区)的景观破碎化程度均高于Glarus。宁德、福州、莆田3市各县(市、区)则与Glarus基本持平。南平、三明、龙岩3市各县(市、区)则好于Glarus,其中,三明市和南平市各县(市、区)跨边界有效栅格值远大于Glarus。  相似文献   

6.
<正> 在“十五”期间,大力发展畜牧业将成为农业结构调整的突破口和主攻方向。而过去饲喂畜、禽、鱼等主要靠粮食,成本高,料源不充足,大大制约着养殖业的发展。因此,在当前形势下,应该大力发展饲草生产,发展草食畜禽养殖,以适应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一、发展饲草生产,是实行人畜分粮的重要措施我国农区畜牧业以饲养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甘肃省庆阳市在畜牧业发展过程中,通过规模养殖、小区建设、种草养畜、疫病防治、绿色无公害畜产品加工,以及畜牧业标准化生产等措施,对畜牧业生产实行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控制,取得了初步成效,初步建立了“畜—沼—粮”、“畜—沼—果”、畜—沼—草”生态养殖新模式;以推进畜牧业产业化为途径,建设养殖小区,提高生态畜牧业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8.
在目前我国粮食短缺的背景下,猪和禽占主导地位的养殖结构将使"人畜争粮"的矛盾变得更加尖锐和突出,发展节粮型草食畜将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牛是草食性畜类,其饲粮中的55%来自于牧草,作为其精饲料的45%中也仅45%~60%的原料来自于粮食.红古区具有丰富的饲草资源优势,并已初步形成了养殖、加工、销售一条龙的产业链,在当前充分利用政策机遇和市场空间等有利因素大力发展秸秆养牛业前景良好,是促进农民增收和推动草食畜牧业产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对于红古区畜牧业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根据我国粮食生产的状况,畜牧业应走节粮与机械化相结合的发展道路。本文阐述了开发利用草地资源与草原改良机械、建立草地农业与牧草收获机械、发掘利用非粮食饲料资源与饲料加工机械、发展耕作机械与调整牛种结构相结合发展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0.
根据福建省及其地级市2009—2016年的粮食生产数据,对其粮食生产和耕地利用情况进行时空分析,并采用LMDI模型分解各耕地利用因素对粮食产量的贡献,比较和分析不同耕地利用因素对粮食产量变化的效应,以探究不同区域粮食产量变化的主导因素。结果表明:福建省2009—2016年粮食产量约下降2.4%,其中,粮作比下降8.8%是导致福建省粮食减产的主要因素。2009—2016年,福建省各地级市中仅龙岩和三明2地实现粮食增产。厦门农业劳动力人均耕地面积降幅最大,龙岩和漳州粮食单产增幅明显,泉州农业劳动力数量下降明显,所有地级市的粮作比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结构效应是导致福建省粮食减产的主要因素,影响省内各地级市粮食产量变化的因素则各有不同。  相似文献   

11.
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使贫困地区受挤压的态势更为明显,脱贫难度和市场机制诱发贫困的因素都在增加,贫困形势愈显复杂。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是实现农村贫困地区发展的现实选择。从河北省的实际出发,选择利益枢纽、空间枢纽、产业枢纽、组织枢纽和人力枢纽等作为统筹发展的切入点,构建农村反贫困的对策框架,既有利于反贫进程的有效推进,也有利于区域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2.
生态足迹是一种基于消费资源对应的生物土地类型的供需矛盾,度量区域是否协调发展的有效方法,而生态协调度可选取多个代表性因素综合评估区域发展协调状况,将两者结合起来对湖南省的生态-经济系统协调发展能力进行评价,结论应该会更准确。文章介绍了生态足迹模型和生态协调度的评价方法,并对湖南省2006年的生态足迹和生态协调度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2006年湖南省人均生态足迹为2.0713hm^2/cap,实际生态承载力为0.7337hm^2/cap,人均生态赤字为1.3376hm^2/cap。因人均生态足迹已经超出了全球人均生态标准值1.80hm^2/cap,可认为研究区的发展状况属于地方非可持续性一全球非可持续性类型。又由生态协调度评价值Sp=49∈[30,50),生态协调系数DS=1.2765〈√2,说明该区生态一经济系统处于“基本不协调”状态。最后笔者分析了这种现状产生的主要原因,并提出几点具体对策,以供讨论。  相似文献   

13.
退耕还林与粮食安全协调机制浅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针对当前退耕还林过程中耕地面积减少引发的当地粮食供给问题,剖析了我国粮食安全的内涵,指出应建立合理的迟耕还林补偿机制、粮食生产的自律机制、粮食安全预警机制,以及国家、地方政府及农户的利益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14.
电子资源日益成为文献资源建设的核心部分,在文献资源经费有限但资源需求不断增长的状况下,如何协调纸本和电子资源馆藏,优化资源配置就成为图书馆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以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科学协调外文纸本期刊为例,对协调的标准和方法进行了介绍和说明,总结了相关问题和经验,并对外文纸本期刊的文献资源保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史娟  杨海涛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5):20499-20500
以白杨素为先导化合物对其进行磺化,得到白杨素-6-磺酸钠和白杨素-8-磺酸钠的混合物。以白杨素-6-磺酸钠为配体与Mn(Ⅱ)、Eu(Ⅲ)作用得到白杨素-6-磺酸锰配位化合物及白杨素-6-磺酸铕配位化合物。采用IR、UV、1HNMR和差热-热重进行了结构表征,并对2种白杨素-6-磺酸配位化合物的配位作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尽管竞争政策与贸易政策紧密相关,但传统上还把它们视为不同的领域。当世界贸易大量增长,跨国投资快速增加,多国性企业逐渐在国际经济活动中扮演重要角色之后,贸易法和竞争法传统上互不跨越之界限早已不复存在。从20世纪90年代起,竞争领域的国际调整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国际社会日益认识到,私人反竞争行为与公权力施加的贸易壁垒一起成为阻碍贸易自由化的两大障碍。对于涉及国际贸易的限制竞争行为,竞争政策与贸易政策的反应不尽相同。因此,探讨竞争政策与贸易政策的不同规制路径以及二者间的平衡与协调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国内外统筹城乡路径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统筹城乡问题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协调发展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也是打破城乡二元格局,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必由之路。通过对国内外统筹城乡路径在理论和实践上的总结与梳理,提出了目前在城乡发展研究中仍存在的部分问题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为我国统筹城乡路径的进一步探究提供参考与启示。  相似文献   

18.
面对电子型和印刷型出版物共存的局面,图书馆应依据高校图书馆读者类型、文献类型、资源共享原则和图书馆的规模及发展等项目来协调图书馆电子出版物和印刷型出版物。  相似文献   

19.
以新疆阿勒泰地区为研究对象,构建乡村振兴系统与乡村旅游系统综合评价体系,运用熵值法,测算系统评价指标的权重。基于耦合协调模型,剖析阿勒泰地区乡村振兴与乡村旅游耦合协调度水平。研究表明:在2007—2019年期间,阿勒泰地区乡村振兴系统和乡村旅游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数逐年递增,其耦合协调度也呈现增长趋势,由严重失调阶段发展至中度协调阶段,实现跨越式增长,但至今仍未达到优质协调。因此,阿勒泰地区应通过挖掘地区优势旅游资源潜力、加快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和服务、引进人才、开发旅游产品、创新乡村旅游营销模式等方式,进一步促进阿勒泰地区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为解决乡村地区脱贫攻坚任务提供强力支撑,以期最终实现阿勒泰地区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20.
提高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协调度,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是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着重强调的政策要求之一。采集2007年至2012年的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相关数据对协调度进行评价,并将结果作对比分析。运用Granger因果检验初步判断贷款与产业发展的相互关系,采用熵值法确定各指标的权数,在距离协调度模型的基础上构建整体协调度模型来评价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效应。结果表明信贷政策发展度与产业政策发展度呈现逐年递增的态势,但两者之间的协调度未能维持在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