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现代工程中对混凝土耐久性的要求愈来愈高,提出耐久性指标的工程设计也愈来愈多。未来的工程设计中将用耐久性设计取代目前按强度进行的设计。在施工中,铁路桥梁混凝土耐久性要遵循的原则:选用优质的混凝土原材料、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适当的混凝土耐久性指标,严格执行铁道部耐久性混凝土强制标准。  相似文献   

2.
本文较详细地分析了影响混凝土耐久性的原因,总结了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几点措施。并对结构耐久性的设计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杨敏 《山东饲料》2013,(2):109+171
混凝土抗冻耐久性是当前建筑领域的一个重点难题,解决好混凝土抗冻耐久性问题必须要从多方面因素考虑,了解混凝土本身的特性,从而做出有效的预防。提高混凝土抗冻耐久性是系统性的工程,是一种有效的运用技术。提高混凝土抗冻耐久性,必须要从原材料选择、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早期养护、外加剂等方面入手,本文以混凝土抗冻耐久性的提高为主体,展开论述,提出了改善混凝土抗冻耐久性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4.
随着建筑业的迅速发展,现代建筑工程对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的要求越来越高。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最佳方法就是采用活性矿物掺和料取代部分水泥。本文结合作者的工程经验对影响掺矿混凝土耐久性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5.
混凝土的耐久性是指混凝土抵抗环境介质作用并长期保持其良好的使用性能和外观完整性,从而维持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正常使用的能力。影响混凝土耐久性的因素主要有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内在因素主要是其内部材料的组成包括水灰比与水泥用量,而外在因素则是养护时的环境温度与加载时的时间。本文首先讨论了混凝土耐久性包含的内容,接着分析了混凝土的冻融破坏、徐变、以及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措施最后做了总结。  相似文献   

6.
1.土建结构工程的发展大多数土建结构由混凝土建造,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是当前结构工程学科最为重要的前沿研究领域之一,加大耐久性研究工作是今后的发展方向,重视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也是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长期以来,人们一直以为混凝土应是非常耐久的材料。直到20世纪70年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阐述混凝土耐久性的概念,影响混凝土耐久性的因素,提出混凝土耐久性提升关键因素,并简介提升混凝土耐久性的新型技术。  相似文献   

8.
混凝土耐久性问题日益突出,给世界各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对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主要影响因素及目前研究进展进行了全面的阐述与总结,并展望了未来混凝土耐久性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钢筋混凝土结构是房屋建筑、市政工程中被广泛采用的结构形式.在我们的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的日常工作中,对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实体质量的检查监督无疑是一个重点.由于钢筋混凝土工程量大面广,一些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对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保护层厚度控制不严,造成钢筋位置不准.再加上模板尺寸偏差较大等因素造成钢筋保护层超标,并且在混凝土浇筑后,又不能直观的看到其内部结构,因而给工程质量带来隐患,直接影响着构件的承载力和耐久性,所以必须从设计和施工两个方面严格控制保护层的厚度.  相似文献   

10.
混凝土耐久性是混凝土在长期使用中抵抗各种环境作用而不破坏,且能保持原有性质的能力,它是综合性指标,直接影响混凝土的使用寿命,怎样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在混凝土的结构设计中需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1.
预应力桥梁有良好的使用性能和较好的跨越能力,在桥梁建设中广泛应用,本文以可靠度基本理论应用到桥梁结构耐久性为出发点,介绍了预应力桥梁结构耐久性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耐久性极限状态的基本含义及其在结构耐久性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前,混凝土桥梁建设主要的功能是为了确保交通的通畅,但部分桥梁在建成后,由于受气候、环境因素的影响,结构材料会被腐蚀和逐渐老化,并在长期荷载作用下强度和刚度逐渐降低,即耐久性不足问题困扰着桥梁建设。本文对施工阶段保障混凝土桥梁耐久性的措施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3.
现代工程在进行建设的过程中,绝大部分工程都是使用混凝土来工程的主体材料,而在混凝土被广泛应用的过程中,也促使混凝土自身的质量和性能在不断的提升,这对于现代工程建设的质量提高来说有着极大的益处。而在广泛应用混凝土进行工程修建的过程中,如果是的混凝土结构获得更好的耐久性以及性能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这需要我国的建筑行业针对这一方面来进行深入的研究。本篇文章主要针对混凝土结构耐久性以及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进行了全面详细的阐述,以期为其他建筑工程修建的过程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高壮 《山东饲料》2013,(18):150
高性能混凝土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一些发达国家基于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提出的一种全新概念的混凝土,它以耐久性为首要设计指标,这种混凝土有可能为基础设施工程提供100年以上的使用寿命。区别于传统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由于具有高耐久性、高工作性、高强度和高体积稳定性等许多优良特性,被认为是目前全世界性能最为全面的混凝土,至今已在不少重要工程中被采用,特别是在桥梁、高层建筑、海港建筑等工程中显示出其独特的优越性,在工程安全使用期、经济合理性、环境条件的适应性等方面产  相似文献   

15.
外加剂和掺合料是现代混凝土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但外加剂和掺合料的种类较多,性能各异,若使用不当,会影响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本文阐述了常用外加剂和掺合料的性能及对混凝土强度、耐久性的影响,以期对相关技术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软土地基建筑和桥梁等土建结构的设计规范,在整体的安全和结构的耐久性等方面均低于国外同类规范,土建结构的耐久性已经引起了有关主管部门的足够重视,本文就针对软土层地质情况,提出了加强软土地基土建结构工程耐久性的主要措施,从而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7.
港口混凝土表层的渗透性是决定混凝土耐久定的一项重要指标,对于港口工程的使用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相比于陆地混凝土工程,港口混凝土表层受到更多因素的影响,因此采用适当的现场检测方式,对混凝土的表层渗透性以及耐久性进行试验研究,保证港口混凝土工程的稳定性。本文结合实际港口混凝土工程,采用Autoclam自动渗透性测试仪对混凝土的表层渗透性以及耐久性进行检测,对于影响混凝土的相关因素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1.C55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原则 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根据工程设计标准、规范、规程要求,以及混凝土结构、强度等级、耐久性、原材料品质、工艺方法、环境因素等综合依据为指导,通过计算、试配、各种指标检测后经调整确定.配制成的混凝土应能满足设计强度等级,耐久性指标和施工工艺等要求.检验项目符合要求.其配合比设计原则: 1.1选择优质的原材料. 1.2在满足工艺性能的前提下,采用尽可能低的水胶比及最优的含砂率.  相似文献   

19.
笔者根据现行施工规范和验收标准并结合日常技术质量管理工作的经验,提出严把混凝土原材料关、重视混凝土搅拌和现场浇注质量是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对防止混凝土质量通病的发生,消除质量隐患,保证工程结构安全性、耐久性和使用功能等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正>钢筋混凝土构筑耐久性的化学性影响因素包括:混凝土的碳化、混凝土中的钢筋锈蚀和碱-骨料反应。1.混凝土的碳化目前碳化对混凝土的影响很严重,几乎所有混凝土表面都处在碳化过程中。它是空气中二氧化碳与水泥石中的碱性物质相互作用生成碳酸钙和水,使其成分、组织和性能发生变化,使用机能下降的一种复杂的化学过程。混凝土碳化本身对混凝土并无破坏使用,其主要危害是由于混凝土碱性降低而使钢筋表面在高碱环境下形成的对钢筋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